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

視察完刺刀、長柄斧等輔助兵器的生產工作後,沈樹人在兵仗工坊的其他車間也轉了一下。

發現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和磨合,黃州兵仗坊的火槍生產工作,也開始摸到了門路。相比去年年底時的卷管、鏜孔工藝,都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

工匠們按照沈樹人的吩咐,做了兩手安排。

一邊是按照腳踏車牀、腳踏砂輪機的思路,弄出了腳踏式的鏜孔機。

另一邊,則是同步鼓搗了“用鐵板熱鍛卷管、然後鍛焊連接,最後外包紅熱鐵箍、遇冷緊縮箍緊”的技術,嘗試不用鏜孔的火槍技術。

經過測試,鏜孔法造出來的火槍,工藝上跟原先比較接近,只是進一步提高了鏜孔效率。原本一根槍管慢騰騰鑽一個多月、還容易偏心;現在可以縮短到二十天左右鑽完孔,質量還有所提升。

而新測試的卷管法,質量上肯定比鏜孔法差一點——這也很好理解,一個是“無縫鋼管”一個是“有縫鋼管”,有縫的強度肯定差一些。

工匠們也只能是矮子裡面拔高個,即使質量差,也要在差的裡面挑出相對最好的。

沈樹人走的時候,沒教他們具體怎麼把卷管焊接起來,主要是沈樹人自己也不可能懂得太全面,壓根兒不知道明朝的人有多少種焊接金屬的工藝。

所以周鐵膽花了兩個月,一種種試。

先從熔錫鉛、熔青銅的澆焊法、鑄焊法試起,想用易燒成液體的青銅把鐵管接縫處鑄在一起。但是最後發現銅鐵結合的地方太不牢固,耐不住高壓,只好作罷。

萬幸的是實驗過程中也沒炸死人,大家都很小心地把實驗火銃放在一個鐵桶內擊發,炸膛了傷不到人,飛濺的碎片和火藥燃氣威力大部分被鐵桶吸收了。

澆焊法、鑄焊法都失敗後,最後纔不得不用最難也成本相對較高的鍛焊法,也就是做卷管的時候,鐵板兩端稍微做薄一點,然後儘量加熱把兩端疊壓在一起,反覆巨力捶打熔合。

鍛焊法用到的材料都是均勻的,纔沒出現“不同金屬之間的接縫強度不夠”問題。

不過,鍛焊法卷出來的鐵管,變形程度會比鏜孔法和鑄焊法嚴重些,造好後最終還是得加一道內壁用內車刀整修的工藝。

好在周鐵膽等人已經按《天工開物》推而廣之,把腳踏式鏜牀、磨砂輪都搞出來了,鏜牀到車牀,也就是刀頭稍微變一變的事兒。已經廣受啓發的工匠很容易觸類旁通。

最後做出來的槍管成本,也能比鏜孔法降低一半以上人工成本——如果不修飾槍管內壁那些輕微變形的話,估計還能再砍一半,直接砍到膝蓋價。可惜質量太差太容易炸膛的垃圾,沈府臺肯定不會用就是了。

這些技術,都是這兩個多月裡,反覆做實驗研發出來的。只可惜研發週期就已經太長,所以只造了幾根樣品,至今一把火槍都還沒大規模量產。

шшш☢ ttκan☢ ¢o

沈樹人讓張煌言查了一下兵仗坊的生產計劃和產能,得知“如果要先確保1200根刺刀、長柄斧全部生產完,再開始生產火槍”的話,

那麼冷兵器的生產任務就能排到四月初,四月開始轉產火槍,大約能實現每個鐵匠每月生產一根半新式鏜孔火槍、或者是三到四根卷管火槍。

黃州兵仗坊現在有八十個熟手軍工鐵匠,一個月就是120根鏜孔火槍或300根卷管火槍的產能。

要想加速,那就得再想辦法加機器設備、多招募熟練的軍工鐵匠,並且多砸銀子、解決鐵礦鐵材來源……

供應鏈要快速擴大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環節都會被卡脖子。

懂得造軍械的鐵匠每個府、省也就那點人,是受朝廷嚴格控制的,沈樹人沒法直接挖現成。要從普通民間打鐵農具的鐵匠轉產,或者帶學徒,也要時間培養。

鋼鐵原材料的採購也不可能隨便擴大,他現在這點鋼鐵都還是找對岸左良玉轄區的黃石鐵山(大冶鐵礦)進的貨。

這些都不是幾個月之內能提高產能的,還不如指望快速升官、擴大地盤後,來佔據更多的資源。

所以,今年四月之後的八個月之內,沈樹人估計自己手下的軍工產能,累計也只能生產大約1000根鏜孔火槍,或是2500根卷管火槍。如果還要配套近戰冷兵器的話,這個產能還能降低四分之一。

只有指望這些武器,先打一場勝仗,再多佔點地盤和資源,慢慢滾雪球了。

……

軍工視察一直持續到中午,草草吃過午飯後,沈樹人又馬不停蹄看了士兵操練。

隨着七八百根刺刀、長柄戰斧正式列裝火槍部隊,沈家軍那一千名鳥銃手/魯密銃手,也已經練了一個多月刺殺操了。

斑鳩銃手,當然是對應地練習長柄戰斧戰術。

從正月元宵節之後,左子雄和皮薩羅兩人就玩了命的操練。

一開始刺刀不夠用,就分三批次訓練,一些人睡覺、休息的時候,另一些人拿刺刀訓練。後來武器數量上來了,才全面壓到兩批次輪流訓練。

左子雄對刺刀戰術不是很瞭解,最初半個月他也只能觀摩爲主,看拿着高薪的西班牙籍教官主導。

好在左子雄天賦不錯,武藝高強。這麼看了十來天,就把刺刀相比於長槍的差異所在,大致摸明白了,然後他也加入進來,親自帶一批士兵練,也好跟皮薩羅錯開時間。

如今已是左子雄親自練習刺殺之後的二十多天,部隊的精氣神都不太一樣了。

沈樹人爲了顯得更加親近士卒,也特地沒拿摺扇來,而是換了一把鐵骨鐵面的方形團扇,遮在眉毛前阻擋陽光,仔細檢閱士兵們的刺殺。

當天的陽光還挺猛,士兵們在烈日下,對着一個個紮緊實了的稻草人沉穩戳刺。

稻草人上用硃色染了幾個點,分別在稻草人的左右臂和頂部、中間交叉的位置,作爲標靶。

每刺一下之前,都有軍官吆喝號令,內容無非是“左右上下”。命令要求刺哪兒,就得快準狠地戳中稻草人上相應塗紅的點。

實戰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號令,而是每個人隨機應變,根據敵人的招式反制。但訓練的時候,這樣嚴格要求,也是爲了確保士兵們出刀夠快準狠,指哪打哪。

“六行八列,左右不分!記下失誤一次,一會兒留下加練二十次!”

“九行三列,出刀不穩沒有刺中!加練十次!”

幾個把總在隊列裡,仔細檢查,把準確率和反應不夠的士兵記下。

按左子雄的安排,如今這些火槍兵是按照單雙數標分批練的。而軍中擁有的帶刺刀火槍數量,已經達到了部隊總人數的三分之二,所以每次輪換時,還有大約六分之一的刺刀火槍會多出來。

這一部分,就可以專門伺候折騰那些表現不好、動作走樣的士兵的。他們可以在自己的標回去休息後,跟着換上來的人一起練。

看了一會兒,沈樹人有一種後世參觀軍訓刺殺操的錯覺,雖然招數不太一樣,可能如今的刺殺動作還沒精煉簡化到足夠高效,但士兵的紀律和令行禁止,絕對不是普通明軍可比的了,整個軍陣已經瀰漫出一股肅殺之氣。

跟着沈樹人一起新調來的武官們,就更加詫異了,畢竟他們原先見到的明朝衛所軍紀律,實在是要差得多。

閻應元和張名振不約而同地心悅誠服:“雖然招式未必精巧,但氣勢整齊劃一,遇到流賊時,肯定也能讓流賊一眼就看出這是精銳之師了。”

唯有鄭成功並不覺得這些操練有多麼了不起,這也跟他“見多識廣”,對紅夷人的兵器瞭解比較深有關。

在西方,1630~1640年代之間,早期的刺刀也已經出現了,就是歐洲三十年宗教戰爭期間、法國人的產物(1618~1648),

無非西方的刺刀還是匕首形的,而且是直接插進槍管,沈樹人這邊是套箍式,不影響開搶,刺殺效果也更專業。

鄭成功從西班牙人那兒見過法國刺刀,此刻見沈兄大規模用於火槍兵,他也有些躍躍欲試:“沈兄,這銃劍之法,小弟也會,可能讓我試試?”

一旁的左子雄立刻看向沈樹人,似是用眼神請示。沈樹人點點頭,左子雄這才把一根上了刺刀的魯密銃遞過去。

鄭成功來到一個十字型稻草人面前,聽着口令上下左右,倒也挺準,第一次上手就刺擊迅捷。

刺完之後,還略帶回味地總結:“這銃劍用法和長槍倒也類似,無非短了一些,但勝在能讓火器兵從此也能及遠、遇到騎兵也有一戰之力。左都司,我這劍法如何?”

左子雄面露難色,又用眼神請示沈樹人,沈樹人便知道他肯定是看不上鄭成功的刺刀法,笑着說:“無妨,直說好了,鄭賢弟和我坦誠相交,不用文過飾非。”

左子雄這才直言不諱:“鄭公子的銃劍法,實在不敢恭維,只是佔了刺得準、反應快這兩點好處。但用勁的手法、下盤是否腰馬合一穩健,都只是花架子。

遇到敵人勢大力沉,或是騎兵衝鋒,你這火銃一碰就掉了。火銃加上銃劍,終究全長也只有七尺,比長槍還是要短些。

槍矛至少也要八尺餘,還有一丈以上的,所以尾部可以拄地。火銃加銃劍的用法,是永遠不可能拄地借力的。

所以要跟學那些端着槍尾使撬勁兒的大槍法一樣,力氣大的右手在後、左手在前,右手往下壓的同時往前捅,把劍頭挑起來,還得在銃託上有個隨時託的動作。

普通可以拄地借力的陣戰槍法,則是力氣大的手在前,力氣小的手在後,刺的時候均勻發力,看似發力更猛,卻重心不穩,也不好借力。”

左子雄對上司的朋友也是非常盡心,滔滔不絕把他跟着西班牙同僚學了一個半月、又融合自己武藝總結的刺刀法,直接毫無保留地告訴鄭成功。

鄭成功悟性倒也可以,很快就大致理解了刺刀法的思想精髓:關鍵是要用槓桿手,左手只是從中間支點託着火槍,後面的右手是一邊托住槍托、一邊往下壓,把槍頭撬起來。

他揣摩了一下,又刺出幾槍,很快就感覺到刺殺發力的沉穩度完全不一樣了,也不容易被格擋拉扯踉蹌、導致空門大開。

“左都司真是武藝高強,對這些原本沒見過的奇門兵器,掌握也如此之快,還能盡得精髓,以後有機會可要多多請教!”鄭成功也很誠懇,直接對左子雄作了一揖。

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69章 秦淮金粉第42章 塵埃落定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84章 惹火燒身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76章 一堆人升官
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69章 秦淮金粉第42章 塵埃落定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84章 惹火燒身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76章 一堆人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