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

在自新寨的寨樓上,鄭狗每日面朝西,看着不遠處的河港,久久不動,背影落寞。

他如果一直這麼望下去,或許要變爲一尊化石吧,那麼多年後,這裡大概會有一個西望狗的傳說……

當然,他覺得自己等了太久,實際上也沒太久,差不多就是張鏑約定的一個月期限將到時,船來了!

劉石堅是在正月初五與張鏑在泉州港分別,帶了兩隻船,裝載補給品和泉州購得的各類商貨,先到澎湖停駐一日,卸了一些物資,正月十四就到了流求。

原本死氣沉沉的自新寨,似乎瞬間甦醒。緊閉多日的寨門立刻就開了,鄭狗帶着十八九個人涌向河港,去迎接他們苦盼多日的救命船。一個月來,寨中人死的死病的病,二十七人只剩下十九人能夠跑出寨來。

劉石堅下船瞭解了情況,吃驚不小,他設想過二十多個人堅守孤寨或許困難不小,但現在看來,豈止是困難,簡直是要命。

臨近的凱達格蘭人看到商船到了,如前次一樣帶着各種土產過來貿易,原本訂過聘約的漢人嚮導和通譯也都紛紛前來。但劉石堅並不急於做生意,他必須先解決了寨內問題,才能放手貿易。

對於自新寨的狀況,劉石堅果斷的做了幾件事穩定人心。第一是將幾個病人派船運送出島醫治,以免傳染他人及影響軍心。第二是傳令往澎湖,抽調三十人到流求,順便搭乘運病員的船隻回航。第三是佈置防務,泉州打製的兵器全部發放到每人手中,二百多個火竹筒則分往寨子各處,由專人負責管理備用。

粗粗安排定了,第二日才張羅營業的事。相比於第一次貿易準備不足,到後來不得不將船上自用的鐵器都拿出來,這一次準備就充分多了,鐵器固然還是有的,但並不是主要產品,而且以小件的鐵質工具爲主。這是避免土著人擁有太多鋒利的鐵製兵器反而會造成對己方的威脅。

這次帶來的商品種類相當多,大到各式農具、桌椅爐竈、鍋碗瓢盆,小到針頭線腦、孩童玩具。還有各種吃的,油鹽醬醋酒、果脯點心、甜食零嘴……似乎泉州城裡能夠找到的商品百貨只要能裝船運來,這裡都能找到,現在的交易更多是一種實驗的性質,看看什麼東西好賣,什麼不好賣,才能給後續的生意留作參考。因此在價格上也很難確定,或許一塊油炸環餅能夠換整條鹿腿,又或許一匹絲絹還換不來半尺粗布,對土著們而言,他們只看中自己的直觀感受,不注意物品原本商業價值的高低。但無論如何,生產力水平決定了這種貿易是不平等的,“宋貨”有不少算得上是工業產品,“土貨”則多爲未經加工的初級資源或農產品。這樣自然要形成貿易差,“宋貨”的巨大利益是顯而易見的。

劉石堅指揮着部下剛把各種貨物搬下船,便有大羣等待已久的番民擁上來以物易物,這種方式如果對於零散的小買賣似乎不成問題,但是對於種類各異的百貨商品,原始的交易方式就讓人頭痛了,幾十個人管着這幾百上千的貨物,全都要憑各人估算着交易,這人力成本實在很高,個個都手忙腳亂疲憊不堪。劉石堅與同來的兩名賬房以及所有幫忙的士兵、夥計都深深感受到了沒有貨幣的不便。

忙碌整日,難得“趕大集”的番民們終於意猶未盡的散去了。

盤點收貨,雖然肯定可以盈利,但交換中也難免收進來一些沒什麼用處的東西。其實番民樸實,拿來換的都是自以爲珍貴的物品,但諸如燧石磨成小石刀、牛羊頭骨製作的骷髏面具、花花綠綠的羽冠,這類玩意如只是收藏一兩件也好,但多了真就沒什麼價值,總不能去泉州開個土著人藝術品專賣店吧。

劉石堅召集衆人連夜討論,集思廣益,最終討論出一個相對可行的辦法,便是確定幾樣“硬通貨”,替代貨幣來用。事實上,原始社會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貨幣就是實物貨幣。比如遊牧民族以牲畜、獸皮之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最終劉石堅等人確定的貨幣替代品是鹿皮、麻布、粟米。其中麻布一項,僅次於鹿皮,此時流求番民已有較高的紡織技術,史載:“番婦自織布,以狗毛、苧麻爲線,染以茜草,錯雜成文,朱殷奪目,名達戈紋,頗堅緻。”流求番族自織麻布。以紵麻爲主要原料,或與狗毛等混合,用簡單的腰機織成。有的還以茜草染色,鮮豔奪目,而且十分堅韌耐用。

第二日交易,番民們來到自新寨,看到門前立了幾塊牌子,牌子上還畫了圖畫,牌子下則放着與圖畫差不多的實物。

有通譯站在門前大聲解釋:“這樣的好鹿皮,換這樣大的達戈紋,兩條!這樣大的達戈紋,換這樣小碗的粟米,十碗!”

寨中的每一樣物品,也都標明瞭幾碗粟米或者幾條達戈紋或幾張鹿皮,至於用其它物品來換的,除非明顯是值錢的好東西,否則都要回去兌換了“硬通貨”再回來購宋貨。

當然,實物不可能做到成熟的貨幣那麼精確,最主要是它的差異性太大,比如以鹿皮爲標準,若有人拿了豹皮來該如何算?或者以成年鹿皮爲標準,有人拿小鹿皮來該如何算?這就需要有人進行換算,更需要時間形成規律,等交易的多了自然會形成更完善的換算方法。比如定價的是粟米,若用白米來換也能換,只是數量上可以適當調整。

剛開始,實行這套代幣的方法似乎同樣比較麻煩,尤其土著們買東西從來沒有這樣精確的,數學未普及的情況下,往往要呆呆的換算很久也算不明白,但長期來看可以大大的減少交易的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也能有針對性的收購獸皮、番布、糧食等價值較高的物品。

第一船貨數量多、種類豐富,需要較長的時間消化,期間劉石堅一直待在島上。十幾天後,運病員出去的船隻回來了,還從澎湖帶了三十人回來。那屯田長李大安其實頗不樂意,原本他與劉石堅一個管屯田,一個管護商,誰也不干涉誰,大夥兒本來好好的種地,無端的抽三十個出去,任誰也不會高興。但張鏑早已傳信來,劉石堅全權負責三地事務,等於是他的上司,也不好撕破臉,就只好不情不願的點了三十人出來。

人到了,與番民交易的事也漸漸理出頭緒,手頭上可支配的人手也多了起來。加上新到的澎湖屯民,劉石堅在流求可用的已經有了一百多人,可以做些新的舉措了,他的計劃可以算大興土木。

首先是在河港附近設了一個貨倉,蓋起十幾間房屋,圍成個四合院,以前店後倉的形式,門面賣貨、後倉囤貨。這一方面是爲了買賣方便,另一方面是爲了將貿易點從自新寨撤出來。因爲賽夏人的事件發生後,劉石堅意識到自新寨的安全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如果商貿一直放在寨內,人來人往,肯定更不利於防守。

其次是對自新寨進行了一番改造,先是寨牆四個角都建了向前突出的箭樓,使得防守沒有死角。再將環繞寨牆的小水溝挖深、加寬,足有一丈寬、一丈深,並引入河水。正門則修建了吊橋,平常放下,閉寨時收起。

這樣一番改造,寨子的安全性大增,番民即便彪悍,但不善攻城拔寨,加之增添了火竹筒之類的火器,寨內防守不成問題。

最後則是增加兵力,劉石堅從自己部下抽出二十人,加上澎湖過來的三十人,寨中原本就有的十九人,就算分成三班,每班也能有二十幾人。

駐寨人員中,他部下的二十名士兵和澎湖三十個屯民都是每三個月定期輪換,只有原來的十九個降賊是固定常駐,各人出身不同,待遇總歸有點差異。

鄭狗等人自然不敢有什麼異議,而且他的寨主也當到頭了,寨中三撥人各有頭領,總負責的則是劉石堅部下的小隊長,此後哪怕人員輪換,估計寨主之位也輪不上鄭狗了,他也就管管自己手下的十幾個弟兄,成了小隊長的角色。

駐軍和商業分開後,流求島上的經營逐漸走入正軌,在本地漢人中有過聘約的十幾個嚮導和通譯經常在鋪子上幫忙,到後來,乾脆就有幾個專職駐店,他們與番人言語相通,做店員正合適。

這時候原本的流動貿易成了定點的商店,甚至因此打破了番部之間過去的習慣性疆界,遠近的部落都會隔三差五的趕過來,還有些便常在附近與人兌換些“硬通貨”,也有的自己拿些東西出來就在路上擺開了賣,河港周邊竟漸漸有了集貿市場的雛形。

劉石堅在流求島上住了一個多月,滿載了土貨,楊帆起錨,往泉州去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