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

“下臣王積翁,誠惶誠恐,再拜大將軍足下:

臣因德祐之禍,事急從權,不得已而屈身事賊。非敢苟念微賤之軀,實念八閩百萬黎庶。身陷賊營以來,未敢助逆,日夕盼望王師之來……”

前線的哨騎很快撿到了幾份綁在箭頭上的降書。

“好一個事急從權,好一個屈身事賊,好一個未敢助逆!諸君,可曾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張鏑略一眼看了王積翁的求降書,都要被他的無恥逗笑了。

“當年福建之事尚有可爲,就是這個王積翁搶先往韃營納款,獻出了南劍州,以致元兵長驅直入,局面再難收拾!”

“等拿下福州,第一個該殺的就是這王積翁!”

指揮部裡,衆人都知曉王積翁的過去爲人,傳閱完求降信,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福州城裡人心浮動,近日想投降的也不少,南門就有數千名新附軍試圖歸附,但被材勇師的弟兄們打回去了!”巡閱前線回來的褚世堯也順嘴說道。

“打回去恐怕不是待客之道啊!他要降,就讓他降好了,但不能這麼輕易,至少要有個投名狀吧!”

張鏑聽完諸將議論,認爲不能絕了城內出降的路,免得他們狗急跳牆,同仇敵愾抵抗。畢竟材勇只是演練,城內反抗的急了傷亡就大,如果能讓敵人自我損耗並非壞事。

“就這麼便宜了王積翁那狗賊?”褚世堯有些疑慮。

“呵呵!我有說不殺他麼?”

對於指揮部的將領和參議官們而言,似乎准予投降就等於饒恕了敵人的死罪,但對於王積翁這樣的小人,張鏑可沒打算用君子的做法待他,投降可以,腦袋也要,就讓他空歡喜一場吧。

王積翁的心情,不亞於春心萌動的姑娘在等待某一位少年郎的情書。

等了半夜,情書來了,或者說,情報終於來了!

宋軍的回信,准予投降。

但是不要高興的太早,還有後半截呢,投降的前提是給出一份有力的投名狀。

“投名狀!?”

這可怎麼搞?

投降就投降,打開城門就能拿下福州,還搞什麼投名狀,多此一舉嘛!

王積翁真搞不懂城外這支大軍的意圖,明明這麼好的機會不用,甚至明明早就可以破城也未破。南北的城門早就已經被轟碎,用塞門刀車和磚石堵上又被轟塌,東南角的一處城牆也已被炮彈擊毀,但城外兵馬卻不急不慢,每次攻擊都淺嘗輒止。哪怕有時完全可以攻上城頭卻又會突然撤兵,這真像貓兒逗老鼠,抓起來又放掉,抓起來又放掉,把城內的人折磨的夠嗆。而且前一日攻南門的還是“中興軍第九材勇師”的旗號,一早起來看時又變成了“第十五材勇師”,四門的軍隊都是這麼變來變去,變了兩三輪了,讓人都估不准他們到底有多少軍隊。

打是真的打不過,必須要降,必須的,但李雄的前車之鑑不遠,就算投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王積翁不敢違逆回信中的要求,但這個投名狀又該如何準備呢?

“報,印總管來訪!”

正在犯難,卻有手下親信進來稟告稱印德傳來了。

“他來作甚?”王積翁趕緊將回信收起,妥妥的塞進衣袖中放好。

這印德傳本是南劍州的總管,與王積翁差不多級別,當時就帶了七八千兵馬棄城而逃,躲進福州城來。這廝丟城失地,本來是個罪官,但福州自身難保,哪能問他的罪,反而因爲他有兵馬在手,也成了這福州城裡舉足輕重的人物。

福州四萬元兵正好可以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元將唆都的蒙古軍漢軍七八千人,近來大約已經損耗了一半。第二部分是王積翁福州總管府所轄的守兵,有一萬餘人。第三部分是從浙東調來李雄的新附軍,名義上也歸王積翁統領,實際各有派系,人數也有上萬人。李雄投降不成被殺後,手下親信也大多被正法,現在羣龍無首,王積翁和唆都都有意將其收爲己有。第四部分就是印德傳的南劍州兵馬,也有七八千人。

“王大人可是有心事麼?”印德傳在總管府花廳坐下,首先寒暄一句。

“外敵壓境,怎能不愁?”王積翁嘆了一口氣,他當然不能說自己是擔心如何投降的事。

“爲軍務憂勞啊!”印德傳語氣中似乎別有意味。

王積翁擡眼一看,腦子裡忽然閃過一個想法,送上門的這顆大好頭顱,可不就是一份投名狀嘛!

正思量着是否動手,印德傳卻先開口了。

“恐怕王大人還在擔憂投名狀的事吧!”

彷彿是被看透了心思,那三個字從印德傳嘴裡出來,把王積翁嚇的一激靈,趕緊一捏袖袋,那回信還在。

“什麼投名狀,老夫聽不懂印總管在說什麼!”

印德傳呷了一口茶,隨手丟過來一樣東西,是一份信件,與王積翁袖袋裡的一模一樣。

看你怎麼抵賴吧。

既然被說破,還有什麼話講!

“來人!”王積翁橫下心,不如趁現在就拿了這姓印的去做投名狀。

只一個眼神,帳下親兵立刻把印德傳圍了起來。

“且慢且慢!王大人這是什麼待客之道?可要請唆都大人來評理嗎?”

一句話把王積翁點醒了,這印德傳敢一個人來總管府肯定是做好了周全準備,哪會白白上門送死呢。要知道此人手下還有八千兵馬,唆都那裡要知道了,幾千蒙古兵也不好惹。

“這是做什麼,還不快給印總管添茶!”

“呵呵呵,誤會誤會,我這些手下人太不曉事!”

兩個老奸巨猾之人相顧大笑,真是“誤會”了呢!

印德傳與王積翁都是可恥的降臣,在節操上並無二致,可以算一丘之貉。王積翁忙着求降的時候,印德傳其實也有同樣心思,只不過動作沒那麼快。

或許是有意爲之,中興軍的回信射入城中時也被印德傳的親信撿到了,這下可好,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

事情一挑明,王印二人一拍即合。

“我輩含垢忍辱屈居北元淫威之下,就等今日的機會。現在王師就在城外,不若斬了韃將唆都,光復福州!”

話還是要說的冠冕堂皇些,無節操的人總是裝的自己很有節操的樣子,彷彿他們都是大宋的忠臣義士,是不得已屈居元廷。

回信上要求的時間是三天,三天裡就要搞定投名狀的事,王、印二人沆瀣一氣,已經達成了一致。投名狀這個光榮的稱號當仁不讓就得落到招討使唆都的頭上去了。

嘀嘀咕咕商議了半天,二人計議已定。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明日便行動!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
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