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

篤篤篤~篤篤篤~篤篤篤~

深夜四更,慶元城外,一家小小的賣酒腳店,忽然響起均勻而有節奏的敲門聲。

“小店打烊了,客人明日再來!”

“實是癮頭上來了,勞煩店家打三斤二兩清漿酒。”

“爐子熄了,涼酒傷身!”

“陽春三月,天暖何妨!”

咯吱,腳店門打開,一人探頭往外四下張望一番,將門口的“酒客”引入。

“如何?”

“城內查得緊,好容易才傳出來。那“酒客”進門便取出一個小包放到桌上,“店家”將那小包鄭重收起,塞進衣內袋子中,不多說一句話,轉身就往後院走。不一會兒,後院的門開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向着西面漸漸遠去。

……

西路元軍主將是招討使唆都,也即是曾在四明山中與胡隸、袁鏞捉迷藏的那位,他對忠勝軍的戰力頗爲忌憚,尤其對他們捉摸不定的戰術頭疼不已。這一回雖然兵力強大,足有馬步軍五萬,但唆都卻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可不敢重蹈了不久前萬戶忽都虎貪功冒進以致全軍盡沒的覆轍。

沿路穿州過縣經過的鄉村很多,唆都所部軍紀又算不上好,難免就激起了一些鄉丁民團自發的遊擊抵抗,這在神經過敏的唆都眼中就是忠勝軍慣用的詭計,於是傳令大軍加倍小心。所以五天前就已過上虞的西路大軍,走到現在也纔到餘姚東郊,距離慶元尚有八九十里。

正紮營歇宿,從東面疾奔過來一騎,背上插紅色令旗,嘴裡喊着緊急軍情。守門士卒見了都不敢阻攔,讓開道路放這一騎入內,直達大帳外下馬通稟。

帳內即是唆都,報信的快馬則是幾天前派往慶元的細作頭目之一,在城外充當外線聯絡的“店家”。

“店家”送來的是一張圖,以及一個口信。圖是慶元城廂防禦分佈圖,口信則是明日醜正二刻城內細作將齊攻南門裡應外合、一舉奪城。

唆都看着桌上攤開的圖紙,細細的研磨,這圖雖然皺巴巴的,但畫的精細,城中兵力佈置一目瞭然,可見前期派入的細作們做事很用心,戰後需得重重獎賞。只不過對於明日醜正二刻突襲南門的情報,唆都還有點猶疑,倒不是懷疑這情報本身,而是忠勝軍太過難纏,細作奪城的把握不知道有幾分。

但一舉拿下慶元的誘惑着實有點大,唆都儘管千般小心,還是決定一試。等到傍晚,唆都的大營傳下命令,一改這幾日拖拖拉拉的進度,即刻拔寨行軍,而且不得舉火、不得喧譁,三更前趕到慶元城西下,延誤者斬。

疾行半夜,終於按期抵達,似乎一點都沒有被城內發覺。半天前還在九十里外,幾個時辰後就兵臨城下了,唆都對這一次突襲的速度表示了適當的滿意。

數萬人的大軍拉開長長的隊伍,前軍已到了慶元城下,後軍卻還在十幾裡外,唆都派出幾十名傳令兵,命各部就地整軍,等候命令。接着招來手下漢軍指揮楊槐,命其率部趕往慶元南門埋伏,一旦城頭火起便急攻城門。

楊槐帶本部三四千人接令去了,唆都自領中軍幾個千戶前移數裡,只等南門得手便一鼓作氣急攻上去。

夜間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趁敵不備,但是唆都自己的兵馬也在黑夜中散開了指揮不暢,這一戰就只看一個出其不意,宋軍猝然無備,必定比自己更加混亂,也就可以在亂中取勝,只要能拿下一個城門,後續大軍就可源源不斷進入,天亮後大局必定。

又等了一個多時辰,南門城樓上忽然亮起幾十支火把,接着是一陣陣喊殺聲。火光下,好些個守兵被剁死了推下城頭。

這是最明顯的攻擊信號,元軍最前沿的楊槐所部立即發起了衝鋒。

城門已經適時的被細作打開,數千元軍如洪水般一擁而入,守門宋軍緊急聚集抵抗,但調兵不及難掩頹勢,稍稍阻擋了一陣就向城內敗退。

嗚嗚嗚~

城中傳來牛角號聲,這表示突襲城門得手了。唆都大喜過望,急令手下幾員精銳千戶一齊衝鋒奪城,自己也率中軍騎兵壓了上去。

衝在最前的楊槐所部二三千人緊緊追着潰逃的宋軍深入城中,南門外則不斷突入元軍精騎,突破甕城,看着真是順風順水。但當一杆長五尺、高三尺的中軍大纛旗進入後,南門城樓忽然轟隆一聲巨響塌了下來,還伴隨着猛烈爆炸,磚石飛濺,將元軍騎兵砸死砸傷一大片。與此同時,城門洞則被碎磚亂瓦堵的嚴嚴實實。

進了城的元軍只要不傻,就該明白自己已經中了圈套。但沒給他們多少反應的時間,甕城上原本里應外合協助奪城的“細作”們忽然露出了真面目,而且數量遠比想象的多,甚至躺在地上的“死人”都翻身起來,拿起弓弩就往甕城內射擊。接着便是亂箭齊發,哀哭慘嚎,狼奔豕突。

原本順勢追殺敵人的楊槐所部情況也急轉直下,一路追過的每一個街口都往外爆兵,成百上千的火把很快將這一支孤軍深入的人馬堵在一條條狹窄的坊巷之中,而且不管是頭上的屋檐還是底下的暗溝都可能忽然冒出一隊宋兵,沒有死角又毫無預兆的殺將過來。

“糟糕,又中計了!”

城門樓爆炸塌下的一瞬間,唆都立刻就反應了過來,急忙打馬迴轉。而元軍的後續主力不明所以,仍舊在源源不斷的往前拱,前後隊伍自相踐踏,混亂不堪。

正在這時,慶元西門卻忽然大開,衝出一大波狂呼亂吼的悍卒。張鏑可不喜歡適可而止,打跑了敵人當然還得踹上一腳,輪到兩個決死營發威了。祝英枝和呂三彪的人馬原來都是悍匪中的悍匪,越兇險越刺激,正適合這種攪渾水的角色。

兩個決死營總共只有一千多人,與四五萬的元軍相比是兩個數量級的,但元軍正當混亂不堪的時候,一旦混亂了,人越多就越麻煩,幾萬人在黑夜中失去秩序簡直就是災難。被上千狂暴的匪兵一頓亂捶,更加驚惶失措,一堆堆的推擠落入甬江之中淹死。

元軍的中軍騎兵往回撤時,卻被自己的後續步兵擁堵在了半路。進退不得時,忽聞西面喧譁喊殺,還有不計其數的火光往城南方向漫過來。唆都頓時急了,命令中軍直接往前突,不論敵我,擋路的都死。

精騎發力,不管不顧的衝撞踩踏,揮刀砍殺。鬼哭狼嚎了好一陣,終於殺出一條血路,一口氣狂奔二十里,可算確認安全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
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