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

八個人,只有兩把帶缺的手刀,還有一條斷成兩截的長矛,帶矛尖的部分只剩下四尺多長,剩下一丈多長的杆子在另一人的手上被當成棍棒使。這是敵人持矛刺過來的時候被生生掰斷了的結果。

勉強可以算一半人有兵器,另外四人呢,又該如何對敵?用石頭,還是拳頭?

但敵人至少有十幾個騎兵。

這真是一場憋屈無比的戰鬥。

同袍們站成一排,用他們殘破的武器和誓死的決心等待着他們的敵人。

“老子要是有一匹馬,哪輪得着這些狗賊出來現眼!”趙奮恨恨的罵了一句。身旁拿着半截長矛的同袍往地上啐了一口,算是對他的迴應,這位同袍名叫餘誠,曾是一名優秀的刀牌手。

馬蹄聲驟,敵人已近在眼前,最前面的一騎到了百步之外卻還沒有減速的意思,仗着弓馬的優勢根本沒把前面零零落落的這麼七八個連兵器都不齊的敵人放在眼裡。

到了七八十步,這騎兵就開始張弓,想要藉着馬速射殺其中一名拿着“短矛”的敵人。

“嗖!”

箭矢擦身而過,堪堪躲避,這名騎兵射術還不賴,只是力道還欠了點,七八十步的距離,箭矢有點飄了。

“嗬啊!”

就在那騎兵又奔近幾步,準備補射一箭,持斷矛的餘誠氣沉丹田,大喊了一聲。助跑幾步,猛的把手中的斷矛投了出去。

“啊!”

那騎兵原本仗着對方沒有遠程武器,想着用弓箭立個頭功,誰曾想對手會把手上唯一的兵器投擲出來,被勢大力沉的斷矛貫胸而過,當場倒斃落馬。

餘誠畢竟是刀牌隊裡出來的,擲標槍的技藝可是刀牌兵們的看家本事,這四尺長的斷矛恰如一支趁手的梨頭標,一發必中。

那先頭騎兵被擊斃後,坐下的馬匹仍在慣性的往前奔馳,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若能搶奪到馬匹,脫身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餘誠投的這一矛也正是這個目的。但敵人的後續騎兵近在咫尺,奪馬可沒那麼容易。

“殺呀!”

關鍵的時候到了,趙奮與同袍們迎着敵騎的方向發動了衝鋒。

敵人應該也猜到了他們的意圖,舉起弓箭試圖將對面這七八個人都射殺了。

跑在前面的餘誠和兩名同袍都中了箭,但仍堅持往前衝鋒,直到接二連三的利箭繼續射穿他們毫無防護的軀體,他們才終於不屈的倒下,但他們的死爲後面的同袍爭取到了時間。

“都頭快上馬!”

就在人馬交錯的瞬間,剩餘的四名同袍一起掩護趙奮上馬,並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在了敵騎之前。

趙奮強忍悲痛,利用這同袍們的生命換來的一點時間,嫺熟的跳上馬匹,加了一鞭往前疾馳……

……

州衙。

陳復面色凝重,匆匆走進簽押房內。

“主公,情況有變,德化林家狗急跳牆了!”

很多時候,壞就壞在“事機不密”。五大家族在州、縣衙門都有衆多的走狗,德化縣調集人馬、增強城防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林家四少林世傑的耳中。此人雖然年輕,卻是個精細狡詐之徒,馬上被他聯想到了官府下一步可能的行動。林家的田莊在這段時間的農民暴動中都被掀翻了,但那並不傷筋動骨,因爲礦山纔是他們的根基。

出於對知州衙門的戒備,林世傑懷疑自家的幾個鐵場也很有可能已經被官府的人滲透了。要是他們還像煽動外面那些泥腿子一樣,煽動礦工們鬧事,那麼自家可能就要腹背受敵。

派人一調查,事情還真是如此,抓來幾個礦工,經受不住威逼利誘一五一十的招供了,說是最近有人在礦場、營區內鼓動他們抗爭,還說什麼“光明很快就來了”,甚至有人把動手的時間都招了出來,元月十九日,也就是兩天之後,官府的兵馬要和礦工暴動裡應外合!

還真是了不得,林世傑當即下令排查奸細,只要是最近一個月之內進來的新人,一律抓起來,寧可錯殺,不可放過一個。

他又親自帶着人去了最大的赤水鐵場,查殺奸細。

這將是個連鎖反應,一旦林家發現問題,想必鄭家的礦場也很快會有動作,還有周家、吳家的鹽場也必然要動手殺人。多耽擱一刻鐘就會讓自己的部下、兄弟承擔多一分的風險。

計劃要提前了。

張鏑解下虎符,下令調兵。

第一,馬上動員德化、永春兩縣的駐守正兵共一千人,再補充銃兵六百,輕騎二百,率領一萬志願材勇包圍林家塢堡。動員安溪縣的駐守正兵及志願材勇五千人,包圍鄭家塢堡。動員南安、惠安、晉江等縣正兵及志願材勇,包圍周家、吳家、張家塢堡及主要道路、隘口。同時發出州縣官府拘捕令,拘傳林培德、鄭孔豹、吳慶升、周才充、張崇仁等要犯到官受審。他們必然不會坐以待斃,若有抗拒,可以格殺勿論。

第二,令陳閔的五千水師巡防海岸,控制各個重要港口碼頭。令七個縣各守本境,召集廂軍、團練和巡檢兵丁把住重要道路、關隘,水陸兩方面一起,防備五大家族互相串聯,阻止人員外逃。

第三,從州城留守正兵中出兩千人,帶領剩下兩萬多志願材勇分頭往赤水、倚洋、青陽等處鐵場,及安仁、烏嶼鹽場。強制接收各處鐵場、鹽場,剿滅看守武裝,釋放所有被壓迫的苦工,重新登記招收。

張鏑親自率領剩下的一千正兵和一千玄甲作爲預備隊,對反抗激烈的地方可以增兵發動強攻。

坐地泉州的林鄭周吳張五大家族作威作福、殘酷壓榨老百姓的日子快要到頭了。

惡勢力不會自己主動走向滅亡,在此之前,需要鬥爭。

但鬥爭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這是暴動,是正義推翻邪惡的暴烈的行動,是殘酷的,是需要流血的!

顫抖吧,不可一世的地主惡霸們!

顫抖吧,惡貫滿盈的土豪劣紳們!

他們終將滅亡,他們終將接受歷史和人民的審判!

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
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