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

“亂賊竟有騎兵?”呂祖充又被驚到了,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一堆鹽丁能有騎兵?

“殺過去,先滅了這些跳梁小賊!”呂祖充正吃了一肚子氣回來,見此情狀,怒喝一聲就一馬當先衝殺上去。那兩波小股騎兵反應倒快,遠遠的就往北邊逃,呂祖充麾下的五百騎卒早就已經人困馬乏,追之不及。而身後卻聽到鍾藝在那大喊:“將軍莫追,休中了賊人奸計!”

呂祖充警醒,帶軍迴轉,鍾藝等人也已趕了過來。

“將軍,賊人狡猾,卑職就曾中了他們奸計,他往北奔,則北邊必然有備,我軍不能自投羅網!”鍾藝急急勸道。

那“老八”也補充道:“對呀,賊人圍攻東海時,我親見有大波的騎軍,他只以少量騎兵來誘我,定將大股埋伏在……”

“什麼?賊人還有大股的騎軍?”呂祖充在次被驚到了,神色頓時凝重起來。

“傳令全軍,速速立寨,遊騎四出十里,防備賊人襲擾!”

呂祖充將軍務一一佈置下去,先防過晚上,到了白天再作區處。但這一夜實在不平靜,東海城中隔三差五就來一波人,能打就打你一下,不能打就跑,並不在意殺人,似乎純粹就是要攪擾的人不得安生。一旦出營追擊,這些狡猾的敵人就很快逃走,而且基本是往北逃,這就讓呂祖充得出結論,北邊確實有埋伏,派出的遊騎也報告北邊似乎有些異常,而南邊則報稱發現了一處廢莊,規模不小,莊牆也還完好。

呂祖充正苦於缺少木材難以立寨,被騷擾的無法休息,聞此情報便令移軍入莊。該莊離城稍遠,城中亂民果然來的少了,而且有比較完善的莊牆保護,可將襲擾之敵輕易擋在莊外,防守的壓力頓時輕了許多,士兵們終於得以休息。

一夜過去,忙亂整宿的呂祖充正欲稍稍閉眼休息一下,親兵忽然報告賊軍大舉來攻。

呂祖充立刻沒了睡意,出去一看頓感不妙,夜裡入莊時沒看清周圍情形,此時天已矇矇亮,四周地勢都一目瞭然。但見這莊子位於東海南端一角,三面環海,只有一面可以出行,類似於外凸的一個半島,若這僅有可以通行的一面被敵堵住,那此地就變成了一塊死地。

“此莊不可守,速速轉移!”呂祖充急令出莊,軍令傳達後,一陣亂糟糟的人喊馬嘶,部隊還沒怎麼休整又要轉移。

但莊門一開就是成百上千箭矢飛來,即刻射倒一片,剛出莊的人馬不得不退回。莊外亂軍還推來幾百輛大車,將這廢莊唯一的通道堵的死死的,如此一來,海州軍最靈活機動的五百騎軍也沒法出莊。而且這些“賊人”竟開始挖溝,鋤頭鐵鏟飛揚,似要沿着莊門一側挖出一條長溝,徹底把海州大軍封死在莊內。

呂祖充咬牙切齒,“中了賊人驅敵之計了!”本以爲北側有伏兵,避到南側來駐紮,沒料到將自己引到東南這個廢莊纔是賊人的最終目的。不過雖被圍困他也沒有絕望,自己還有三千人馬,看賊軍來的也不過二三千人,衝突出去未必沒有勝算。呂祖充下令各隊輪番出戰,衝擊敵軍,但賊軍實在精悍。尤其百來個滿臉刺字的傢伙,簡直如天殺星下凡。有一個用大刀重盾的,那一盾撞來,能把三五個人撞飛。還有一個長臂賊射箭奇準,專射那些領軍將校,已有四五個帶頭衝擊的百戶被他射死,使得莊內都無人再敢領兵出去。還有前一日見過的那紅袍將和藍袍將,更是驍勇非常,除了騎射無雙,馬上刀槍也是端的厲害,當面對陣的幾無一合之敵。

強衝幾陣無果後,海州衆軍的士氣頓時泄到了谷底,與士氣同時泄掉的還有士兵們的肚子,因爲軍中已經斷糧了!這就要說到那日鍾藝進海州求援的時候,當時鍾藝向丁總管信誓旦旦許諾稱,東海早已備好糧草和犒賞,只消大軍前去助剿完全不必擔心後勤。結果三千大軍只帶了一日之糧,在昨晚就已經吃盡。而比斷糧更糟糕的事,這莊子內還缺水。大概因上游的河口淤積,加上海潮內泛,使得該莊附近地下水漸漸被海水滲透,莊中幾口水井打出的水都又鹹又苦沒法飲用,或許這正是莊子被廢的原因,自然也是亂賊引誘他們入莊的原因了。

人若不吃飯,或許還能堅持幾日,但若不喝水,基本上撐不過三天。在仍舊乾燥炎熱的九月,將士們作戰不僅耗能,更要出汗丟失水份,不補充淡水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再者,極端情況下,缺糧還能殺馬吃肉,甚至吃人,但缺水就實在沒轍了。半日之內,有不少人實在渴極了,便取了又鹹又苦的井水來喝,但這水含鹽極高,喝了之後就上吐下瀉,失水更重,很快就徹底不行了。

在海州軍中人困馬乏飢渴交加的同時,莊外“亂賊”卻開始架起大鍋燒起飯來,還有一鍋鍋肉湯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同時幾千封招降信被綁在箭上射入莊內,信內鼓動東海軍卒,只要放下武器出莊投降就保證人身安全,有飯吃、有湯喝。

呂祖充知道這些招降信對軍心的危害,一律嚴令收繳,不準傳播謠言,膽敢私自持有敵人書信的殺無赦。但再嚴酷的軍令也抵不住人們求生的本能,天還沒黑就陸續有人翻出莊牆奔向“亂賊”營中,甚至屢有奪門叛亂的事情發生。呂祖充迫不得已,在殺馬餉軍的同時,軍法也嚴苛到了極致,他將數百名本部親信編爲執法隊,在全營嚴密巡視,只要有擅自走動甚至有私下談話的都被列入叛逃嫌疑,抓住了就是梟首示衆,而且施行連坐制度,令同隊之間必須互相監督,一人叛逃、十人共罰。這麼一來,單人逃跑的成功率降低了,但同隊同甲十人乃至數十人一起逃跑的事件卻屢有發生。

“亂賊”似乎並不急於攻破莊子,看樣子就是要讓數千海州兵馬慢慢的耗死。呂祖充耗不起,決意要進行全力一擊,即便不能打破包圍圈,也至少要突圍出一部,若能尋機往海州求援,或許還能有反敗爲勝的機會。但莊外“亂賊”沒有給他絲毫機會,這次突圍行動實際上成了最大規模的一次叛逃。深夜時分,當呂祖充率領二千多殘兵打開莊門、搬開障礙、越過壕溝,衝入敵陣後,竟有數百人直接放下兵器公然投降了。飢渴交加卻繼續奮戰的殘兵們,或許也能稱得上是勇士了,但他們不僅要面對養精蓄銳嚴陣以待的“亂賊”,還得防備己方人馬的反戈一擊。所以呂祖充奮盡全力的一次突圍只換來了最爲慘重的一次失敗,最終還能有力氣逃回莊內的只剩下一千多人。“亂賊”的總攻終於來了,先是一波波密集的火箭射入莊內,廢莊四面處處起火,而海州諸軍卻連弓弦都拉不動了,根本談不上有效的抵抗。緊接着,二百刀盾兵在前,五百槍矛在後,強弓硬弩壓陣,哇呀呀喊着強攻入莊。

莊子早就要不攻自破了,就如一間快倒的破屋,本就千瘡百孔,只需一陣風就能吹倒,又如何經得起雷霆一擊的力量。

呂祖充知道大勢已去,內心反而平靜下來,小兵們可以投降,但他不能降,這不僅僅出於他對丁順的忠誠,更因他的父母妻兒都在海州,若自己殉節,則家人得保,若自己投降,則全家都要遭受滅頂之災,在死一個與死全家之間,他選擇了犧牲自己。更何況,自己作爲主將,落入賊手料想是絕無善終,還不如自我了斷。他彷彿聽不見門外的激烈喊殺,只是一遍遍擦拭着自己的佩刀,這是把好刀,征戰這麼多年,他曾用這把刀刺破了多少人的胸膛,用這把刀砍下了多少個大好的頭顱,現在就讓這把刀給自己一個最後的了結吧。這雪亮的刀刃看着多麼賞心悅目啊,四面燃起的大火在上面映出了點點跳躍的紅光,呂祖充將這美麗的紅光遞上了自己的脖頸……

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
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