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

南門外,小小的王氏茶樓打烊了,王發奎一家四人忙忙碌碌的收拾完杯碟,擦乾淨桌椅條凳,上好了門板,回到後院。

後院正房裡,一盞油燈如豆,“父女”四人迴歸了正常的角色。

坐在上首主位上的“小梅”對三人道:“朝廷已任命九拔都爲蒙古漢軍都元帥,主導伐宋之事,泉州的情報不可放鬆。”

“是!近來宋軍似有異動,下面的犬兒們已經聞出味來了,只是還不知道方向在哪裡。”

“宋軍正在整編,變動頻繁,這是很好的機會,讓犬兒們找機會混進去,多弄些情報出來。”

“不太容易,他們那什麼三級兵制,新人最多做材勇,往往是從梭標隊和民用團練開始,進不了核心,很難得到有用的情報……”

這僞裝的一家四口正是錢素娘爲首的元軍密探組織,他們以南遷的移民身份爲掩護,成功的在泉州入籍,並躲過了一次又一次地毯式搜查,幾個月前還開了一片小茶樓,蒐集情報有了更加便利的渠道。

“萍兒,萍兒!”

“嗯,姐姐……”

韓萍兒似乎有些走神,也不知在想着什麼,被錢素娘喚了兩聲才略顯驚愕的迴應過來。

這是錢素娘召集幾個主要成員每日例行的碰頭會,四人當中,王發奎負責的是指揮手下的武裝情報人員,也就是他口中的“犬兒”們,王劉氏則以中老年婦女的形象做掩護,定期去街市裡走動,與那些固定的潛伏人員聯繫,稱作“踩樁子”,韓萍兒則是錢素娘最爲親信的人,涉及到最核心的秘密,每次九拔都的特使有命令都是韓萍兒先接下。

最近錢素娘加緊了情報線上的工作,因爲他的九拔都就要南下了。

自從塔出和董文炳相繼殞命,帝國的東南失去了掌舵者。皇帝決定提拔一批更年輕有爲的人才,第一個就是張弘範。

張弘範作爲北方世侯子弟,天然受到皇帝更大的信任,在剿滅紅巾亂賊的戰事中,張弘範率軍從南到北,將紅巾的勢力一舉打穿,其本部三千鐵騎抵得上其他各部的十萬大軍,功勞最著。這讓皇帝印象深刻,於戰後親自召見,並設御宴把酒言歡,賜予金虎符作爲勉勵。

在皇帝對江南的事猶豫不決的時候,張弘範的意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態度與已故的忠臣董文炳是一致的,都是極力要求統一南方。

最終皇帝接受諫言,決定南征,並任命張弘範爲蒙古漢軍都元帥,主導伐宋之事。

皇帝已經命令從遼陽行省調兵十萬,加上兩淮兵五萬,荊湖兵二萬,江東、兩浙兵三萬,共二十萬兵馬南征,還有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守兵,東南一帶的兵馬總數當在三十萬以上,將由張弘範全權節制。

張弘範奏言統軍大任不能專於他一個漢人,應該讓“國人”爲主,或者至少讓國人作爲監軍。但皇帝卻對他表示了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九拔都的忠心要比“國人”更甚,絕不能與那些叛服不定的漢人相提並論。

臨行前,皇帝又賜予錦袍玉帶,以示尊榮。但張弘範卻婉言拒絕了,他認爲做將領有駿馬寶劍和盔甲就夠了,錦袍玉帶應該賜給文人。皇帝聽罷更爲高興,讓馬監牽來御馬,親自挑了一匹西域得來的寶馬賜予張弘範,又令人打開皇家府庫,裡面的寶劍和盔甲讓張弘範任意挑選。

張弘範感激的跪謝天恩,接受了劍、甲之賜,皇帝在軍前當衆告訴他,南征的軍隊裡只要有人不聽命令,不論是國人還是漢人,都可以用御賜的寶劍將他正法,這大大的奠定了張弘範的統軍威嚴。

遠在江西隆興(南昌)的大將李恆則被皇帝任命爲蒙古漢軍副都元帥,作爲張弘範的助手。

李恆在征討江西、廣東的戰事中功勞卓著,是塔出之後的將領中脫穎而出的人物,五破嶺之戰還率部突襲擒獲了宋軍的重要旗幟之一文天祥。以此軍事才能,是足以擔當重任的。

張弘範和李恆等於接替了董文炳和塔出的空缺,並且他們的權力更大,地位還更加突出了一些。

他們兩人當中,張弘範是漢人,李恆是西夏人,都不是蒙元的“國人”,卻忠誠的要替蒙古人擔任伐宋的急先鋒,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

“陳哥哥,今天下值了!還是清茶?”

“嗯,還是清茶吧!”

每次見到小蘭親切的喊“陳哥哥”,陳達的同袍們就要起鬨,讓他感覺怪不好意思,但小蘭卻叫的更歡了。但這天陳達是一個人來的,沒有帶董治、佘旺等幾個好朋友一起,似乎情緒也不是很高,看着在店裡忙碌的小蘭欲言又止。

一壺茶磨磨蹭蹭喝到了上燈,小茶樓都要打烊了。

小蘭收拾完杯碟,坐到了陳達的對面,撲閃着眼睛問陳達道:“陳哥哥,還要添水嗎?”

“不,不用了,我……我很快就走了!”

“沒事沒事,您可以再坐一會,不急的。”

越是說不急,其實越像是在趕人,陳達十分尷尬的要走又不想走。

王發奎和王劉氏等人都已經收拾停當,卻似乎刻意的走到邊上,不打擾這一對年輕人。陳達和小蘭暗生情愫,明眼人誰都能看出來,王發奎夫婦對這年輕英武的軍官顯然是滿意的,對此像是樂見其成的意思。

很多人都在說,王發奎這老兒果然是眼光高,原來是攀上了侍衛親軍的乘龍快婿啊!

整編後的中興軍正兵全都改稱侍衛親軍,是全軍的標杆,侍衛親軍中的騎兵更是人中龍鳳,屬於有女兒的人家搶着要說媒的對象,難怪有些人要風言風語、羨慕嫉妒了。

“小蘭,明天……明天我就不來了。”

“爲什麼?陳哥哥爲什麼不來了?”

“因爲,明天起我就要集訓,要一個月。”

“那一個月後就回來了?”

“不,一個月後大軍開拔,我又要去打仗了!”

“啊!又要打仗,去哪裡?”

“去……這個不能說,總之可能要很久纔回來。”

“噢……”

小姑娘臉上悵然若失,那情緒不像是假的。

“小蘭妹妹,等打仗回來,我……我回來就,向你家提親!”

陳達囁嚅着,把“提親”兩個字說的比蚊子還輕。

“嗯?”

“我先走了,這個送給你!”

也不管人家聽沒聽清楚,陳達燙手似的匆匆留下一個精巧的玉鐲子,騎上馬,逃也似的跑了。

“這個笨蛋!”

小蘭望着遠去的身影,嗔怪的唸叨了一句,把帶着餘溫的鐲子放到貼身的衣袋裡……

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
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