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

張鏑北上的幾個月裡,天下局勢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件事,就是泉州的回亂。

回亂雖然很快就被平定,但其影響卻十分深遠。蕃客回回首領賽甫丁在叛亂失敗後沿海流竄,闖入了漳州地界。當時漳州還在殘宋行朝手上,守臣何深幾乎躺着中箭,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城內幾千孱弱民兵哪裡擋得住賽甫丁的近萬窮寇,最終何深投降,漳州陷落。賽甫丁隨即向元軍輸誠,元軍的福建宣慰使、行都元帥府事唆都迅速派出數千援兵,繞過泉州進入漳州城中協助戍守。事後何紹基曾遣一個旅試圖前去收復漳州,但因海舟都被蕃客掠走,缺乏海上支援,作戰不利,只能退回泉州,訓練材勇專心守備。

回亂後的另一個惡果就是蕃船不敢來泉,中興社的海貿大受影響。一直以來,中興社的海貿都是以轉賣交易爲主,把中原的貨物賣到南洋、西洋,又把外洋的貨物賣到中原,從中賺取差價。衆多的蕃客居中牽線搭橋,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對於遠洋貿易而言,中興商船基本上到三佛齊就回返,再遠就是相對陌生的海域了。這三佛齊也是南洋大國,霸佔着馬剌岬的海峽,只以關係密切的西洋蕃客回回作爲代理,壟斷商路,近幾年崛起的中興社很難插足進去,即便可以涉足,代價也要比蕃客們大的多。於是在張鏑離泉、泉州回亂後的三個多月裡,中興社的海上貿易直線下降,貿易部的入賬數字越來越難看。海貿是中興社的起家之本,無法輕易動搖的,搞成這個樣子如何向總理交代的過去?泉州留守何紹基深爲懊惱,代理州事邵靳一籌莫展,貿易部長葉繼頭疼不已,副總理劉石堅也坐不住了。幾個頭頭腦腦齊聚到泉州開了一個會,專門研究貿易的出路。彙集了衆人的智慧,最終討論出來一個最可行的貿易轉型方案,首先要變轉賣貿易爲生產型貿易,單純與外洋轉賣貿易實際是不可持續的,進口以香料與奢侈品爲大宗,出口以絲綢瓷器爲大宗,這些商品很容易達到飽和,隨着中興社規模的擴大,這類貿易的利潤是不斷被攤薄的,到了某一個限度大概就無法再增長了。必須考慮轉型,轉型的方向的便是將被動轉賣變爲主動生產。在此前張鏑其實已經有此意識,比如對泉州等地鹽場、鐵場、茶場的經營就已經成爲一大財源。會議討論後又在鹽鐵茶的基礎上加入了糖、酒二項。

糖是指甘蔗榨取的糖霜,大約從魏晉以來,甘蔗終於不僅僅作爲一種珍稀的水果,榨糖的技術已有長足進步,西域的糖霜潔白如雪,西川遂寧等地的冰糖晶瑩如玉,價格都極爲昂貴。此時的甘蔗基本在五嶺以南纔有,流求的氣候與之相似,正可引進種植,順利的話,預計到今冬明春,首批甘蔗就可試製蔗糖了。

至於酒,過去都是官方壟斷,民間不得私釀。原先中興社糧食不足,也基本禁止釀酒,但流求、呂宋、泉州等地本年的夏糧都獲豐收,糧食統購統銷後尚能有大量積儲,可以合理安排一部分釀酒。酒類與糧食關係密切,長期以來都要經過官方榷買,顯然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生意。

請示過總理後,泉州的這次會議便有了結論,貿易部將把重心放到鹽鐵糖酒茶這類與小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生產經營上來,這是更爲廣闊的市場,以此來彌補海上轉賣貿易的損失。確切的說,此次貿易上出現的問題倒也不完全是壞事,儘早的轉型實則有利於中興社商業的長遠發展。與此同時,更多的武裝商船往來於三佛齊一帶,除了貿易,還有踩點哨探的意思,因爲往西去的海路也是遲早要打通的。

第二件事,其震動也不亞於泉州回亂,就是興化的陷落。

興化是陳文龍的地盤。閩江以南,打着宋軍旗號的武裝中,除了張鏑以外,最強大的就要數陳文龍的兵馬。陳部佔據興化,直接統領的有淮軍三千,民兵七八千。陳文龍之女陳淑楨也是個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本來嫁與泉州豪傑許漢青爲妻,所以人稱許夫人。蒲壽庚叛亂中,許漢青爲保宋室,英勇作戰,不幸被蒲傢俬兵殺死。許夫人忍悲含痛,率領剩餘家丁輾轉回到興化投靠了父親陳文龍。

另外在漳州、汀州一帶還有一位好漢名叫陳大舉,因長着一雙大環眼,人都稱他陳吊眼。大舉之父陳文桂是陳文龍的堂兄弟,陳吊眼就是文龍族侄。此人自幼好武,依託家族在閩廣之間經營多年,趁着亂世聚集甲兵,響應宋軍。

從浙南到閩中、粵北,上千裡的連綿羣山中還生活着幾十萬的畬瑤峒蠻。許夫人過去常隨夫家在各族之間貿易,與畲族關係友好,陳吊眼也同樣與畬人關係匪淺。以兩家的聲望,足以號召九山十八洞的數萬畬兵前來襄助,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支力量。

如果光看人數,陳文龍父女加上族侄陳吊眼的人馬幾乎與張鏑在泉州的勢力相當。不過畬漢兵馬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與泉州的正兵、志願材勇相比孰高孰低,那又另當別論了。

陳文龍不可能做到像張鏑那樣的超然與獨立,狀元宰相的身份像一個緊箍咒,讓他無法迴避行朝以大義名分施加的影響。

眼見江西和廣東、福建局勢都有所好轉,行朝急於擴大戰果,張世傑從廣東率舟師北上,原本試圖進入泉州,但被死死守着老窩的何紹基斷然拒絕,他只認張鏑的命令,誰管你是張世傑還是王世傑,大宋的聖旨在這也不管用。張世傑的舟船密佈,還想憑着人多勢衆硬上,把泉州這口現成飯吃下肚,可惜口氣大胃口小,想吃吃不下,被泉州城頭幾門火炮嚇得灰溜溜的逃回海上,轉而北上至興化。

陳文龍無法放棄忠臣的名分,也就無法拒絕張世傑的瞎指揮,兩軍合兵後竟不自量力要去攻打城高池深的福州,結果非但沒打下,反而被蒙元新附軍將領王世強一路偏師繞到興化,先把興化軍城拿下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福州未得,反丟了興化,張世傑拍拍屁股從海路逃了,可惜陳文龍失去根基,人心浮動,被元將唆都以騎兵追殺二百里,從陳文龍以下,將士近萬人盡數殉國,文龍之女陳淑貞僅以身免,收攏殘兵數百人,忍痛往山中投靠畲寨。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
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