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

在大宋的行都中興府,城北面是由原來的泉州州衙擴建而成的皇宮,緊鄰着皇宮的是這個國家實際的統治中樞吳王府。

吳王府的機構基本是中興社總理署的原班人馬,這是對當前的時局認識的最清楚的一幫人。決定着影響天下大局走向的各種戰略,與蒙元的議和自然也是以張鏑爲首的這個決策班子所達成的傑作。但他們卻比誰都清楚,這種議和不過是一種權宜之計,多不過幾年,少則數月,宋元之間的戰爭必然還會重新燃起。在此之前,必須爲己方爭取更大的優勢,同時爲敵人制造更大的麻煩。

在後方整軍備武的同時,隱藏的很深的中情部特情和貿易部的商旅成爲了這種暗線鬥爭的主要工具。

日本,實則也是迂迴牽制蒙元的一個工具。

貿易部北洋航線對馬島縱隊的的情報經由通信船和飛鴿的中轉,迅速傳遞至張鏑的吳王府,張鏑立即召集軍事參謀人員決定實施既有的日本攻略。

首先,王府總參謀官秦寶宮彙報了主要情況:

“倭人倔強,貿易部的開拓引起了極大的反彈,對馬縱隊的築城計劃遭到了武力抗拒,柳再恩已根據既有預案,做好戰事準備。”

“給柳再恩回信,放手去做!對馬島先拿下來,按計劃築城,壹歧島和博多灣也要儘快控制住。打是一定要打的,而且一定要贏,一定要快,要讓倭人曉得畏懼。”張鏑明確了日本攻略的必要性,這是早先就論證過的,所有不會有什麼疑義。

“柳再恩已經彙集了一個縱隊的武裝商船,兩千多兵力,並徵發了數千倭人修築對馬城池,目前佔領對馬和博多灣是沒問題的。但要完全實現戰略目標,還需北洋航線的各個縱隊相配合。另外,考慮到登陸作戰的需要,是否要本部增援一到兩個師的禁軍,以及中興水師是否參加前期的攻略?”在張鏑明確了戰略以後,負責北洋戰略的參謀官蘇芮根據柳再恩的請示又補充了幾點。

張鏑敲打着地圖,對十幾個參謀官強調道:

“有一點,在制定日本攻略之前就已明確,必須要明白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誰?如果不明白這一點,我們的戰略就會走歪了。

日本攻略,不是爲了殺多少人,奪取多少土地,孤知道在座的同僚的裡面有人曾做過什麼三個月佔領日本的計劃,孤奉勸先收起這樣的大計劃去。

日本不是流求,不是呂宋,它地大,人多,有相當的軍力,我軍不應以全面戰爭爲目標,而要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效果。”

“諸將聽令!”張鏑表情嚴肅,發佈命令。

十幾個參謀官刷的一聲立正聽令。

“第一,令柳再恩加快進度,修築對馬城池,作爲攻略日本和將來攻略高麗的基地。

第二,襲取壹歧島、博多灣,進取九州本島,站穩腳跟,不得貪功冒進,務必在炮艦射程之內。

第三,令葉繼組織北洋航線各武裝商船縱隊,積極向對馬提供支持,節節進取,步伐必須穩,後路不能斷。

第四,令陳閔遣大型炮艦五艘,提供火力支持。

第五,令諸將務必謹記,切莫陷入拉鋸纏鬥。打開幾個缺口,吸引倭軍來會戰,利用炮艦優勢殲滅之,我們的目的是打疼了他,簽訂城下之盟。”

日本不是小國,如果要在全面戰爭中打敗它,甚至佔領它,勢必需要派出幾萬乃至十幾萬大軍,勞師動衆。中興軍剛剛在江西打過一場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會戰,軍隊需要休整,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馬上就開春了,絕不能誤了農時,影響根本。趁着與蒙元議和的機會,張鏑正好整訓隊伍、恤死扶傷、積蓄力量。所以對日本的戰事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規模之內,同時儘量避免太多的正規軍參與。

根據預演,如果只是要打開日本國的門戶,放一放血,讓倭人屈服,那麼北洋航線若干個縱隊的武裝商船就可以完成任務,幾乎不需要正規兵力的參與。同時,不調動正規軍也是考慮到儘量不刺激蒙古人的神經,不留下撕毀合約的口實,因爲對日本的攻略,最終針對的目標還是蒙元。

……

博多灣,中興社貿易部轄下北洋航線對馬縱隊的二十五艘千料級海船和上百艘小型海船組成的艦隊正在組織登陸。

他們號稱來自一個名爲“中興商社”的商業團體,這委實有些匪夷所思,對前來博多灣抵禦入侵的武士和家將們而言,誰也沒法想象這樣強大的一支艦隊竟然是做買賣的一羣商人。

在一座白布圍成的帳幕中央,日方的最高指揮官少弐景資觀察着這支艦隊,他的周圍插滿了帶菱形家紋的戰旗,這種家紋被稱爲“寄掛目結”。表明他是顯赫的、藤原氏家族的後代。

此時,他得到的消息是——入侵的這支軍隊,或者是商隊(按他們自稱的那樣的話)在佔領防守空虛的對馬、壹岐兩島後,又入侵松浦半島沿岸,並且將那裡的數百名守軍打的大敗。作爲九州的守臣,少弐景資比起他孤陋寡聞的部下們瞭解得更多,他當然聽說過中興商社的名號,甚至也收受過這些“商人”們很多的好處。

此前就有不少日本國的破落地主和武士加入了這個海上貿易組織,少弐景資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只是貿易的話。

這沒有太大的壞處,反而有實質上的好處,每一次商船入境他都能收到大批的宋國好貨賄賂。

但現在,這個“商團”竟試圖佔領日本的國土,建立永久的城池,這觸及了幕府的底線,引起了上至將軍、執政,下至對馬島的小小留守宗重尚的警惕。

此時,映入少弐景資眼簾的是,數以百計的戰艦已經在博多灣下錨,船隊東起箱崎,西至今津,齊頭並進,如潮如涌。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