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

林家兩兄弟有騎手四十八人,也全都拋了甲冑,保持輕裝,但由於後面跟着的幾百個家丁都是兩條腿走路,騎手們的進度也不可能很快。

過了獅虎山,名義上就已是北朝控制的州縣,林世傑派人先去最近的尤溪縣縣衙拜見,尤溪知縣聽聞有人帶兵來投,十分高興,簽了公函、蓋上大印送回來,准許林家人在沿途村鎮、驛站吃住休整。

數月前,元軍南下,福建路提刑兼招捕使,知南劍州王積翁降元,轉頭就做了元朝的福建路總管兼提刑按察使,尤溪知縣周懷忠也隨之投降,留任原職。

由於不久前元軍大敗,尚未恢復元氣,剛佔領的州縣又相繼失去,如今福州、建寧、南劍、邵武等閩中、閩北的州縣仍舊算是在元軍手上,但自興化以南,泉州、汀州、漳州都被宋軍收復,雙方犬牙交錯。

董文炳收兵回到臨安以後,把福州府扔給福建路總管王積翁,原福建同提刑印德傳現任南劍州知州,各州縣幾乎沒有一個蒙古人,沒有達魯花赤,官員還與幾個月前一樣,全都是故宋的降官。只不過把名義上的“宋”字改成了“元”,駐軍也多爲原來的本地宋軍,現在都成了北元的新附軍。福建一路,所有元兵加起來大約還有四五萬人,絕大多數都是新附軍,其中福州就聚集了三萬多人,南劍、邵武等地也各有幾千人,其餘小州小縣頂多有幾個雜兵,往往都是光桿司令。

因爲兵力上的短拙,北元正在千方百計的招降納叛,以積蓄力量,重新扭轉江南的局勢。無論臨安的董文炳還是福州的王積翁,現階段都把招兵買馬擺在了首位。

尤溪知縣周懷忠也正苦於手下無兵,這年頭什麼都是虛的,只有手上的刀把子是實實在在的。在宋元南北拉鋸的時候,他們這些小州縣官是最沒有安全感的。

元兵來的時候,如果抵抗一下,城一破、小命就沒了。如果不抵抗投降了呢,那麼說不定宋軍一回來第一個就拿自己開刀。這主要是手上沒有像樣一點的兵馬,誰來了都能像割韭菜一樣輕而易舉割自己一茬,要是手上有兵,那就完全不一樣了,看那些軍頭、那些地方豪強,宋元兩邊不都搶着拉攏麼。

這回從德化來了幾百個兵,其中甚至還有騎馬的,報信的說這些人都是被泉州宋軍趕出來的,現在無處可去。周懷忠一聽馬上就起了招納之心,若能將這麼多兵馬收爲己有,自己的安全就大大的有了保障。

像林世傑這樣野心勃勃的人,不大可能屈居於一個小小知縣的手下,但現在人在矮檐,不能不低頭,想要平安過境、吃喝休整,總得裝出點誠心投靠的樣子。等到渡過眼前的困境,再想要去哪裡還不是自己說了算麼?

因爲周懷忠有心招攬,沿途大開方便之門,只要林家這支人馬肯去縣城聽他差遣,要什麼就給什麼。林家人自然巴不得,正好將雞毛當令箭,向所過村鎮大搞攤派,惹得民怨沸騰。

離開泉州境界已經一天半,離尤溪縣城還有五十里,林氏兩兄弟自認爲不會再有追兵,乾脆慢騰騰的走。午後,這幫瘟神找了個鎮子歇腳,勒令百姓送來酒肉,美其名曰犒軍。正大吃大嚼,吆五喝六,忽然有家丁衝進來報告。

泉州兵追來了!

仔細聽去,官道南邊隆隆作響,彷彿地面都在震顫。

那是五百餘騎兵,兩千多隻馬蹄踏出來的巨響。

林世傑筷子一扔就竄了出去,騎上馬朝北狂奔,而林世雄的馬匹剛被家丁牽去刷過,連鞍具都沒來的及上,爬上光背馬就急急忙忙逃命去了。

一地的酒食,杯盤狼藉。

逃了兩三天,家丁們都心思懈怠,哪想得到宋兵真的會越境攻擊,無不驚惶,還沒開打已經弱了七分。

有馬的畢竟逃的快,但剩下三百多徒步的家丁可沒那麼幸運,很多連兵器都不知丟到哪了,毫無招架之力就被射穿了喉嚨。跑是沒用的,在四條腿的騎兵前面跑路,無論如何都是活靶子。不少人往地上一跪,祈求活命,但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反悔已經來不及了,官兵們的滿腔怒火,豈是服個軟告個饒就能消解的?

俘虜們得到了與他們所做惡行相匹配的懲罰,如待宰的雞鴨一般被綁住雙手,拖於馬後,拖行兩三裡後,往往都皮開肉綻、奄奄一息了,再將腦袋砍下,掛於鞍前,方解心頭之恨。

“四弟,要不要去尤溪縣城躲一躲?”林世雄在光背馬上顛了半天,兩顆卵蛋都快顛散了,好不容易趕上了四弟世傑,很有躲進縣城避避的想法。

“不成,尤溪縣城卑小,不易防守,我看宋兵來的很多,騎兵都不下五六百,說不定後頭還有步兵,一旦圍城,咱們都要死在裡頭!”

說到死字,真讓人懊喪,林世傑看看身後,只剩下不到三十騎,步兵全都丟了,他幾乎已經輸掉了所有的本錢。

“去劍浦!”林世傑一抽馬鞭,頭也不回,就像一個紅着眼睛想要翻盤的賭徒。

林世雄搶過一個家丁的鞍具,匆匆上馬跟了上去。

尤溪縣城亂了套,聽聞大軍前來,城裡的差役、弓手都跑光了,連個看城門的都沒有。那些有家有口有產業的都想辦法往鄉下去避難。地痞流氓們則肆無忌憚的趁機鬧事,公然搶劫放火。

還有些熱血的則蠢蠢欲動,已經開始串聯舉事,打算呼應宋兵,每個地方都有這麼些冒險者,他們或許是走投無路,或許是另有野心,就想在這亂世裡掙一條命。有時候他們無所謂正義,不管是宋軍還是元軍來了,都會有人聚衆響應,以此爲進身之階而已。

尤溪縣城的屠夫鄭六就打算先弄死知縣,說的是知縣昏官害人,實際上他連知縣姓甚名誰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就是要做個功勞送給大軍而已,想着將來尤溪光復,自己說不定也能混個官兒噹噹。他把今日剖的兩片大豬肉都分給了四鄰,揣上殺豬刀,就與幾個徒弟去闖縣衙,後面跟了一大幫鄉民,聲勢倒也壯的很。

縣衙裡空空如也,知縣早就跑了,殺是殺不成了,那就乾脆佔了縣衙,總不能白來嘛!

知縣周懷忠心裡苦的很,本來還打着算盤,心想這回能招攬幾百個士兵,以後膽氣就壯了。

沒想到纔過去一天功夫,情勢陡轉,他準備招攬的那幾百個兵竟被尾追而來的泉州兵殺了個落花流水。宋軍不知來了多少兵馬,據說光騎兵就有五六百,但他尤溪縣城裡別說五六百人,就連五六個能拉弓的也未必找的出,在城裡就是死,宋軍殺降官可是很厲害的,想起來脖子就覺得涼,周懷忠沒想這麼快死,丟下官服印信就跑了,當官雖好,命更重要。

蔣武、趙奮和幾百個騎兵路過尤溪縣停都沒停,也不關心這其實已經是座空城,因爲他們的目標明確,就是將林家餘孽捉拿歸案。

又跑了一天,總共休息了還不到兩個時辰,差不多走了有兩百里路。林世傑與林世雄兩兄弟累的夠嗆,但絲毫不敢停,這些官軍追的太狠了,難道不用歇的麼?這一路可都是北朝的地盤,爲什麼北朝王師不來救救自己,爲什麼?

好不容易到了劍浦,是南劍州城所在,城高池深,兵馬想必也不少,林氏兄弟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想要進城躲躲。沒想到知州印德傳早已探知了他們後面的宋軍騎兵,竟然緊閉了城門。

這下哭都沒地方哭了,林家的家丁們可沒有嚴格訓練的官軍騎兵那麼好的毅力,到此已經掉隊了一半,林氏兄弟本身也幾乎撐不下去了,再跑馬都要跑死了。

大約天公閉了眼,還不準備收了這樣的惡人,因爲過了劍浦,官軍騎兵就要回返了。

張鏑只讓騎兵帶三日糧秣,並交代蔣武,到劍浦即返。畢竟現在還不是大舉出兵的最佳時機,總不可能讓五百騎兵孤軍深入幾百裡。過了劍浦,元軍的兵力就要多起來了。

對於林家的兩個餘孽,能抓到最好,抓不到也沒辦法。對老百姓當然要說除惡務盡,但做起來還必須考慮是否符合實際,如果爲此讓自己的士兵遭受更大的損失就不值當了。

畢竟,張鏑本就是個務實的人,這一次看似衝動的追擊,其實更多是要給老百姓一個交代,讓他們看到,官府對待殘害百姓的人一定會窮追到底。追到劍浦,這樣的姿態也已經足夠了。

心雖不甘,但蔣武也只得下令折返,耀武揚威從南劍州城繞過,城內幾千新附軍竟然無人敢出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閩地元軍連番大敗,看到泉州旗號已經喪膽了,何況來的還都是騎兵。

大搖大擺往南迴返,這次出兵也並非沒有收穫,馬鞍下那幾百個頭顱已經是最好的交代。至於僥倖逃得一死的林家餘孽,相信總有機會徹底清算。

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
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