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7節 刁難

bookmark

張紹廷被喻爲“現代唐帝國締造者”,甚至有人稱其爲“國父”(因爲帝國是帝制,所以這個稱呼是不受到承認的)。張紹廷的一生爲帝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比如正式確立“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內閣掌管行政大權,皇帝被徹底架空。正式設立陸海兩軍,內閣首相爲最高軍事統帥,確立了現代化的軍事體制。改組上下議院,上議院成爲象徵性議院,下議院掌握帝國實權。設立最高法院,推廣“安全審判原則”,奠定了社會的基本法律制度等等。可以說,在張紹廷這一生中所做的重大事情,都是在爲未來數百年帝國的繁榮昌盛打下基礎。而這其中,張紹廷一個最爲顯著的貢獻就是正式確立了帝國平戰兩套基本政治體制。

當初,張紹廷出任首相時,首先要就會的就是守舊派的瘋狂攻擊,結束國內戰爭,恢復國家的穩定與和平,張紹廷內閣本身就是誕生在戰火中的一界內閣政府。在此情況下,張紹廷在成爲首相之後,就首先認識到,帝國的政治制度必須分爲平戰兩種模式,大部分時候適用平時模式,而在特殊情況下適用戰時模式。可以說,現在帝國政府的平戰兩套模式的基礎就是由張紹廷奠定的。在張紹廷設立戰時政治體制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會有人利用戰時體制下首相的特權來牟取私利,因此,張紹廷在當時就決定要成立戰時議會。用戰時議會來約束戰時內閣的權力。可在張紹廷任首相期間,帝國國內的環境非常動盪不安,大部分的內閣大臣都認爲應該以國家的穩定爲先,而不能因爲設立了戰時議會而限制了政府力量的發揮。而且,當時皇帝也給了張紹廷巨大的特權,張紹廷內閣的首要任務就是平定國內的動亂,恢復民生。因此,當時張紹廷並沒有成立戰時議會。只是把成立戰時議會的事情定了下來。

正式成立戰時議會,已經是張紹廷離任之後的帝國第三位首相的時候了。當時,帝國正介入大規模對外戰爭。當時的首相要求帝國進入戰爭狀態,而議會則認爲國家沒有處於全面戰爭狀態之中,沒有批准首相的數次提議。最後鬧到了最高法院,要求由最高法院進行裁決。而經過最高法院調解,議會與內閣達成了協議,首相正式批准成立戰時議會,而議會也隨後批准了首相的動議,國家正式進入戰爭狀態。

從根本上講,戰時議會的最大意義就是可以有效地限制首相利用國家進入戰爭狀態而牟取私利,並且是有效的監管力量,如果戰爭結束了,那麼戰時議會就有權向最高法院申請國家結束戰爭狀態,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將權力從首相手裡奪回來,這也正是當年張紹廷確定成立戰時議會時的初衷。而爲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的戰爭實力,戰時議會是沒有決策權的。不能干預首相的戰爭政策,也不能彈劾首相。因此,戰時議會在國家內政外交方面都只有建議權。問題就出在這個“建議權”上。

如果僅僅只是“建議”的話,那麼戰時議會的影響力不會很大,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戰時議會是由議會內各大政黨按照比例推選人員組成的,而帝國議會的議員是由各個省按照所佔人口比例選舉出來的。也就是說,戰時議會裡的議員仍然是帝國各個省份的代表,是帝國最有影響力,也最有權力的一批人。平時,議會會沒事找些事來討論,而在戰爭時期,戰時議會討論的都是重大國策,而且給首相提出的建議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就算薛希嶽是出了名的強硬派首相,可他也不能忽略戰時議會提出的建議。而且,首相也肯定會按照戰時議會提出的一些建議,對內政外交政策做出適當的修改。

現在,帝國海軍就陷入了這麼一個困局中。當時,首相就收到了戰時議會提出的一個對海軍的“建議”,更準確一點,是戰時議會對海軍在戰爭這幾年中的表現的置疑。這也正是聶人鳳說此事可大可小的原因了。如果首相態度強硬的話,那麼戰時議會提出的“建議”是不可能影響到海軍的,可首相只要態度有所鬆動,那麼戰時議會的“建議”就將對海軍造成嚴重的影響。

“實際上,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反思。”聶人鳳叉起了雙手,“戰爭打了這麼多年,我也當了三年多的帝國海軍總司令了。在這三年多時間裡,帝國海軍在戰場上取得了多次重大勝利,可問題是,我們到底獲得了什麼呢?這次,戰時議會提出的置疑是,海軍在太平洋上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努力了四年多,最後得到的是什麼呢?不說別的,在西南太平洋上,我們與美軍打了近兩年時間了,我們到底獲得了什麼重大的勝利,或者是戰略性的進展嗎?”

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這下他明白海軍遇到什麼樣的麻煩了。戰時議會肯定是對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巨大投入,以及所獲得的微薄效益感到非常不滿。所以纔會以“建議”的方式向首相提出了對海軍的置疑。這事確實挺嚴重的,如果首相的態度稍微軟一點,那麼海軍就將面對大量的麻煩。而校長爲了這事專程去京城,也肯定是向首相解釋海軍在這幾年中的行動的重大意義吧。

“很多事情,我之前也沒有詳細的考慮過,現在戰時議會提出了這個置疑,我纔有時間來反思一下。”聶人鳳看着談仁皓驚訝的神色,然後笑了起來,“也許,你都不會相信。從24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投入佔到了海軍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投入的七成,佔到了這幾年海軍總軍費開支的四成!可結果,我們仍然沒有獲得重大的勝利,也難怪戰時議會的那些議員會提出置疑了。”

“校長,問題是不能這麼看的。”談仁皓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對,我也是這麼跟首相解釋的。我們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進攻就好比是在做一筆大買賣,這就好比是給一個龐大的基礎工程,比如水電站投資一樣。前期投資肯定非常的巨大,而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建造。而在建造起來之後,才能逐年收回投資。並且賺取利潤。”聶人鳳做了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可問題是,沒有幾個人會認同我們的觀點。特別是你在南大西洋戰場上獲得關鍵性勝利之前,已經有人在置疑海軍這幾年到底取得了多大的勝利。所以,你在那邊的勝利才顯得非常的及時,這堵住了很多人的嘴巴。”

談仁皓暗暗嘆了口氣。校長的患者是很不錯的,肯定說服了不少人。可問題是,海軍在南大西洋上獲得的勝利實際上只是彌補之前的失敗而已,比起之前,並無任何進展。

聶人鳳也嘆了口氣,“你是聰明人,應該很清楚,南大西洋上的勝利是說明不了問題的,我們要讓其他人相信,海軍在這幾年的艱苦作戰中並不是在白費功夫。那我們就需要一次重大的、決定性的,能夠給帝國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的勝利!”

“那現在看來。就只能儘快打下澳洲了。”談仁皓立即補充了一句。說白了,這是有人在向海軍施加壓力。

“對。眼前,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儘快打下澳洲大陸。”聶人鳳微微點了點頭,“其實,這次國內鬧的風波很大的,這不是在向海軍單獨施加壓力,而是有人在向首相施加壓力。”

“首相?”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

“上次由日本牽扯出來的‘間諜案’已經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首相本想趁着這個機會打擊一批消極抗戰分子,以此團結帝國內的抗戰力量。這必然會使很多人的利益受到損失。”聶人鳳的話是點到爲止,“現在,首相還在繼續與國內的反對派對抗,而有人利用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緩慢進展做文章,這也就不足爲怪了。”

“可問題是,難道只有海軍的行動受到置疑嗎?”

“你這算是問對了!除了海軍外,陸軍也受到了嚴重的置疑,可以說,現在嚴定宇比我還要頭大呢。相對而言,海軍的勝利比陸軍明顯得多,至少我們已經打下了馬里亞納羣島,還擊敗了日本,收復了南洋,打通了海上交通線,並且一步步的在向太平洋對岸推進。可陸軍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對俄作戰,在其他幾個地面戰場上的表現也差強人意。”聶人鳳突然笑了起來,“你不知道,我在京城見到嚴定宇的時候,他的神色讓我都很驚訝。可以說,海軍是受到牽連的,而那些人主要攻擊的是陸軍,而不是海軍。”

談仁皓一愣,然後也笑了起來,可他覺得這沒有任何值得好笑的地方。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沒有任何可以值得幸災樂禍的。這次是針對首相的抨擊,而海軍與陸軍都只是切入點而已。”聶人鳳的神色已經沉了下來,“首相的態度還是那麼強硬,在京城的時候,首相就已經下達了明確的命令,陸軍必須在今年幹掉俄羅斯,而海軍至少得在年底獲得澳洲大陸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首相是不會跟任何對手妥協的,而我們只能無條件的支持首相,如果首相被搞垮了的話,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沒有任何好處。更有甚者,如果由妥協派掌權的話,那還將直接威脅到帝國的根本利益!所以,我們現在能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就是儘快完成進攻澳洲大陸的行動,用實際的行動,以及明確的戰果讓所有的反對派都閉上嘴!”

校長說到這的時候,談仁皓心裡也大概有數了。此時帝國內部暴露出來的矛盾與衝突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不管是“間諜案”,還是首相遇刺的案件,實際上都是帝國內部矛盾的直接體現。薛希嶽借用“間諜案”打擊國內的消極抗戰派,也就是反對派,除了達到首相自己的政治目的之外,團結帝國國內的抗戰力量纔是主要原因。而這觸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首相遇到了巨大的挑戰,而對方直接利用戰時議會體制,借用陸海兩軍在戰場上的失誤來給首相施加壓力,迫使薛希嶽首相做出讓步,甚至是迫使薛希嶽首相引咎辭職,最終保護他們的切身利益,甚至是搞垮帝國戰時內閣。

這已經完全屬於帝國的內部政治鬥爭範疇了。如果在平時的話,軍隊是不會參與到政治鬥爭中來的,這些在帝國的憲法以及各項相關法律中都有明確的約束。可問題是,現在是戰爭時期軍隊不可能不參與政治活動,那麼軍隊就應該以維護國家利益爲根本原則。聶人鳳與嚴定宇都在薛希嶽這架戰車上,因此聶人鳳與嚴定宇都只能無條件的支持首相的一切決策,這也正是海軍現在的任務。

想到這,談仁皓心裡也有數了。聶人鳳在去京城與首相會晤的時候,肯定就已經對海軍的下一步戰略進攻有了具體的想法,不然的話,他不會去京城,也不會帶回這麼多的消息。而首相的需求也將直接影響到海軍的作戰行動。

“時間不早了,你也早點回去休息吧。”聶人鳳沒有再挽留談仁皓,“明天一早,我們到司令部再談,有什麼想法,明天再告訴我。”

談仁皓也立即走向告辭,雖然這次與校長的談話很簡短,但是他已經完全明白了校長的意思,也聯想到了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看來,校長已經有了具體的想法了。

……

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26節 空中司令部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4節 共勉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22節 退縮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39節 勝利的希望第61節 徹底摧毀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10節 退避三舍第27節 大小姐(上)第56節 絕對主力第58節 接踵而至第43節 明修棧道第26節 出發第30節 輪番上陣第36節 幫兇(下)第38節 晝間轟炸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26節 黯然離開(上)第43節 替罪羊第9節 敵人的行動第9節 一路西風第45節 戰場馳援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5節 祭戰友第8節 撥雲見日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4節 第五艦隊(上)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29節 猶豫不決第58節 垂死反抗第7節 競爭對手第1節 通往勝利第26節 當爸爸了第4節 飛來橫禍第12節 圍追堵截第10節 秘密調令第68節 奪路而逃第39節 大敵來臨第12節 萬事俱備第32節 最高目的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上)第24節 關鍵情報第22節 夜間轟炸第61節 空中絞殺第38節 理想人選第61節 痛打落水狗第42節 化學戰第30節 行蹤暴露第20節 情報第29節 調整節奏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85節 搶先轟炸第28節 背敵攻堅第36節 斯普魯恩斯的意第24節 敢死隊第34節 軍隊民主第40節 橙色惡魔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21節 免戰牌第40節 步兵防線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57節 危險與安全第7節 強心針第22節 海浪翻滾第21節 橙子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21節 海軍先鋒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上)第60節 反向攻擊第22節 報第2節 現實中的難題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40節 天空霸主第26節 鋼鐵巨獸第55節 找錯對象第58節 接踵而至第28節 機會第28節 機會第33節 轉向迎敵第53節 真正的偷襲第28節 軍人之魂第22節 艦隊東進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37節 援軍第60節 殺敵務盡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5節 回家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32節 逃竄之敵第19節 渾水第16節 新參謀長第52節 水淹龍王廟
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26節 空中司令部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4節 共勉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22節 退縮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39節 勝利的希望第61節 徹底摧毀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10節 退避三舍第27節 大小姐(上)第56節 絕對主力第58節 接踵而至第43節 明修棧道第26節 出發第30節 輪番上陣第36節 幫兇(下)第38節 晝間轟炸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26節 黯然離開(上)第43節 替罪羊第9節 敵人的行動第9節 一路西風第45節 戰場馳援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5節 祭戰友第8節 撥雲見日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4節 第五艦隊(上)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29節 猶豫不決第58節 垂死反抗第7節 競爭對手第1節 通往勝利第26節 當爸爸了第4節 飛來橫禍第12節 圍追堵截第10節 秘密調令第68節 奪路而逃第39節 大敵來臨第12節 萬事俱備第32節 最高目的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上)第24節 關鍵情報第22節 夜間轟炸第61節 空中絞殺第38節 理想人選第61節 痛打落水狗第42節 化學戰第30節 行蹤暴露第20節 情報第29節 調整節奏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85節 搶先轟炸第28節 背敵攻堅第36節 斯普魯恩斯的意第24節 敢死隊第34節 軍隊民主第40節 橙色惡魔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21節 免戰牌第40節 步兵防線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57節 危險與安全第7節 強心針第22節 海浪翻滾第21節 橙子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21節 海軍先鋒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上)第60節 反向攻擊第22節 報第2節 現實中的難題第46節 威克島戰火第40節 天空霸主第26節 鋼鐵巨獸第55節 找錯對象第58節 接踵而至第28節 機會第28節 機會第33節 轉向迎敵第53節 真正的偷襲第28節 軍人之魂第22節 艦隊東進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37節 援軍第60節 殺敵務盡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5節 回家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32節 逃竄之敵第19節 渾水第16節 新參謀長第52節 水淹龍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