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的原理實際上比火炮更爲簡單,而且生產也更爲容易,如果從出現時間上來算,火箭炮實際上比火炮更早。數百年前,在還是冷兵器時代的時候,唐帝國的天才發明家萬戶就用最簡單的火箭原理製作了一具原始的火箭炮,雖然這個瘋子最後也因爲夢想着想飛上天,結果被炸得粉身碎骨,但是他卻是第一個利用了火箭原理的人。
火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炸藥或者火藥在爆炸時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推動彈丸,賦予彈丸一個初始動能,另外利用炮管來控制彈丸的飛行方向,並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火藥爆炸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實際上,彈丸是不具有自身推進能力的(後來出現的那些火箭增程彈不算),彈丸是完全依靠外界的能量才能飛出炮口。
火箭炮的原理就完全不一樣了,嚴格地說,火箭炮不需要炮管,也不需要利用外界的力量。火箭彈本身就有推進劑,而且一般也是高能火藥。而火箭炮的導向裝置可以是導軌,也可以是發射管,或者是利用火箭彈本身的穩定翼面。因此,火箭彈本身就具有推進能力,不借助外界力量,憑自身的發射藥飛行的。
火箭炮的結構比火炮簡單了許多,而且原理一點都不復雜,可火箭炮真正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的時間卻比火炮晚了足足數百年。直到23年,在歐洲東部戰場上,俄軍才首次大規模使用火箭炮,而從此開始,火箭炮立即成爲了交戰雙方手中的利器。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火箭炮只是陸戰戰場上的火炮,對幾個強國的海軍來說,火箭炮一直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制約火箭炮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火箭炮的精度問題。在線膛炮出現之後,火炮的精度得到了極大地提高,特別是隨着冶金工藝。車牀技術,以及更先進的炮管加工技術的出現,火炮的精度越來越高。相反,因爲火箭彈是依靠自身能量飛行,而且在彈丸飛行的時候,其質量,速度等都會發生變化,這將導致彈丸飛行的彈道極爲不穩定。在制導技術出現之前,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提高火箭彈的精度。
精度這個問題對陸軍來說也許還不是很重要,特別是在炮兵大規模使用的情況下,精度完全可以由火力密度來彌補。相反,在海軍裡,精度就是一切,這也是海軍對火炮要求更爲嚴格地主要原因。海軍不可能如同陸軍那樣動輒就出動幾個炮兵軍,讓上千門,甚至數千門火炮同時開火,就算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上面也最多十二門主炮而已。因此。在海軍中,是不可能用火力密度來代替精度的。且海軍對付的是敵人的戰艦,而戰艦是活動目標。就算有火力密度,也不見得能夠打中敵人,精度是海軍對火炮的第一要求。在此情況下,海軍自然不會對精度極爲糟糕的火箭炮感興趣了。
火箭炮的固有缺陷並不能夠掩蓋其天生的優勢,那就是其極高的發射速度,而且在沒有身管限制地情況下,就可以進行大規模地齊射了,而這卻是火炮根本辦不到的。實際上,這就是兩個極端,火炮追求的是精度。而火箭炮追求地卻是火力密度。一般一門火箭炮都有幾個,甚至幾十個導軌,可以在幾秒,最多幾十秒的時間之內把所有的火箭彈都發射出去,而大口徑火炮卻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另外,也正是沒有了身管的限制,所以火箭彈的重量可以做得比炮彈大得多,戰鬥部也就比炮彈大得多。另外,火箭炮的工藝更簡單。因此出故障的機會也就更小,而且就算某具導軌上的火箭彈出了故障,也不會影響到其他導軌上的火箭彈,從而不會影響到整門火箭炮的使用。這些特點都是火炮所沒有地。
可以說,火箭炮是當時地面部隊所能擁有的最爲理想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了。在大陸戰場上,俄羅斯,德國,唐帝國,波斯帝國的陸軍都先後裝備了火箭炮,而且數量是越來越多,在戰役中的使用也是越來越廣泛。很快,火箭炮的這些天生具有的特性也引起了海軍,準確的說是海軍陸戰隊的注意。陸戰隊在登陸作戰中需要大量地火力支援,之前是由艦隊,航空兵來完成的,而陸戰隊只有自己的炮兵,而且還得先讓這些炮兵上岸之後才能使用,而在陸戰隊上岸的這期間,所有的炮火支援都得由艦隊提供。而追求精度與威力的艦炮在很多時候是無法保證火力密度的。
顯然,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是火箭炮。在有需求的前提下,陸戰隊很快就搞出了這種裝了幾十具,甚至上百具火箭炮的“火力支援船”。這些船隻都是由商船(一般都是擁有平坦露天甲板的貨輪)改裝的。這些船隻直接由陸戰隊指揮,伴隨登陸艦隊活動,其寬大的船內空間可以容納足夠多的彈藥,而平坦的甲板上可以設置足夠多的火箭發射架。在第一批改裝的這幾艘“火力支援船”中,每艘上面都有120到180具導軌,而一次齊射的時間不過就兩分鐘而已,而每枚火箭彈的重量是55公斤,可以打到5海里之外,也就是說,每艘船可以在兩分鐘之內發射出120到180枚重55公斤,每枚裡面裝有8公斤烈性炸藥的火箭彈,而這些火箭彈一次性可以覆蓋超過一個馬球場大小的區域,幾艘“火箭船”一起開火的話,就可以在一條長兩公里,縱深500米的範圍之內製造出一片“無人區”出來。
成百上千枚火箭彈同時升入天空時的場面是極爲壯觀的,就連談仁皓與郝東覺這兩個在海洋戰場上已經拼殺了好幾年的將軍都將驚訝的神色凝固在了臉上。火箭彈升空時發出的聲響極爲短促,尖銳,就好像是過春節的時候,一次發出幾百支二踢腳時一樣,這不過,那是打了幾百倍的二踢腳。
“孃的,是誰想出這個變態東西的?”郝東覺都不知道該怎麼用語言來形容那些“火箭船”了。
“肯定也是個變態吧。”談仁皓不比郝東覺好多少,“看來,敵人受到的震撼比我們還大呢。他們恐怕還在像那些屁股上冒着火的東西有什麼作用呢!”
火箭彈在空中飛行了大概兩分鐘的樣子,然後就紛紛揚揚的落了下來。此時艦隊裡的大部分官兵都在看着那壯觀的場面。成百上千枚的火箭彈在極爲短促的時間內連續落下,美軍的海灘防禦陣地立即被包裹在了火海之中,接着,整個海灘上都被硝煙給籠罩着了。艦隊的炮擊也停了下來,大概連正在海灘上空盤旋的那些水上飛機上的觀察人員也都驚呆了吧。
在陸戰隊的官兵上岸之前的一個小時裡面,那幾艘“火箭船”一共進行了八輪齊射,每次的場面都同樣的震撼。同樣的壯觀。數千枚火箭彈在美軍防禦陣地上炸開了花,雖然沒有能夠炸死多少美軍,但是那些如同耗子一樣躲在地下工事裡的美軍官兵恐怕也嚇破了膽。
就在最後一輪火箭彈打擊之後五分鐘,運載着陸戰隊官兵的登陸艇衝上了海灘,第二批艦載轟炸機也到了戰場上空,而艦隊頻道里立即出現了那些飛行員地叫罵聲,大概他們還不知道剛開始發生了什麼事情,那些彌散地硝煙遮擋住了他們的視線,讓他們根本就無法準確投彈。
在陸戰隊上岸的前十分鐘裡,美軍竟然沒有打出一發子彈來。直到兩個團地陸戰隊官兵有一大半都衝到了海灘的環形工事前的時候。美軍的機關槍。迫擊炮,以及沒有被摧毀的火炮這纔開始還擊,可這時候已經太遲了。
“讓那幾艘‘火箭船’撤下去。”談仁皓也急了起來。硝煙仍然瀰漫在戰場上,讓艦隊難以找到目標,“儘量提高炮擊的準確率,與登陸部隊的指揮官聯繫上,別把炮彈打到自己人身上了。”
不需要談仁皓去下命令,那幾艘“火箭船”就主動撤出了戰鬥,它們進行的是覆蓋式火力打擊,而現在陸戰隊已經上岸了,再進行這類打擊就很容易誤傷自己的人員,所以這些“火箭船”在無法進一步靠近的情況下。都只能到後面去觀戰了。
戰場上地戰鬥越來越激烈,美軍的還擊也越來越猛烈。那批艦載轟炸機在無法將炸彈投到美軍的海灘防禦陣地上的情況下,都紛紛飛向了美軍防線的後方,去執行遮斷轟炸任務了。此時能夠爲陸戰隊提供支援的也僅僅只有海面上的戰艦。
水上飛機正在陸續返回,第一批上岸的陸戰隊中有二十多個火炮引導小組,他們的任務就是爲戰艦提供更準確地炮擊參數,即使戰艦上的炮手仍然看不清戰場上的情況,在這些火力引導員的幫助下,他們仍然能夠將炮彈準確的打進美軍的碉堡裡面。
戰場上空的硝煙在八點過後才緩緩散去。首先上岸的兩個團的陸戰隊官兵已經衝進了美軍的第一道防線,正在與那些頑固抵抗的美軍爭奪每一條戰壕,並且逐步拔除美軍的據點。而大部分陸戰隊官兵都是以班或者排的編制進行戰鬥。
在一個陸戰隊班裡面,一般有十一人(比陸軍班多了一人),其中兩人操作機槍,三人裝備衝鋒槍,五人裝備半自動步槍,另外還額外編了一個火焰兵,專門負責用火焰噴射器對付敵人的碉堡。一個班就是一個完整的戰鬥隊伍,而班長肯定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而幾個班在一起就是一支強悍的戰鬥隊伍了。
登陸艇已經撤了回來,準備去運送第二批部隊上岸。此時,那些兩棲裝甲車,以及運載着裝甲車輛的大型登陸艇已經靠近了海灘。幾艘坦克登陸艦也衝了過來,準備將運載的坦克送上海灘。運載着陸戰隊官兵的登陸艦則來到了距離海灘大概八海里的海面上,第二批陸戰隊官兵已經在登陸艦上做好了準備。而在這批官兵中有三個工程兵營,他們將在海灘上搭建起一個簡易碼頭,好讓那些運載着火炮,彈藥,以及其他作戰物資的船隻靠上來,把裝備物資送上海灘。
數萬名官兵組成的軍團就如同一臺巨大的機器一樣,在有條不紊的運轉着。帝國海軍陸戰隊是帝國最精銳的地面戰鬥部隊,其招收標準比陸軍嚴格很多,想進陸戰隊的年輕人不僅要身體素質過硬,能夠在海里游上幾海里,而且還得有聰明的頭腦,敏捷的反應,以及堅韌的性格。
對陸戰隊官兵來說,他們肩膀上的那面海豹肩章實際上就是他們戰鬥力的體現,他們就是大海里的豹子,隨時可以衝上陸地,給予敵人致命的打擊!
艦隊再次向海灘靠近,炮擊任務已經分派了下去,每艘戰艦都負責支援一支陸戰隊,並且由這支陸戰隊裡的火炮引導人員提供炮擊參數。
談仁皓已經不再負責具體的指揮工作了,現在戰鬥已經全面展開,陸戰隊已經上了岸,艦隊成爲了戰場上的配角,一個極爲重要的配角。
海灘上的爭奪一直持續到了中午,直到陸戰隊的坦克,裝甲車衝了上去,而陸戰隊的兩個炮兵營也已經在海灘上架起了火炮之後,美軍才放棄了在前兩道方向上的防禦。戰鬥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陸戰隊首先鞏固了縱深大概500米的海灘陣地,接着就在坦克與裝甲車的掩護下繼續向內陸挺進,拓展登陸場的寬度,擴大防禦縱深。
海航的轟炸機在兩點左右到達,而戰略打擊部隊的轟炸機也在不久之後飛了回來。第三批艦載轟炸機也在下午趕了過來,繼續爲陸戰隊提供支援。第一特混艦隊的戰艦在下午四點左右撤到了外海,準備進行彈藥補給。地面上的戰鬥還在持續進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