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章 悔恨與新生

408章 悔恨與新生

萬人聚集的空地,忽然變得靜悄悄的,連根針掉地上,只有說書先生洪亮的嗓音,如黃鐘大呂般響起:“諸位說的是,泉州淮軍沒有降!淮軍乃是鐵錚錚的漢子,隨李庭芝李大帥駐守淮揚,殺得蒙古韃子不敢正眼覷我故宋,投降兩個字,對他們完全是侮辱!”

臺下淮軍的腦袋,垂得更低了,就連天塌下來都不管的老兵油子王仁,都羞得滿臉通紅,偌大的身子縮成一團——在殉國英烈的事蹟面前,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小。

“僅一個時辰,泉州淮軍二千五百英烈,就捨身取義、殺身成仁,一腔浩氣衝上雲霄,和日月星辰爭輝去了,惟有最後一名違令出營,在姐夫家養傷的淮軍,官名喚作何承志,躲過了這場劫難。諸君道這位何義士又當如何?”說書先生問這個問題,臺下已沒有人有臉搭腔,他只好自問自答道:“何承志懷揣牛耳尖刀,往蒲府後門而來,他要抓住蒲壽庚,殺掉這個狗賊來祭奠逝去的兄弟……”

說完何承志的事蹟,臺下已是泣不成聲,姜良材發現,最頑固的老兵油子都流下了滾滾熱淚,王仁哭得尤其大聲,淚水嘩嘩的往下掉,哭天抹淚的比誰都傷心。

姜良材拍着他寬闊的肩膀,輕言細語的安慰道:“王仁啊王仁,你爹孃早就去了,一人吃飽全家不愁,還有什麼好傷心的呢?我們爹孃老子、婆娘娃兒都在淮揚,這會子被元韃子佔了好些年,也不知是死了、逃了還是散了,比你苦得多哩!”

王仁哭得像個去爹孃的嬰兒,抽抽噎噎的道:“王大哥你不知,俺昨晚上做了個夢,俺娘託夢給俺因爲我替蒙元當兵吃糧,當了豬狗不如的漢奸,閻王爺把老兩口下在枉死城裡,不得託生呢!

王大哥,王大哥你說爹孃養俺這麼大,還要爲了俺受苦,俺還算個人嗎?”

還沒等姜良想好安慰他的話身邊另一位士兵也號啕大哭起來,一邊批着自己耳光,一邊捶胸頓足的道:“我他媽不是人是畜生!我媳婦被元韃子糟蹋了,我兒子被活活摔死,我還貪生怕死着朱煥降了元韃子,我不是東西,我是豬狗不如的爛王八,活着還有個什麼意思!”

說罷他就跳起來頭往戲臺子下撞去,姜良材措手不及眼看他就要撞個腦漿迸裂,還是龐士瑞眼明手快,一把從後面抱住那人,便如此,還是撞在戲臺底下上起了老大一個青包。

後悔啊,後悔自從被煥、孫國樑、李國棟幾位將官連騙帶嚇,隨着他們降了蒙元些深受淮揚大帥李庭芝教誨的淮軍士兵,就無時無刻不在自責李大帥的諄諄教悔總會在夢醒時分涌上心頭,讓他們寢食難安。

壓抑。放縱。縱酒。油滑。各種各樣地惡。只不過是他們逃避現實地辦法。可就像古詩中說地那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他們逃避、他們麻木。他們地心。在沉醉中漸漸死去。

直到今天。最傳統地書文、文。喚醒了他們內心沉睡已久地自責和愧疚。悔恨。就像洪水一樣。淹沒了他們。

處處都是撕心裂肺地痛哭。處處都是如受傷野獸地哀嚎:“我恨吶!我恨當年怎麼運氣不好。沒有隨着李大帥去泰州。否則在泰州和弟兄們一塊戰死。現在已在天上。和泰州、福州、泉州殉國地弟兄們團聚了!現而今。他們在天上和日月星辰爭輝。我卻永遠是個狗漢奸。連家鄉都沒臉回去了。這樣活着。還不如死了呀!”

有人捶胸頓足:“家鄉?怎麼有臉回去喲?如果家鄉父老問我。你隨着李大帥殺了多少韃子。當年泰州城陷。你是殺出重圍。還是在死人堆裡逃命。這些年。你是在漢軍服役殺韃子。還是往太行山投了紅祅軍(抗元義軍)。我該怎麼回答喲?!”

還有人蒙着臉。發出絕望地哀嚎:“天吶。我離開家地時候。我兒才五歲。他曉得我是跟着李庭芝大帥去殺韃子地。要是現在。他曉得俺、曉打小兒尊敬地父親。投降韃子做了漢奸。跟書文上地張邦昌、秦檜一樣了。他會怎麼想啊!天吶。我回不去了。我連自己地兒子。都沒臉去見呀!”

有人默默地念叨着:“家鄉?我回去過。沿京杭大運河北上地時候。我悄悄回家看了一趟。家裡正在做喜事哩!”

“蒙元南侵,百姓苦不堪言,你家還有什麼喜事?”

那人一臉悲苦,像丟了魂似的喃喃道:“我的屋子裡,鄉紳、族長、村裡的老人都來了,連九十三歲的老老族長都來了,我的妻兒披紅掛綵,看得出來,他們都哭過,但他們現在笑得很開心。”

難道是以爲男主人死了,寡婦再嫁?可鄉里面寡婦再嫁是丟臉的事情,也不至於鄉老都來道賀啊!姜良材湊了過去,想聽聽下文,揭開疑問。

“他們以爲我已在泰州,隨着李庭芝大帥殉國昇天了!他們披紅掛綵,慶祝老劉家出了我這麼一位光宗耀祖的大英雄,和李大帥這樣的忠臣義士一同殉國,在他們看來,是老劉家無上的光榮,他們湊錢,爲我修建了衣冠冢,修建了忠烈牌坊……”

那人的聲音,已是字字泣血:“我妻兒全族公養,我老劉家光宗耀祖,我爹親手把我的牌位,供在了族裡的祠堂上,和歷代祖宗待在一塊,可是,他們都錯了,他們以爲我死了,可我還活着,我還像豬狗一樣的活着!我還能回家嗎?我還敢回家嗎?”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這四個字,在所有新附軍將士的心頭不斷重複,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爲了芶延殘喘,爲了延續可悲的生命,而拋棄了百姓的期待背了李大帥的教誨,想到家鄉父老如今還當自己早已殉國成仁,在家鄉將自己追隨李大帥殺韃子的英雄事蹟

誦,他們的心頭,就比吃了黃連還苦,他們的眼眶,十年陳釀的白酒還辣。

楚風在軍營外一座閣樓上察着軍營中的動靜,“十多天了,應該收網了吧?”

張世傑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口稱萬歲道:“謝陛下恩典,微臣替淮軍將士,替故去的李庭芝李大帥陛下皇恩浩蕩!”

“請起,張師長請起!”楚風一改平時只要不是公衆場合就玩世不恭的嘴臉,比任何時侯都嚴肅認真:“李庭芝的謝,我可當不起啊!他駐守淮揚逾十年韃虜不敢南下江淮,直到宋亡,小皇帝謝太后降元,他依然守衛着我華夏文明,死戰揚州誓死不降,這樣的大英雄、大豪傑與嶽武穆前後爭輝,足爲我華夏萬世敬仰帶他說的一個謝字,天下無人當得起啊!”

淮軍李庭芝手中,是天下第一等的強兵: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元鐵騎戰場爭雄的大宋頭等強兵,它的各個部分,已在泰州、福州、泉州殉國成仁,惟有被朱煥欺騙、裹挾降元的揚州淮軍,是這支軍隊最後的底子了。

張世傑是李庭之外,淮軍的另一位統帥,他也曾經奉旨駐守淮揚,之後率領部分淮軍駐防鄂州,在那裡抵抗伯顏的南下大軍,其後臨安陷落、海上行朝建立,這部分淮軍就跟着他下福州、泉州,在那裡殉國成仁。

出於對淮軍的感情,張世向楚風請求不要將這些曾經爲抵抗蒙元流過血的戰士,送到礦坑裡充作苦役,給他們一個機會,張世傑用性命擔保,能將他們重新變成那支打不垮、壓不彎的天下強軍。

“他們曾經爲夏流過血、流過汗,可他們後來卻做了漢奸,認賊作父、爲虎作倀,”楚風沉吟良久,或許是那位從未謀面,卻無數次被提到的、和文天祥、岳飛同樣不朽的李庭芝,或許是泉州城中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二千五百淮軍,打動了他,最後他點點頭:“好吧,功過相抵還不能讓我改變主意,但李庭芝和淮軍這兩個詞,讓我動容,我不得不給他們最後一個機會。”

於是,有了最近十多天發生的一。

軍營中,有人認出了上司,宋亡三傑之一,樞密使張世傑!

只見這位鬚髮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軍,身穿漢軍中將軍服,兩顆金燦燦的將星在他肩頭閃爍,灰色的軍服筆挺,胸前佩帶着銀光燦爛的二等華夏重光勳章,他明顯比駐守淮揚時老了許多,但他的腰板依舊筆直,他的步伐依舊堅定有力,他的眼中依舊燃燒着不屈的鬥志。

“張樞密,張大帥來了!”消息俘虜羣中傳開,人人都不約而同的低下了頭,如今,張世傑已是大漢帝國響噹噹的騎兵師長,《大漢帝國羣英傳》中鼎鼎有名的人物,既爲前朝忠臣,又爲新朝元勳,身事二主而精忠赤誠,得享盛名;自己卻一失足成千古恨,隨着朱煥狗賊降了蒙元韃子,祖宗蒙羞、家鄉父老不容,在這位老上司面前,如何自處?

新附軍戰士們尷尬的別過了頭,目光不敢接觸老將軍的身體,而且,張世傑的目光掃到哪裡,哪裡的人就不由自主的矮了一截兒,恨不得把身子縮成團,不要被他看見纔好。

可事與願違,張世傑帶兵如赤子,出則同列,入則同寢,但凡五年以上的老兵,大半他都認識。

“擡起頭來,低着頭,我就認不得你們了?還是不是淮軍,是不是李大帥麾下調教出來的漢子!都給我把胸膛挺直了,別他媽縮着像個娘們!”

張世傑一聲虎吼,驚得人們心臟一縮,老上司積威所在,他們自覺的挺直腰桿,挺起了胸膛。

“好,這纔有個老淮軍的樣子,這纔沒有給李大帥丟臉!”張世傑審視着這羣士兵,是的,他們的銳氣在朱煥手中磨損了不少,他們的精神不復當年的昂揚,但他們在看戲聽書的時候,還會痛哭流涕、捶胸頓足,在見到老上司的時候還知道羞愧,這就是有那麼一點子血性,還留在胸膛裡面。

“姜良材,是李大帥陷陣營正軍旗牌官下面的小兵,衝鋒陷陣是把好手,姜良材——!”

“有!”張世傑一聲斷喝,姜良材像被電擊了似的渾身一震,忽的一下直挺挺的站起來,抱拳向昔日的統帥行了個軍禮,就像當年在揚州城中駐守時那樣。

“龐士瑞,我記得七年前駐守鄂州,你在我麾下當兵,作戰最爲勇敢,援救襄樊時,曾經手刃一名登城的元軍百戶,後來才調到揚州去的,龐士瑞——!”

“有!”龐士瑞起立,抱拳苦笑道:“悔不當初,若一直追隨老元戎,或在泉州成仁,或在崖山取義,終不至有今日。”

шωш ⊕тt kдn ⊕C○

“王仁!”“李德!”“成萬佳!”……凡是被張世傑點到姓名的將士,都站了起來。

兩萬人組成的新附軍中,已有好幾百人站了起來,沒有被點到名的,則充滿期待的看着張世傑,希望能享有被統帥點名的殊榮。

但張世傑累了,他哈哈大笑着:“這是我的兵,都是我的兵啊!兔崽子們,就算沒有被老夫帶着摸爬滾打過,也是我教訓了的兵,來做你們的正軍將副軍將旗牌官,又來操練你們!你們額頭上一個個都刻着老朋友李庭芝李大帥的李字,和我張世傑張某人的張字!你們都是我的兵!”

“大帥救我!”姜良材跪了下去。

“大帥,我們想打韃子,我們不想當漢奸!”整整兩萬人,齊刷刷的跪了下去,“給我們一個機會吧,只要能戰死在戰場上,讓我們做什麼都行!求求您老人家,發發慈悲吧!”

天底下從來沒有這樣的奇觀,兩萬人齊聲哀求,所求的內容不是榮華富貴、不是生命和自由,而是到戰場上去戰死的資格。

對他們而言,戰死,是一種榮耀,一種證明,一種解脫。

145章 開國大典516章 一抓就靈490章 釣795章 父親的勇氣338章 奴隸槳手242章 瓊州750章 天堂之藥846章 西西里雪中送炭184章 霸權主義173章 罪與罰347章 遼東翻覆511章 信鴿798章 戳破蛛網342章 天高任鳥飛633章 覲見第7章 與民約法380章 阿合馬的門包755章 七海之花733章 恩科榜下一零三章 郡主來了736章 他們得習慣196章 天命屬誰492章 什一稅和聖城582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下220章 破軍318章 聯姻869章 聖伯納隘口626章 願向朔漠同展望且從黃沙拓新天578章 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349章 以華變夷758章 獵殺144章 秘密警察348章 牧民新生活644章 蘇伊士816章 乘勝登陸478章 決一死戰373章 前途不測689章 如來神掌354章 高朋滿座725章 擋箭牌163章 陳跑跑真的跑了660章 陷阱困獸449章 高麗豈有男兒哉601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中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6章 心想事成159章 宰割日本609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一七十六章 度量衡525章 嫡裔660章 陷阱困獸459章 日月交輝257章 三別抄390章 蠻夷之人622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三637章 挑戰八十四章 招安的海寇261章 高麗的冬天145章 開國大典470章 獵物獵人145章 開國大典365章 呸771章 獅穴城下九十一章 情況緊急170章 雷霆之威七十八章 秦法443章 旁聽生473章 火海煉獄586章 風雲聚龍虎會中828章 華夏金甌曲416章 忽必烈不簡單300章 豺狼826章 四面合圍653章 絕地反擊176章 工業擴張188章 四面楚歌814章 沸騰之海上208章 全民皆兵251章 炮對炮二十七章 潛伏344章 諳達479章 天網恢恢735章 行動起來876章 紅色多瑙河下622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三291章 鵝車洞子697章 戰沙匪453章 花石綱504章 諫議院引發的爭議717章 英迪莎爾的煩心事823章 尾盤屠大龍上830章 幸與不幸289章 炮鎖東江580章 天河倒泄入孟津221章 主奴845章 生殺存亡由我心九十二章 軍事機器516章 一抓就靈209章 烏雲549章 收官十三朝秦暮楚
145章 開國大典516章 一抓就靈490章 釣795章 父親的勇氣338章 奴隸槳手242章 瓊州750章 天堂之藥846章 西西里雪中送炭184章 霸權主義173章 罪與罰347章 遼東翻覆511章 信鴿798章 戳破蛛網342章 天高任鳥飛633章 覲見第7章 與民約法380章 阿合馬的門包755章 七海之花733章 恩科榜下一零三章 郡主來了736章 他們得習慣196章 天命屬誰492章 什一稅和聖城582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下220章 破軍318章 聯姻869章 聖伯納隘口626章 願向朔漠同展望且從黃沙拓新天578章 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349章 以華變夷758章 獵殺144章 秘密警察348章 牧民新生活644章 蘇伊士816章 乘勝登陸478章 決一死戰373章 前途不測689章 如來神掌354章 高朋滿座725章 擋箭牌163章 陳跑跑真的跑了660章 陷阱困獸449章 高麗豈有男兒哉601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中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6章 心想事成159章 宰割日本609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一七十六章 度量衡525章 嫡裔660章 陷阱困獸459章 日月交輝257章 三別抄390章 蠻夷之人622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三637章 挑戰八十四章 招安的海寇261章 高麗的冬天145章 開國大典470章 獵物獵人145章 開國大典365章 呸771章 獅穴城下九十一章 情況緊急170章 雷霆之威七十八章 秦法443章 旁聽生473章 火海煉獄586章 風雲聚龍虎會中828章 華夏金甌曲416章 忽必烈不簡單300章 豺狼826章 四面合圍653章 絕地反擊176章 工業擴張188章 四面楚歌814章 沸騰之海上208章 全民皆兵251章 炮對炮二十七章 潛伏344章 諳達479章 天網恢恢735章 行動起來876章 紅色多瑙河下622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三291章 鵝車洞子697章 戰沙匪453章 花石綱504章 諫議院引發的爭議717章 英迪莎爾的煩心事823章 尾盤屠大龍上830章 幸與不幸289章 炮鎖東江580章 天河倒泄入孟津221章 主奴845章 生殺存亡由我心九十二章 軍事機器516章 一抓就靈209章 烏雲549章 收官十三朝秦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