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 度量衡

七十六章 度量衡

琉球政府外面,人聲鼎沸,來往人羣穿梭如織,把這裡擠得水泄不通。每旬三、六、九日是財稅科申報納稅的日子,做生意的人來了不少。

琉球政府規定稅務申報一月一報,漏報、少報的一旦被查處,就是十倍罰款,其中三成獎勵給舉報人,兩成獎給承辦的稅務徵管員。

這個政策使得琉球根本沒人敢偷稅漏稅,也沒有徵管員肯通同作弊——幫商戶隱瞞稅收,得到的賄賂不可能超過稅收本身,且有被開除乃至判刑的危險,而查處則能得到兩倍的獎勵,沒人是傻子。

而且一旦得到舉報,原來負責這戶的徵管員立刻停職,由其他徵管員負責查處,更加杜絕了作弊的可能。人都是自私的,誰會爲了同事而犯法,還要丟掉應交稅款兩倍的獎勵?

所以琉球人自覺納稅的積極性很高,填報稅單的時候,更是精打細算,唯恐被徵管員們發現漏洞,罰上一大筆錢那就折財了。

當然徵管員要想多徵稅揣進自己腰包,同樣不可能。每個商戶繳稅後都得到了稅票,這個稅票一式兩份,除了商戶手上的,另一份交財稅科存底,任何人都有權隨時查閱自己繳稅的底單,若是底單和稅票不相符,好,你發財了,財稅科立刻十倍退賠差額,並向徵管員追繳贓款、十倍罰款、乃至開除、坐牢。

楚風設計的琉球政權制度,每項都和徵稅類似,處處以利益相制衡,並輔以雙向監督,徵管員監督納稅商戶不偷漏稅,商戶監督徵管員不貪污,每一項監督都有巨大的利益驅動,舉報的收益遠遠大於犯罪所得,使各種腐敗行爲沒有生存空間。

財稅科院子外的隊伍排了幾丈長,二嬸穿上新做的湖稠褂子,一搖三擺的走來,旁邊排隊的人和她打招呼:“喲,這不是洪家大姐嗎?今兒也到政府來登記繳稅?”

“我們大戶的稅收是許顯揚專管,上門徵收的。”二嬸一臉得意,指指身後跟着的漢子,人們才注意到那人挑着擔子,擔子裡裝着桿秤和大大小小的木量鬥,“我是來覈定量具的。”

旁人在財稅科排隊等着登記納稅,二嬸則帶着工人進了工商科的院子。

門房看了看擔子裡挑的東西,沒等她開口問,就指了指左邊的一間房子,那房子門上懸着塊木牌,寫着六個大字:“市制標準量具。”

室內,新任的工商科量具監監正駱醒忠,正坐在大桌子後面百無聊賴。他是小山叢竹的士子,家在晉江鄉下,兵荒馬亂的,書也讀不下去了,回到鄉下守着父母和幾畝薄田,不想蒙元肆虐,鄉下也不能免,多有村舍被屠的消息傳來。

紛紛傳言琉球可以避難,正好就有船來接,駱醒忠一家人也跟着鄉親們逃到了琉球,他還暗笑,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如今是真的避居海外了。

按山海經中《海外南經》和《大荒南經》的說法,琉球島上是什麼奇奇怪怪的岐舌國、蜮民國,魑魅魍魎橫行,煙瘴蠻荒之地。哪知來了才曉得,這裡一切器物用度,與中土絲毫無異,原來是中原遺民所建、大宋朝廷冊封的海外番邦。

人民安居樂業、官員清正廉潔,真不啻世外桃源!就是爲政者施政以法、行政以利,不以聖人之道教化人心,而以嚴刑苛法、重利誘惑來治理萬民,終究還是不如中原王化。

駱醒忠肩不能擡、手不能提,做農活是不行的,這琉球不開科舉,也考不了進士,正在鬱悶呢,就見總督府外放出了招賢榜。

中國曆朝歷代的讀書人,做官的慾望是無窮大,想想儒家的祖師爺吧,孔老夫子一輩子都是在跑官要官的崇高事業中渡過的。徒子徒孫們當然不會例外,駱醒忠見了招賢榜,喜出望外,當即跑去應徵。

琉球的考試也怪,朝廷科舉都是考聖人之道,放在前朝李唐,也是考詩詞歌賦,琉球考的題目則是千奇百怪:

“同樣周長的三角形和圓形,哪個面積大?”

“借錢三十貫,年利二成,利滾利,四年後本息合計多少?”

“有甲、乙、丙三人,每人要麼是老實人,要麼是騙子。甲說乙是騙子,乙說甲和丙是同一種人,那麼丙是騙子還是老實人?”

題目都是諸如此類的,這下考場上就不得了,有人把自己衣服上的線拆下來擺成三角形、圓形比大小,有人一五得五、二四得八的算帳,有人撓着頭皮念念叨叨“騙子”“老實人”、“老實人”“騙子”……

所幸平時雜書也看了些,自己開動腦筋答這些題,駱醒忠竟通過了古怪的考試,下一個場考試就正常多了,四個字的題目:華夷之辨。這還不簡單嗎?內則華夏外則諸夷,“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駱醒忠花團錦簇的一篇瘦金體小字交上去,一天後得到通知:錄爲工商科量具監監正。

量具監,沒聽說過,朝廷以前只有輿馬監、軍器監,不過好歹也是一官了,駱醒忠興沖沖的報到上班,才發現這是個和販夫走卒打交道的職位,整天守在屋裡,給這些商人小販覈對量具,往往爭多爭少的夾纏不清,吵得人頭大。

但要辭官不做,那是斷斷乎捨不得的。且不說做官的癮頭、光宗耀祖的前程,就是每月十五貫實打實的銅錢,就叫人心花兒開。

景定年間,朝廷濫發紙幣會子,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當時有民謠:“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太守若頭陀,兩粥一飯”,之後的十來年間都沒什麼好轉,吃朝廷飯的中下級官吏、軍人士兵都生活得非常清苦。

琉球的十五貫月俸,是實打實的銅錢,沒一張會子,在市面上通行無阻。算下來全年一百八十貫銅錢,合四十五兩雪花銀子了,除了買米供養一家三口,頓頓吃肉喝酒都用不完,這個“含金量”頗高的官職,駱醒忠是絕對割捨不下的。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要守在這間房子裡,等着販夫走卒們來磨纏。

二嬸帶着傢伙什物走進房中,“這位大人,我是來覈定量具的。”

“唔,好的,這就給你弄。”駱醒忠桌子上擺着大大小小的青銅量鬥、砝碼、尺子,他拿起青銅鬥在盆中裝滿了水,倒進二嬸帶來的鬥裡,只見水面齊齊平平剛好到鬥口,合格。

桿秤,把一斤重的砝碼放上秤盤,提起來一稱,正好在一斤的刻度上,合格。

“我說我的秤和鬥都是好的吧,呵呵,二嬸出了名的童叟無欺……”洪梅氏得意了,興致勃勃的吹起牛。

駱醒忠早被前面幾個夾纏不清的小販磨得疲了,也不和她答話,拿着油燈把鋼印機的印頭加熱,將量鬥放到印頭下面,一壓機器,紅熱的鋼印在木量鬥側面烙了個火印。

若是不好烙印的東西,比如桿秤、銅量鬥,就烙一小塊白布,再貼到器物上。

古代度量衡普遍不統一,各處都有大斗小鬥,長尺短尺量衣尺營造尺,楚風得知裁縫用的量衣尺和木匠用的營造尺居然不一樣長,簡直無語了。

趕緊統一度量衡吧,否則商品交易的數目問題上,不知道要鬧多少糾紛。爲了方便製造機器,推行了公制計量單位,同時並行市制計量單位。

公制單位是先以楚風自己的身高確定了長度:“米”,隨後就有了面積和體積單位,最後以一立方分米蒸餾水爲一公斤確定重量單位——雖然與後世的公制單位有偏差,但度量衡重要的是確定基準度量,至於基準度量到底是長還是短,根本無所謂。不列顛的英寸英尺和公制單位差遠了,也沒影響他們造出蒸汽機和無畏級戰列艦。

所有的度量單位都用黃金鑄出原始衡器,一米尺、一公升量鬥、一公斤砝碼,同樣也做了套市制衡器。

用黃金,是因爲這種金屬性質穩定不易腐蝕,且熱脹冷縮的幅度非常之小。原始衡器放在工商科的鐵櫃子裡,外面則是青銅的複製品,用以覈定各家各戶的量具。

琉球規定,一個月之後,市面上使用的所有量具必須經過政府覈定。

493章 可愛的印刷術782章 勢力洗牌132章 寧都殲滅戰497章 十月圍城761章 拜占庭玫瑰的勝利413章 鶴蚌相爭一零三章 郡主來了556章 決勝五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820章 深入瀉湖633章 覲見七十章 融合的難題800章 羅馬假日268章 攻佔耽羅469章 塗炭393章 真正的交鋒325章 民族融合新政策760章 困難464章 過江710章 悲劇的一夜820章 深入瀉湖314章 民族融合十二章 鹽販子718章 絕望的努爾嫚786章 再相遇52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197章 陸秀夫的鎮定753章 碎浪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9章 紅拂夜奔515章 分錢分糧分女人432章 雙雄會下158章 一劍光寒南九州459章 日月交輝571章 三千里外布干戈果得鯨鯢入網羅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438章 大逆轉691章 母老虎們上787章 趁人之危830章 幸與不幸193章 星火燎原782章 勢力洗牌377章 在路上552章 決勝一風起於青萍之末131章 新計劃841章 明攻俄羅斯367章 強弩戰術十二章 鹽販子483章 修羅煉獄436章 天翻地覆700章 計議178章 莫拉克七十四章 醫國醫人200章 儒學宗師809章 餘波君士坦丁堡294章 阿老瓦丁619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六149章 援漳州191章 亮劍855章 好吃的酥糖636章 冢中枯骨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6章 心想事成第2章 韃子細作?468章 優勢劣勢527章 決戰前一刻八十七章 彈長鋏兮斬巨鯨465章 妙高臺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205章 來使768章 熱那亞總督708章 殺人331章 新與舊716章 大廈坍塌784章 劃分陣營485章 蒙古帝國的反擊189章 不見南師久804章 梵蒂岡的潛流313章 一家人認不得一家人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5章 釋奴166章 生活是如此美好215章 雲積一零七章 大爆炸57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159章 宰割日本757章 驚濤869章 聖伯納隘口757章 驚濤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602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中下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395章 謠言煽動214章 合圍451章 三家分高麗132章 寧都殲滅戰八十五章 毀屍滅跡240章 經濟戰823章 尾盤屠大龍上251章 炮對炮六十三章 內奸四十五章 忠奸875章 紅色多瑙河上
493章 可愛的印刷術782章 勢力洗牌132章 寧都殲滅戰497章 十月圍城761章 拜占庭玫瑰的勝利413章 鶴蚌相爭一零三章 郡主來了556章 決勝五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820章 深入瀉湖633章 覲見七十章 融合的難題800章 羅馬假日268章 攻佔耽羅469章 塗炭393章 真正的交鋒325章 民族融合新政策760章 困難464章 過江710章 悲劇的一夜820章 深入瀉湖314章 民族融合十二章 鹽販子718章 絕望的努爾嫚786章 再相遇52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197章 陸秀夫的鎮定753章 碎浪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9章 紅拂夜奔515章 分錢分糧分女人432章 雙雄會下158章 一劍光寒南九州459章 日月交輝571章 三千里外布干戈果得鯨鯢入網羅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438章 大逆轉691章 母老虎們上787章 趁人之危830章 幸與不幸193章 星火燎原782章 勢力洗牌377章 在路上552章 決勝一風起於青萍之末131章 新計劃841章 明攻俄羅斯367章 強弩戰術十二章 鹽販子483章 修羅煉獄436章 天翻地覆700章 計議178章 莫拉克七十四章 醫國醫人200章 儒學宗師809章 餘波君士坦丁堡294章 阿老瓦丁619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六149章 援漳州191章 亮劍855章 好吃的酥糖636章 冢中枯骨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6章 心想事成第2章 韃子細作?468章 優勢劣勢527章 決戰前一刻八十七章 彈長鋏兮斬巨鯨465章 妙高臺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205章 來使768章 熱那亞總督708章 殺人331章 新與舊716章 大廈坍塌784章 劃分陣營485章 蒙古帝國的反擊189章 不見南師久804章 梵蒂岡的潛流313章 一家人認不得一家人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5章 釋奴166章 生活是如此美好215章 雲積一零七章 大爆炸57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159章 宰割日本757章 驚濤869章 聖伯納隘口757章 驚濤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602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中下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395章 謠言煽動214章 合圍451章 三家分高麗132章 寧都殲滅戰八十五章 毀屍滅跡240章 經濟戰823章 尾盤屠大龍上251章 炮對炮六十三章 內奸四十五章 忠奸875章 紅色多瑙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