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真真假假

五十章 真真假假

在海上行朝的丞相府——特意挑選的四千料神舟,擺放着珍珠花鳥屏風、珊瑚樹,鋪着猩猩紅的毛氈毯,裝點得富麗堂皇的官廳內,陸秀夫看着揮筆批閱各地軍報表章的陳宜中,百思不得其解。

這位丞相,總是叫人捉摸不透,他的所作所爲,絕對不是范文虎、留夢炎那樣的漢奸,但和大宋朝的正人君子們,比如文天祥、謝疊山或者陸秀夫自己比起來,顯然也不是那麼回事。相處這麼久,陸秀夫明顯感覺到陳丞相對大宋朝廷的忠心,遠遠不及對他自己生命和家人的愛護,他甚至敢涮太皇太后,似乎也沒把皇帝放在眼裡;但他確實又不會投降元朝,絕對不能用忠奸來判斷陳宜中,他實在是大宋朝的一個另類。

有人說陳宜中是大奸似忠,有人卻說他忍辱負重;有人說他優柔寡斷百無一用,但更多人認爲他是朝廷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莫衷一是,沒人能說清他究竟是奸是忠,但誰都明白,大宋朝廷少了誰都行,就是少不了這位有辦法的丞相大人。

對,朝中上下都這麼看,陳宜中在任何時侯都總會有辦法。

理宗朝,權奸丁大全當政,時爲太學生的陳宜中聯合同窗好友,上書朝廷彈劾丁大全,被奸黨貶逐,卻在民間、士林留下清譽,上書的六名太學生被稱爲“六君子”。

到了度宗朝,奸相賈似道當權,陳宜中一反常態的阿諛奉承,得到賈似道賞識;但在江東提舉茶鹽常平公事、浙西提刑、福州知府等一系列地方官任上,他卻政通人和、深得民心,百姓呼爲青天父母。

賈似道兵敗安慶,欺上瞞下的罪行業已暴露,所有人都認爲時爲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總參謀長兼副總理)的陳宜中會爲他辯護,哪知這位陳丞相第一個跳出來彈劾賈似道,要求將他革職查辦,從而給了奸相致命一擊。

此時賈似道親信韓震總領禁軍,準備發動兵變,滿朝文臣束手無策,結果陳宜中請韓震到家裡喝酒,輕輕鬆鬆的就把他殺掉,舉重若輕的化解了這次危機,自己也順理成章的登上了左丞相的寶座。

元兵長驅大進,張世傑焦山大敗,風雨飄搖之際,陳宜中又和平章軍國重事王熵爭權,王熵指使太學生劉九皋上書彈劾,他一氣之下竟然把皇帝太后滿朝文武晾到一邊,獨自跑掉。謝太后無法,只好罷免王熵、逮捕劉九皋,又請陳宜中的老母親出面說合,他纔回到朝中。

募兵、求和、談判,陳宜中用盡各種手段都沒能挽回局勢,謝太后命他去向伯顏投降,他不願意投降,就又一次跑掉了。張世傑帶着年幼的二王,在溫州找到了母親病死的陳宜中,請他出山挽回局面,他把母親的棺材裝上海船,帶着全家人來到福州,擁立新帝后,被任命爲左丞相、樞密使,在小朝廷中仍然是第一號大臣。

不管情況多壞,陳丞相總能想出辦法,而且,至少他決不會投降蒙元——要降的,比如留夢炎,早在臨安就投降了,不必等到福州。

現在的行朝,有這兩條就足夠做丞相了。

親王趙與檡、國舅楊亮節、掌軍權的張世傑、整天講道學的清高文臣比如陸秀夫自己,還有各地起兵勤王的豪強義士,只有陳丞相能夠居中調節,把他們擰到一塊兒,所以無論他和誰發生爭執,朝廷總會支持這位“有辦法”的丞相。以前謝太皇太后爲了他貶斥了王熵,後來的楊太后也爲他貶斥了文天祥和自己。

陸秀夫認爲,不管是文天祥還是自己,對朝廷的一片忠心都要勝過陳宜中;但論到才幹,還得屬他最適合做丞相。自己只會著書立說、以聖人之道教導小皇帝,文天祥,也許比自己強一點……不過多半還是及不上陳宜中吧?

“君實(陸秀夫字),還在想琉球貢使的事?”陳宜中批完了最後一本奏章,將宣州羊毫細筆擱到紫檀木筆架上。

“是的,今日丞相的處置,叫下官好生不解,那夥人分明是假冒的貢使,供狀中寫得明明白白……”

陳宜中似笑非笑,“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何必計較那麼明白呢?君實,你又着相了。”

陸秀夫微怒,“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我說的是朝堂大事,丞相如何拿佛家機鋒來搪塞?”

“君實,爲政之道不能盡信夫子典籍,”陳宜中此言一出,陸秀夫就想反駁這離經叛道的言論,丞相大人面色凝重的搖搖手,“你且聽我說。如今的行朝,沒有一處立足之地,在大海上漂泊。雖有大小船隻數千、軍民人等三十餘萬,但你看看如今的軍心民氣,可還有重振旗鼓的氣象?”

陸秀夫終於忍不住了,直言爭道:“昔少康以一旅而興夏,肅宗賴匹馬而昌唐。我大宋行朝尚有軍民三十萬,有兩浙、湖廣之民心,有丞相、張樞密一干名臣宿將,中興宋室卻也不難!”

“好好,我知道你說的這些。若是中興無望,我何必來做這個亡國宰相?”陳宜中爲人向來無所顧忌,連“亡國宰相”這樣大逆不道的話都敢說,“不過要收拾山河、要復興宋室,總得把民心士氣擰成一股繩吧?”

“君實必定知道,五年前韃主忽必烈那廝,聽了漢奸劉秉忠的攛掇,說什麼‘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改蒙古國號爲元,自以爲天下正朔。”

陸秀夫不服氣的辯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陳宜中笑道:“君實知道夫子教誨,那些愚夫愚婦卻不曉得,更有范文虎一干漢奸,就算知道,也掩耳盜鈴般說大元是天下正朔,投降蒙元不是漢奸而是棄暗投明。”

“自襄樊大戰以來,大宋一敗再敗,華南半壁丟失殆盡,如今連福州也丟掉,行朝漂泊海上,三十萬人中斷然不會每個都如君實一般的忠肝義膽,難免有心境動搖的。”

“如果在這當口,有夷狄前來朝貢,豈不正好證明我大宋聖天子在位,方有四夷來朝?一則明證我大宋方爲天下正朔,蒙元實是蠻夷入寇;二則凝聚行朝上下民心士氣;三則震懾不臣,叫那些奉蒙韃子爲主的漢奸沒了說嘴。”

“有此三條,所謂真假又有什麼要緊?”

陸秀夫雖然執拗,也知道眼下不是好講究的時候,心下明白陳宜中說的有理,只不過還是有點不放心:“萬一,假貢使的事情被人看穿,豈不是?”

陳宜中早就想好了:“君實,你就放心吧。海外番邦,多有一城甚至一村就是一國的,我看了供狀,這阿泰頭人手下也有好幾百土人,而且臨近部落都奉他爲大,我若說是番邦一國,哪個敢說他不是呢?”

陸秀夫悻悻的離去,看着這位忠直之士的背影,陳宜中笑了。

如今國舅楊亮節深得楊太后和小皇帝倚重,張世傑統領兵權日益坐大,都有尾大不掉之勢;藉着這次朝貢,無疑能加重文官集團制衡外戚、武將的砝碼,加強自己手中的權柄。因爲,四夷來朝是儒家華夷思想的勝利,是完全屬於文官的外交勝利,和外戚、武將們毫無干系。

當然,這層意思就沒必要告訴君實那個老實疙瘩了。

―――――――――――――――――――――――

PS:非常巧,文天祥、陸秀夫、陳宜中是西元1236年同歲生人,但當時陳宜中的資歷、聲望遠勝於前兩位——至少絕大多數朝廷官員是這麼認爲的。

文天祥在1275年之前,只做過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等官職,他是在宋朝即將滅亡、留夢炎投降陳宜中逃跑的時候,謝太后找不到人去伯顏軍中呈遞降表,才任命他做的丞相;陸秀夫則根本沒當過官,1275年還在李庭芝的幕府中任職,也是1276年南宋臨安朝廷投降前夕才被臨時任命爲禮部侍郎。

陳宜中在二十年前就因爲彈劾奸相丁大全而聲名鵲起,1269年就是禮部侍郎,三年後爲刑部尚書,又過了兩年就升爲籤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1275年賈似道倒臺後他就做到了左丞相,大宋朝的最高官位。

福州小朝廷中,文官以陳宜中最尊。不管是臨安謝太后還是福州小朝廷楊太后,寧願得罪任何人都要留下陳宜中。

陳宜中的外號應該叫陳跑跑,在臨安跑了兩次,然後元軍入閩,他帶着小朝廷跑到海上,崖山海戰前一年,他從行朝跑到了占城(今越南南部),後來元軍跨海攻佔城,他又跑到了遙國(泰國),一生中五次逃跑,次次成功,而且妻子兒女每一個家人甚至老母親的棺材都不落下,真是跑中高人。

但他確實不能算壞人,留夢炎等人投降蒙元后高官厚祿,而陳宜中名聲地位都勝過他們,如果投降,他的生活會比到處顛沛流離好得多,權勢地位至少不會比留夢炎、范文虎差——然而他寧願一跑再跑,流落家鄉萬里之外的異國,終生不言一個“降”字。

貓跳以爲,這位永不投降的陳丞相,也還是有可愛之處的。

另外再說句,有人認爲主角個性偏軟,貓貓要說的是,他的身份是還差一個月畢業的工科大學生,到亂世的時間不長,身處孤懸海外的島上,沒有對戰爭最真切的感受……在政治軍事上肯定不如解放軍師參謀長(北唐),也不如國家部委浸淫了好幾年的公務員(篡清)呵呵,拜拜兩位大神,沾點仙氣。

楚風的優勢是前述主角所沒有的硬科學知識,但在擁有技術優勢的同時,其他方面就相對弱一些,這是早就設定好的,否則我寫一個冶金化學核物理三料博士穿越者,同時還是頂尖殺手FBI聯邦密探國際刑警罪惡剋星,熟讀卡內基成功學、厚黑學、反經、君主論,再兼中國龍組超級異能戰士——大哥,這書還能看嗎?反正我不敢這麼寫。

當然他會在亂世中成長,有句話是怎麼說的?大概是這樣吧:人在20歲時不是理想主義者,那是冷血怪物;人到30歲還是理想主義者,他就是傻瓜。呵呵。

楚風會逐漸變得狡猾,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甚至有可能變得冷血,但唯一不改變的,是對華夏民族的忠誠。

好了,說了這麼多,最後順便召喚票票和收藏。

581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中四十四章 冒貢616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三193章 星火燎原614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715章 一念天堂700章 計議733章 恩科榜下180章 風雲變幻191章 亮劍341章 以德服人482章 可鄙的下場六十二章 脫險802章 教父188章 四面楚歌531章 決戰四神功與科學310章 遲來的懺悔四十三章 發了財819章 上兵伐謀七十七章 王者師474章 怯薛軍出擊231章 漢水771章 獅穴城下九十五章 小二黑結婚第10章 玉清郡主832章 總統先生644章 蘇伊士256章 高麗棒子377章 在路上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569章 光與暗的交集348章 牧民新生活639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一221章 主奴751章 交還聖城767章 阻攔152章 信用貨幣584章 邦有道815章 沸騰之海下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401章 攻克東寧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441章 飛天800章 羅馬假日250章 城堡內外858章 鐵騎突進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374章 童軍723章 納妃461章 競選議員244章 提督的決斷727章 有競爭纔好688章 皇帝面臨挑戰326章 打上門來245章 東瀛風雲552章 決勝一風起於青萍之末661章 決勝局557章 決勝六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251章 炮對炮六十章 新年十九章 藏富於民126 外強中乾817章 君士坦丁之圍四十五章 忠奸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211章 路轉858章 鐵騎突進499章 會師625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六701章 並不平靜的夜803章 李鶴軒的小手術424章 威震天下649章 登頂之路345章 潛伏五十九章 手榴彈231章 漢水60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五712章 平靜下的潛流706章 搜尋隊伍729章 禽獸不如394章 艱難抉擇732章 平天下212章 柳暗827章 煙花煙花滿天飛306章 英雄豪傑346章 大都風雲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705章 夜奔173章 罪與罰二十章 教育一零六章 疑忌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7章 好靈驗170章 雷霆之威691章 母老虎們上354章 高朋滿座561章 上盧溝一望正紅日破霜寒826章 四面合圍494章 親臨遼東381章 江南風暴
581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中四十四章 冒貢616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三193章 星火燎原614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715章 一念天堂700章 計議733章 恩科榜下180章 風雲變幻191章 亮劍341章 以德服人482章 可鄙的下場六十二章 脫險802章 教父188章 四面楚歌531章 決戰四神功與科學310章 遲來的懺悔四十三章 發了財819章 上兵伐謀七十七章 王者師474章 怯薛軍出擊231章 漢水771章 獅穴城下九十五章 小二黑結婚第10章 玉清郡主832章 總統先生644章 蘇伊士256章 高麗棒子377章 在路上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569章 光與暗的交集348章 牧民新生活639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一221章 主奴751章 交還聖城767章 阻攔152章 信用貨幣584章 邦有道815章 沸騰之海下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401章 攻克東寧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441章 飛天800章 羅馬假日250章 城堡內外858章 鐵騎突進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374章 童軍723章 納妃461章 競選議員244章 提督的決斷727章 有競爭纔好688章 皇帝面臨挑戰326章 打上門來245章 東瀛風雲552章 決勝一風起於青萍之末661章 決勝局557章 決勝六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251章 炮對炮六十章 新年十九章 藏富於民126 外強中乾817章 君士坦丁之圍四十五章 忠奸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211章 路轉858章 鐵騎突進499章 會師625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六701章 並不平靜的夜803章 李鶴軒的小手術424章 威震天下649章 登頂之路345章 潛伏五十九章 手榴彈231章 漢水60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五712章 平靜下的潛流706章 搜尋隊伍729章 禽獸不如394章 艱難抉擇732章 平天下212章 柳暗827章 煙花煙花滿天飛306章 英雄豪傑346章 大都風雲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705章 夜奔173章 罪與罰二十章 教育一零六章 疑忌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7章 好靈驗170章 雷霆之威691章 母老虎們上354章 高朋滿座561章 上盧溝一望正紅日破霜寒826章 四面合圍494章 親臨遼東381章 江南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