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河道繁忙的永濟渠上,一支由二十艘烏篷貨船組成的船隊正被一隊縴夫拉着緩緩北行,貨船都比較小,百石左右,篷頂上插着一面青色三角旗,上寫一個‘盧’字。

盧家曾是河北大姓,在隋唐時代,它是天下著名的五姓七望之一,提起范陽盧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隨着歲月流逝,盧氏也漸漸沒落,分散到河北各地,大名府盧氏便是其中一個分支。

目前大名府盧氏由盧家三兄弟掌控,和湯陰李氏一樣,盧家三兄弟各有分工,長兄盧俊恩主管土地,是大名府有名的大地主,老二盧俊仁則主管盧家產業,盧俊仁經營有方,使盧家產業遍佈河北兩路。

老三盧俊義從小喜歡練武,十幾年遍訪名師,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一根水火棍打遍河北兩路無敵手,他長相英武俊美,體態矯健如龍,得一個玉麒麟的綽號。

盧氏三兄弟雖然是大名府豪強,但平時濟貧扶弱,善待佃農,又協助官府抓盜緝匪,在大名府擁有良好的聲譽。

今天的這支船隊是盧家三支船隊之一,運送一批布匹前往河間府,由管事倪福負責運送。

這次和倪福一起坐船北上的,還有一個小武童跟隨,是盧俊義的養子,名叫燕青,燕青今年只有十一歲,長得脣紅齒白,異常俊美,他從小跟隨主人練武,一口柳葉刀使得神出鬼沒,又善於射短弩,極得主人喜愛。

燕青這次去河間府,是替主人送一封信,這卻是他第一次單獨出門,燕青興致勃勃,一路東張西望,不停地向管事倪福問這問那。

倪福一路笑呵呵給他講解,他指着前面一座石橋道:“那就是大名橋,別看有點老舊,卻是我們大名府最老的橋了,隋朝大業四年修建,幾百年了,歷經風雨不倒。”

燕青好奇地打量前面的石橋,卻見橋上站着一個皮膚黝黑的短衣少年,後背一個小包袱,手中握一把短劍,正全神貫注盯着他們的船隻,燕青不由笑道:“橋上那個少年有點怪異!”

倪福卻走神了,他目光偷偷向後面一艘貨船望去,那艘貨船內被他私下藏了一人,可別被燕哥兒發現。

橋上少年正是李延慶,他一路奔跑,終於追上了盧家船隊,但他卻無法上船,正好前面出現了一座石橋,他便先一步在石橋上等候了。

這時縴夫從橋下的纖道走過去,船隊也開始緩緩過橋,就在還剩三艘船時,李延慶縱身從橋頭跳下,儼如鷹一般輕巧地落在最後第三艘船上,不料他這個舉動卻被一直關注他的燕青看見了。

燕青大急,指着貨船喊道:“剛纔那小子跳到我們船上了,是不是偷布小賊?”

管事倪福臉色一變,他知道要壞事了,急對幾名夥計喊道:“抄傢伙上,把他趕下船去!”

五名夥計紛紛拿起棍棒長槍向後面貨船奔去,燕青也拔出柳葉刀衝了上去。

李延慶已經搜查了四艘船,又跳上倒數第五艘船,他一上船便發現了異常,船尾有新鮮尿漬,有人剛剛在船尾小便,他拔出短劍,一點點向船上的烏篷靠近,就在距離烏篷還有兩步時,忽然有人大吼一聲,挑開簾子衝了出來,迎面一刀向李延慶劈來。

對方來勢兇猛,李延慶身體一側,對方一刀劈空,後背卻露了出來,李延慶反手用劍脊重重抽打在對方的後背上,只聽一聲悶叫,對方被抽趴在船上,只見此人長得又高又胖,頭髮凌亂,眼睛象蛤蟆一樣凸出,滿臉橫肉,就儼如一頭兇惡無比的野豬,正是五年未見的劉承弘。

李延慶眼睛頓時紅了,狠狠一劍刺進他的肩窩,將他釘在甲板上,劉承弘痛苦慘叫,“慶哥兒....饒我!”

“你殺我族長之時,可曾想到過饒他?”

“是李文貴幹的,與我無關!”

“死到臨頭還胡說八道!”

就這時,有人大喊一聲,“蟊賊休要猖狂,趕快給我放人!”

李延慶用眼角餘光一掃,只見一名少年手提柳葉刀疾速衝來,距離自己只有一條船了,李延慶怎能讓人壞他大事,手一揮,一塊石頭疾射出去,燕青措不及防,這一石正打在他的額頭上。

燕青‘啊!’叫了一聲,一腳踩空,失足落入水中,後面的幾名夥計嚇得顧不上抓李延慶,紛紛下水救人。

劉承弘卻抓住這個機會,狠狠一腳踢在李延慶腰上,李延慶一個踉蹌,後背重重撞在烏篷上,劉承弘忍住劇痛爬起身就要跳水逃命。

就在他身體剛剛離開船舷,一條腿還在船內,劉承弘忽然覺得後心一涼,他慢慢低頭,只見劍尖從自己前胸透出,強烈的劇痛使他忍不住撕心裂肺慘叫起來,當即斃命,屍體‘撲通!’墜入水中,隨即消失不見了。

李延慶單膝慢慢跪下,激動得渾身顫抖,他追蹤三天三夜,最終殺了白氏三雄和劉承弘,爲族長報了血海深仇,這一刻,他只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這時,一根長槍頂在李延慶的後心,渾身溼漉漉的燕青咬牙切齒問道:“小子,你究竟是什麼人,敢在盧家船上撒野!”

燕青額頭上雖然沒有流血,卻青腫了一塊,又痛又癢,他心中惱怒異常,就恨不得一槍將這個臭小子刺個透心涼,但他也親眼目睹了貨船中藏有來歷不明的人,他便知道這件事不簡單,倒不敢真的刺殺李延慶了。

李延慶平靜地說道:“我是來追殺仇人,剛纔你也看見了,他就藏在你們貨船上。”

燕青心中更加驚疑,便喝問道:“你是什麼人?”

“我是湯陰李延慶,聽說過嗎?”

‘李延慶?’

燕青似乎聽過這個名字,但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裡聽說過,但又想到自己吃了大虧,便咬牙低聲道:“我不管你是什麼人?也不管你抓什麼仇家,但盧家的船隻不准你亂來,放下你的劍,否則我一槍將你刺下船去。”

李延慶怎麼可能受他的控制,身體一轉,象影子一樣,快得無以倫比,瞬間便離開了槍尖,隨即一道寒光閃過,‘咔嚓!’白蠟木槍桿被鋒利的短劍劈斷,燕青大怒,飛起一腳向李延慶側踢去。

李延慶卻藉助他的一踢之力,一個鷂子翻身,跳進了河水中,奮力向對岸游去,燕青氣得直跺腳,他的短弩正好不在身邊,否則這廝休想從自己手中逃掉。

一名夥計指着岸上大喊:“龍虎兩個衙內來了!”

只見三名騎馬年輕男子向這邊疾奔而來,燕青大喜,兩個公子來了,這廝插翅也休想逃掉。

李延慶剛爬上岸,只見三名騎手呈品字型向他包圍衝來,三人中有兩人是盧俊義的侄兒,一個叫做盧文龍,一個叫做盧文虎,皆跟盧俊義練了一身武藝,還是一個也是盧氏族人,三人拿着槍棍,大喝着向李延慶殺來。

李延慶見形勢危急,手下再不留情,兩顆石子甩手打出,迅疾無比,盧文龍和盧文虎措手不及,兩顆石子都打在他們面門上,頓時被打得頭破血流,從馬上摔下來。

第三人大吃一驚,急勒住馬匹,他忽然認出了李延慶,大喊道:“莫非是慶哥兒?”

李延慶一怔,怎麼會有人認識自己?再細看此人,原來是王貴家的盧武師。

李延慶便將第三顆石子收起,抱拳道:“在下並非真心冒犯盧家,只是爲族長報仇驚擾了盧家船隊,我有急事先走一步,下次一定上門賠罪,告辭了!”

他邁開長腿便向一片樹林疾奔而去,只片刻,身影便消失在樹林之中。

盧武師知道他打石厲害,也不敢阻攔,連忙翻身下馬看望兩位衙內,只見他們都被打得頭破血流,痛苦呻吟,盧武師心中暗暗吃驚,還未交手便傷了兩名大將,盧家還從未吃過這麼大的虧。

這時,管事倪福戰戰兢兢上前道:“燕哥兒,你沒事嗎?”

燕青回頭怒視他,“我們船隊怎麼會藏着一人,你給我說清楚了?”

“這個我也不知道,或許他是自己偷偷躲在船內。”

“胡說八道!船隊立刻給我調頭回去,這件事我要立刻向官人彙報。”

在燕青的威逼命令下,倪福無奈,只得下令船隊調頭,重新向位於大名府南樂鎮的盧氏碼頭駛去。

</br>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月初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上架感言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月初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上架感言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