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真先生

第118章 真先生

太學師齋內。

胡瑗端着一碗藥湯呷了一口,但覺得有些滾燙,隨即又是放下,披衣寫公文。

室內小爐裡還燒着另一壺藥,一旁有一名小廝正在熬製。

不久一名老者挑起門簾入內,先是被這濃重的藥味嗆了嗆,見此一幕向胡瑗道:“日也熬藥,夜也熬藥,是藥三分毒,你這病乃積勞成疾所致,應當放手公事,好好調養身體,莫要如範相公那般扶疾在任……”

小廝聽了在旁起身道:“呸呸!盱江先生這是哪裡話?你這是咒我們家先生麼?我們先生他……”

說着小廝眼眶都紅了。

胡瑗笑道:“泰伯是勸我早些致仕養病罷了,話雖說得難聽,但情我是領了。”

“其實官家已是默許了我的致仕養病之請。”

“哦?”老者不由凝目看着胡瑗。

胡瑗笑道:“你下一句可是想問,接替我管勾國子監的何人?”

“正是此意,那到底是何人接替?”

胡瑗道:“是鐵御史吳中復。”

老者啊地一聲道:“那好啊!有鐵御史在,朝堂上哪個人敢看輕國子監。先替我們爭一爭錢糧,如今太學生每月只有三百錢添廚,甚至連州縣學校都不如。”

胡瑗道:“也急不得一時,朝廷已撥田土二百餘頃,房緡六七千作太學充用,當時太學不過兩百人,如今擴至九百人,難免入不敷出。此事緩緩爭之,不可太過着急。”

小廝道:“我家先生年年從自己的俸祿裡拿出錢來資給孤寒學生。”

老者道:“十名太學生一月不過三貫,百名不過三十貫,太學滿額九百名,如今也不過七百餘人,一併纔不過兩百多貫,一名觀察使之俸祿罷了。”

“朝廷能養一個觀察使,卻養不起數百名太學生,這不是笑話麼?我要向天子上疏,懇請多撥些錢糧給太學。”

胡瑗道:“泰伯你還是這性子,能向朝廷爭,我們還能不爭麼?當初歐陽永叔薦你我入國子監講學,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如今再提及這事,不是令永叔他爲難嗎?”

“哼!你就是這般老實,才叫人欺負到頭上。”老者恨鐵不成鋼地道。

胡瑗目光望着燭火道:“確實無用,我在太學三十年,每想到範相公當初所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猶自垂淚。”

“當初範相公未竟之大業,交託至我手中,我又交託在你手,將來如何走下去就看你了。當初範相公辦太學之初衷,就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範相公推行新政不過一年即是告廢,即是身邊沒有可用之才。”

老者聞言負氣道:“這個擔子太重,我可是接不了,再說管勾國子監的是鐵御史,人家又豈會聽我的話。”

胡瑗笑道:“你不必操心此事,吳中覆上任後,歐陽永叔大約會薦你權管勾太學之事。畢竟我走後,能堅持範相公主張的只剩下你一人了。”

這位老者就是李覯,字泰伯,號盱江先生,年輕時有那麼些使氣任俠,習儒後,還是改不了這性子。

范仲淹實行新政,多用李覯之論。

當范仲淹在朝中遭到政敵圍攻時,李覯苦在江西無法聲援,於是就把在福建反對新政的章友直罵了。

慶曆新政失敗後,李覯被推至太學教書,先任太學助教,後成爲八位國子監講師之一。

如今又被胡瑗託付爲權管勾太學。

判國子監事,同判國子監事,管勾國子監公事,同管勾國子監公事是國子監最高學官。

如果是侍從官,判國子監事。非侍從官,則稱管勾。

至於權管勾太學就更低微了,說來也是胡瑗,李覯都是無出身,如今這地位已算是遠超一般的提拔了。

沒錯,二人都沒有考中過進士,但二人的才學卻都得到天下人的敬仰。

不過胡瑗與李覯雖出身相同,且同爲支持范仲淹變法,但二人理念也不太相同,兩人常常爭執。但隨着新政失敗,范仲淹病逝,二人才慢慢冰釋前嫌走到如今,其意都是要打破朝堂上這股悶悶之風,培養選拔可用之才。

說到新政之事。

胡瑗道:“當今官家未必沒有革除天下之弊的心,否則不會用歐陽永叔主持貢舉,由你我主講太學麼?但官家老了,爲立儲一事朝堂上已是鬧得不可開交。又何況於革除朝堂上的積弊,此事官家怕是看不見了,你我也是看不見了,只好交給下一代。若下一代再無可用之人,你我九泉之下如何見得範相公?”

李覯擺手道:“好了,好了,你不用再說了,以往你我雖同在範相公下任事,但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可是打從今日起,你交託我的事我會好好去辦。如諸葛武侯那番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只是你即卸了差事,四真就要少了一真,在旁人眼底,我怕也只是個‘權’真罷了。”

嘉祐年時,富弼爲相、歐陽修任翰林學士、包拯任御史中丞、胡瑗在太學任侍講,集天下之望。

當時士大夫有言,富公真宰相,歐陽永叔真翰林學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於是嘉祐四真之名在朝野上下傳爲佳話。

李覯權管勾太學,自嘲爲‘權’真,倒是令二人一笑。也算是李覯自承不如胡瑗,算是爲二人一輩子高下之爭,劃了一個句號。

李覯忽道:“是了,還未說正事。”

胡瑗笑了笑道:“泰伯兄,可是因閱卷之事找我?”

“正是,正是。”

“這十個學生如何?”

李覯撫須笑了笑道:“皆可,其中有一個出類拔萃的,但卻是經生。我不由納罕,你可知此人來歷?”

“哪一個?”

李覯道:“是一個叫章越的,他是哪裡人士?區區經生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不過卻只是半篇,若是一篇……”

“一篇怎地?”胡瑗反問道。

“若是一篇,怕是我也不敢當他的老師了。”李覯哈哈大笑。

胡瑗笑道:“你一向目無餘子,竟對一個學生能發此語,看來這章越倒真是了得了!”

“他是什麼來歷?”

胡瑗微微一笑道:“先讓我看了他的文章再說。”

“先與我說他來歷!”李覯似賭氣一般。

胡瑗笑道:“今日十篇卷子,大都是旁人寫得,唯獨章越這一篇是我臨時改得,若我所料不錯,你說得出彩的文章應是……”

“大學之大義。”

“哈哈!”二人竟是同笑。

“好個安定先生!”

胡瑗微微一笑道:“甄別人才,選可用之士,此乃你我之事,如何可以言此子的文章如何?”

李覯從袖中取出道:“你自看就是。”

胡瑗當即讀之‘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

胡瑗心知這是孟子的性善之論……

下面就是三綱八條……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故有言夫子不言性命之學,然儒者只言齊家,不知正心誠意此誤也。”

“然中庸開篇即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故可知以知天命正心是性,誠意爲之是道……”

看到這裡,胡瑗不由拍案叫絕,然而欲往下再看,卻發現文章就寫到這裡了……

胡瑗忍不住翻了一頁,後面空白一片。

一旁李覯已是忍不住笑道:“方纔我也是看到這裡,這鬱結之意直至如今未散去……”

胡瑗也不由搖頭失笑。

這‘斷章’的滋味,果真是令人很不好受啊!

連胡瑗這樣的一代大儒,也是半響沒有好過來。

就好比一篇雄文,起了一個好頭,鋪墊陳述也是漸入佳境,到了拋出論點時令人拍案叫絕,正要他看如何更上一個臺階,畫一個豹尾時居然沒了……

這叫誰能頂得住啊!

“此子莫非是故意的?也罷,若是如此,太學也別想入了。”李覯已是冷笑言道。

“那反正正遂了你的意了。”

“哦?”李覯反問。

胡瑗道:“你不是要知道此子是何人麼?此子是出自浦城章氏,今科狀元章子平的同族,而被你罵過的章伯益正是他的師長……”

李覯聽了不由一愣:“此話當真?”

“正是如此,”胡瑗笑着言道,“如今我就要致仕回鄉養病了,這取與不取此子全繫於你一人的主意的。要我看麼,還是不取的好。”

李覯聽了面色凝重,若說不知章越身份時,他倒是想將這個學生好好抓進太學‘調教’一番,讓他知道‘斷章’的後果是什麼。

但如今知道了,倒是令他……

李覯冷笑道:“難怪看他那一筆字,我就早該想到是‘章子’的學生,他既有如此的先生,又何必千里迢迢至太學求學呢?”

‘章子’正是李覯對章友直的稱呼,似捧實貶。

“哦?那就是不取了?”

李覯道:“我若是不取,你心底定有計較,說不準還去歐陽永叔那編排我一番,說我是因私廢公,我又豈能如你的意?”

“也罷,既是考進來了,我就讓他想走走不了,想留也留不得吧。”

胡瑗聞言失笑道:“你這人壞就壞在你這張嘴上。”

(本章完)

第304章 光陰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69章 來信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109章 琴聲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483章 翁婿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882章 政事堂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498章 離開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346章 參加婚事單章第379章 心底話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13章 問題第403章 鈔鹽法第523章 言事第818章 便商貿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530章 商議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354章 拜堂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744章 左右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456章 王韶第258章 真話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297章 期集三第809章 度之第50章 行卷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259章 朋友圈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808章 書信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668章 福將第551章 分歧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761章 談判第313章 秘閣第9章 孟子第500章 山居第244章 王安石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326章 入對第761章 談判第941章 分歧第283章 平邊策第691章 鹽井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539章 師生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708章 成事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712章 庭參第726章 道賀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780章 下岷州第38章 仙霞嶺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319章 擔憂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69章 來信第248章 展望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39章 恩情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851章 抵京第687章 廣銳軍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639章 功勞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333章 人情第748章 補償第269章 媒人
第304章 光陰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69章 來信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109章 琴聲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483章 翁婿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882章 政事堂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498章 離開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346章 參加婚事單章第379章 心底話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13章 問題第403章 鈔鹽法第523章 言事第818章 便商貿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530章 商議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354章 拜堂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744章 左右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456章 王韶第258章 真話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297章 期集三第809章 度之第50章 行卷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259章 朋友圈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808章 書信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668章 福將第551章 分歧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761章 談判第313章 秘閣第9章 孟子第500章 山居第244章 王安石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326章 入對第761章 談判第941章 分歧第283章 平邊策第691章 鹽井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539章 師生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708章 成事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712章 庭參第726章 道賀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780章 下岷州第38章 仙霞嶺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319章 擔憂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69章 來信第248章 展望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39章 恩情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851章 抵京第687章 廣銳軍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639章 功勞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333章 人情第748章 補償第269章 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