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分歧
著作佐郎是一個神奇的官職。
章越在仁宗皇帝駕崩後,大禮泛階升爲此職。
章越是嘉佑六年的狀元,這個升遷速度着實有些快,但要不是之前辭官了兩年,如今官職還會更高一步。
而對於王韶,曾布,章惇而言,他們都是嘉佑二年的進士,熙寧元年時方爲著作佐郎。
章惇其實是嘉佑四年的進士第五人,這個名次著作佐郎算是情理之中。
王韶憑着章越的舉薦,收邊招撫番人有功,這才升爲著作佐郎。
至於曾布升的稍稍有些快。
曾布見過章越後是心悅誠服,章越與曾鞏關係不錯,也有意提攜了曾布一把。
當然以章越如今的官職還不足以舉薦曾布試館職,於是他將曾布引薦給了韓維。
韓維看在章越面上答允幫忙。
至於曾鞏與王安石雖近來少往來,但曾布與王安石交情很好,故而王安石也引薦了對方。有了韓維,王安石的引薦,曾布被舉爲試館職。
至於章惇……
章越在一次朝會上聽官員們說章惇已投至王安石門下。
章惇如何得王安石賞識的有各種版本。
一個說是李承之,張郇引薦的,一個說章惇爲了投靠王安石,不惜拜在王安石的妻弟吳頤門下。
但章越所知的真相不僅僅如此。
如今朝堂上主張推動變法改革,隱隱有兩派。
一派是韓絳,韓維兄弟,韓絳是韓琦提攜,韓維是富弼提攜,他們兄弟雖都支持改革,但是做法還是相對溫和。
比如章越最早建議免役法,韓絳上疏提議,但在兩制以上官員集議時被司馬光反對而作罷。
作罷之後,韓絳,章越也就沒辦法了。因爲朝堂上保守的勢力太大。
不然起了朝爭,大家就都撕破臉了。
另一派則是王安石,韓絳和章越的想法都出奇一致。
他們都要借重王安石威望及才幹,以及他變法的決心。更要緊的是老王是狠人。
既然韓絳一方在朝堂無力抗衡司馬光,呂公著等保守派勢力,所以必須有王安石加入己方陣營。
最重要的是王安石的政見比韓絳更激進,變法改革的決心更大。
韓絳沒有辦法,壞人必然有人來當,故而王安石必須出面充當打手。
那麼說章惇爲何被王安石看中。
王安石既要推行變法,會找什麼樣的人作幫手?
真找阿諛奉承之徒嗎?
並非如此,縱觀另一個時空歷史上的蔡確,曾布,章惇,蔡京,鄧綰這幾人,他們的手段比王安石更狠,政見更激進。
王安石要變法不會找同樣支持變法,但政見相對溫和的官人,因爲這個好人他可以來作。
但是變法要推行下去,衝在第一線的必須是比自己更狠,更激進的人。
故而韓絳找了王安石來推行變法,王安石則找了章惇,鄧綰落實主張。
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模一樣的。
已經身爲兩制官的吳充,向官家上了請求實行免役法的奏疏。這個奏疏是吳充,章越翁婿二人充分商討過的,比起第一次上疏更加穩重,可行性也是更高了。
這一次免役法更名爲募役法。
章越起草了募役法的宗旨,其第一要義曰:凡有產業物力,而舊無役法者,今當出錢助役。
說白了,此法針對的就是那些坊郭品官之家,他們這些人都有大量的產業,但是卻不需要承擔勞役,反而是由老百姓揹負沉重勞役,公平嗎?
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卻整天擼國家的羊毛,合適嗎?
可以想象,這個免役法一旦實行,會遭到不少官宦之怨懟。
章越本以爲岳父會愛惜如今名位,不會允許自己寫得這麼直白,但岳父倒是義無反顧地道:“此怨由我一人擔之。”
章越本要和岳父聯名上疏,但吳充沒有答允,他說此事有風險,他們不可以坐在一條船上。
奏疏裡提及,鄉戶分五等,坊郭分十等。
鄉戶三等以上,坊郭五等以上按戶等出助役錢,家業越多交錢越多。
鄉戶四等,坊郭六等以下不要出錢,只要出力就好,朝廷將收上來的助役錢用來僱傭這些百姓承當勞役。
稅法的內容大體如此。
此法吳充,章越寫完後給韓絳過目,韓絳對吳充,章越大爲讚賞,也增補了一些意見。
最後吳充以此定稿上疏官家,官家看這免役法的奏疏後是十分高興,當即召見了吳充道:“先帝果真有識人之明,早知卿於國事上肯直言。”
不過吳充此疏上後,官家交給學士院討論,但仍爲司馬光反對。
同樣身爲翰林學士王安石對此沒有出聲。
章越知道岳父此疏因學士院反對沒有下文後,也是有些意氣消沉。誠然自己與司馬光關係也還不錯,範祖禹和郭林還都託他照看着。
讓他出面與司馬光撕破臉,大吵一架,卻是辦不到。真吵了,自己估計也不是人家對手。
他與司馬光沒有私怨,對方人品也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地方,但就是彼此政見不在一條線上,能有什麼辦法?
而韓絳知道募役法兩次被司馬光阻擾而沒有下文後,終於在一日退朝後親自登門王安石府上。
二人談了一夜,到底談了什麼無從得知。
數日後韓絳上疏說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因之前居喪三年,沒有科舉,請求官家召他進行單獨的進士考試。
王安國通過考試,被賜予進士出身,出任西京國子教授。
其實不用韓絳幫忙,此時王安石通過講學已是更進一步得到了官家的信任。
朝堂上都知道王安石雖是翰林學士中資歷的最末,但反而可能後來居上,先一步成爲宰執。
伴隨着王安石拜相的傳聞,與司馬光同在學士院的二人,因爲一事第一次生起了不和。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案子。
登州一個名爲阿雲的民婦要殺自己的丈夫,捅了十幾刀。謀殺親夫,這可是駭人聽聞之事,就算沒殺死人但也要重判的。
但登州知州許遵認爲阿雲還在喪期便被叔父婚配,這不合於禮法,故而二人不是夫妻關係,算不了謀殺親夫。再加上阿雲還是自首的,故而要減其刑法。
然後此案交給審刑院,大理寺裁斷。
大理寺認爲許遵這說法很奇葩,必須按謀殺已傷的罪名給阿雲絞刑。
事情到這裡也就結束了,但許遵認爲自己判的沒錯,是大理寺錯了,於是直接上疏將此官司稟告給官家。
但審刑院,大理寺堅持認爲自己沒錯。
官家就讓此事交給兩制商議。
王安石,司馬光得出不同的結論,司馬光認爲阿雲罪大惡極要重判,但王安石卻支持許遵認爲要減刑。
因此王安石與司馬光便在兩制大臣的集議上第一次出現了意見不合,事後各自給官家上疏。
官家看到王安石和司馬光的上疏後,也是對一旁侍直的章越進行問詢。
章越如實道:“臣沒有任過刑法官,於案律之事不甚精熟。”
官家道:“卿直說無妨,不過王學士在地方多年,應是熟悉刑律,你看此案爲何如此簡單,但朕的兩位大臣會有截然相反之議。”
章越道:“回稟陛下,其實案子背後乃慎刑重刑之爭。”
“數百年以來,官員斷案都是如司馬光之議,謀殺親夫違背綱常倫理,應是要重判的,哪怕是在喪期之內。因爲民間娶妻都是先定婚約,至於成婚可在喪期之後再辦,雖有些違背小禮,但是無大妨礙。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庶民豈人人都能盡禮?可夫妻就是夫妻,人倫綱常乃大節,不可以害大節。”
官家點點頭。
章越又道:“不過王安石所言也有道理,本朝對下百姓量刑一貫太重,徒罪流放刺面如常事,劫錢盜錢三千則死!百姓苛稅重役之下,還要重刑迫之,也難怪流民流盜之事不絕了。”
官家聞言點了點頭道:“章卿這話是至論啊!”
“之前司馬光反對免役法,朕還道你心底有氣,如今看來你真是君子。”
沒錯,章越雖因免役法被司馬光阻擾了心底有點氣,但這一次倒是沒有因支持王安石,而批評司馬光。
因此與天子奏對一定儘量顯得客觀,這樣才能一直保持官家對自己的信任。
面對阿雲案,官家這一次倒是沒有明確表態,由着他們先去爭論。
不過在這一次王安石與司馬光的爭論上,學士院裡韓維,呂公著都是堅定地支持了王安石。這與往日司馬光在朝堂上一面倒,呼風喚雨的局面有了改觀。
終於有人能站出來硬撼司馬光了。
伱最要好的朋友有時候搖身一變就是你最可怕的敵人!
這日司馬光退朝之後,遇到了鹽鐵副使呂誨。
呂誨對司馬光道:“君實,我打算彈劾王介甫。”
司馬光聞言失色道:“獻可,這是何意?介甫並無不妥之處。”
呂誨道:“當年我與君實你一併在諫院共事時,知你與介甫是莫逆之交,此人也並非大奸大惡之人,然而唐子方(唐介)早言此人好學泥古,好議迂闊,如今至阿雲案看來,此人喜好改作而立異,乃罔上欺下,文言飾非之徒,日後禍害蒼生的必是此人,有他在朝堂上,天下絕無安靜之理!”
“君實,你所見與我相同嗎?”
呂誨向司馬光問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