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分歧

議事暫停,官家入內歇息,宮裡賜茶湯給宰執們。

元絳坐在呂惠卿坐過的位子上,吳充與王珪正在聊天。

王安石則氣色不太好,前日天子以手詔問王安石是否可以召回曾布。王安石立陳不可,在回奏中這麼說‘陛下無以其刀筆小才,忘其滔天大惡。蓋以論市易司不同而去,其惡之深如此也’。

王安石明白章越今日提廢除市易司之事,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預謀。

如今呂惠卿不在了,那麼擋在市易司前的護城河便沒有了。

官家這時候要調曾布回京,便是爲了廢除市易司作打算,所以王安石立即對此進行反對。

尚不是廢市易司的時候!

王安石想到這裡,看到元絳與章越正並坐聊天,元絳放在茶湯道:“度之,何必替呂吉甫出頭呢?他如今已是喪家之犬了。”

章越道:“非爲呂吉甫,不濫發鹽鈔正是我的政柄,當初呂吉甫詢我此事才答允了。”

“可是此非中書之意。”

章越道:“那也是無法了,道是如此,中書也要依道而行吧!”

元絳看了章越了一眼道:“度之怎麼如此不知變通,如今呂吉甫罷相了,正是去其痕跡的時候。”

章越毫不客氣地道:“市易法也是呂六所主張,你爲何不罷?”

元絳的意思,呂惠卿罷相了,全面去除他的影響力,證明他之前所爲都是錯的,這樣纔是杜絕他回朝的最好辦法。

但你要罷也不是廢交子,出鹽鈔啊,當初呂惠卿大力支持的市易法你怎麼不罷啊?你搞雙標啊!

說完章越側頭湊近元絳,元絳知章越有要緊話說也是側過頭。

章越低聲道:“元公託丞相之命任參政,也不必如此費力吧,差不多就行了。”

元絳聞言慍怒,仍不由看了王安石一眼,看他是否有看到這裡,然後哼了一聲不言語了。

而就在章越元絳言語之際,王安石卻站起身來走到廊邊,吳充亦跟隨上前,二人說了幾句話。

片刻後,官家又重新回到殿上。

這時候王安石起身奏道:“陛下,去年四年至今市易司共收得收息錢,市例錢百萬兩千七十餘貫。”

“提舉市易司賈昌衡,吳安持本官各升一階。吳安持本官乃太子中允,可特旨升爲著作郎。”

章越一聽心道,老王,這手段可以啊。

爲了阻擊廢除市易司的事,王安石祭出了兩個手段,一個是實打實的收入,市易司爲國家財政收入作了多少貢獻。還有一個就是拉攏了吳充,做了利益上的讓步。

當然吳安持也是他女婿,老王買賣也不虧,肥水不流外人田。

官家也是聰明人看了吳充一眼,知道王安石拉攏了吳充一起來反對他和章越要廢除市易司的打算。

就連章越也無話可說,自己難道要站出來說自己內兄不是,與岳父對着幹不成?

官家道:“既是如此,準卿所奏!”

元絳道:“乞陛下罷手實法,給田募役法!以安天下百姓!”

官家亦是準了。

章越也沒有反對。

手實法和給田募役法是呂惠卿在王安石罷相時提出兩個新政,不過王安石回朝後,就將此二法給暫停了。

雖說被暫停,但還沒廢除,給呂惠卿留着點面。

但如今呂惠卿罷相還沒兩天,兩法便正式廢除,全面清除影響力,所謂人走茶涼,人亡政息就是如此。

……

離殿之後,吳充對章越道:“我知你要廢市易法,但丞相方纔與我說眼下還不是時候。”

章越道:“老泰山,天下皆知市易法有病,不是小病,而是大病,日後其患必被於天下,何必爲眼前短淺之利,而敗壞了商賈。”

吳充道:“此爲官僚細故,市易法之弊乃害商。但爲何要使商人居末業?因爲缺錢了,朝廷不敢先問百姓取,而是問商人取的。”

所以歷史上明朝萬曆皇帝打着收礦稅的名義,派出太監宦官向民間收商稅。

章越道:“商稅取之有法,不可以市易法取之,老泰山可知道如今汴京城裡要爲營生,必須先向官府借錢,方纔允其生意。至於呂惠卿,呂嘉問二人口口聲聲說,朝廷絕無強行向市商攤派息錢之意。但這話誰都知道是睜眼說瞎話!”

宋朝商稅本就不少,真宗時就收入八百萬貫以上,不似明朝那樣商稅收入極少。

而市易法敗壞處,在於老百姓必須先向官府借錢,才能獲准經營。

市易法的利息錢是二分,而爲了達到嘉獎賞賜,執行層的官吏們不僅權力尋租,而且強行放貸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最後還不起市易錢破產的百姓不計其數。

到了元豐年時,開封欠市易務錢的有兩萬七千多戶,共欠錢兩百三十七萬餘貫。

吳充嘆道:“那又有何法?”

市易法初衷要打擊的大兼併家,其實都有官僚層面或皇親國戚的皮保護着,人家好着呢,至於底層百姓也是妨礙不到。

最苦的便是中間這個層次,也就是小商小販。

這些人要造反沒膽子,上面也沒有人罩着,所以就悲催了。

這就是柿子揀軟的捏。

吳充道:“賢婿,自漢武帝以後至今,便用儒法兩家。官員用儒,帝王用法,是謂一陰一陽,便穩了這個天下,至於其他的也就顧不上了。”

章越聽得明白,自古以來皇帝基本愛惜民力,所以皇權一定程度上是保護了底層百姓,同時代表了國家的願景和長期目標。

而儒家則是爲官僚集團代言,在一定程度上對抗了皇權的恣意妄爲和肆無忌憚,同時代表管理和治理天下。

但是在二者之間呢?

既不是官,也不是民,他們呢?

他們既希望皇帝通過變法來破除既得利益者的優勢,給予他們一個上升的通道。但又往往成了市易法,青苗法的真正受害者。

章越聽了吳充說完,知道他老人家多年爲官,當然早就看透了這一切。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打消章越廢除市易法的打算。

如今章越也意識到自己與王安石的分歧其實還是不小。呂惠卿此人看事很準,他走了以後,恐怕老王下一個就容不下自己了。

就如當初馮京他與呂惠卿之間的護城河一樣,呂惠卿何嘗不是自己與王安石間的護城河。

出宮後,章越對陳瓘道:“你替我走一趟,送封信給呂吉甫!”

第955章 憨叟第8章 三字經第879章 殿議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784章 復仇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446章 投名狀第839章 變局第2章 押司上門第679章 報捷第744章 左右第157章 識人第359章 試館職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705章 姐妹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8章 三字經第130章 齋長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235章 結識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22章 傭書第226章 盡心第234章 蔡襄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39章 恩情第766章 齊家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575章 臣附議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177章 賺錢第691章 鹽井第524章 省元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406章 商人第74章 飯錢第234章 蔡襄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81章 初會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498章 離開第871章 提攜第354章 拜堂第636章 知制誥第101章 熟人第773章 異化第944章 探病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131章 佩服第286章 東華門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29章 寓教於樂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46章 閒居第54章 饒我狗命第157章 識人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53章 王珪第696章 出戰第17章 山間歲月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712章 庭參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818章 便商貿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969章 駐真定府
第955章 憨叟第8章 三字經第879章 殿議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784章 復仇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446章 投名狀第839章 變局第2章 押司上門第679章 報捷第744章 左右第157章 識人第359章 試館職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705章 姐妹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8章 三字經第130章 齋長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235章 結識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22章 傭書第226章 盡心第234章 蔡襄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39章 恩情第766章 齊家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575章 臣附議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177章 賺錢第691章 鹽井第524章 省元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406章 商人第74章 飯錢第234章 蔡襄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81章 初會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498章 離開第871章 提攜第354章 拜堂第636章 知制誥第101章 熟人第773章 異化第944章 探病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131章 佩服第286章 東華門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29章 寓教於樂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46章 閒居第54章 饒我狗命第157章 識人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53章 王珪第696章 出戰第17章 山間歲月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712章 庭參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818章 便商貿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969章 駐真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