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知制誥

bookmark

第636章 知制誥

七月。

朝堂上正值人事動盪之秋。

孫固代陳薦爲管勾御史臺,孫固是神宗潛邸時的講官,可謂深受信任。

之前王安石拜相前,官家問孫固的意思,孫固說王安石文才很好,作爲侍從官綽綽有餘,但出任宰相,這個人氣度不足。要尋賢相,要找呂公著,司馬光,韓維。

不過到了青苗法時,韓琦等大臣都反對青苗法,孫固卻對官家說這青苗法可以一試。

因爲孫固轉變立場,故而王安石立即投桃報李讓孫固取代陳薦管勾御史臺。

而陳薦反對李定進御史臺的,三舍人封還詞頭時,陳薦說李定不守母喪是不孝之人。

王安石擔心李定因陳薦反對無法入御史臺,故而讓孫固取代陳薦。

除此之外,新黨用人也引起了爭議,似呂升卿(呂惠卿弟弟),陸佃(王安石學生),張安國(王安石門客)都是新進士,紛紛任爲崇文院校書。

有官員便有異議,新進士必須外任兩年後再回朝授官,若是沒有外任,如此新進士爲了留京都會奔走權要。當初章越雖沒有外任,但他是中進士後,又制舉三等授官可以破例。

王安石卻全然不顧,堅持將三人授予校書之職。

之後王安石讓呂惠卿判司農寺,館職升爲天章閣待制。

呂惠卿這升官之速,實在令人震驚。

待制之職與知制誥一樣都有人數限制,不可以輕除。呂惠卿憑着起草新法之功,居然升遷至天章閣待制了。

這令許多熬資歷熬白了頭的官員心底如何平衡。

真是進退用人,完全就在贊同或不贊同新法之間。

同時原京東轉運使,工部郎中,直龍圖閣王廣淵正除爲河東轉運使,王廣淵按規矩本改加個權字,但王安石認爲王廣淵推行青苗法有功,便將這一個權字去掉。

章越,章衡得授知制誥,章越本官從起居舍人加爲禮部郎中,至於章衡本官也加爲右司諫。

這一日新命已下。

走過流程後,衆官員們齊謝官家恩德。

大家都在崇政殿廊房裡站着,各個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衆人之中孫固,王廣淵,章越,章衡,呂惠卿五人都已是躋身高官行列。

陸佃,呂升卿,張安國資歷遠遠不如幾人,一臉羨慕地看着幾位大佬聊天。

恰巧的是這一次謝恩,有兄弟,還有叔侄。

章衡看着章越與呂惠卿有說有笑也是由衷地感嘆,前幾日試學士院時,章越還得到司馬光,範鎮兩人的器重,但在這個場合卻又能與呂惠卿談笑風生。

吾族叔這等左右逢源的本事,不對,這話不恭敬,應該是面面俱到是如何辦到的。

呂惠卿與章越聊天還將呂升卿叫來,對他道:“度之我素來是以兄長事之的,你以後要比我更敬重事之明白了嗎?”

章越道:“不敢當。我與縉叔(呂夏卿),吉甫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令兄才能勝我十倍,平日我多向他討教呢。”

呂惠卿聽了臉上微微有了笑意。章越知對方好嫉善妒,好勝心險,故而在他面前常常自抑,削減對方對自己的敵意。

呂惠卿也是聰明人哪猜不到章越的用意,但他卻偏偏很受用。

呂升卿看着章越心道,原來這就是章度之,兄長最忌憚的人。

呂升卿向章越鄭重其事地見禮。

至於章衡不喜歡呂惠卿,淡淡說了幾句就站到一旁。因此呂惠卿眼底掠過些許不快。

孫固與王廣淵和章越,章衡,呂惠卿也交談了幾句。他們二人已老邁,雖今日授官,但此生難以躋身執政了,故而對章,呂三人都很客氣,萬一得罪了他們,不是給自家的子侄取禍嗎?

不久官家抵至殿中,衆官員們一併至殿中謝恩。

官家看着衆官員很高興,他登基後着實提拔很多官員,如殿中的章越,呂惠卿便是他最賞識的人才。

而今二人一人爲知制誥,一人爲待制,過個數年便可以真正接手朝政了。

如此他的權位便能更加的鞏固了。

官家對數人勉勵了幾句話,這謝恩本是走個過場罷了。

但官家卻突然親自下階,走到章越,呂惠卿二人的中間道:“兩位卿家都是朕親自從經筵官中簡拔,日後需同心同德,好好輔助於朕!”

同心同德四個字,官家稍稍加重了些許語氣。

官家也是聖明天縱,怎麼看不出章越與呂惠卿之間的競爭,以及表面和睦下藏着的芥蒂。

官家這一番話便是告誡二人。

這一刻章越,呂惠卿同時心領神會。

謝恩之後,衆官員的任命便正式走完了最後一趟流程。

衆人神情都是一鬆,特別是對章越,章衡,呂惠卿而言。

知制誥與待制都是關鍵的一步。

章越提起緋紅官袍的袍角,邁過了殿前那麼高高的一條門檻後,大步邁出崇政殿。他在略顯壓抑的殿內呆久後,陡然看見一望無垠的晴空,頓時覺得心情開朗至極。

天邊一行飛鳥振翅南飛,章越此刻一舒胸頭之氣。

左右共同謝恩的官員,同時也有這樣的感覺。

而殿外的官員們一下子都看向了他們。

但見章越談笑若平時,章衡負手而行,呂惠卿則城府深沉不露聲色,但隱隱看出那份自得。

官員們不由議論起來。

“一日之內,同除兩制誥,一待制,這是多少年也未曾之事吧。”

“都說了嘛,此爲進人太速。你沒看見麼?除了章氏叔侄外,哪個不是贊同新法的。”

“進人之權,如此操之在手,非國家之福。小人攀附易得勢!”

“誒,不可這麼說,章子平,章度之皆是狀元,知制誥有何不可,至於呂吉甫雖器具頗小,但也算得才幹出衆。”

“沒錯,都可以稱得上得人。”

“似呂吉甫纔再高,但德不足,豈可稱得上得人。”

幾人下臺階時,一路官員們都是拱手向他們道賀。至於殿旁左右,有一些才得知消息的官員,則是奔走相告!

不少官員聽的章越,章衡同時知制誥的消息後,不約而同地作出了‘得人’二字的評價。

在衆人的恭賀中,章越也覺得此刻有些飄飄然。

章越邊走邊是答禮,但覺得此刻走起路來也是步履生風,覺得那一刻之間天地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本章完)

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726章 道賀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929章 拉攏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84章 讒言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36章 邀請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578章 齊道德第668章 福將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54章 饒我狗命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710章 幕下第45章 圈套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488章 澤國單章第817章 市易所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51章 小溪西流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244章 王安石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57章 神童詩第390章 圈套第737章 面君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374章 執經第394章 急變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30章 用六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578章 齊道德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187章 攻心第172章 成例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797章 受賀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4章 寒門貴子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412章 貪婪第255章 筌與魚第376章 好朋友第210章 暢談第827章 空城計第167章 相談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278章 王者第638章 出身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181章 楊氏第244章 王安石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96章 出戰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288章 賜對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161章 手段第673章 大戰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759章 登門
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726章 道賀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929章 拉攏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84章 讒言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36章 邀請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578章 齊道德第668章 福將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54章 饒我狗命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710章 幕下第45章 圈套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488章 澤國單章第817章 市易所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51章 小溪西流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244章 王安石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57章 神童詩第390章 圈套第737章 面君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374章 執經第394章 急變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30章 用六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578章 齊道德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187章 攻心第172章 成例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797章 受賀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4章 寒門貴子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412章 貪婪第255章 筌與魚第376章 好朋友第210章 暢談第827章 空城計第167章 相談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278章 王者第638章 出身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181章 楊氏第244章 王安石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96章 出戰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288章 賜對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161章 手段第673章 大戰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759章 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