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相中

第152章 相中

聽陳襄這句話,章越也是有些感觸。

當自己刻章一個賺兩貫錢而沾沾自喜的時候,轉而聽了黃好義五千貫的嫁妝,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不想努力了?

當初章越曾問過師兄一個問題?

如果相親時候,碰到兩個妹子其它條件差不多,一個很漂亮,一個一般般,她們同時看上了你,那麼自己應該選哪個?

師兄果斷地說,選漂亮的。

爲何?因爲漂亮的妹子追求的人那麼那麼多,但她偏偏選了你。

如果是一般般的,可能是她能選擇的只有你。

故而選漂亮的。

當時章越聽了如獲至理,打算應用到實踐中,後來通過相親才發現,首先要有個妹子能看得上你,至於兩個則想都不敢想。

到了宋朝男女不見面,婚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家甚至兩個家族聯姻肯定不是看女子的姿容來定。

不過陳襄卻勸自己不要看女子的嫁妝,而應當娶妻娶賢。

“蔡太守(蔡襄)知福州時曾公告,娶婦何謂,欲以傳嗣,豈是爲財。此語甚是有理。”

“我觀那麼多婚事,但凡計較奩具,貪慕一時之富貴而娶之,彼女子常挾其富貴,鮮少有不輕其婦傲其姑舅。”陳襄語重心長地言道。

章越將筷子擱下,起身走到桌旁向陳襄一揖道:“學生記住了。”

陳襄欣然道:“不過話些家長裡短,記在心底就好,你坐下吃飯,不然飯菜涼了。”

“謝先生。”

章越,陳襄正在廳堂裡用飯吃了差不多,即僕人上來收拾,章越正當告辭,這時候聽外頭有人直接喚道:“古靈先生在否?”

說完一名中年男子在一名老僕帶領下從影壁處步出。

章越看了一眼,但見這位男子容貌甚是端肅。

章越來到宋朝後,已見過歐陽修等不少名士,又見此人不由心道,這人又是誰?

但見陳襄笑着離桌起身步至庭下,章越也站起身來跟在陳襄。

二人在庭中對揖,章越也跟在身後一揖,對方笑道:“古靈先生還是如此早用飯。”

然後陳襄笑着道:“這是自然,過去家貧,早飯吃得不頂肚子,故而晚飯才早早吃了,然後即躺在牀上歇息,以爲睡着了肚子就不餓了,哪知竟還有半夜餓醒一說。”

二人都是笑了,章越也陪着笑了兩聲。

陳襄笑道:“子固,入內敘話吧。”

子固,章越聽了一愣,莫非對方就是……

“也好。”對方點點頭看向章越,不由問道:“這位是?”

陳襄笑道:“這是新來我這學些詩賦的學生。”

章越躬身唱喏。

對方道:“原來是章三郎君。”

陳襄道:“然也。”

然後陳襄對章越道:“這位是曾子固,南豐人士,十二歲時即以文章揚名京師,你以後要向他多請教文章之道及立身之法。”

章越恍然,原來果真是……自己見到第二位唐宋八大家。

章越記得曾鞏的名聲在唐宋八大家中不顯,甚至有人說是買七贈一。

但其實卻誤會曾鞏了。唐宋八大家文鈔裡,共三百一十六篇文章,曾鞏一人獨得一百二十八篇。

章越有些激動地言道:“曾聽歐陽學士提及曾先生‘過吾門百千人,獨於得先生爲喜’,如今越終於見到先生一面。”

“你竟識得歐陽學士……是了,你就是章子平的族親,子厚的季弟。”說到這裡,曾鞏看向陳襄,那神情分明是心道,他怎是你的學生。

陳襄見此一幕笑了笑道:“三郎,我與自固還有話要敘,你先回去吧!依着我教的辦法學以詩賦,望日再到此來。”

“學生記住了!”

章越當即向陳襄,曾鞏二人告別。

而曾鞏看着章越的背影,欣賞地點了點頭道:“章家的子侄真各個有名家子弟風範!”

陳襄笑道:“子固,三郎雖是章家子弟,但不同於子平,子厚,實是出身寒家。”

“寒家如何了?”曾鞏不以爲然道,“你我不也是寒儒出身。”

陳襄笑道:“這倒也是。說來此子雖是寒門,但實乃可造之材。”

曾鞏之父曾佔易官至太常博士,曾鞏祖父曾致堯更是官至吏部侍郎。

但曾鞏卻稱自己爲寒儒,是因其父早被罷官,身子也不好,長兄逝去後,曾鞏雖身爲次子,卻負擔起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的責任。以至於他生活一度十分清貧,之後又接連科舉不利,打擊甚大。

曾鞏一度灰心喪氣還與老師歐陽修說打算放棄仕途,幸得歐陽修挽留。

不過轉機到了嘉祐二年,曾鞏與弟弟曾牟,曾布,堂弟曾阜,以及二妹夫王無咎,六妹夫王回六個人一起考中了進士。

此事讓天下讀書人都知道了南豐曾氏。

不過曾鞏的名次並不好,名列丙科,也就是進士第五甲。

進士第五甲,不能立即授官,必須守選。所謂選人守選者,皆須經過吏部考選,通過放選注官。

與曾鞏同一待遇的還有蘇軾的弟弟蘇轍,後來的朱熹也是進士五甲。

故而曾鞏如今在汴京,等候吏部考試授官,平日閒暇即去歐陽修,陳襄等人的府上拜訪。

曾鞏的六妹夫王回是福州人,恰巧也是陳襄門下的學生。這日曾鞏來到了陳襄府上做客,正好就看見了章越。

曾鞏聽陳襄誇讚章越,不由道:“歐陽學士也在我面前也對此子讚不絕口,以古靈先生的識人之明,此子斷不是池中之物。”

陳襄奇道:“子固兄,何來對此子有這些打探?”

曾鞏道:“實不相瞞,我方纔入內見此子俊秀挺拔,規矩守禮,心知不凡,本待走了後再詢問,沒料到他竟知我的身份。如今我家七娘八娘九娘都尚未婚配。”

陳襄恍然道:“好個曾子固,原來你打得是我學生的主意。”

曾鞏肅然道:“父兄臨終前交待之事,鞏豈敢不盡命麼,一日沒有着落,我一日不得安枕。”

陳襄看了曾鞏一眼,對他也是由衷佩服。

曾鞏父兄病逝後。

曾鞏作爲家中年紀最長男子,將幾個弟弟都培養成才,還爲幾個妹妹都挑選了極好的婚事。

如長妹妹夫關景暉爲浙江山陰人士,雖未中進士,但文采出衆。

三妹夫王安國,出自臨川王氏,是摯交王安石的弟弟。

還有另兩個關景宜,王彥深二人雖文采不顯,但也是品行端方的君子。

曾鞏無論培養弟弟,還是挑選妹夫都是出衆,更關鍵是本人文章還極好。

曾鞏本一眼相中了章越,又得了歐陽修,陳襄的誇讚,當即動了心思。

陳襄看曾鞏打聽得如此詳細,不由笑道:“選妹婿如此大事,子固我勸你還是再三謹慎,不要聽我片面之言啊,將來若出了什麼差池,休要怪我。”

曾鞏道:“選妹婿之事,自當再三謹慎,卻也應有決斷。宜家宜室的女子,總不乏男人追求。當然這年輕才子也是如此,未必沒有人快我一步,故而還是早謀早斷的好。再說你與歐陽學士的眼光,我斷然是信得過的。”

陳襄笑道:“正所謂‘官至三品,不讀相書,自識貴人,以其閱多故也。’當初也是歐陽學士將此子薦入我門下,我視歐陽學士的眼光,將他收入門下。不過子固既如此說了,我本不再多言。但有一句說在前頭,此子縱有廣博之才,然於應舉時文上卻有不足,怕是科場上有一番蹉跎,寒門子弟一步都錯不得。”

曾鞏聞言道:“我當初也是如此,不善應舉時文,故而屢試不第,僥倖之下方中了進士。至於我妹婿中不了就中不了,只要人是品行端正即可。

“至於我曾家的女子,在父母家艱難時,姐妹們都是坐在一起織布、刺繡、縫紉等等。到了夫家也必是能克勤克儉。”

“在父母家蔬食難以爲繼時,晏然處之,不貪慕繁華,到了夫家也必是能甘守貧窮。”

陳襄贊嘆道:“子固家教如此,難怪人才輩出,實在令人佩服之至。”

曾鞏笑道:“謬讚了。”

數日後。

歐陽修府上。

歐陽發之妻吳氏正在窗旁織女紅,一旁其子伏案用功讀書。

這時候歐陽發大步走來,似有話要說,吳氏見了擺了擺手,示意對方輕些手腳不要打攪其子讀書。

吳氏輕手輕腳掩上門,二人走到裡屋去,但見歐陽發對吳氏道:“方纔我服侍爹爹在書房,正巧曾子固來了,你知他與爹爹說了什麼?”

吳氏一邊織着女紅,一邊漫不經心地道:“還能是什麼?不就是討論文章之道麼?”

歐陽發搖頭道:“夫人你萬萬沒有想到,曾子固是來請爹爹打探消息的。”

“打探何人消息?”吳氏頭也不擡言道。

“就是那個章家三郎君!”

“哦?”吳氏立即放下女紅道:“曾子固打探三郎君作何?”

“此事還需怪你。”

“怪我?”

歐陽發點頭道:“那是自然,當初爹爹讓我託你在汴京好人家的女子裡給章三郎君尋一個好親事,如今大半年過去了,你連一個音信也沒有。”

“如今倒好,曾子固人家看上章三郎君了,我看如今是打探消息了,過些日子就要託爹爹說親了。”

(本章完)

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244章 王安石第578章 齊道德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326章 入對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181章 楊氏第756章 數其罪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434章 演講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539章 師生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91章 釋懷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914章 安排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672章 西夏點集請假明日更新第875章 女色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217章 拜訪第369章 路線第289章 殿上詩第662章 出兵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682章 封賞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40章 糖霜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69章 來信第148章 刻章第414章 入股第107章 見識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請假下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505章 安排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173章 傳頌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268章 捉婿第951章 自誠明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274章 議親第7章 翻案第395章 更替第925章 問政第737章 面君第76章 飯堂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13章 求學第94章 書樓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366章 先生第32章 學霸第15章 孝經第207章 不累心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565章 朕不允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89章 看榜第773章 異化第353章 卻扇第189章 相人第569章 夜談第253章 王珪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764章 價碼請假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506章 事功難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331章 三舍人第153章 茶香第47章 論文
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244章 王安石第578章 齊道德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326章 入對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181章 楊氏第756章 數其罪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434章 演講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539章 師生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91章 釋懷第562章 易風移俗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914章 安排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672章 西夏點集請假明日更新第875章 女色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217章 拜訪第369章 路線第289章 殿上詩第662章 出兵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682章 封賞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40章 糖霜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69章 來信第148章 刻章第414章 入股第107章 見識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請假下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505章 安排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173章 傳頌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268章 捉婿第951章 自誠明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274章 議親第7章 翻案第395章 更替第925章 問政第737章 面君第76章 飯堂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13章 求學第94章 書樓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366章 先生第32章 學霸第15章 孝經第207章 不累心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565章 朕不允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89章 看榜第773章 異化第353章 卻扇第189章 相人第569章 夜談第253章 王珪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764章 價碼請假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506章 事功難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331章 三舍人第153章 茶香第47章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