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集思廣益

王中正走後,章越才知道,爲何都古代大將都深恨似魚朝恩一般的人。

熙寧六年五月,熙州城經略府之中。

章越將蔡京等心腹幕僚都叫來,告訴他們自己與王中正翻臉之事。

此刻除了章楶在前線帶兵,沈括在岷州築城,章越叫來了所有幕僚。

衆幕僚們一陣默然,前方領兵大將與監軍鬧翻之事,對於二人而言都是非常不利。

宋軍還一直都保留着唐朝時官宦監軍的遺風。監軍躍居領軍大將之上的例子,竊權指揮,甚至逼死統軍大將,譬如郭解便是這般。更何況這王中正又是深得天子信任的人。

但見蔡京出面道:“翻臉的好,既是不和,何必委曲求全,倒不如鬧得聖上那去,如此也是個明白。”

蔡卞道:“大帥一直厚待這王中正,之前踏白城之戰時,軍中染疫。”

“其實我等已是處理及時,但王中正故意‘稱病’,大帥開恩讓此人在後方歇息。哪知這王中正不知感恩,繞過大帥與王君萬等將領往來,諮詢大帥用兵之事及軍中錢糧往來。”

何灌得了章越允許,當即半個屁股坐在椅上。

另外詢問進兵興州或涼州府的籌劃是否辦妥。

幕僚們有要做的事。

章越一看頓時皺眉,眼下自己根本不想打這一戰,但官家卻催着熙河路的兵馬。不說之前踏白城大捷的賞賜都還沒下來,僅眼下而論,大戰之後兵馬疲憊,各方面的準備都不成熟。

章越也會手把手地教幕僚們如此考慮問題,學習體會他做事的辦法以及學問。

但無論如何,王中正膽敢扣押章越給天子地奏疏,着實犯了他的大忌,這如何能忍?

就算沒有如此,王中正干涉指揮,在旁指手畫腳,還刺探自己的隱秘。因此連契丹都無可奈何的名將郭進最後屈死在一名宦官之手,也是可想而知了。

次日章越累了一日正欲躺倒塌上歇息,這時候汴京五百里加急軍報抵至。

何灌則繼續說下去,他定了定神將自己的心得都稟告給章越。

所以身爲一名統兵大將,你永遠不知道他在天子那邊打了你什麼小報告,但你卻不敢說他的壞話。

一旦領兵大將與監軍二人向天子的進言各執一詞。天子就會判斷這兩個人,到底是哪個人在撒謊。

其實走馬承受本就有收集邊將情報,並暗中將消息通過密奏的方式稟告給天子,甚至刺探將領喜好,糾察一切不法之事。

文及甫,蔡卞,呂升卿都會各自向他的父親,岳父,兄長寫信,告訴這裡的情事。

章越未料到還有這個緣故於是問道:“後來你如何到了古渭?”

聽得自己停頓時,章越卻道了句‘接着講’。

這涼州府和興州府,數百里奔襲風險極大,且打住了也守不住。章氏兵法只有一招,那就是淺攻進築,這大縱深奔襲還是請霍衛這樣名將來辦,還有王韶也是擅於此道,可自己這等庸將實在是辦不到。

“你用流水磨給蕃人磨面與蕃人交易糧草此舉……”

聽了蔡京,蔡卞二人言語,衆幕僚們恍然紛紛大罵王中正。

章越頓了頓對何灌道:“你有這等的才幹,我豈能讓你埋沒,來我幕下吧?”

“然而我們漢人卻是貴土賤貨,故而我以錢貨向蕃人易田,又在河流湍急處多建流水磨,以磨面之方便與蕃人多換些糧食,我看過渭水河谷當年是可以種植秈稻,還有不少漢唐留下的故渠,末將加以修葺一番,故而便有……”

頗有手工業收割農業的架勢。

章越心想此人也是耿直,毫不掩飾被王韶賞識提拔之事。

這時候吳充剛給自己來信,這是他升任參知政事後所寫。

必須厚待木徵,再以此招納董氈。

“同時我還需致信給幾位相公,向他解釋此事,讓他們爲我在官家那邊進言。”

一般情況下,走馬承受是天子心腹,他的話顯然比領兵大將更可信一些。所以領兵大將都讓自己的奏疏通過走馬承受轉發給天子。

何灌初進章越幕府便覺得新鮮,章越與他的幕僚之間,既似師生,也似上下級,而整個羣體之間,衆人也是各司其職,各盡其力。

對方道:“末將乃開封祥符人士,本是武舉出身,但後想不知天文地理如何爲將,於是入國子監從於農學!”

“末將見過大帥!”

何灌道:“末將被選爲熙河從事,得到了王……王副經略使賞識,委之以屯田之事……”

章越微微笑道:“王副經略真是慧眼識人,我不會因此介意。我記得唐時黑齒常之在河湟屯田達五六千頃,最盛時收百萬石以上,而你能在古渭屯田五六千頃,有何手段可否教我?”

章越連夜召幕僚們商議,這既是集思廣益,博採衆長,同時也是章越對幕下的一等考驗磨鍊。

章越道:“那你怎不去武學,反是去了農學?”

原來是被調劑志願了……

何灌道:“末將不敢當,這古渭至渭源乃渭水河谷,附近都是良田,只是蕃人賤土貴貨,不善於耕種。”

這時候文及甫道:“啓稟大帥,這踏白城之戰已過月餘,但至今封賞與加官仍未下達軍中,我怕過久了,下面的將士們會有怨言。何況我聽說此事兩府那邊已是熟議過了,連冊封賞賜的使者也在路上了,卻不知爲何至今遲遲不到。”

章越道:“我知道了。”

還有陣圖入京是怎麼回事?天子要千里之外遙控戰局嗎?

下旨微操將我的捧日軍神臂弓兵馬向左側移動五十步?

這簡直是搞毛線啊,章越心底大吐槽。

章越想到這裡道:“當務之急,需立即草擬一封奏疏彈劾王中正,至於王中正也會彈劾於我,便由着他去。不過此奏疏必須先他一步送到京中!”

現在整個熙河路除了自己加爲左諫議大夫外,沒有第二人升官或得到賞賜。

至於章越也要給天子和吳充寫信。

至於走馬承受給天子的密奏則可以不給對方看。

他心底有些訝異不過卻不露聲色地繼續寫信,另一面問道:“你就是何灌?如此年輕,怎知在古渭屯田之事?”

所以王中正可以扣押章越給天子地奏疏,當然章越若要繞開走馬承受,單獨向天子上札子也可以,不過這樣就扯破臉了。

何灌一面說着一面觀察章越的臉色,卻見對方始終在寫信,不知有沒有在聽?

章越想到這裡,也是毛了,剛打完青唐,又打蘭州,哪有這麼用兵的?

如今王中正已被看押,在天子沒有明示之前,這期間熙河軍政至少已爲他一人獨攬。

這便是翻臉的好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處,便是新的走馬承受或者是新的經略使抵至軍中時,天子就不會催破他攻打涼州府或是興州府。

章越自是知道是什麼情由,王中正也是可以,居然在此事上作梗。

吳充的觀點與章越不謀而合,章越提筆給吳充寫信,這時候有人稟道:“何灌在外求見!”

乍看衆人是幫章越想辦法,最後自己也都得到了鍛鍊。

章越擡頭看到不過一名十七八歲的年輕將領站在自己面前時。

難怪普天之下多少人想要追隨章公,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何灌一愣,章越此來將他升官或貶官他都不意外,但沒料到卻是讓他爲幕僚。

呂升卿,邢恕對視了一眼,章越能召二人來此,說明對他們毫不見外,所謂推心置腹也不過如此。

章越不意對方是國子監出身,還是自己改革國子監以蘇湖教法,頓時改顏相向笑道:“原來你也是太學生,坐下說話!”

不說其他,僅是從他幕下被舉薦爲知一州一縣的官員就不少,他日說不定還有一方之任。

何灌道:“朝廷在熙河開邊,跟隨大帥不少官員都連獲升遷,不少太學生嚮往書生得軍功而封爵故而都去了武學。末將沒有門路,本是報了武學,最後只好去了農學。”

章越這才意識到與王中正鬧翻後,已將此人晾在一邊已多時。

章越一看是天子下書給他與王中正的,原來秦州宋夏兩邊談判陷入僵持,天子要章越的熙河路兵馬擺出包打蘭州的架勢,並且必須以兵馬調度配置繪成陣圖送入汴京。

何灌遲疑了片刻道:“謹遵大帥之命。”

章越把筆一勾將給吳充的信寫完後,對何灌道:“極好,極好,你所言蕃人貴貨賤土,漢人貴土賤貨,我深以爲然。”

自己當初對熙河路衆將士畫了一個天那麼大的餅,如今卻遲遲不能兌現,下面官員和將士的怨念可想而知。

這對於自己的威信着實是一個動搖。

或許王中正可能覺得他沒有太過分之處,章越覺得已不能忍。

信中也是告誡之詞,要他對新降的木徵等蕃人必須以兵威臨之,讓他討賊自贖,隨加以厚賞,如此便可爲我所用,不會與董氈複合。日後討董氈也是如此。

而且邊將向天子彙報的文書都要通過走馬承受。

不是說不定,而是肯定。

何灌想到這裡,覺得能得到章越青眼加入這個幕僚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

他日經過這一番磨鍊,自己遇事必定是更加遊刃有餘了。

於是幕僚們連夜商議出了一個辦法。

第490章 罪己詔請假下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31章 佈置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871章 提攜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331章 三舍人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238章 商量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759章 登門第190章 再辭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278章 王者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663章 底氣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274章 議親第577章 酒宴第694章 首戰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506章 事功難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189章 相人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282章 上巳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92章 贈花第143章 詩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217章 拜訪第312章 良人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374章 執經第415章 暴利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1047章 熟狀請假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334章 二事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691章 鹽井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444章 風波第273章 論名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283章 平邊策第828章 叛亂第674章 渡河第377章 宮中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986章 交鋒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406章 商人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38章 仙霞嶺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456章 王韶第84章 招攬人才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350章 大婚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272章 逛逛第60章 上架感言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272章 逛逛第750章 商量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96章 期集二第163章 恩惠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713章 抓人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
第490章 罪己詔請假下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31章 佈置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871章 提攜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331章 三舍人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238章 商量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759章 登門第190章 再辭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278章 王者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663章 底氣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274章 議親第577章 酒宴第694章 首戰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506章 事功難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189章 相人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282章 上巳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92章 贈花第143章 詩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217章 拜訪第312章 良人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374章 執經第415章 暴利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1047章 熟狀請假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334章 二事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691章 鹽井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444章 風波第273章 論名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283章 平邊策第828章 叛亂第674章 渡河第377章 宮中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986章 交鋒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406章 商人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38章 仙霞嶺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456章 王韶第84章 招攬人才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350章 大婚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272章 逛逛第60章 上架感言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272章 逛逛第750章 商量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96章 期集二第163章 恩惠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713章 抓人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