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

得知吳漢只帶着二十騎來到薊城,苗曾壓根就沒把吳漢放在眼裡,他帶着一干隨從和護衛,從薊城裡出來。吳

漢一行人就在城門外,苗曾大咧咧地走上前去,先是上下打量吳漢一番。吳漢的形象非常好,也可以說非常具有迷惑性。

如果單看外表的話,吳漢就是個萬里挑一的美男子,氣質出衆的貴公子。面

如冠玉,目若朗星,鼻如懸膽,脣紅齒白,身材修長,體型勻稱,風度翩翩,玉樹臨風。即便是男人見了他,都會忍不住多看上幾眼。

可吳漢的內在和外在是截然相反的。劉秀爲人仁善,麾下的衆將大多也不是殘暴之人,而吳漢當屬衆人中的異類。

劉秀軍的將領中,很少有人敢做屠城這種事,但吳漢卻做過好幾次,這也是吳漢最被後世詬病的地方。看

到劉秀派來的只是這麼一個小白臉,苗曾心中頓生輕視之意,向吳漢身後看,果然只有二十騎,不多不少。

苗曾心中嗤笑,態度傲慢地問道:“我乃幽州牧苗曾!你是吳漢?”吳

漢朗聲說道:“在下乃蕭王帳下偏將軍,吳漢吳子顏!”

苗曾輕描淡寫地哦了一聲,似笑非笑地看着吳漢,問道:“你是封蕭王之命而來?”“

正是!”

“蕭王派你來薊城,所爲何事?”

吳漢說道:“冀州匪患,日漸猖獗,且賊軍兵力衆多,大王望苗州牧能集結幽州兵馬,出兵援助冀州!”“

哦?”苗曾不以爲然地說道:“你回去稟報蕭王,下官初到幽州赴任,諸事不通,現無力召集幽州兵馬。”

吳漢眯了眯眼睛,問道:“我有帶來大王手諭,苗州牧可是要抗令不遵?”

苗曾哈哈大笑,一字一頓地說道:“蕭王的命令,還落不到我苗曾的頭上,你回去轉告蕭王,只命令我幽州牧做事的,只有陛下!”

吳漢點了點頭,伸手入懷,從懷裡掏出一塊純銅打造的蕭王令牌,振聲說道:“蕭王令在此,命苗州牧速速召集幽州兵馬,出兵冀州!”

苗曾差點氣樂了,用眼角餘光睨着吳漢,以及他手中的蕭王令牌,好像在說,你吳漢是聽不懂人話嗎?蕭王無權命令他,能命令他的,只有天子!吳

漢好像沒看懂苗曾的意思,將手中的令牌再次向前湊了湊,與苗曾的距離之近,都快貼到他的臉上了。

苗曾下意識地倒退一步,勃然大怒,厲聲喝道:“吳漢,豎子無禮!我再對你說一次,能命令我苗曾的,只有天子,蕭王之令,苗曾恕難從命!”

吳漢點點頭,將手中的令牌放下,問道:“這麼說來,苗州牧是執意要違抗蕭王之命了?”苗

曾笑了,輕蔑地說道:“天下初定,王公貴胄,不知凡幾,倘若王公之命,曾都要遵從,那曾在幽州豈不忙死了?”他

說這話,是暗指劉秀沒有自知之明,他區區一個空頭銜的蕭王,又有什麼資格來命令自己?

再者說,他不知道自己這個蕭王是怎麼得來的嗎?那只是陛下用於安撫他的。

吳漢低頭,看着自己手中的令牌,說道:“看來,在苗州牧眼中,這蕭王的令牌,一文不值。”苗

曾咯咯咯地笑出聲來,向前探着腦袋,問道:“難道,吳將軍只是剛剛纔領會到?”究竟是你傻,還是劉秀傻?你們是真傻,還是在和我裝傻?就

在苗曾笑個不停的時候,吳漢緩緩擡起手中的令牌,高舉到空中,苗曾還沒反應過來呢,吳漢已一令牌狠狠砸在苗曾的頭上。啪

!令

牌可是純銅打造而成,放在手裡掂一掂,起碼得有數斤之重,加上吳漢力大,這一令牌結結實實地砸在苗曾的腦門上,隨着一聲脆響,當場便把苗曾砸倒在地。

頃刻之間,苗曾的腦門血流如注。苗

曾躺在地上,兩眼瞪得又大又圓,但卻沒有焦距,臉上的表情也充滿着茫然,此時他的大腦都被砸得一片空白。此

情此景,讓苗曾手下的隨從、護衛驚呆了,也讓城頭上的軍兵們看傻了,即便吳漢帶來的二十名手下,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吳漢用令牌將苗曾砸倒在地後,不依不饒,彎下腰身,掄起膀子,揮着令牌,一下接着一下的在苗曾的腦袋上連砸。

“大王令,你敢不從,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你苗曾區區一州牧,竟敢公然違抗大王之命,你該當何罪?你他孃的該當何罪?”

吳漢一邊說着、罵着,一邊用令牌猛砸苗曾的腦袋,啪啪啪的聲響,不絕於耳,血珠子順着苗曾的腦袋,四處飛濺,在吳漢的臉頰上留下一片片的紅斑。只

眨眼的工夫,苗曾的腦袋就變成了血葫蘆。

吳漢自己也砸累了,喘口粗氣,抽出肋下的佩劍,片刻都未遲疑,一劍直接斬下苗曾的腦袋,而後,他提着苗曾的人頭,看向苗曾身後的隨從和護衛。

也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如夢方醒,一個個臉色大變。誰都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小白臉,竟然突然發起瘋了,當着己方衆人的面,竟然把州牧給殺了。譁

啦啦!一

時間,城頭上、城頭下的軍兵們,紛紛把弩機擡了起來,鋒芒一致對準吳漢,手指頭扣在懸刀上,作勢要想吳漢放箭。吳

漢後面的二十名軍兵,齊齊奔跑上前,以自己的身體死死將吳漢護住。吳

漢提着苗曾的斷頭,一扒拉麪前的手下弟兄,將人們推開。

他不但沒退縮,反而還向前走了好幾步,出了人羣,高舉起手中的蕭王令牌,大聲喝道:“蕭王令在此,誰敢放箭?”靜

!薊城城前,死一般的寂靜。苗曾的手下,成千上萬,而吳漢這邊,只有二十名兵卒,但這些成千上萬的軍兵,卻被吳漢一人給震懾住了。

吳漢高舉着蕭王令牌,再次跨前兩步,大聲喝道:“苗曾公然違抗王令,現已被漢就地正法,凡膽敢違抗王令者,格殺勿論!”他

一邊說着話,一邊高舉着血跡斑斑的蕭王令牌,徑直地向前方的苗曾隨從、護衛們走去。

隨着他一步步的走近,人們無不面露懼色,不由自主地連連後退。

現場有這麼多的苗曾手下,可是面對着隻身走過來的吳漢,竟無一人敢對吳漢扣動懸刀,向他射出弩箭。

步步逼近的吳漢,他一個人的氣場,已完全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壓制住了。

吳漢明明只一個人走過來的,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心裡到底在怕什麼,但就是不敢對他放箭。劉

秀對吳漢的評價是,‘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差強人意這個成語,也就是出自於此。不

過劉秀用的差強人意,可和現在的差強人意不是同一個意思,而是甚強人意的意思。

意思就是說,只要有吳漢在,便可大大振奮人心,吳漢一個人,能敵得過一國的軍隊。一

人敵一國!有這麼善戰的部下,作爲主公的能不喜歡嗎?雖說吳漢性情殘暴,好殺成性,但屢次犯錯,劉秀都不忍嚴懲於他,都給予吳漢極大的包容。

有這麼一個功高蓋主的部下,劉秀非但不忌憚,不提防,反而還能不斷的容忍吳漢的犯錯,從中既能看出劉秀的心胸,更能看出劉秀這個人的自信。

歷朝歷代,爲何會頻繁出現鳥盡弓藏的情況,歸根結底,就是做主的人,擔心部下們功高蓋主,怕部下們覬覦自己的位置,簡單點說,就是出自於不自信。而

劉秀在這方面的情商,要遠遠高過他的先祖劉邦。苗

曾帶出城的部下們,被不斷走來的吳漢逼得一退再退,到最後,人們都快退進城門洞裡。其

中一名文官臉色慘白,看着一手高舉着蕭王令牌,一手提着苗曾人頭,彷彿殺神附體、天神下凡般的吳漢,他再堅持不住,兩腿一軟,噗通一聲跪到地上,身子哆嗦成一團,結結巴巴地說道:“下……下官願……願遵從蕭王之命……”有

人開了頭,其他的官員們也都紛紛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齊聲說道:“下官願遵從蕭王令!”官

員們都下跪,表示服從劉秀,剩下的侍衛和軍兵們面面相覷,過了一會,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齊刷刷地跪到地上,齊聲說道:“我等願聽從蕭王調遣!”吳

漢一個人,帶着二十名軍兵,來到薊城,面見苗曾。苗曾壓根就沒想過,人家是奔着要自己命而來的。他

還真就毫無顧慮的出城和吳漢見了面,結果一言不合,他便做了吳漢的劍下鬼。估

計直到死,苗曾的腦子都是茫然的,都沒想明白,吳漢的膽子爲何會這麼大,只帶着二十名軍兵,就敢當着己方千軍萬馬的面,對自己下此毒手。嗯

!不得不說,這就是吳漢,這就是他做事的風格。他的腦回路並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來判斷,很多時候,吳漢做出的決定都是匪夷所思,令人震驚。

吳漢出其不意的殺了苗曾,而後,他沒有損耗一兵一卒,沒有動一刀一槍,全盤接收了苗曾麾下的兩萬將士。而

後,吳漢又以劉秀的名義,向幽州諸郡,發出蕭王令,勒令各郡,調派騎兵,增援冀州,集結地就設在薊城。

吳漢殺苗曾,如同一枚重磅炸彈,震驚幽州全境。幽州各郡府得知此事後,太守、都尉們無不暗暗咋舌,吳漢的膽子是真大,人也是真狠啊!

雖說當今天下是更始朝廷,但朝廷遠在長安,離幽州遠着呢,而劉秀就在河北,殺神吳漢就在幽州,與己方近在咫尺。

違抗朝廷的命令,自己未必有事,但若違抗劉秀的命令,違抗吳漢的命令,估計吳漢馬上就會領兵攻打過來,到時,只怕自己也會步上苗曾的後塵。各

郡府在接到吳漢的蕭王令後,沒有一個敢不遵從的,紛紛派出本郡的幽州突騎,向薊城方面集結。在

吳漢殺苗曾的同時,耿弇去到了上谷郡,見到了由劉玄任命的上谷太守韋順、漁陽太守蔡充,耿弇對他二人也沒客氣,直接下令處死。和

吳漢殺苗曾不一樣,上谷本來就是耿家的地盤,而且韋順和蔡充手裡也沒有兵馬,兩個光桿司令,又身在人家的地頭上,連點反抗之力都沒有,完全是任人宰割的命。

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二百六十章 戰前休養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二百六十章 戰前休養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
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二百六十章 戰前休養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二百六十章 戰前休養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