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

翌日,劉秀去到軍營,召集麾下的衆將議事。中軍帳內,核心的文官武將齊聚一堂。現在劉秀麾下大軍已接近二十萬,文武官員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除

了鄧禹、朱祐等這些老部下外,現在又多了馮愔、宗歆、鄧尋、耿欣、左於等武將,另有韓歆、李文、李春等謀士。

雖說劉秀的中軍帳已經夠大的了,但坐下這許多人,仍顯得有些擁擠。劉秀右手邊的文官,坐了好幾列,左手邊的武將,人數更多。等

人都到齊了,劉秀率先開口說道:“對於平定賊軍之事,我已下定決心,先治理魏郡!”聽

聞這話,在場的衆人立刻交頭接耳,輿論紛紛。誰

都沒想到,主公竟然首先選擇對魏郡的賊軍下手。要知道魏郡依附的可不是本方,魏郡太守陳康業已歸順朝廷,是謝躬那邊的人。

鄧禹眯了眯眼睛,心思轉了轉,倒吸口涼氣。坐在鄧禹旁邊的吳漢向他那邊湊了湊,小聲問道:“鄧君,大王先治魏郡,這是何意?”向

劉秀那邊看了一眼,而後鄧禹壓低聲音,小聲說道:“恐怕,大王是準備對謝躬下手了。”吳

漢先是一怔,而後嘴角揚起,喜笑顏開,低聲道:“這是好事!我早就看那賊子不順眼了!”雖

然吳漢還不太明白爲何先治魏郡,等於是要對謝躬下手,反正現在在邯鄲,甚至在整個河北,他最看不順眼的人就是謝躬。能

除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他心裡自然非常高興。

鄧禹微微皺着眉頭,他想的可比吳漢多得多。己

方已經殺了苗曾、韋順、蔡充,現在又要除掉謝躬,主公是不是太急了點?

就算長安朝政混亂,但真把劉玄逼急了,孤注一擲,引大軍進犯河北,於己方十分不利。

劉秀拋出這個引子之後,沒有馬上說話,而是默默等着衆人討論和消化。

過了一會,他方緩緩開口說道:“魏郡與邯鄲,近在咫尺,魏郡生亂,邯鄲難以倖免,故,我以爲,先治魏郡之賊軍,方爲重中之重。”

人們面面相覷。與趙郡接壤的郡可不止魏郡一個,北面有常山郡,東面有鉅鹿郡和廣平郡。

鉅鹿和廣平的匪患那麼嚴重,而且都歸屬了己方,主公不去平定這兩地的賊軍,怎麼去幫着謝躬平定魏郡之賊軍?

劉植乾咳一聲,說道:“大王,魏郡之賊軍,多爲青犢部,而青犢軍的根基並不在魏郡,而是在河內,我方若引大軍入魏郡,青犢賊可避其鋒芒,逃回河內,如此一來,我方……難以制敵!”

青犢軍在魏郡,所採用的戰術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派小股兵力是打他,人家能一口把你吃掉,若派大批將士去打他,人家立刻便逃回河內,讓你的勞師動衆成爲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白白消耗。在

劉植看來,想平定魏郡的賊軍,難度太大。

在場的許多人紛紛點頭,認同劉植的說法。

首先,魏郡賊軍不太容易平定,其次,就算己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魏郡的賊軍平定了,那也是在幫謝躬做嫁衣,這又何必呢?

劉秀目光深邃地說道:“倘若賊軍要跑,我們就去拔它的跟,出兵河內!”劉

植張了張嘴巴,呆呆地看着劉秀,隱隱約約的意識到,主公出兵魏郡好像只是個引子,其真實目的是河內郡吧?河

內郡與魏郡接壤,但河內不屬於冀州,而是歸屬於司隸。不過河內郡和冀州一樣,同屬於河北地區。

鄧禹目光低垂,幽幽說道:“大王,只我方一軍之力,出兵河內,多有不足,當與謝尚書一同出兵,最爲穩妥。”雖

說河內境內也是賊軍四起,但畢竟歸屬於司隸,己方暫時還沒有涉足。貿

然己方出兵河內,這恐怕會引起長安朝廷的恐慌,弄不好長安朝廷都會以爲己方打算揮師西進,直取長安。與

謝躬一同出兵,那就不一樣了,表示己方出兵河內,只是爲平叛,別無它意。在

場的許多人,都聽得雲山霧繞的,怎麼己方平叛都平到河內去了?

寇恂環視在場衆人,說道:“青犢軍的根基,在河北的犬射,青犢軍若在魏郡吃了虧,一定會向犬射逃竄,我方在追擊青犢軍的同時,可順勢接收河內諸縣,進而控制整個河內郡。河內素有天下糧倉之美譽,控制了河內,我軍之糧草,將再無後顧之憂。”任

光眉頭緊鎖地說道:“謝躬又怎麼可能會讓我軍控制河內?”

這時候,劉秀突然開口說道:“倘若謝尚書死了呢?”

中軍帳內的衆人臉色同是一變,齊刷刷地看向劉秀。劉秀正色說道:“我方若想徹底平定河北之賊軍,必不能有後顧之憂,而謝尚書的存在,已對我方造成諸多阻力。”

稍頓,他輕輕嘆了口氣,說道:“謝尚書有治國之才,奈何,我屢次招撫,他都未允,不得已,我也只能出此下策。”謝

躬在河北,不僅對劉秀造成諸多的阻力,而且他還是劉玄安插在河北的一隻眼睛,死死盯着劉秀的一舉一動,這讓劉秀有如坐鍼氈之感。隨

着劉秀勢力在河北的不斷壯大,他與劉玄的矛盾日益尖銳,這時候,謝躬自然而然的成爲了劉秀和劉玄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是劉秀必須得針對的對象。不

能爲自己所用,那麼,就只能將他除掉。劉

秀是仁善,但他絕不是個心存婦人之仁的人,該他心狠、該他出手的時候,他絕不會心慈手軟。

這次的議事,劉秀只是向部下們透出點風聲,具體要怎麼做,他沒有說得太清楚。事隔兩天,他派人給謝躬送去請帖,請謝躬到王宮議事。得

知劉秀邀請謝躬入王宮議事,秦子嫿勸謝躬不要去,上次他與劉秀鬧得不歡而散,這次劉秀突然送來請帖,誰知道劉秀按的是什麼心思?對

於夫人的勸阻,謝躬不以爲然,在他看來,劉秀還沒有膽量敢公然殺害自己這位尚書令。他安撫秦子嫿一番,而後,便應邀去往王宮,面見劉秀。

幾日前的不愉快,好像在劉秀這裡已經完全煙消雲散了,劉秀熱情款待謝躬。現

在頭腦冷靜下來,加上劉秀又如此客氣,謝躬反而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向劉秀說道:“幾日前,下官犯上,對蕭王無禮,還請蕭王恕罪!”劉

秀仰面而笑,說道:“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孤不會計較。”稍頓,他話鋒一轉,說道:“這次孤請謝尚書來王宮,主要是爲了商議平定匪患之事。”謝

щшш✿ ttκā n✿ ¢Ο

躬聞言,面色頓是一正。河北的匪患,不是他一個人能平定得了的,必須要得到劉秀的全力協助才行。他正色說道:“蕭王可有平定賊軍之良策?”劉

秀苦笑,說道:“現賊軍勢強,反而我方勢弱,平定賊軍,絕非易事,也沒有捷徑可走。”

“是啊!”謝躬忍不住感嘆了一聲,現在他也被河北四處流竄的賊軍弄得焦頭爛額,束手無策。劉

秀說道:“孤以爲,要平定河北之賊軍,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來!孤打算,先治理魏郡之賊軍!”

謝躬眼睛一亮,他還真沒想到,劉秀會首選魏郡。好像生怕劉秀反悔似的,謝躬急忙追問道:“蕭王打算何日出兵?出兵多少?”“

只要準備妥當,糧草充足,可即日出兵,由孤親自率領,發兵十萬,勢必將魏郡境內之賊軍,一舉殲滅!”劉秀斬釘截鐵地說道。

謝躬二話不說,站起身形,向劉秀深施一禮,而後,他神情激動地說道:“蕭王有如此決心,真乃魏郡百姓之福!下官代魏郡百姓,多謝蕭王!”

劉秀樂了,說道:“孤奉陛下旨意,招撫河北,平定河北賊軍,還河北百姓太平盛世,亦是孤分內之事,責無旁貸。”

與劉秀相處這麼久了,從劉秀口中聽到的順耳之言,沒有幾句,這次劉秀所言,算是說進了謝躬的心坎裡。

謝躬再次拱手,再次深施一禮,說道:“下官亦會親率全部兵馬,隨蕭王一同出兵魏郡,剿滅賊軍!”對

劉秀,謝躬的忌憚還是太深了。

他確實不放心讓劉秀單獨去魏郡平定賊軍,擔心劉秀打着打着,隨便找個什麼藉口,就把魏郡太守陳康殺了,然後再提拔起一個忠誠於他的太守,這樣一來,劉秀便把魏郡平定到他自己的囊中了。

即便謝躬不提同行,劉秀還想邀請他同行,現在謝躬主動提出來,劉秀反而省了口舌,他哈哈大笑道:“有謝尚書同行,你我兩軍,合力對敵,此戰,將更有把握,我軍必勝!”見

劉秀如此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同行,謝躬心頭大喜,神情激動地說道:“蕭王所言極是,此戰,我軍必勝!”謝

躬是滿懷着喜悅之情,別過劉秀,返回自家的府邸。看到謝躬安然無恙的歸來,秦子嫿提到嗓子眼的心總算是落了下來。

她追問謝躬,這次入王宮見到劉秀,都談了什麼事。謝

躬把自己和劉秀談話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向秦子嫿講述了一遍。秦

子嫿聽後,陷入沉思。考

慮許久,她突然打了個冷顫,說道:“魏郡業已歸順於朝廷,蕭王不出兵平定歸順於他的郡縣,卻偏偏選擇了魏郡,事出反常必有妖!上次夫君與蕭王已經撕破臉面,而這次,蕭王卻不計前嫌,熱情款待夫君,事出反常必有妖!蕭王欲平定魏郡賊軍,勢必是爲奪取魏郡,可他卻同意夫君可一同前往,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一連說出三次‘事出反常必有妖’來提醒謝躬,劉秀此舉絕不簡單。謝

躬聽後,哈哈大笑,摟住秦子嫿的腰身,不以爲然地說道:“夫人多慮了,對蕭王,夫君還是有些瞭解的!”

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門接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
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門接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