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

晌午,朝陽城法場。

法場的四周,幾乎都找不到空地,放眼望去,全都是人,裡三層、外三層,黑壓壓的一片,圍的是水泄不通。這般萬人空巷的場景,朝陽城已好些年都未曾有過。

人們聚集到這裡,只爲了一件事,看鄭達、魏充、何文、何普、沈忠被處以極刑。

他們五人的家人,也都被押到了刑場,不過不是要被斬首,只是被押來示衆。朝

陽的百姓們對鄭達五人恨之入骨,對他們的家人自然也不會待見,好在有軍兵保護着他們,不然的話,光是百姓們扔來的石頭就把他們砸死了。

當鄭達、魏充等五人被押上斬首臺的時候,現場的氣氛頓時間被推上高潮。人們手指着鄭達等人,無不是破口大罵,聲浪一陣高過一陣。

鄭達等人連頭都不敢擡,一個個耷拉着腦袋,跪在斬首臺上的身子都快縮成一團,哆哆嗦嗦地抖動個不停。很

快,有四名軍兵擡上來兩口大箱子。下面的百姓們看不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一個個點着腳尖,伸長了脖子,爭先恐後的張望。這

時候,有一名身穿漢制武官官服的青年走上斬首臺,他先是看看鄭達等人,而後走到斬首臺的中央,站定,他沒有說話,目光緩緩掃視下面的百姓們。

青年的年紀不大,但氣場可不小,尤其是穿着漢制的官服,帶給人一股隱隱的壓迫感。他

雙目晶亮,彷彿兩顆黑曜石,掃視的目光,讓人感覺好像有兩道電光在自己的臉上掠過。下面人羣的嘈雜聲越來越小,漸漸的,整個刑場都寂靜下來。

聽下面沒有動靜了,青年這才朗聲說道:“在下劉秀,乃柱天都部偏將軍!”隨

着他的話音,下面哄的一聲,寂靜的現場頓時間像炸了鍋似的。

“他就是劉秀!”“劉秀就長這個樣子嗎?”“他真的是柱天都部的劉秀?”“……”

下面的百姓們說什麼的都有,但大多都是抱着懷疑的態度。朝

陽之戰,以劉秀爲首的舂陵軍不僅抵擋住了朝陽縣兵、山都縣兵、和成要塞軍的聯手進攻,反而還將數千之衆的官兵全部殲滅。人

們早就把這場戰事傳揚開來,對劉秀的傳言也有很多,但在傳言當中,劉秀的形象大多都是身高八尺,虎背熊腰,青面獠牙,狀似厲鬼。現

在親眼見到劉秀的本人,人們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劉秀的真實形象和傳言中的形象,相差太懸殊,他長得非但不嚇人,反而還英俊秀氣、文質彬彬,冷眼看去,就是個年輕的儒生。

雖然不知道自己在傳言中被描述成什麼樣子,不過看百姓們臉上驚訝的表情,劉秀也能猜出一二。他心中暗笑,臉上可沒有表現出來。

他手指着鄭達五人,說道:“鄭達、魏充、何文、何普、沈忠五人,強取豪奪,囤積糧食,爲謀私利,哄擡糧價,導致朝陽糧價虛高,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實乃十惡不赦,罪不可恕!”

他這番話,算是說到了人們的心坎裡。臺下的百姓們羣情激奮,紛紛振臂高呼道:“殺!殺!殺!”劉

秀走到那兩口箱子近前,彎下腰身,向裡面一抓,抓出一把寫在絹布上的借據,他振聲說道:“相信諸位鄉親都認識這些吧?”“

是……是借據!”

“沒錯!我向鄭達賒糧的時候,就立過這樣的借據!”

人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屏息凝神,目不轉睛地看着劉秀手裡的那一大把借據。劉

秀將手中的借據扔回到箱子裡,然後向一旁招了招手。有一名兵卒拿着火把,走到劉秀近前。

後者接過兵卒遞來的火把,看了看下面的百姓,緊接着,將火把向箱子裡一放,呼的一聲,事先已澆過火油的絹布沾火就照。

劉秀沒有絲毫的遲疑,將兩口大箱子裡的借據全部點燃。

看着冒着火光的兩口大箱子,在場的衆人都看傻了眼。

劉秀將火把向旁一扔,大聲說道:“這是從鄭達、魏充、何文、何普、沈忠五人家中搜出的借據,即刻起,這些借據已被焚爲灰燼,統統作廢!”

譁——法

場內,頓時又炸開了鍋。要知道人們給鄭達等人立下的借據,就如同催命符一般,終日提心吊膽,寢食難安,生怕哪一天有人突然找上門來,逼自己還債。

可現在好了,這些借據,被劉秀一把火燒了個精光,自己以後再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也

不知道是誰,最先大喊一聲:“劉將軍恩同再造,受草民一拜!”緊

接着,臺下的百姓們紛紛屈膝跪地,向臺上的劉秀叩首行大禮。

劉秀急忙擺手說道:“諸位鄉親,快快請起!”稍頓,他又道:“我在這裡,可以向諸位保證,只要柱天都部在朝陽一天,朝陽的糧價就絕不會超過千錢一石!”

以當時全國物價的水平,能把糧價控制在每石千錢以內,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雖說每石千錢的糧價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依然十分昂貴,但起碼比每石萬錢要強得多,人們就算吃不飽,但也不至於被餓死。“

謝劉將軍!”“謝劉將軍!”

百姓們的道謝之聲不絕於耳,劉秀繼續說道:“莽賊無道,狗官更是禍亂地方,朝陽的鄉親都受苦了,等會,鄉親們可以到縣衙找戶吏登記,凡朝陽城內的百姓,每家每戶皆可領糧五斗,領錢三百。”人

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亂哄哄的現場頃刻間又寂靜下來,人們面面相覷。有膽大的百姓壯着膽子問道:“劉將軍,是……是可以到縣衙白拿五斗糧、三百錢嗎?”劉

秀笑了,點頭說道:“是!”“

誰……誰都可以去領?”“

只要是戶籍在冊,每戶皆可來領!”這

一回,在場的衆人可都聽清楚了,現場再次炸鍋,剛剛站起來的衆人,又再次紛紛跪地,向劉秀跪拜叩謝,就差點沒三呼萬歲了。

人們從沒想過,自己還能遇到這樣的好事,可以白拿糧食,白領錢。其

實劉秀也只是慷慨他人之慨罷了。

朝陽城總共有八千多戶,每戶五斗糧,也就四萬石而已,看起來是不少,但僅鄭達一家的秘密糧倉裡,就有屯糧差不多十萬石,若再加上魏充、何文、何普、沈忠四人的屯糧,合計得有二十萬石。

很難想象,在天下大旱之際,他們五人竟然能在朝陽囤積下二十萬石之巨的糧食。

劉秀從這些繳獲的糧食中拿出四萬石,分給飢腸轆轆的朝陽百姓,並不算傷筋動骨,而且還能贏得人心。

另外,他們佔領朝陽,可不是想在這裡過把癮就撤走,而是想在這裡長治久安,那麼穩定內部就變得至關重要。

如果城內的百姓們都吃不飽肚子,朝陽城內的局勢又怎能穩定?

此時劉秀做出的決定並非臨時起意,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考量。開倉放糧,這是最能拉攏人心又能最快穩定局勢的手段。

把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都頒佈完,接下來,就是斬首的重頭戲了。鄭達、魏充、何文、何普、沈忠五人,一個接着一個的被砍了腦袋。剛

開始行刑的時候,下面的百姓還罵聲連天,但漸漸的,現場的百姓越來越少,等最後一人沈忠伏法時,現場幾乎沒剩下幾個百姓了。人

們都已爭先恐後的跑去縣衙,去領錢糧了。與錢糧相比,看鄭達等五人被斬首的熱鬧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行刑完畢,鄭達等人的首級被掛在城頭上示衆,屍體則被草蓆子一卷,草草掩埋。

回縣衙的路上,劉秀看向身旁樂呵呵地鄧禹,問道:“仲華,我做的怎樣?”鄧

禹拱手說道:“以後朝陽百姓,定會牢記主公之恩情。”

劉秀笑了笑,說道:“人們能不能記住我們的恩情,不重要,只要城內安定,我們在朝陽方能長治久安。”

即便哪天郡軍攻打過來,他們有城內數萬百姓的支持,抵抗起來也心中有底多了。他

們正說着話,一名兵頭騎馬奔跑過來。馬武轉頭一瞧,認爲這名兵頭,問道:“薛屯長,你不守城門,跑進城內作甚?”那

名薛姓的屯長到了衆人近前,翻身下馬,插手施禮,說道:“主公、將軍,外面來了好大一羣流民,口口聲聲要見主公!”

劉秀一怔,流民?馬武莫名其妙地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得有五、六百人!”

“這麼多!見主公何事?”“

這……他們沒說!”“

主公,我先去看看!”馬武說着話,便要去往城門那邊。劉秀沉吟片刻,說道:“子張,我跟你一起去吧!”劉

秀帶着鄧禹、馬武一行人,去往南城的城門。到

了城門這裡,舉目向外一瞧,正如薛姓屯長所言,城門外站了好大一羣的流民,看樣子,沒有六百也得有五百多號。

馬武面沉似水,低聲提醒道:“主公,該不會是官兵喬裝改扮的吧?小心有詐!”他

話音剛落,城門外有人大聲呼喊道:“劉將軍!劉將軍還認識小人嗎?小人唐羣啊!”劉

秀順着話音轉目看去,只見一名身材消瘦的青年站在人羣前,正向自己練練揮手。劉秀還真認識這個叫唐羣的青年,當初他來朝陽做佯攻的時候,帶了三千多的流民,而唐羣正是其中的一員。別看他年紀不大,身材也消瘦,但體格很精壯,有把子力氣,人又機靈又能張羅,能說會道,在流民當中,他也做了個小頭目。看

到唐羣,劉秀先是一怔,而後催馬出了城門,同時不解問道:“你們不是回鄧縣了嗎?怎麼又跑回來了?”

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
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