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

張勳可沒有紀靈那般的張狂,奉袁術的命令帶兵去守陰陵,到也是中規中矩,不敢有絲毫地造次,進駐陰陵之後,立即加強了陰陵的城防,準備依託陰陵高大的城牆做長期堅守的打算。

陰陵以前是九江郡的郡治所在,袁術稱帝之後,改九江郡爲淮南尹,治所也遷到了都城壽春,但陰陵做爲郡城,無論是城牆的高度厚度,都是遠超一般的縣城,城內防禦工事齊備,城外有護城河,城下有拒馬鹿角,地上備有滾木擂石箭塔牀弩,而且張勳的五萬人馬到位之後,陰陵城的守備空前強大。

在淮南,能與袁術第一大將紀靈比肩而立的,也只有張勳,不過同紀靈的飛揚跋扈驕狂恣意比起來,張勳要沉穩幹練的多,這些年來與紀靈明爭暗鬥,一直是貌合神離,此次傳來紀靈在義成慘敗身死的消息,倒讓張勳有點兔死狐悲的感覺。經歷過盱眙之戰,張勳清楚劉澤的實力如何,此次劉澤大舉南下,張勳統兵拒守陰陵,深感壓力山大。

在張勳看來,紀靈之敗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紀靈還真把他自己當成了韓信項羽,換句話說,就是換了韓信項羽來,也未必就能用這些計策對付得了劉澤。對於紀靈而言,最明智的做法莫過於放棄掉淮北的那幾個孤縣,沿淮河佈署防禦工事,以淮水爲屏障防範劉澤的進攻。真的不想放棄淮北的土地,也可以固守義成等縣,依託城防堅守,雖然死守義成並非良策,但比起紀靈背水一戰來說,卻着實又高出了一籌。紀靈的背水列陣破釜沉舟,可以說是昏招之中昏招,根本就沒有摸索清對方的兵力部署作戰意圖,紀靈就異想天開地用這種極端的手段去鼓舞士氣。下場之慘烈也就不足爲奇了。

淮南軍現在的狀況,張勳可是有着比紀靈更清楚的認識,這次他統率的五萬軍隊,其中有一半都是後來招募到的新兵,別說是沒有上過戰場,就連繫統的新兵訓練都沒有完成,戰事緊急。直接就發派到陰陵前線來了,這樣的兵士素質可想而知了。就算是那些跟着袁術東征西討南北廝殺的老兵,由於糧餉被剋扣,也個個都是怨聲載道,士氣低迷。

就憑着這樣的一支軍隊,張勳想也沒想野戰與徐州軍交鋒的事。雖然此次劉澤派來的僅僅只有四萬多人,而且領軍的也並不是劉澤的心腹之將而是新近歸降的呂布舊將張遼,可張勳一點也不敢大意,從徐州傳來的消息,劉澤剛剛完成了對軍隊的重組,選優汰劣,可以說。現在出戰的,都是最精銳的部隊,自己絕難匹敵。

所以張勳放棄了與徐州相鄰的鐘離,選擇了在陰陵固守,而且張勳下令,任何人不得開城出戰,擅離職守者,一律殺無赦。

第四軍團在夏丘與第一軍團分兵之後。旋即就南渡淮水,從盱眙出發,沿着淮河南岸,向壽春方向挺進。張遼沒有輕兵冒進,而是步步爲營,徐緩推進,很快就拿下了無兵防守的鐘離。兵鋒直指陰陵。

斥侯兵已經將陰陵方面袁軍的情況探了個一清二楚,張勳此時龜縮在陰陵城中,根本就沒有出戰的意圖。張遼將大營紮在了陰陵以東二十里的地方,急召諸將議事。

劉澤在北線全殲紀靈五萬大軍的消息已經傳到了第四軍團大營。諸將歡欣鼓舞之餘,也深感壓力。劉澤的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乾脆利落地吃掉了紀靈的五萬人馬,連一個漏網之魚也沒有,而第四軍團自出戰以來,還未同淮南軍打過一仗,橫亙在第四軍團面前的,是張勳的五萬人馬,只有攻下陰陵,殲滅張勳的人馬,第四軍團才能向西挺進,完成與第一軍團會師與壽春城下的計劃。自副都督太史慈高覽以下,諸將皆是躍躍欲試,都想當攻城的第一先鋒,主公都已經在淮北大獲全勝了,第四軍團沒有理由在陰陵城下裹足不前。

但張遼卻是一臉的沉靜,他不是不想爭功,但他知道攻城不是兒戲,何況守城的軍隊人數還在自己軍隊之上,如果一昧地強攻硬攻的話,只會徒增士兵的傷亡,能不能拿下陰陵還是未知之數。

主公在淮北的大勝,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卻是有着極其偶然的因素在裡面,如果不是紀靈的剛愎自用,這一仗固然能贏,但也絕對不會贏得那麼輕鬆。張勳顯然是吸取了紀靈的教訓,將其全部兵力龜縮到了陰陵城中,依託堅城固守。無論在何種情形下,依城固守都是最好的防禦手段,同等的兵力之下,攻城部隊的傷亡必定會大於守城部隊,如何在保證傷亡代價最低的情況下,迅速地拿下陰陵城,是張遼首先必須在考慮的問題。

張遼很清楚,現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劉澤力排衆議給他的,無論是論資排輩還是按功勞戰績,張遼都不可能與劉關張三人比肩而立,甚至凌駕於趙雲太史慈徐榮張郃之上,對第四軍團都督的任命,徐州高層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見,但劉澤始終堅持自己的決定,張遼最終還是坐上了第四軍團的都督之位。這是主公的信任,也是主公的期待,張遼感到了他肩頭上的擔子有千鈞之重,爲了不負主公的厚望,爲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第一場戰役便是一塊試金石,無論如何也必須要打好這一仗。

第七步兵師總兵孫觀主動請纓出戰:“張都督,末將願率本部人馬前去挑戰,誘張勳出城,都督可率兵伏在其後,待張勳出城之後,一舉殲之。”

張遼輕輕地搖搖頭,道:“紀靈在淮北被殲,張勳已成驚弓之鳥,肯定不會輕易地出城迎戰,如想破敵,還得另覓良策。”

第八步兵師總兵郝萌道:“現在袁軍已經是聞風喪膽,就算他們固守城池又當如何,張都督,第八師願爲前部,強攻陰陵,誓斬張勳之頭!”

張遼眉頭微蹙,道:“陰陵城垣高大,易守難攻,我軍若是一昧強攻,必然會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左一個不行,右一個不好,衆將的提議一一被張遼給否決了,帳中諸將臉色漸變,憑藉着劉澤的器重張遼才得以上位,但並不代表衆將都是心悅誠服的。軍營之中,永遠都是一個憑實力服衆的地方,這是張遼出任都督以來的第一仗,也是第四軍團成軍之後的第一仗,第一軍團已經在淮北爲他們豎立了一杆標尺,衆將們都暗暗憋了一口氣,不能說超越第一軍團,最起碼也不能落後太多吧,拿下陰陵這一仗,無疑將是表現他們的一個機會。

但張遼似乎有點不慍不火,全然不象有着極強的求勝慾望,軍營之中等級森嚴,張遼身爲第四軍團的主將,衆將自然不能隨意地指責,但無意間留露出來的不滿情緒還是在大帳之內蔓延。

第五騎兵師的總兵於毒冷哼一聲道:“那麼依張都督的意思這陰陵是打不得了?”

張遼道:“陰陵自然是要打,不過我們得制定一個詳細的攻略方案,務必使我軍的傷亡降到最低。”

於毒道:“主公已經在準北取得大捷,就等我們第四軍團會師於壽春城下了,張都督想要萬全之策,那得等到何時才行?據斥侯來報,張勳在陰陵至少積存着數月的糧草,難不成都督要困張勳到糧盡之時方纔攻城?”

於毒的言語之中帶有質問之意,張遼的臉色不禁有些陰沉,不過他並沒有發作,太史慈輕咳一聲,道:“於總兵之言也有些道理,我軍目前氣勢正旺,如果困於陰陵城下不得寸進,士氣必然下跌,彼時再去攻城,必然更爲困難,張都督還須斟酌一二。”

張遼目光環視衆人,沉聲道:“某已思量出破敵之計,明天開始,便令諸軍攻城,一月之內,必可拿下陰陵。不過本督將令,必是令行禁止,諸軍須按將令進退,任何人不得有誤,否則一律按軍法處置!”

衆將心頭一凜,別看張遼平素溫文爾雅,但下起軍令來卻是嚴辭厲色,威儀森森,衆將悚然稱諾,拜而離帳。

參軍陳宮留在了最後一個出帳,衆將出去之後,張遼將他喚住了,道:“公臺留步,遼還有事相商。”

陳宮淡然一笑道:“文遠早已是成竹於胸,區區陰陵,自不在話下。”

張遼道:“我自知凡事皆瞞不了公臺,只是我初掌兵權,諸將難服,第四軍之中,也唯有公臺與我相厚,不問計於公臺,我還真不知要找何人?”

陳宮道:“主公敢將一軍付於文遠,正是主公有識人之明,文遠之才,經天緯地,自然無需妄自菲薄,若想在軍中立威,自然靠得是戰績,陰陵之戰,必成就文遠之名!”

張遼與陳宮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中。

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1章 離奇穿越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19章 初入洛陽第92章 山雨欲來第14章 醫治父親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3章 重見人煙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49章 尋找通譯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87章 匯通天下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64章 渡口遇匪第66章 賈詡歸心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27章 鳳凰山谷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61章 貴山之戰第75章 千里之徵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64章 渡口遇匪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12章 高橋馬鞍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637章 炮擊白帝第61章 貴山之戰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54章 極品寶馬第77章 調虎離山
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1章 離奇穿越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19章 初入洛陽第92章 山雨欲來第14章 醫治父親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3章 重見人煙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49章 尋找通譯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87章 匯通天下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64章 渡口遇匪第66章 賈詡歸心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27章 鳳凰山谷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61章 貴山之戰第75章 千里之徵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64章 渡口遇匪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12章 高橋馬鞍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637章 炮擊白帝第61章 貴山之戰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54章 極品寶馬第77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