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登瀛洲

包裹皮革的子彈入膛比純鉛彈容易許多,但依舊需要用很大力氣(畢竟還是物理改變彈丸形態),因此射速肯定還是比不上滑膛槍。

徐世楊打算把這些線膛槍裝備給未來的選鋒兵,用以替代弓箭。

這樣,進攻的時候,大陣前方的選鋒散兵可以利用射程和準確度優勢動搖對方陣型。

最好再有一些精確射手,他們可以成爲早期狙擊手,攻擊敵人的軍官或傳令兵、旗鼓手之類關鍵節點。

“我走之後,訓練一定不能停,這比武器還要重要!”

想到精確射手,徐世楊忍不住吩咐道:

“你們可以進行全軍大比武,所有科目都考覈出最強的士兵,授予‘先進’稱號,給予其經濟上的補助,以後升遷我也會有限考慮這些人。”

一軍官趕緊答應下來。

這位少爺一向強調寧願人等裝備,不要裝備等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根本不用再囑咐一遍。

“司令,到了。”徐二指指前方,小聲提醒。

徐世楊擡起頭,正好看到一架水車正在水流的推力下緩緩轉動,把碎瓊亂玉一般的水花提到早已挖好的水渠裡。

“上水了!上水了!”

一衆工匠和圍觀的民衆大聲歡呼。

這水車確實是個好東西,有了它,就能把水源引到以前只能用人力澆灌的地方,這樣相當於把旱田改成水田,任誰不喜歡?

徐世楊停住腳步,遠遠站在一邊,沒去打擾歡呼的人羣。

讓他們高興一會兒吧,徐世楊自己也很喜歡屬下堡民發自內心的歡呼,對他來說,每一次這種歡呼聲響起,就代表自己又向前前進了一小步,遠比各種戲曲悅耳多了。

‘有了水車,下一步就該準備水力鍛機了吧?’

徐世楊眯着眼睛,得意的想:

‘雖然還未超出時代,但我已經算是走在時代的前列。’

‘現在的問題,只剩下各種原材料依舊缺口巨大。’

‘就看我這次江南之行,能拿回多少好處,推動這些機器繼續發展了。’

‘來吧,這個狗曰的世道,誰怕誰啊!再過幾年,你且看我如何艹翻你!’

……

張家所謂的日照私港,其實不在日照縣城。

他們的港口以前叫做夾倉,是大周朝一個水師巡檢駐地,大周南遷後廢棄,被作爲地方豪強的張家撿了便宜。

後來張家擴建私港,把附近的傅疃河入海口直接納入港區範圍,這樣內陸家族若是想在日照出海,可以直接把貨物裝上小船,通過河運到達日照私港換乘大船,這樣能節約很大一部分運費。

徐世楊去日照私港,同樣也是坐的渡船,對攜帶太多重物的徐家人來說,河運能減少三分之一的陸路,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建興十二年三月初五,即將下江南的徐世楊、徐世柳一行抵達日照。

由於這次徐世柳下江南之後,就不會再回來了,徐家家主和家主夫人這次也一起跟到日照,要給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壯行。

特別是家主夫人,拉着徐世柳的手,絮絮叨叨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臨了還給了他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裹。

徐世柳的娘跟徐世楊關係不大,因此他得以找到機會先巡視一下自己的船。

這是一艘大約有550料的中號福船,如果按後世的排水量計算,大約在兩百噸上下。

按照另一個世界,建國後千噸以上算艦,以下算艇的計算方法,這艘船可能只能算是一艘風帆運輸艇。

不過在現在這個時候,兩百噸已經是個拿到哪裡都排得上主力的大船了。

徐世楊臭屁的把這艘唯一完全屬於自己的大船命名爲“登瀛洲”號武裝運輸船。

爲了這次至關重要的行動,上次從江南迴來後,登瀛洲就一直在張家的船塢中保養:刮掉船底的寄生生物,重新塗一遍桐漆,檢修所有船板、桅杆、船帆和索纜。

除此之外,徐世楊還給這艘船臨時增加了大量遠程火力:兩舷各有2門2斤神機炮,以及1門4斤銅炮。

一共六門大炮,絕對可以堪稱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單艦火力,沒有之一。

也許是大天廣衆之下,跟老婆孩子膩在一起,有損家主威嚴,徐睦河囑咐徐世柳幾句之後,就走上登瀛洲的甲板,跟徐世楊一起巡視這艘煥然一新的大船。

當看到兩舷排列整齊的大炮後,徐睦河的瞳孔一縮,轉頭問徐世楊:“你裝這麼多大炮做什麼?”

“江南有世上最多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也有世上最多的海盜倭寇,我可不想把小命壓在那些人不會攻擊我上。”

徐睦河伸手拍拍一門改造爲艦炮的將軍炮圓錐形炮尾,用下巴指指正在列隊上船的新軍士兵:“海盜倭寇?我看你自己就居心不良。”

這次,登瀛洲號只保留航行必要的船員,以往所必須的船隊護衛,大多換成了新軍士兵。

除了六門炮的炮手之外,還有10個謝寶率領的老選鋒,以及徐二率領的10個神機兵和魯智深爲隊長的10個陷陣兵。

老選鋒全部裝備長刀、弓箭,沒有穿甲,船上也沒有鎧甲的用武之地。

神機兵主要裝備火繩槍和腰刀。

所謂陷陣兵,是新組建的,用奴隸和庶民組成的敢死隊性質步兵。魯智深因爲被算作逃兵,貶爲庶民,因此成了陷陣的隊長,這隻部隊還有幾個最近表現不錯的韃子,包括被趙琳欺負的蒲魯渾。

陷陣兵沒有制式武器,全部按各自習慣武裝,如果在戰場上,他們是那種第一個衝鋒,最後一個撤退的肉盾。

但對這些犯了罪或者本身就是奴隸的傢伙來說,還能上戰場本身就是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值得好好把握。

帶着這麼多精銳兵士和強大火力,要說徐世楊對往來江南的商船沒什麼想法,那纔是笑話呢。

“我承認,如果遇到倭寇之類,他們不惹我,我也不見得會放過他們。”

“畢竟,這一次下江南,我也確實有可能拉不到援助。”

徐世楊呲着兩排雪白的大牙,眯着眼睛淡淡說道:

“但我絕對不會空手而還。”

第15章 徐世鬆第320章 重視第659章 釣魚第389章 伐高麗1第49章 破寨1第28章 老規矩第35章 趙琳第36章 女權第423章 叛徒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62章 暴秦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59章 佈局1第395章 降服1第424章 要贏了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704章 南征4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2章 夜間第414章 高麗1第615章 興靈2第152章 採購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31章 一個不留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54章 霸權2第486章 選擇第142章 談話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232章 天下2第284章 投降第549章 帝國第633章 暴秦3第99章 宣言第35章 趙琳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388章 選擇第222章 續戰第727章 父子第135章 乃服第631章 西征1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285章 韃奸第405章 信第612章 西域1第90章 嚴肅軍紀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41章 起航第83章 結盟提議第142章 談話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594章 機會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701章 南征1第70章 信使第141章 起航第730章 登封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章 勝利第760章 和虎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86章 反擊第384章 滅蝗1第6章 勝利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3章 不妥協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150章 抵稅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166章 死諫第479章 絕望第20章 站隊第634章 暴秦4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172章 困難第325章 炮第342章 思過第106章 哨騎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686章 封禪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149章 雙嶼港第160章 分期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43章 進軍2第337章 狼煙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
第15章 徐世鬆第320章 重視第659章 釣魚第389章 伐高麗1第49章 破寨1第28章 老規矩第35章 趙琳第36章 女權第423章 叛徒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62章 暴秦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59章 佈局1第395章 降服1第424章 要贏了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704章 南征4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2章 夜間第414章 高麗1第615章 興靈2第152章 採購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31章 一個不留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54章 霸權2第486章 選擇第142章 談話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232章 天下2第284章 投降第549章 帝國第633章 暴秦3第99章 宣言第35章 趙琳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388章 選擇第222章 續戰第727章 父子第135章 乃服第631章 西征1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285章 韃奸第405章 信第612章 西域1第90章 嚴肅軍紀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41章 起航第83章 結盟提議第142章 談話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594章 機會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701章 南征1第70章 信使第141章 起航第730章 登封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章 勝利第760章 和虎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86章 反擊第384章 滅蝗1第6章 勝利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3章 不妥協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150章 抵稅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166章 死諫第479章 絕望第20章 站隊第634章 暴秦4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172章 困難第325章 炮第342章 思過第106章 哨騎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686章 封禪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149章 雙嶼港第160章 分期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43章 進軍2第337章 狼煙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