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進軍2

李逵提着個裝了溫開水的木桶,跟幾個鄰居站在路邊,給從此處經過的青州兵贈送溫開水。

當新軍士兵經過的時候,李逵還會對他們敬軍禮——這軍禮也是徐世楊直接剽竊後世的PLA,目前這個時代,全世界可能也只有青州新軍一家有這種類型的舉手軍禮。

因此,看到李逵敬禮的新軍士兵也都知道眼前這黑鐵塔一樣的壯漢肯定是正在休假的戰友,他們也會對李逵還禮。

士兵們扛着武器,沒法敬舉手禮,但會在隊長的帶領下,略微歪頭,對李逵行注目禮。

現場沒有人說話,戰友之間也不需要大吼大叫,所有人都只能聽到幾百雙大腳踩在地面上那種略顯震撼的轟轟聲。

這種無聲的默契讓路邊自覺來犒軍的普通堡民感到有些讓人難以言喻的肅穆感。

很多年輕人用羨慕的眼神看着李逵和列成整齊隊形,昂首挺胸闊步向前的新軍,這一刻,他們意識到這隻軍隊與以往印象中的民兵以及更早的時候,家裡老人所說的賊配軍完全不同。

也有些被夾在中間的禁軍隊列看到了這一幕,很多人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羨慕這些自己其實並不怎麼看得起的“江北民兵”。

沒錯,這些人的裝備十分簡陋——鎧甲很少,大部分有甲的士兵也不過是一面正好護住胸膛的鐵片,連護身腰刀都沒法做到人手一把,所謂騎兵居然還有一大幫騎騾子的。

軍餉也很少——軍餉制度制定下來纔多長時間啊,在軍中待得最長的士兵也只領過兩個月軍餉,而且沒有開拔費,各種待遇全加起來跟江南禁軍差的也很遠。

但是……

但是,青州新軍是個朝氣蓬勃的隊伍,這個時候,後世軍隊中各種陋習還都沒傳染過來,更別說封建軍隊那些讓人噁心的毛病。

部隊中沒有吃空餉的情況,所有部隊的編制都是滿的,甚至有些還有超編的情況。

軍官與士兵之間的待遇不過剛剛拉開些差距,遠不到不可仰望的地步。

新軍中階級流動非常快,像現在營長級別的公孫勝、李井槐、馮三虎等人,幾年之前都是些小人物,基層軍士官中,社會底層甚至直接流民出身的人更多。

最後這一條非常重要,這意味着每一個新軍士兵都有可能跨過那個別處無法跨過的門檻,成爲軍官階級,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社會地位。

沒錯,社會地位。

在江南,除非是以文轉武的高官,其他軍中人士,下到打雜的廂軍上至高俅這樣做到殿前司指揮使高官的傢伙,在民間都沒有什麼好名聲。

賊配軍、奸臣之類都是量身定做,偶爾還能聽到更讓人傷心的稱呼。

在青州這邊,則是另外一種景象。

一個是徐世楊毫不客氣的把治下全部男女老幼都編入軍隊中,大家都是兵,“賊配軍”這種對軍隊極不友好的稱呼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另外就是青州軍確實給核心領土帶來了久違的和平生活。

莒州、日照兩縣,自從上次韃子入侵之後,已經快兩年沒有經過戰火了,青州北部那些新徵服的州縣,也有了幾個月安寧的日子——這個安寧日子不單單是指不用擔心韃子和大股盜賊流民,也指不用擔心敵對塢堡的劫掠攻擊,這纔算有了最起碼的社會安定期。

有這些情況,青州本地人民纔會把青州軍當成真正的自己人(雖然不是子弟兵),軍隊路過的時候,纔會有人沿途送些溫水犒軍。

雖然不值什麼,但這種發自內心的軍民魚水情,仍然讓很多在江南被老百姓唾罵的禁軍士兵感到有些羨慕。

‘或許,我們也該留在青州,不回江南了?’

禁軍中不止一個人這樣想,甚至那些有家有室的士兵,也覺得或許可以把家人搬到江北來。

只要青州真能抵擋住韃子的進攻,那麼這裡對軍人的尊敬程度,對他們這些“賊配軍”來說確實可以算個樂土。

……

建興十三年十月,青州軍對萊州和兗州同時發起旨在擴張的戰爭。

由於有之前青州北部塢堡主聯盟的前車之鑑,進攻初期,兩府均有不少塢堡主不戰而降……,呃,不對,按他們的說法,這些塢堡主是主動來加盟的。

十月十五,徐世鬆率領的青州軍進入舊高密縣城,十八日進入平度州。

二十五日,青州軍遇到了第一個對手:萊山土匪。

其實這些土匪也是想下山投降的,但周邊塢堡主都鼓動徐世鬆拒絕他們投降——塢堡主跟土匪的關係總是難以融洽。

處於拉攏塢堡主的想法,徐世鬆對萊山進行討伐作戰,參戰者除了青州軍之外,還有新投靠的萊州各家上萬壯丁。

戰鬥開始前,徐世鬆對萊山進行包圍,但允許土匪以個人的名義下山投降,土匪見青州軍勢大,紛紛下山,五天之內,徐世鬆就獲得男女老幼近萬人口——這做法跟當初徐世楊對五蓮山土匪如出一轍,而且同樣十分管用。

十一月初二,青州軍對萊山發動總攻,當天即攻克土匪所有山寨,隨後又進行了三天的清掃作戰,抓獲隱藏的土匪及匪眷兩千有餘。

萊山平定。

十一月初八,青州軍兵不血刃,進入舊萊州府,萊州府全境被納入青州控制範圍之內。

另一個方向,李井槐在兗州府的進軍同樣十分順利。

或者說,比徐世鬆一路還要順利得多,因爲他走的路線就是幾個月前,徐世楊攻打祝家莊時的舊路線。

這一路上,無論塢堡主還是土匪,都沒有武裝對抗青州軍的信心,因此紛紛來投。

李井槐也沒有采取徐世鬆那種對塢堡主和土匪區別對待的做法,而是一視同仁,不管是誰,全都允許主動投靠。

再加上新軍剛剛補充的士兵中,本來就有很多兗州人,因此,李井槐這一路純粹就是武裝行軍的過程,不僅一仗沒打,甚至自覺跟來的外圍僕從軍還多了許多。

十月三十,李井槐進入兗州府,十一月初二抵達青州軍佔領下的濟寧縣城會師時,跟隨他的外圍塢堡主民兵已經超過一萬,頭靠過來的土匪也有近六千人!

第403章 再擴軍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716章 大帝國1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37章 等待第231章 天下1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250章 鄉紳第217章 祝家莊4第675章 統一第594章 機會第468章 28級第78章 獲勝第415章 高麗2第319章 戰2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210章 標杆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88章 善保第376章 工廠第711章 升龍府2第374章 憂心第501章 春天8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512章 擊發槍1第107章 來了第321章 交換第714章 楚國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72章 南方第227章 留人第388章 選擇第175章 說服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762章 更替第314章 教育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395章 降服1第49章 破寨1第258章 戰黃河1第34章 安排第717章 大帝國2第394章 伐高麗6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130章 破莒州1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479章 絕望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128章 訓狼第360章 血河第422章 無膽第371章 不怕第665章 暴秦5第608章 射白馬第498章 新春5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98章 降服4第221章 破莊第390章 伐高麗2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75章 威脅第291章 葬禮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96章 我敢!第264章 情報1第667章 暴秦7第72章 進軍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8章 宗祠第104章 開始第436章 收支1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686章 封禪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80章 大捷1第496章 新春3第574章 北行記6第69章 女權2第448章 差距第75章 張家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33章 備戰1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632章 南下1第246章 牽制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383章 災害預警
第403章 再擴軍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716章 大帝國1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37章 等待第231章 天下1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250章 鄉紳第217章 祝家莊4第675章 統一第594章 機會第468章 28級第78章 獲勝第415章 高麗2第319章 戰2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210章 標杆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88章 善保第376章 工廠第711章 升龍府2第374章 憂心第501章 春天8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512章 擊發槍1第107章 來了第321章 交換第714章 楚國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72章 南方第227章 留人第388章 選擇第175章 說服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762章 更替第314章 教育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395章 降服1第49章 破寨1第258章 戰黃河1第34章 安排第717章 大帝國2第394章 伐高麗6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130章 破莒州1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479章 絕望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128章 訓狼第360章 血河第422章 無膽第371章 不怕第665章 暴秦5第608章 射白馬第498章 新春5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98章 降服4第221章 破莊第390章 伐高麗2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75章 威脅第291章 葬禮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96章 我敢!第264章 情報1第667章 暴秦7第72章 進軍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8章 宗祠第104章 開始第436章 收支1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686章 封禪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80章 大捷1第496章 新春3第574章 北行記6第69章 女權2第448章 差距第75章 張家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33章 備戰1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632章 南下1第246章 牽制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383章 災害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