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兵役制度

結合以上各種人口來源,根據戶部統計,至隆道三年年底,大都督府轄下實際在冊人口是:

平民以上,二百萬人略不到;

庶民,包含剛剛由奴隸提升而來的部分和高麗那邊專門跑來投效的人,合計約二十萬人。

奴隸,包括從遼東新抓來的各種韃子和徐世柳送來的荊湖洞蠻,共四十萬人。

各階級總人口二百六十萬。

齊、冀兩省歷來都是華夏的人口大省,現在人口一共纔有二百六十萬,即使加上冀省那些還沒編戶齊民的人口,也不會超過三百萬,由此可見之前江北疲敝到了什麼地步。

不過對於都督府來說,這個人口養活十萬常備軍並無任何問題——不超過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對一個逐漸近代化的政權來說,對國民生產生活的影響不大。

也就是說,齊軍常備兵力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擴大兩倍半。

具體的擴軍計劃是:

新軍現有十個旅擴編爲師級單位,每個師下設兩個旅,每個旅仍是原有編制三千人。

除兩個旅之外,每個師編入一個包含師屬參謀機構、警衛單位、信號單位(含旗鼓手和傳令兵)、炊事單位、醫療單位的師部,一個師屬十斤野戰炮營;一個憲兵連以及一個工兵連。

每個步兵師編制七千人,48門四斤到十斤的野戰炮。

騎兵方面,人馬具甲的胸甲騎兵維持十個連編制,但獵騎兵和龍騎兵分別增加到三十個連,另有飛行炮兵十個連,總計八十個獨立騎兵連,八千人。

炮兵方面,陸軍維持一個攻城重炮營的單獨編制,同時組建八個直屬於新軍司令部的獨立炮兵連,每個連裝備8門新生產的六斤青銅炮。

徐世楊的中軍衛隊正式命名爲直衛軍,編制六個步兵連、兩個炮兵連和兩個輕騎兵連。

正式的新軍野戰部隊編制八萬人,此外照例還有藍軍旅和陷陣旅兩個冷兵器爲主的部隊,這兩個旅擴充到各三千人。

陸軍新兵訓練營制度取消,以後徵募進陸軍的新兵,一律由各接收單位進行新兵訓練。

這樣的話,齊軍陸軍總兵力可以達到八萬六千人。

海軍方面,旅順和登州等幾個造船廠開始嘗試建造新式風帆戰艦。

這種船完全是按照徐世楊的要求設計的:

船隻整體與傳統中式帆船大相徑庭,卻比較接近西方近代快速帆船,但與早期西方戰艦不同,這種新式船型沒有艏艉樓,甲板建築十分簡潔,重心很低。

長寬比超過4比1,雙桅杆,排水量在兩百噸上下,大致與中號福船相當,但航速更快,轉向更加靈敏。

這種船是專用戰艦,甲板之下有一層炮艙,裝備8門10斤加農炮,甲板上另外安裝8門神機炮用以反接舷。

每艘新式戰艦配備80名船員,第一期一共建造10艘。

加上原有的海軍艦船,海軍陸戰隊和海軍重炮兵部隊,齊軍海軍總兵力將擴大到八千人。

海陸軍之外,徐世楊計劃建立直接隸屬於兵部的軍校。

軍校制度以少年兵學校、海陸軍專科學校和海陸軍大學組成。

少年兵學校的生員以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孤兒爲主,以少數志願入學的孩子爲輔,男女不限,只要是漢人就可以入學,本質上既是少年軍校又兼具孤兒院性質。

這種學校的性質比較接近另一個位面紅毛子創始人之一,“鋼鐵的費利克斯”所推行的孤兒院制度,徐世楊既是學員們的養父也是他們的導師,將來這些學校出來的學生必將成爲徐世楊最堅定的支持者。

海陸軍專科學校則是專業性更強的軍事院校,目前陸軍專科學校將包括工兵科、炮兵科、騎兵科和步兵科,海軍則是航海和艦船技術兩個科目。

學員主要來自有一定軍事基礎的老兵,以及社會上在新式學校(包括少年兵學校)中學習成績較好的報名者。

畢業後他們將以中下級軍官或軍士的身份進入相應的單位服役。

海陸軍大學將是齊軍最高軍事院校,以培養海陸軍高級軍官爲主,學員主要以專科學校中成績較好者或現役中下級軍官再深造爲主,這裡的學員畢業後就能獲得較高級別的軍銜。

這樣的話,齊軍現役總兵力將達到九萬四千人,軍事院校學員另算。

兵役制度上,徐世楊打算大致抄襲前世的普魯士,要求齊省所有18歲以上男性平民、公民都要服兵役,專業士官級別以下所有士兵服役期爲五年,五年之後退役轉爲預備役,直到45歲爲止。

女性則實行志願兵役制,18歲以上成年女性可以志願參軍,服役期同樣爲五年,服過兵役的女性也會轉爲預備役。

轉爲預備役的老兵由兵部安排退役後的工作——如果不想回家種地的話,他們將成爲都督府轄下基層官吏的主要來源之一。

這個兵役制度最令大都督感到不安的是五年退役制度——新軍成立已經六年了!

也就是說,在擴軍的同時,理論上還有很多老兵已經到達服役年限,可以退役了!

徐世楊當然也想到這一點,不過他有暫時避開這個問題的辦法,那就是提升五年服役期滿的士兵的軍銜。

五、六年前的野戰軍規模不過幾千人,已經有一部分犧牲,也有一些傷殘退役者,其他老兵服役這麼長時間,總能積攢一些功績,趁着大擴軍的機會提升他們的軍銜,讓他們延期推移並不過分。

如果有些人受夠了戰爭生活,寧願不提升也要退役,那麼也沒必要傷他們的心,這種人肯定不多,退役就退役吧。

何況,這些人還能向世人證明大都督府說到做到的誠信——在爭天下的時候,允許有戰鬥力的老兵光榮退役回家過平穩日子,這種政策曠古未有。

兵制問題就這樣定下來了,徐世楊提交這個建議的時候,就已經在兵部達成一致,以他的地位,得到大都督的支持就可以直接實施了。

只是徐世楊還是打算在今年的大都督府例會上專門提出這份報告,並爭取儘可能多的與會代表支持——這即是一種程序正義,也是必須的過程。

因爲兵役制度涉及到齊省的方方面面,需要大多數人的鼎力配合才能順利推行下去。

何況,部隊不是擴招之後就能成型的,除了兵力之外,還要涉及更令人頭疼的軍費問題。

第39章 備戰2第704章 南征4第289章 勝利1第91章 戰利品第271章 反擊2第362章 血河2第499章 春天6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99章 宣言第705章 南征5第236章 工廠1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635章 信仰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740章 人力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717章 大帝國2第684章 求情1第263章 戰黃河6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6章 買賣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48章 登州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53章 炮灰2第261章 戰黃河4第397章 降服3第541章 落幕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325章 炮第432章 從容第737章 陰謀1第28章 老規矩第173章 緊迫第154章 生意第240章 回家2第216章 祝家莊3第703章 南征3第163章 鎮邪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552章 野店1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562章 北行記2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48章 請內附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66章 153第147章 淨海王第104章 開始第165章 主戰派第620章 興慶府1第304章 兵變1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9章 得失2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386章 滅蝗3第275章 換命第78章 獲勝第286章 反擊第253章 大生產2第267章 夜戰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9章 塢堡主們第61章 公審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351章 糧稅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39章 回家1第709章 南征9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256章 牆頭草第415章 高麗2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59章 炮擊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320章 重視第499章 春天6第363章 激戰1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214章 祝家莊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82章 文與武第330章 佔領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155章 時局圖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
第39章 備戰2第704章 南征4第289章 勝利1第91章 戰利品第271章 反擊2第362章 血河2第499章 春天6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99章 宣言第705章 南征5第236章 工廠1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635章 信仰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740章 人力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717章 大帝國2第684章 求情1第263章 戰黃河6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6章 買賣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48章 登州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53章 炮灰2第261章 戰黃河4第397章 降服3第541章 落幕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325章 炮第432章 從容第737章 陰謀1第28章 老規矩第173章 緊迫第154章 生意第240章 回家2第216章 祝家莊3第703章 南征3第163章 鎮邪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552章 野店1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562章 北行記2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48章 請內附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66章 153第147章 淨海王第104章 開始第165章 主戰派第620章 興慶府1第304章 兵變1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9章 得失2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386章 滅蝗3第275章 換命第78章 獲勝第286章 反擊第253章 大生產2第267章 夜戰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9章 塢堡主們第61章 公審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351章 糧稅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39章 回家1第709章 南征9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256章 牆頭草第415章 高麗2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59章 炮擊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320章 重視第499章 春天6第363章 激戰1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214章 祝家莊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82章 文與武第330章 佔領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155章 時局圖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