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初步計劃

軍事方面,徐世楊現在打算把新兵營全部納入新軍建制,但他不想組建太多的營了。

新兵營的一千新兵,將給現有的7個步兵營各分配一百,剩餘的三百人組成第十個營的基礎。

新營被命名爲馭遠,依舊是個步兵營,徐世楊希望從被扣押的大周禁軍中吸收幾百個精銳補充進這個新的營,然後再從其他營中抽調一些老兵,組成基礎的軍士官基層。

連續抽調老兵的情況下,其他營的軍士官比例已經降到了一個很危險的地步,繼續組建新營,只會降低舊有單位的戰鬥力,在徐世楊看來,這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新軍步兵營由原來的500人編制擴大到600人,新增人員中,相對較爲容易訓練的銳士和選鋒各佔一半。

這樣8個步兵營合計4800人,由於依舊缺乏戰馬,致遠騎兵依舊只有200人,靖遠騎兵維持500人建制。

另外,單獨編組的陷陣兵加入運河三莊的部分莊客,湊足500人。

馮三虎的訓練營進行第二輪徵兵工作,這一次徐世楊擴大徵兵範圍,新兵營將有2000人規模。

這樣的話,新軍建制內共有7000人,全部爲脫產職業兵,這就是徐世楊用來對抗韃子反撲的核心力量。

作爲輔助,青州現在麾下有6萬核心壯丁(含新徵服不久的青州北部以及運河三堡),大概3萬左右的非核心壯丁(青州的外圍家族)。

若是能吞併從運河向東到青州這塊兗州地區上的塢堡家族,還可以增加1到2萬青壯年男性。

從人口上來看,青州軍已經具備了與韃子爭鋒的基礎,但目前也只是基礎而已。

民兵沒有與韃子野戰的能力,無論技戰術還是武器裝備,戰鬥意志以及信心,差的都很遠。

好在韃子若是南下,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全師出動,對青州全面掃蕩進攻——因爲補給跟不上。

前幾年韃子連續大規模南下,翼省一帶已經被荼毒的不成樣子了,數萬大軍人吃馬嚼,想從當地獲得糧草補給有些不太現實。

因此,從遼東燕雲到齊省這一路,誰進攻,誰就相當於被堅壁清野,所有補給和運送補給的勞力只能從本土過來,運到前線的每一石糧食,都代表了在路上已經被消耗掉一石甚至更多。

徐世楊不信不善稼穡,一直以來以搶劫和強迫奴隸勞動來維持經濟運轉的女真人能搜刮出這麼多糧食用以齊省的作戰。

何況他們還有來自草原方向,蒙兀韃靼的威脅。

女真人若是沒有犯傻,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對青州方向進行一次有力但短促的快速攻擊,爭取一舉打垮青州軍。

或者乾脆把目標定在重新疏通運河上,只要運河暢通,他們還可以指望來自江南的歲幣購買糧食(還是得從江南買,這方面的貿易被主和派把持着,也是主和派之所以‘主和’的內在原因之一)補充自己空空如也的糧倉。

因此,對青州來說,即將到來的戰爭有兩個重要方面。

一是青州一個面,再就是運河濟寧方向一個點,只要能守住這兩個地方,其他一切都好說。

徐世楊應對的措施是:

把全青州徹底變成一個大兵營(這一點早就開始了)。

然後以原有塢堡爲核心,利用未開發土地較多,破壞也不會心疼的特點,大規模挖掘交通壕、陷馬坑,夯築胸牆。

爭取把青州變成一個築壘地域,實現大縱深防禦,抵消敵軍騎兵機動優勢的同時,把戰爭形勢儘可能拉近到民兵最擅長的防守塢堡上。

這樣的話,即使民兵也能發揮一定戰鬥力,而且就算韃子豬突一陣,能擊穿幾道防線,民兵也可以順着交通壕迅速撤退到下一道防線。

以空間換時間,彈性防禦,集中最有戰鬥力的新軍做總預備隊,抓住機會對部分地區的敵軍進行短促反擊,消耗敵軍有生力量……。

另一個時代,堅定的步兵可以用這種方法抵禦最強大的裝甲部隊(巴拉頓湖、抗美援朝),青州軍沒有理由不能用同樣的辦法擋住韃子那其實並不重的重騎兵突擊。

至於運河方向,那就更簡單了,修建一個卡住運河的要塞,多儲備糧食,跟韃子死磕即可。

沒有工程重炮,連古代攻城器械都不怎麼了解的情況下,徐世楊不信韃子能拿即設駐軍要塞怎麼樣,哪怕不反擊,拖幾個月,韃子必然會撤退。

等下次再來……,呵呵,等下次,誰是主動進攻方還不好說呢!

計劃有了大概的腹稿,下一步就是徐世楊在充當秘書職責的趙琳幫助下,把腹稿變成初稿,然後召集青州軍和新軍高層商議——青州高層缺乏進取精神,新軍新成立的參謀部還不夠成熟,現在無法單獨提出合適的戰略計劃,但在各人的管轄範圍內,完善計劃細節並無問題。

這種形式估計還得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青州成長爲一個合格的政權,以及新軍成長爲一個完善的近代軍事組織爲止。

計劃初稿完成速度很快,趙琳如今已經適應了徐世楊制定計劃時,想起什麼就說什麼,顯得有些跳脫,缺乏連貫性的思維方式。

她甚至能一邊做筆記,一邊把重要事項做個初步理順。

這樣等到徐世楊再也沒什麼好補充的,開始整理時,就能在幾個小時內拿出初稿,然後迅速召開高層會議,開始商議計劃細節問題。

這一次也是一樣,徐世楊和趙琳僅用了半天時間,就搞定初步計劃,只是徐世楊拿着初稿準備召集大家開會的時候,徐睦河那邊卻突然先行一步,反過來召集徐世楊開會。

要知道,徐睦河是那種傳統文人,以前最喜歡的就是“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能讓他主動開會,即使參與人員範圍很窄,那也一定不是個小事!

果然,徐世楊到了會場才發現,徐睦河召開的是家族內部會議,除了徐家塢堡主之外,還有日照的幾家豪強家主級別在場,其他外圍人員一個沒有。

而會議的主題,是徐睦河剛剛從江南收到的消息:

江南民變!

第286章 反擊第225章 攔截第359章 炮擊第324章 佈局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08章 各方2第717章 大帝國2第468章 28級第367章 宣傳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03章 南征3第329章 旅順3第201章 朝陽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61章 公審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51章 殺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84章 滅蝗1第270章 反擊1第278章 一線第322章 坦誠第423章 叛徒第334章 細紅線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117章 勝利第71章 徐世柳第111章 間歇第633章 南下2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642章 父親第370章 棄守第392章 伐高麗4第704章 南征4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236章 工廠1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748章 請內附第423章 叛徒第267章 夜戰1第291章 葬禮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4章 爭執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說一下哈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111章 間歇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285章 韃奸第166章 死諫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20章 世侯2第452章 陸文昭第547章 軍改4說一下哈第672章 南方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82章 背叛第371章 不怕第232章 天下2第355章 登陸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369章 喜憂第236章 工廠1第524章 話劇第309章 市場第541章 落幕第34章 安排第91章 戰利品第527章 晉省2第392章 伐高麗4第420章 移民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642章 父親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449章 焦土第617章 興靈4第87章 局勢第54章 準備總攻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105章 背叛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125章 鑄炮第486章 選擇第727章 父子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177章 紀律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389章 伐高麗1第486章 選擇
第286章 反擊第225章 攔截第359章 炮擊第324章 佈局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08章 各方2第717章 大帝國2第468章 28級第367章 宣傳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03章 南征3第329章 旅順3第201章 朝陽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61章 公審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51章 殺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84章 滅蝗1第270章 反擊1第278章 一線第322章 坦誠第423章 叛徒第334章 細紅線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117章 勝利第71章 徐世柳第111章 間歇第633章 南下2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642章 父親第370章 棄守第392章 伐高麗4第704章 南征4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236章 工廠1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748章 請內附第423章 叛徒第267章 夜戰1第291章 葬禮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4章 爭執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說一下哈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111章 間歇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285章 韃奸第166章 死諫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20章 世侯2第452章 陸文昭第547章 軍改4說一下哈第672章 南方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82章 背叛第371章 不怕第232章 天下2第355章 登陸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369章 喜憂第236章 工廠1第524章 話劇第309章 市場第541章 落幕第34章 安排第91章 戰利品第527章 晉省2第392章 伐高麗4第420章 移民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642章 父親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449章 焦土第617章 興靈4第87章 局勢第54章 準備總攻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105章 背叛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125章 鑄炮第486章 選擇第727章 父子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177章 紀律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389章 伐高麗1第486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