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

徐睦河也是最近纔想通這個道理的。

他現在經常問自己:你到底想要什麼?

想要那種掌控一切,把天下握在手中的威勢?那他需要先幹掉自己的兒子,因爲現在能做到這一點的是帝國的太子而非他這個皇帝。

可如果他真的想要這種東西,那麼三十年來他早就該做除掉徐世楊的嘗試了,拖到現在,帝國上下有誰能對抗徐世楊?就算自己這個皇帝最親信的人,到徐世楊面前也不敢對他出手。

再說,自己早晚是要交出皇位的,沒了徐世楊,把皇位給誰?帝國可以說是徐世楊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就算除掉他,別的兒子恐怕也沒法服衆吧?

到時候帝國動盪,影響的不是他徐家的江山?

所以徐睦河其實一點都不在乎那種威勢,他想要的,其實就是作爲開國皇帝名留青史,然後安安心心享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年輕美女環繞身邊的安逸生活。

兒子讓他坐在皇位上,滿足他的願望,徐睦河覺得,這生活真的很不錯,掌控朝政這種事,徐世楊想幹就讓他幹去吧,自己反而樂的輕鬆,每天只處理一些日常工作,維護內閣正常運行,給自家兒子和他一手創立的內閣當個橡皮圖章,這樣也能有更多時間在後宮玩樂。

可是,去年徐世楊興起大獄,又一次得罪了天下士人之後,徐睦河突然醒悟過來,原來除了給逐漸成型的內閣噹噹保姆之外,自己這個皇帝還有替兒子分擔罵名的任務啊?

他都能想象的到,百年以後,也許會有某些士人在史書上這樣寫:共和XX年,興大獄,名士XX被戮,XX等被流放……。

幸好帝國的年號是從周召共和直接順延下來的,而非傳統的一帝一號(從中也能看出他確實不是掌控欲很強的人),否則,這事應景就直接扣在自己頭上了。

徐睦河有時候甚至覺得怪委屈的,這事,還有之前抄聖人府邸的事,明明都是自家兒子做的,怎麼他這個當爹的得在青史上背鍋啊?

不行!哪有這樣的!這鍋要揹你自己背去吧!

“五年之期,今年是最後一年,朕絕不失言,你要做好準備,不要再到處亂跑了,明年你就登基。”

徐睦河堅定的說道:

“剩下的事,擴張也好,內斂也罷,都交給你們年輕人去處理吧,朕不想再管了。”

榮華富貴,美女如雲,這些當太上皇和當皇帝都一樣能享受的到,甚至當太上皇還能更輕鬆一些,畢竟皇帝是國家的代表,不能整天想着在後宮與胡婦廝混。

確定自己確實沒有更多政治野心之後,徐睦河就已經做出這個決定了,如果不是換位需要時間做一些準備,他甚至想現在就把所有工作丟出去。

“可是,父親……。”

徐世楊對自己老爹突然做這種決定有些不適應,他已經習慣了老爹在上面當擋箭牌,同時不給自己設置任何阻礙的格局了。

現在這種情況……,老爹要尥蹶子?

“沒有可是,你留在燕京的家眷,趁還有時間,讓她們把手頭上的工作交接一下,然後趕緊來金陵。”

徐睦河的話透着一種不容置疑的味道,這可是徐世楊第一次在自家老爹身上見到這種氣勢:

“你剛纔不是說接下來的主要戰事都在南方嗎?那正好,你留在金陵也能距離戰場近一些。”

好吧,確定了,他真的下定決心要尥蹶子了。

其實,對占城那算什麼戰場啊,海陸軍各自抽調幾千兵馬就能輕而易舉的幹掉對手,根本用不着自己坐鎮。

那邊的戰場甚至還不如秦國那邊針對帕爾斯的戰爭更值得人擔心。

真要坐鎮,還真不如去西京長安呢。

不過在金陵其實也不差,不是因爲戰爭需要他坐鎮,畢竟西邊的戰事畢竟是屬國秦國的事,跟本土還隔着一層,國內民衆也缺乏感同身受的情緒,何況自家兒子有自己的班底,人家一幫人創業,當爹的幫幫忙也就罷了,犯不着去指手畫腳。

至於占城,就像剛纔所說的那樣,那根本不是個事,小場面而已。

徐世楊坐鎮金陵,其實更有利於接下來的經濟發展——徐世楊已經打算在長三角地區劃出一大片土地,作爲經濟特區,對外開放和開拓的總窗口。

沒錯,就是魔都,這個背依長江面向世界,同時還交通帝國南北的經濟中心,即將提前數百年在這個位面問世。

這裡纔是帝國將來一段時間重點發展的絕對核心,遠比萬里之外收拾幾個小國要重要的多。

……

興州城以南十里外,有一片幽靜的樹林,站在樹林邊緣,可以看到林間一座高高豎起的石碑。

那是帝國滅亡党項僞夏之後,以軍工總監湯隆牽頭,一些在帝國也算有頭有臉的前西軍官兵或他們的後代湊錢修的西軍無名將士紀念碑。

說起來,給犧牲的將士立碑這種事,還是當初徐世楊引領的風氣,比如齊省莒州有帝國的陣亡將士紀念碑,從前朝建興年到現在,所有爲帝國征戰而犧牲的將士名冊,並且統一立碑紀念。

湯隆沒有數過,不過據說那十幾座刻着名字的紀念碑,上面已經有快三十萬個名字了。

另外燕京還有無名烈士紀念碑,是爲了紀念那些找不到名字和籍貫的犧牲戰士。

帝國重軍功,各地方上還有紀念自己家鄉出身的著名劣勢的小號紀念碑。

以及類似於這座西軍紀念碑一樣,遺族自行籌資修建的碑——這種與帝國無關的紀念碑需要禮部和兵部特批,能建起來,也是因爲西軍當年好歹爲對外作戰付出極大犧牲,總歸也算是民族氣節。

當然,天下無敵的帝國軍有點看不起當年西軍的戰鬥力和戰果,因此也只有湯隆這樣的西軍餘孽纔會對這紀念碑上心。

雖然因爲工作的原因,不見得非得是清明節,但自從這座碑建成之後,湯隆是每年都要來祭奠一次的。

今年也不例外。

只不過今年稍早了一點,三月份的時候,他就來了。

因爲他覺得,也許自己今後幾年都沒空再來祭奠了。

第526章 俘虜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42章 分享第501章 春天8第146章 賺到了第444章 烽燧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10章 20個第227章 留人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293章 勝利3第335章 克金州第57章 勝利第558章 去北方第335章 克金州第377章 兵力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75章 張家第327章 旅順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10章 傷亡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42章 談話第101章 備戰3第214章 祝家莊1第355章 登陸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182章 網絡第197章 包龍圖第272章 豬突1第704章 南征4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21章 破莊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762章 更替第447章 破村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2章 夜間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274章 豬突3第250章 鄉紳第605章 突變2第310章 糧食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141章 起航第222章 續戰第88章 局勢2第10章 20個第488章 善保第423章 叛徒第681章 大捷2第146章 賺到了第547章 軍改4第66章 153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582章 爲什麼第509章 各方3第495章 新春2第701章 南征1第117章 勝利第702章 南征2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166章 死諫第203章 問題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323章 虧空第495章 新春2第731章 寺產第549章 帝國第80章 別矯情第210章 標杆第735章 矛盾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87章 局勢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8章 得失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440章 朝廷第225章 攔截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299章 海盜第69章 女權2第621章 興慶府2第746章 殉爆第400章 降服5
第526章 俘虜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42章 分享第501章 春天8第146章 賺到了第444章 烽燧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10章 20個第227章 留人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293章 勝利3第335章 克金州第57章 勝利第558章 去北方第335章 克金州第377章 兵力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75章 張家第327章 旅順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10章 傷亡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42章 談話第101章 備戰3第214章 祝家莊1第355章 登陸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182章 網絡第197章 包龍圖第272章 豬突1第704章 南征4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21章 破莊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762章 更替第447章 破村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2章 夜間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274章 豬突3第250章 鄉紳第605章 突變2第310章 糧食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141章 起航第222章 續戰第88章 局勢2第10章 20個第488章 善保第423章 叛徒第681章 大捷2第146章 賺到了第547章 軍改4第66章 153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582章 爲什麼第509章 各方3第495章 新春2第701章 南征1第117章 勝利第702章 南征2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166章 死諫第203章 問題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323章 虧空第495章 新春2第731章 寺產第549章 帝國第80章 別矯情第210章 標杆第735章 矛盾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87章 局勢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8章 得失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440章 朝廷第225章 攔截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299章 海盜第69章 女權2第621章 興慶府2第746章 殉爆第400章 降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