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捷1

看到邕州城牆上還飄揚着大周旗幟的那一刻,馮三虎長舒了一口氣。

十日千七百里,三千火槍騎兵扔掉了一萬匹戰馬(一人三馬還有一千匹備用,全扔在半路上了),騎兵全都變成步兵,掉隊者達到一成,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總算在邕州城被交趾賊攻破之前抵達戰場。

平均每天一百七十里,這個行軍速度絕對稱得上奇蹟,馮三虎甚至認爲,自己創造的這個戰例甚至會登上帝國軍校的教科書,並且成爲詩人千古傳唱的佳話。

沒錯,他就是這麼自信,認爲只要部隊成建制抵達戰場,自己就一定會勝利,而敵人必然失敗。

至於敵人有二十萬,是自己的七十多倍,這又算得了什麼?多費點手腳殺光而已,小事一樁。

馮三虎指揮兩千七百步行騎兵,排成三列陣線向圍城的越軍緩緩走去,現在火槍騎兵身上只有一支步槍,半個基數的彈藥(三十發),兩枚手榴彈,以及刺刀,爲了減輕負重,連馬刀都被扔掉了。

不過沒有關係,這些武器足夠殺光交趾賊了。

……

李常傑被突然出現的新敵人驚得目瞪口呆。

因爲他根本沒想到華軍回來支援周軍,而且不明白華軍爲什麼來的這麼快。

要命的是,他也不知道華軍到底來了多少人。

何況,越軍宣稱二十萬,實際上當然沒有這麼多——大周經制之師有的毛病,交趾人一樣不少的都有,包括空餉在內。

只不過越軍的空餉程度稍微輕一點,宣稱出兵十萬,按編制是其實是六萬,實際出兵人數則是五萬不到。

倒是那些跟來的洞蠻兵實打實的有十萬人。

就這十五萬兵,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和傷病減員,已經損失上萬人;另有五萬多被分散到各個地方分頭佔領和劫掠;差不多兩萬蠻兵因爲上次失敗正在脫離戰場;兩萬越兵已經脫離主力去追擊……。

零零總總減下來,此時邕州城下差不多還有實數五萬的敵兵,師老兵疲不說,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蠻兵……。

也難怪李常傑被嚇一大跳,若是華軍來的多了,越軍現在的狀態可是個大問題。

“爲何崑崙關那邊沒有通報?”宗檀也是驚疑不定。

邕州北方不遠就是崑崙關,那裡已經被大越佔領,有三千越兵和五千蠻兵駐守,李常傑覺得,如果邕州有援軍,憑藉這地理優勢,怎麼也該抵擋個幾日。

可如今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難道是華軍兵力太雄厚,一出現直接攻陷了崑崙關,以至於守軍連傳出消息的機會都沒有嗎?

“來敵必然不多!”李常傑最先穩定心情,他衝着一種越人將領大喊:“北賊定是從崑崙關旁的小路繞過來的!”

崑崙關地處大山之中,其中確實有很多不在官面上的小路,若是小部隊,直接繞過崑崙關確實是可行的。

只是,李常傑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下面的越人將領對他的說法也是將信將疑——這世上會有人放着背後的敵人不管,以小部隊跳到兩支敵軍之間嗎?他們不怕被前後夾擊或者包圍嗎?

或者,如果真的是一支小部隊,他們爲何敢這樣一幅一頭撞上來的架勢朝着自己推進?

這難道不是有恃無恐?

李常傑說這只是小部隊,恐怕連宗檀,甚至輔國太尉自己都不怎麼信吧?

當一隻軍隊從上到下對某件事都對勝利有疑慮的時候,那他們就不可能獲得勝利。

特別是越軍這種軍紀不甚嚴明,還充斥着大量蠻兵的軍隊。

與華軍堅定的推進腳步不同,越軍轉向的速度就要慢上不少,一些將領遊移不定的目光在漸漸逼近的華軍和他們的統帥之間遊移,似乎想從李常傑身上汲取更多信心。

然而李常傑自己的信心都有些不足。

他只是不斷高聲大叫:

“賊人必是繞過崑崙關來的小部隊!”

爲什麼呢?沒人解釋。

倒是邕州城頭上,已經堅持了八十天的守軍開始歡呼起來,聲音之大,緩緩轉向的越軍都聽得十分清晰。

於是越軍的士氣變得更低了。

……

“準備出擊!一起夾擊賊人!”蘇緘興奮的大喊:“此戰必能一舉破賊!”

邕州城的守衛者對此深信不疑。

蘇子正大聲應答:“遵命!”

這氣勢已經與剛纔準備出擊的時候截然不同。

“小心一點,爲父等你回來品茶。”

剛纔說不出口的話,現在倒是沒問題了。

“請放心,大人!”

蘇子正畢竟年輕,局勢逆轉的情況下,他可沒蘇緘這麼矯情。

……

敵人沒有重型武器,沒有火器,沒有強有力的騎兵,甚至連弓箭都軟趴趴的,除了人多,幾乎一無是處。

因此馮三虎很乾脆的把所有士兵排成一個巨長但十分單薄的陣列,目的只是爲了每一次射擊都儘量發揮最大火力。

其實,如果越軍拼上幾千條人命,集中攻擊一點,他們是能夠進入白刃戰並且有機會打垮馮三虎的。

但是,他們猶豫了。

李常傑還是把蠻兵堵在越軍之前,想用不可靠的蠻兵來承受華軍的第一波攻勢。

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原本就緩慢的轉向,因爲蠻兵的調動變得愈發混亂,一直到華軍從遠方走到一百二十步外,這些青面獠牙,看起來嚇人,也只是看起來嚇人而已的洞蠻依舊沒能列好陣型——不論進攻還是防守陣型都沒能列好,在精熟戰陣的馮三虎看來,實在太不倫不類了。

“這樣的傻瓜爲什麼敢來入侵,還殺戮天朝子民?”

馮三虎怎麼想都想不明白。

當然,這事現在也不重要了。

一百步。

“全體立正!”

嘩啦一聲脆響,軍靴踏地,兩千七百人排出的三列陣線整齊劃一的停住,兩千七百雙眼睛冷冷的盯着百步外的賊兵,如同看一羣死人。

“第一排瞄準!”馮三虎親自指揮射擊,他手裡拿着左輪,與第一排十個火槍騎兵連九百名士兵一起舉槍,穩穩指向驚疑不定的蠻兵。

“射擊!”

第202章 團結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47章 淨海王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163章 鎮邪第678章 邕州2第80章 別矯情第20章 站隊第297章 改編1第241章 回家3第594章 機會第271章 反擊2第166章 死諫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752章 無題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264章 情報1第708章 南征8第223章 條例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256章 牆頭草第547章 軍改4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242章 進軍1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356章 劫掠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69章 喜憂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50章 金礦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61章 佈局3第299章 海盜第725章 麻六甲2第36章 女權第351章 糧稅第111章 間歇第83章 結盟提議第359章 炮擊第70章 信使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31章 踏陣第28章 老規矩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153章 洽談第226章 公主第135章 乃服第117章 勝利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章 韃子來了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174章 人市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685章 野心第272章 豬突1第222章 續戰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9章 備戰2第175章 說服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91章 戰利品第241章 回家3第507章 各方1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443章 賀使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612章 西域1第630章 安全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30章 安全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160章 分期第529章 抓機會第534章 王師第93章 李逵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58章 李飛龍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545章 軍改2第420章 移民1第364章 激戰2第58章 擴散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5章 互啄第351章 糧稅第154章 生意第433章 仙釀第286章 反擊第714章 楚國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235章 馬第48章 追擊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
第202章 團結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47章 淨海王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163章 鎮邪第678章 邕州2第80章 別矯情第20章 站隊第297章 改編1第241章 回家3第594章 機會第271章 反擊2第166章 死諫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752章 無題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264章 情報1第708章 南征8第223章 條例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256章 牆頭草第547章 軍改4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242章 進軍1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356章 劫掠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69章 喜憂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50章 金礦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61章 佈局3第299章 海盜第725章 麻六甲2第36章 女權第351章 糧稅第111章 間歇第83章 結盟提議第359章 炮擊第70章 信使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31章 踏陣第28章 老規矩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153章 洽談第226章 公主第135章 乃服第117章 勝利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章 韃子來了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174章 人市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685章 野心第272章 豬突1第222章 續戰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9章 備戰2第175章 說服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91章 戰利品第241章 回家3第507章 各方1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443章 賀使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612章 西域1第630章 安全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30章 安全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160章 分期第529章 抓機會第534章 王師第93章 李逵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58章 李飛龍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545章 軍改2第420章 移民1第364章 激戰2第58章 擴散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5章 互啄第351章 糧稅第154章 生意第433章 仙釀第286章 反擊第714章 楚國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235章 馬第48章 追擊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