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話劇

“你叫啥名?”

“譚三。”

“有沒有大名?”

“沒。”

坐在桌子後面記錄的年輕參謀皺皺眉頭,這已經是他今天見到的第十五個某一二三四了,這種名字分辨率太低,參謀覺得自己今天的統計結果作用可能會比預計中小很多。

“俺家住大金井村,到這走了快十天。”

回答的倒是很清晰,不過這大金井村在哪?

算了算了,無關緊要,反正今天只是做一個初步統計甄別而已,只要確定眼前這個老實巴交的傢伙是個漢人就成了。

參謀在一塊木牌上工工整整的寫下:

大金井村,譚三,民族漢。

然後又在木牌背後寫上:

隆道六年與五里驛發放,見着放行。

這其實是齊軍發放的通行路牌,省的他們回家的時候再被其他進攻部隊當敵軍攔下。

“拿着,去大門那邊領五斤糧食。”參謀把木牌遞給譚三,然後繼續喊道:“下一個!”

“真給糧食啊!”

譚三抱着足足有五斤重的炒麪口袋,有點不敢相信事情的真實性。

他這輩子見過很多兵,小的時候見過大周的官軍打門前路過,後來上山躲過蒙兀騎兵,如果曹老爺莊子上那些喜好舞刀弄槍的家丁和山上土匪也算兵的話,那他就已經見過六支屬於不同勢力的軍隊了。

眼前這支齊軍“強盜”還是第一個不僅不搶婆娘糧食,還發吃食的軍隊。

譚三悄悄用手指搓了搓裝炒麪的布口袋,這麼大一塊布,不論是做包袱皮還是縫補衣裳,都算得上一塊好料。

僅僅這塊布,對譚三這樣的窮苦佃戶來說就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先別急着走!”

一個齊軍憲兵站在高處拿大喇叭對剛從戰俘營裡出來的人大喊:

“湊二十個同路的一起走!別讓狼叼了去!”

這話說的在理,太行山脈山連山,野狼野豬成羣結隊,還不時能見到豹子老虎,若是獨自上路,很難說能不能走出一座接一座的山坳坳。

爲此齊軍還專門給釋放的俘虜每人發了一根木棍——其實就是繳獲的長槍拆下槍頭,把槍桿發還給他們罷了。

“一時半會湊不夠人的隊伍先等等!去前面棚子喝口茶看看戲,等湊夠了人再走!”

“還能看戲?”

被俘的世侯兵們迅速忘記了剛纔的恐懼,變得興奮起來——這也不能怪他們,西北這邊本來就是娛樂荒漠,年景好的時候大家都得爲了一口吃的把所有汗水揮灑在田間地頭,更別說現在這種倒黴年份。

現在就算是世侯家的管家老爺平日裡也沒什麼娛樂,可能也就真正的時候家族老爺少爺夫人小姐能養得起戲班子——現在山陝連個跑馬賣解的都沒有。

因此,一聽到能看戲,所有俘虜,也不管能不能湊齊人,全都向戲臺子那邊涌過去——反正齊國大兵放他們走又發口糧,肯定不會因爲他們來看戲就怎麼着他們這些苦哈哈。

不過挨一頓棍子是必然的——不是因爲齊軍士兵欺負他們,而是因爲他們不排隊。

剛纔甄別釋放俘虜的時候,光讓他們老老實實排隊就花了一個多時辰,結果現在一聽到有戲看,憲兵們的努力又白費了……。

……

齊國宣傳部門爲俘虜準備的是話劇,在徐世楊原來的那個時代,話劇引進中原已經是二十世紀了,不過在降低燈光等舞臺標準的情況下,“發明”這種“全新的戲曲”形勢並不困難,特別是徐世楊身邊還有顧橫波這麼個歌舞方面的頂尖人才。

與主要走娛人路線的傳統戲曲不同,齊國話劇以育人爲主要目的,所有上演的劇目都包含明顯的政治宣傳目的。

比如齊國需要動員人力整修水利工程的時候,工地上通常會上演《大禹治水》之類的節目,而且重點放在治水成功後人民安居樂業的方面,而不是宣揚治水有多麼辛苦。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節被壓縮,他跟塗山氏的愛情或大戰各路水怪的故事卻被大肆宣揚。

這其實就是爲了讓看戲的觀衆感到愉悅,增加爽點而已。

只不過齊國宣傳部門才用了潤雨細無聲的手法,向觀衆暗戳戳的輸灌:治理水患並不辛苦,相反卻是個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好機會!

再結合參與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員能得到優厚的報酬,最近幾年,齊國人不僅不再視修建水利工程這種大規模勞役爲畏途,還出現了大家搶着去工地幹活的事。

治蝗也是如此,打仗也是如此,每次齊國有什麼需要動員大量人力去執行的大動作,總是少不了宣傳隊伍的緊密協同。

這次針對山陝的戰爭自然也是如此——或者說,因爲這次行動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因此宣傳部門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話劇社給俘虜們準備的曲目都不長(太長了容易耽誤行程)主打菜是《白毛女》,這種反應地主壓迫的劇目自然很容易引起底層農民們的共鳴。

只不過爲了提高爽點,徐世楊還是把故事做了許多修改:前半段基本剽竊歷史上的經典橋段,後半段直接改成喜兒被黃世仁(黃世仁的身份可以根據需要隨時修改,比如打韃子的時候他是個韃子頭目黃臺吉,現在打世侯,他就成了八大世侯某一家的老爺)搶走的那一刻,齊軍以PLA一般人民子弟兵的姿態出現,拯救了楊白勞一家,嚴酷清算了黃世仁和他的狗腿子爲非作歹的舊賬,最後一位英武的齊軍戰士還把那本高利貸賬本當着衆人的面扔進火堆裡。

徐世楊當然知道悲劇更加深入人心,他這麼一改編,經典劇目會變成小白網文一般的快餐劇,估計會被後世的編劇們笑話。

但徐世楊認爲,這個時代的底層人民生活已經堪比地獄了,劇中楊白勞一家的遭遇在這個時代的人民眼中恐怕根本不算什麼了不得的悲劇。

因此,徐世楊乾脆反其道而行之,在故事的關鍵時刻來個峰迴路轉,直接爲爽而爽,還順便宣傳齊國齊軍的高大上形象,通過舞臺上齊軍到來之前之後鮮明的對比,爭取在山陝民衆心中樹立起一種加入齊國就能過上好日子的印象。

第324章 佈局第679章 邕州3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455章 目的地第275章 換命第373章 財政2第240章 回家2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466章 衛生第36章 女權第143章 遣周船第537章 等待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83章 直白第217章 祝家莊4第631章 西征1第459章 佈局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5章 互啄第762章 更替第131章 破莒州2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559章 三沙1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87章 局勢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96章 忠臣3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01章 備戰3第488章 善保第242章 進軍1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49章 焦土第430章 兩難第244章 局勢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02章 團結第614章 興靈1第110章 傷亡第552章 野店1第74章 爭執第337章 狼煙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40章 缺點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67章 暴秦7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306章 風暴第422章 無膽第4章 夜戰1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222章 續戰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631章 西征1第2章 夜間第148章 麻煩第250章 鄉紳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8章 宗祠第704章 南征4第430章 兩難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160章 分期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325章 炮第486章 選擇第141章 起航第269章 遭遇戰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717章 大帝國2第197章 包龍圖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33章 備戰1第746章 殉爆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37章 陰謀1第381章 狙擊手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232章 天下2第354章 繞過第486章 選擇第460章 佈局2第442章 賀使1第348章 宣傳第423章 叛徒
第324章 佈局第679章 邕州3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455章 目的地第275章 換命第373章 財政2第240章 回家2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466章 衛生第36章 女權第143章 遣周船第537章 等待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683章 直白第217章 祝家莊4第631章 西征1第459章 佈局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5章 互啄第762章 更替第131章 破莒州2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559章 三沙1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87章 局勢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96章 忠臣3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01章 備戰3第488章 善保第242章 進軍1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49章 焦土第430章 兩難第244章 局勢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02章 團結第614章 興靈1第110章 傷亡第552章 野店1第74章 爭執第337章 狼煙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40章 缺點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67章 暴秦7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306章 風暴第422章 無膽第4章 夜戰1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222章 續戰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631章 西征1第2章 夜間第148章 麻煩第250章 鄉紳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8章 宗祠第704章 南征4第430章 兩難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160章 分期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325章 炮第486章 選擇第141章 起航第269章 遭遇戰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717章 大帝國2第197章 包龍圖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33章 備戰1第746章 殉爆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37章 陰謀1第381章 狙擊手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232章 天下2第354章 繞過第486章 選擇第460章 佈局2第442章 賀使1第348章 宣傳第423章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