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興靈1

自前朝最後的守衛者被吐蕃人打敗後,沙洲的漢人已經差不多有兩百年沒有過過春節了。

在這裡,沒有一個有漢人血統的人會寫春聯,但他們總算還記得應該着這個時候給他們那些忠貞的先祖們磕個頭,上柱香。

這就足夠了,文化遺失了可以尋回,也可以重建,只要他們還記得他們自己是誰就足夠了。

這一年的春節,左鶴林在沙洲下令全城歡慶,爲了強調漢文化的優勢,他甚至還把從帕爾斯人那裡繳獲的大量財物拿出一部分,賞賜附近的部族,還強迫帕爾斯商人的妻女們跳舞助興,生生在這戰火中營造出一個歡慶的氛圍。

1793年元月16,節日差不多該結束了。

左鶴林想要的東西也已經等到——包括援軍,包括本地部族派出的僕從軍,也包括畜力和糧食補給。

元月17日,左鶴林再度出兵,依舊以一人雙馬的騎兵爲主,總兵力達到七千人(但漢人依舊只有八百)。

元月二十,左鶴林戰鬥羣抵達玉門關。

時隔三百年,漢人政權的軍旗重新插在玉門關城頭。

……

興靈一線。

李井槐主力部隊也是在過完年後發動繼續進攻,不過進攻重新開始後,他突然發現,前方党項人的各個小型要塞裡的守軍不見了。

華軍檢查了空無一人的要塞,發現敵人應該是在華軍準備過節的時間撤退的,可能是怕華軍察覺,撤退的敵人並未放火,但所有建築物屋頂都捅了幾個窟窿,以防止華軍直接使用。

李井槐最重視的糧倉自然是一點沒剩,水井也已經堵塞。

不過,可能同樣是爲了避免華軍察覺,党項人並未在沿途撤離村莊,實施徹底的焦土政策。

實際上,党項人的撤退是各部族部族長爲了本部族利益私自實行的,而非戰略上要實施焦土政策——夏軍就沒打算實行焦土政策。

不過他們的這種做法,給謹慎的李井槐造成很大疑慮,他不明白敵人爲何會撤出士兵卻不撤出民衆。

要知道,華軍的攻擊路線基本都在党項的核心地區(只是暫時還沒有進入最核心的範圍),這些地區的村莊都是人口繁盛,存糧牲畜較多的好村子。

若是党項韃子打算確實打算使用焦土戰術,那麼這些村子裡的人口和糧草都應該迅速撤出纔是。

可現在這種情況……。

不僅僅是李井槐,連前敵參謀部都沒意識到党項人現在的做法有何深意。

不過,不瞭解敵人的想法,戰爭也得打下去,只不過接下來的行動必須更謹慎一點。

比如說,李井槐下令,清掃附近所有僞夏的村莊。

華軍立刻四散出擊,進攻每一個党項人的村莊,他們抓走所有男女老少,搶走所有糧食牲口,然後在村莊放一把火,把党項人的村子付之一炬。

靈州川和黃河東岸之間肥沃的平原上響徹党項人悽慘的哭嚎聲,但他們毫無辦法,大部分村莊裡的男丁都已經加入軍隊前往興靈,此時村子裡只剩下少數看家的丁壯和婦孺老弱,面對全副武裝的華軍,他們毫無抵抗之力。

更要命的是,他們甚至還沒有逃走的機會——因爲現在仍然是冬天,外面飄着大雪,老弱婦孺就算能躲到山裡,基本也只能凍餓而死。

沒有國家軍隊庇護的平民,在敵人正規軍的壓制下就是如此無奈。

僞夏軍隊前往興靈的時候,倒是已經徵用了村莊裡的大部分存糧,但這畢竟是他們自己的家鄉,他們不可能做的太狠,大部分村莊——特別是党項和羌的村莊,至少還留有過冬的口糧,來年的種子和等待來年長大的牲畜。

這些東西和剩餘的人口全都成了華軍的戰利品,李井槐冷酷的下令把所有党項俘虜全都押回關內,以防止他們與僞夏軍隊裡應外合——雖然大多是婦孺,但無法想象到敵人策略的情況下,任何可能的危險都要消除。

從1793年元月16開始,華軍不斷押解被掠的僞夏平民入關,但是爲了防止軍糧出現問題,他們過冬的糧草全都被華軍扣留。

在冰天雪地中行軍,體弱的婦孺所面對的下場,自然十分悽慘。

從輝德城到環洲,三百多裡的距離上,到處鋪滿了體力耗盡倒斃的屍體。

道路邊,白雪下,無數僵硬的党項和羌人層層疊疊,在雪堆中深處一根根枯樹杈一樣的手臂……。

到二月初二,華軍緩緩抵達西平府(靈州)城下時,李井槐和他的軍團已經把南方所有党項人的村莊一掃而空,僞夏失去了大約二十萬人口,其中一半已經埋在沿途的冰雪之下。

實際上,戰爭打到這裡,僞夏這次就算能夠把華軍驅逐出去,以他們國力的下降程度,實際上也就等於已經輸了。

……

興慶府(興州)

“你們這羣混蛋!”

大夏國大德皇帝李乾順對着他的臣子們大發雷霆:

“你們居然沒有朕的旨意就敢撤軍!你們這是臨陣脫逃!”

部落長們低着頭,每人迴應,但也沒有人請罪——只要手中有兵,在大白高國,皇帝也沒法那他們怎麼樣。

至於南方那些村莊的損失……。

誰會在乎?他們本來就撤不出來,何況這一帶的村莊大多屬於嵬名家,損失再慘管仁多、沒藏、葉孛什麼事?

“陛下,小的們已經盡力了。”

任由皇帝發了半天邪火之後,葉孛麻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我們在南方那些堡子損失了數萬兵,這都是家裡最好的勇士,卻白白浪費了。”

“那是因爲你們都是懦夫!你們連拖延漢狗一會都做不到!”李乾順還在發火:“只要再拖延一會,蒙兀人和周人就會來夾擊華夏的漢狗!我們就能輕易獲得勝利!”

“他們現在還不來,就不會來了。”仁多楚清:“我們不能把希望壓在那些外人身上。”

“就在在興靈決戰吧。”沒藏訛龐仰首說道:“讓漢狗看看我們大白高國勇士的厲害!我們要一戰打得他們不敢再敢奢想興靈!”

“你們!這羣!混蛋!”

李乾順低聲怒吼着,雙眼滿是冰冷的殺意。

第514章 試射第751章 民心1第678章 邕州2第559章 三沙1第306章 風暴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253章 大生產2第163章 鎮邪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140章 登瀛洲第3章 女孩第216章 祝家莊3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188章 小樊樓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703章 南征3第673章 慘案第700章 戰利品第93章 李逵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98章 備戰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34章 安排第141章 起航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581章 得與失第629章 去江南第614章 興靈1第141章 起航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561章 北行記1第275章 換命第733章 混亂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373章 財政2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655章 南北2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55章 總攻開始第77章 齊射第194章 沒事了第517章 世侯1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649章 政策第19章 塢堡主們第309章 市場第751章 民心1第743章 突發第152章 採購第147章 淨海王第446章 薩廉第97章 兄弟並肩第680章 大捷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304章 兵變1第447章 破村第629章 去江南第499章 春天6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98章 回程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72章 財政第484章 國家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721章 大帝國5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67章 糧食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64章 情報1第391章 伐高麗3第608章 射白馬第310章 糧食第163章 鎮邪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98章 備戰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18章 興靈5第511章 各方5第371章 不怕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541章 落幕第655章 南北2第147章 淨海王第201章 朝陽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210章 標杆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74章 北行記6第130章 破莒州1
第514章 試射第751章 民心1第678章 邕州2第559章 三沙1第306章 風暴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253章 大生產2第163章 鎮邪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140章 登瀛洲第3章 女孩第216章 祝家莊3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188章 小樊樓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703章 南征3第673章 慘案第700章 戰利品第93章 李逵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98章 備戰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34章 安排第141章 起航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581章 得與失第629章 去江南第614章 興靈1第141章 起航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561章 北行記1第275章 換命第733章 混亂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373章 財政2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655章 南北2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55章 總攻開始第77章 齊射第194章 沒事了第517章 世侯1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649章 政策第19章 塢堡主們第309章 市場第751章 民心1第743章 突發第152章 採購第147章 淨海王第446章 薩廉第97章 兄弟並肩第680章 大捷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304章 兵變1第447章 破村第629章 去江南第499章 春天6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98章 回程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72章 財政第484章 國家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721章 大帝國5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67章 糧食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64章 情報1第391章 伐高麗3第608章 射白馬第310章 糧食第163章 鎮邪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98章 備戰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18章 興靈5第511章 各方5第371章 不怕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541章 落幕第655章 南北2第147章 淨海王第201章 朝陽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210章 標杆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74章 北行記6第130章 破莒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