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大帝國2

徐世楊一行到達西北的時候,他在甘省的某個民兵那裡看到了由民間槍匠自行用標準三型擊發線膛槍改裝的後裝步槍。

改裝的方式十分簡單,在一支標準三型步槍靠近槍機的後槍管部分,約65毫米左右的位置上,把槍管切開一節,改裝成可向右旋開的蓋帽機構,這樣的蓋子形成一個不怎麼牢靠但十分簡單的閉鎖裝置。

於是一支後膛槍就誕生了。

發明這玩意的槍匠甚至還專門搞出有彈殼的一體式子彈!

說穿了,這玩意同樣很簡單,其實就是用浸泡蜂蠟的油紙或亞麻製造彈殼,把彈頭和發射藥包裹其中而已。

但這把槍卻紮紮實實的省卻了標準三型開火時許多必要的程序,比如向槍管裡倒發射藥,用通條懟實,以及咬開子彈包裝等等。

這意味着,這種步槍的射速會遠遠超過野戰軍裝備的標準三型,而且可以讓士兵趴着裝彈並射擊!

在甘省,徐世楊親自接見了這款改進型步槍的發明人,一位名叫戴梓的退伍老兵。

他在本地多待了幾天,讓戴梓利用當地駐軍修械所的設備臨時加工出6條後裝步槍,拿來跟標準三型做了一次對比試驗。

結果是,戴梓的後裝槍可以在兩分半鐘時間內開火二十次!這個時間僅爲標準三型的一半,如果極速射擊,熟練的射手甚至能完成每分鐘15次射擊!這是前裝槍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而且因爲是直接改造自標準三型,因此這種槍的彈道性能與標準三型幾乎完全一樣,精確度、射程等方面幾乎沒有受到改裝的影響。

在其他方面,比如可靠性,戴梓步槍可以在四天時間內射擊一千發子彈,即使不清理槍膛也能維持性能。

在潮溼環境和暴雨天氣的射擊實驗結果也遠遠強於標準三型。

如果說,標準三型擊發線膛槍讓一個在邊荒開拓的漢人農民具備單獨作戰,對抗韃子精銳甲兵的力量,那麼戴梓步槍的這些性能,可以讓一個漢人農民具備輕易擊斃一個精銳甲騎的力量!

對此,徐世楊內心十分激動,這可是很少見的,民間超越自己的思路,走在正確道路上的例子。

所以徐世楊給了戴梓超越他應得的獎賞——目的只是爲了鼓勵他人努力創新,就像千金買馬骨一樣。

徐世楊給戴梓的獎勵足以讓所有人眼紅:

第一,直接給戴梓一萬兩的現金獎勵。

第二,給予戴梓側開活門式後裝步槍的專利,今後不論是帝國還是別的國家,生產每一支類似的武器都要給戴梓一份專利費用。

第三,徐世楊將邀請戴梓加入燕京新成立的科學協會,徐世楊將直接給戴梓科學協會第三等(第一等是金鑲玉、第二等金徽)的銀徽章,以證明他在軍事科學方面所做的貢獻。

但是,這裡還有一點要求,徐世楊要戴梓牽頭制定標準三型步槍的改進標準,一切以數據說話,而不是全憑經驗。

實際上,現在的徐世楊,對某項新發明的標準數字比新發明本身還要重視。

因爲有了這種標準,人人都可能在這種標準的基礎上繼續改進,或者開拓思路在此基礎上發明新的東西。

這纔是徐世楊最喜歡的趨勢,夯實科學基礎遠比一兩項新發明更重要——反正帝國現在已經無敵了,有沒有那些新發明並不重要。

話又說回來,只要基礎足夠厚實,將來各種新發明必然會有一個井噴階段。

這也是徐世楊不斷投資基礎教育的原因——先讓孩子們把基礎的數學、語文等課程學好,之後又有他們發揮的空間,誰敢說他們將來不會出個牛頓?

回到戴梓這邊,徐世楊還給了他第四項好處:

他直接授予戴梓男爵身份,讓他昂首闊步踏入貴族行列!

現在,帝國的貴族只是個榮譽稱號,但這個榮譽已經足以讓許多人感到眼紅了。

而且,這是第一個直接因改進技術而獲得爵位的例子,世人將會從中看懂帝國對技術人員的重視,也有可能引領將來社會風氣——當社會精英無法依靠四書五經來實現階級跨越的時候,徐世楊又給他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大家都去研究更實用的技術或者投身理工科去吧!

徐世楊甚至打算,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拜訪幾位數學家,把他們的地位同樣提高起來,讓人們看到帝國對數學等理工科基礎的重視程度。

當然,這都是接下來的工作,拿戴梓先樹立一個榜樣後,徐世楊離開甘省,繼續他的行程。

在這裡,我們還是繼續說一說目前內閣對帝國各方面實力的統計情況:

軍事方面,除了戴梓步槍之外,預備役和民兵還有其他一些民間槍匠自行改造的玩意,什麼雙管的擊發槍,以發射霰彈爲主的大口徑步槍等等。

這些玩意似乎都是根據民兵所在的地區特化出來的,比如雙管槍面對熊、虎之類兇猛的大型動物,有迅速射擊第二發的機會,容錯率較高。

而大口徑霰彈槍對付大羣小目標非常好用——比如野鴨羣、各種鳥羣等,一打可以打一片,子彈威力也剛剛合適,不至於把小獵物轟碎。

當然,更多的民兵武器還是直接購買或者退役老兵帶走的軍用武器。

火槍方面,標準1、2、3型以及從未成爲制式裝備的鳥槍都有不少,甚至較爲落後的1、2型裝備量都高於3型。原因是前兩者子彈可以自造,而3型的火帽必須從國營武器店購買。

經過調查,帝國的三百八十萬預備役和民兵中,火槍裝備量是兩百萬支,其中標準2型燧發槍60萬、1型火繩槍40萬、3型擊發槍40萬、鳥槍30萬,另外30萬是手槍。

考慮到民間有很多一個人裝備多支槍的情況,帝國預備役和民兵中,仍有二百三十萬人沒有槍!

這主要是因爲江南地區新組建的地方民兵火槍缺口很大的緣故。

再考慮到今後外蕃勢力將會被允許裝備落後兩個檔次的火槍(鳥槍和1型火繩槍),和正規軍的換裝問題,就算沒有戰爭,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帝國的火槍市場也能帶來非常雄厚的利潤。

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267章 夜戰1第149章 雙嶼港第514章 試射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666章 暴秦6第662章 暴秦2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39章 回家1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28章 訓狼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514章 試射第29章 包圍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643章 父親2第199章 局勢第187章 赴宴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23章 條例第20章 站隊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42章 談話第363章 激戰1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9章 破寨1第484章 國家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80章 別矯情第619章 興靈6第635章 信仰第762章 更替第151章 投資第330章 佔領第532章 射擊1第155章 時局圖第66章 153第69章 女權2第431章 踏陣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321章 交換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511章 各方5第526章 俘虜第289章 勝利1第331章 政策第107章 來了第362章 血河2第470章 巡邏隊第703章 南征3第467章 美泉宮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683章 直白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24章 未來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04章 兵變1第533章 射擊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404章 替代役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56章 破寨3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467章 美泉宮第685章 野心第468章 28級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222章 續戰第252章 大生產1第45章 互啄第643章 父親2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20章 站隊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37章 槍與槍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58章 擴散第8章 得失1第684章 求情1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156章 時局圖2第706章 南征6第763章 晨輝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582章 爲什麼第105章 背叛第330章 佔領第673章 慘案
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267章 夜戰1第149章 雙嶼港第514章 試射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666章 暴秦6第662章 暴秦2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39章 回家1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28章 訓狼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514章 試射第29章 包圍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643章 父親2第199章 局勢第187章 赴宴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23章 條例第20章 站隊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42章 談話第363章 激戰1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9章 破寨1第484章 國家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80章 別矯情第619章 興靈6第635章 信仰第762章 更替第151章 投資第330章 佔領第532章 射擊1第155章 時局圖第66章 153第69章 女權2第431章 踏陣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321章 交換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511章 各方5第526章 俘虜第289章 勝利1第331章 政策第107章 來了第362章 血河2第470章 巡邏隊第703章 南征3第467章 美泉宮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683章 直白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24章 未來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04章 兵變1第533章 射擊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404章 替代役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56章 破寨3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467章 美泉宮第685章 野心第468章 28級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222章 續戰第252章 大生產1第45章 互啄第643章 父親2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20章 站隊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37章 槍與槍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58章 擴散第8章 得失1第684章 求情1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156章 時局圖2第706章 南征6第763章 晨輝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582章 爲什麼第105章 背叛第330章 佔領第673章 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