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爲什麼

車爾格有點不太明白,爲什麼帝國會對自己這些人表現出如此明顯的矛盾。

他們壓榨部落,但也給予豐富的回賜。

他們削弱部落,但也維護部落長的權威。

對於一個不識字的生女真前部落長,現華夏帝國外蕃百戶來說,這是個很難理解的問題。

當他無法理解帝國政策的深意,在面對帝國新的命令時,他想的腦袋疼都想不出帝國此項命令的目的。

於是只好把手下所有保長都叫來,把命令宣讀一下,再跟他們商議個所以然出來。

“叫你們來當然是因爲有事。”

即使是跟人商量,車爾格的語氣也不怎麼友善:

“布政使司傳來太子令,要我們部落出四個丁,自備武器軍糧到布政司聽令。”

在華夏帝國,省級主官爲布政使,他辦公的部門就叫做布政使司。

因爲徐世楊是太子,同時也是軍方最高領導人,因此目前帝國軍方下達的最高命令,一般都是以太子名義發佈的太子令。

“要打仗了?”一個保長問道。

“這不廢話嗎?不打仗咱們帶武器去作甚?”另一個保長很不客氣的說道:“打仗不算什麼,咱們以前就年年打仗,我看,問題在於咱們這次是去打誰。”

百戶大帳裡立刻響起一片嗡嗡的探討聲。

有人認爲應該是去打蒙兀,蒙兀人戰鬥力不強,以前大金國的時候就經常揍他們,現在大華夏國收拾他們自然更加輕鬆愉快。

而且打蒙兀人可以搶到好多牛羊丁口,運氣好的話還能獲得不少免費馬匹。

也有人說應該是去掃生女真,也就是那些沒有獲得百戶牌照的部落,他們更容易對付,就是幹掉他們後,除了一點丁口和皮子,什麼都搶不到。

“車爾格,咱們這次到底要去打誰?”

討論半天不得要領,保長們不耐煩的直接問一直沉默不語的車爾格。

“出四個丁口,兩個去西邊打党項人,兩個去遼陽聽令,還不知道要去哪。”

嘈雜的帳篷中立刻沉寂下來。

去打党項人?按照華夏的作風,去那麼遠的地方,肯定就不能回來了,沒死的話,直接留在當地屯駐的可能性是十成十。

估計去遼陽的也差不多——肯定不會在遼陽屯駐,因爲那裡被算作漢地了,估計也要去個很遠的邊角旮旯。

“這是又要分咱們的丁口了。”一個保長嘆息道。

保長也好,百戶也罷,這些索倫底層統治者沒有貴族名號,卻已經有了當主子的自覺,他們按照自己的習慣,把手下那十戶幾十戶人口當成自己的私產。

丁口出去打蒙兀人或其他生女真,多少能給他們這些奴隸主帶來一些好處,因此所有人都喜歡。

但若是去遠方打仗,打完仗丁口就不回來了,這些奴隸主就會產生一種自己的財產被人侵吞一部分的感覺。

“四個丁口,他們屯駐別處,之後朝廷肯定還會要求把他們的婆娘崽子一起遷走,他們還得帶着兵刃和行糧,俺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個保長彷彿牙疼一般呲着牙說道:“俺的人不去,車爾格你從別處選人吧。”

“俺的人也不去!”

“俺的也是!”

“俺也是!不去!”

一連五六個保長表態不想派兵參加這次徵召,剩下幾個沒說什麼的保長也陰沉着臉看向車爾格。

“你們的人不去,那就你們去吧。”車爾格拿着小刀,盯着鍋裡煮熟的羊肉,淡淡的說:“從你們六個人中出四人,你們自己選出兩個人留下,下次再徵召的時候這兩人再去好了。”

“車爾格,你在說笑?”保長們的臉色變得猙獰起來:“別忘了,俺們手上有一百戶,你只有二十戶!”

“俺是百戶,在布政使司登記在冊的。”車爾格依舊語氣平淡的說:“你們就是有一萬戶,俺也是管着你們的,不服氣去求布政使老爺把俺撤了啊。”

當然沒人敢去。

布政使司只認在冊的百戶,因爲那是帝國任命的,而保長是百戶指定的——必然得有,但保長是誰根本無所謂。

實際上,車爾格也是剛剛纔想明白,帝國要求每十戶設立一保長,真的只是爲了管理方便——帝國通過百戶來管理部落(實際上應該叫百戶所),而部落長通過保長管理下面戶口。

若是自己覺得保長做的不好,換一個不就得了?

這些當上保長就開始裝模作樣的白癡,正好扔到漢人那裡當奴才去。

一衆保長這才意識到車爾格是來真的。他真的要選四個保長出兵!

當然,到了漢人那裡,保長也就不能算是保長了。

“車爾格,俺家裡婆娘剛生了崽子,俺不能去。”

立刻有人開始訴苦。

“俺病了,俺也不能去。”

“俺沒有鎧甲,去了會被布政使老爺責怪。”

“俺……”

“婆娘崽子,俺先替你們照顧着,你們在那邊安定下來之後會給你們送去。”車爾格淡淡的說:“病了的,正好去找漢人醫生醫治一下,人家有神醫,啥病都能治好。”

“沒有鎧甲更不是事,漢人又不需要你們去衝鋒陷陣,看漢人殺光那幫党項人,你們跟上去扒一副鎧甲就好。”

“就這麼定了,做好準備,三天後出發去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現在是墨龍江布政使司所在地,省城。

……

按照布政使司的命令選出四個出兵的男丁後,車爾格毫不客氣的把剩下的人全都趕出自己家。

他的婆娘見正事做完,趕緊拿出一個木碗,給他盛了一碗羊肉,然後摸出兩個烘的熱騰騰的餅子和酪。

車爾格端着碗,卻沒有急着吃這些精美的食物。

他還在想事情,自從第一次朝貢回來後,他就經常這樣想事情。

‘我現在不僅能吃飽,甚至也能吃肉了。’

以前,車爾格的部落向金國效忠的時候,即使是他這個部落長,也是不能經常吃肉的——大部分牲畜和獵物都要作爲商品拿去跟金國女真交換其他必須的生活物資。

還有金國的稅賦,雖然相對華夏的貢賦較低,但也相當沉重。

當時生女真的主食主要是酪和魚,摻雜一些糧食、野菜、野果和少量肉。

而現在,作爲部落長,車爾格在承擔更龐大貢賦的同時,反而吃得起肉了!

這到底是爲什麼?

第50章 破寨2第164章 文仲第511章 各方5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137章 私仇第154章 生意第248章 登州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01章 備戰3第140章 登瀛洲第72章 進軍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520章 世侯2第61章 公審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529章 抓機會第382章 背叛第340章 缺點第329章 旅順3第9章 得失2第480章 左鶴林第574章 北行記6第457章 生女真第558章 去北方第656章 南北3第332章 金州1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0章 破寨2第225章 攔截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571章 百戶第311章 水利第110章 傷亡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40章 朝廷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79章 和平第260章 戰黃河3第35章 趙琳第310章 糧食第531章 少年兵2第621章 興慶府2第163章 鎮邪第724章 麻六甲1第80章 別矯情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232章 天下2第93章 李逵第719章 糧食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500章 春天7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740章 人力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315章 馬賊第296章 忠臣3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13章 西域2第362章 血河2第238章 工廠2第635章 信仰第353章 疑慮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633章 南下2第156章 時局圖2第405章 信第498章 新春5第714章 楚國第512章 擊發槍1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751章 民心1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678章 邕州2第493章 期盼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629章 去江南第498章 新春5第582章 爲什麼第485章 會見第221章 破莊第423章 叛徒第433章 仙釀第31章 一個不留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25章 決心第298章 改編2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352章 返回第318章 賊第23章 不妥協第56章 破寨3第139章 新式武器
第50章 破寨2第164章 文仲第511章 各方5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137章 私仇第154章 生意第248章 登州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01章 備戰3第140章 登瀛洲第72章 進軍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520章 世侯2第61章 公審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529章 抓機會第382章 背叛第340章 缺點第329章 旅順3第9章 得失2第480章 左鶴林第574章 北行記6第457章 生女真第558章 去北方第656章 南北3第332章 金州1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0章 破寨2第225章 攔截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571章 百戶第311章 水利第110章 傷亡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40章 朝廷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79章 和平第260章 戰黃河3第35章 趙琳第310章 糧食第531章 少年兵2第621章 興慶府2第163章 鎮邪第724章 麻六甲1第80章 別矯情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232章 天下2第93章 李逵第719章 糧食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500章 春天7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740章 人力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315章 馬賊第296章 忠臣3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13章 西域2第362章 血河2第238章 工廠2第635章 信仰第353章 疑慮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633章 南下2第156章 時局圖2第405章 信第498章 新春5第714章 楚國第512章 擊發槍1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751章 民心1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678章 邕州2第493章 期盼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629章 去江南第498章 新春5第582章 爲什麼第485章 會見第221章 破莊第423章 叛徒第433章 仙釀第31章 一個不留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25章 決心第298章 改編2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352章 返回第318章 賊第23章 不妥協第56章 破寨3第139章 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