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移民1

隆道三年9月初,一個移民車隊正行走在遼東半島的土地上。

這支車隊一個半月前從復州出發,距離前後的其他車隊都是大約兩公里,算是在拉成一長串的移民大軍中間靠前位置。

目前車隊中一共有八十三戶,三百一十五個人。其中丁壯和半丁男子一百五十一人,年輕女子九十五人,孩子六十二人,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七個。

車隊共有三輛大篷車,十頭牛,六匹騾子和兩匹馱馬。

此外還有二條燧發槍,十五條火繩槍,兩門木炮,以及三十五支火門槍。

就像是一個正在移動的村子,這個車隊也是有村長的。

他是個看起來四十歲左右的精壯漢子,個頭不高,右眼曾經被高麗人的片箭射中,因此始終帶着一個黑眼罩,臉上還有韃子腰刀留下的深深的疤痕,不論說還是笑,傷疤牽扯麪部肌肉,都讓他顯得格外猙獰。

他叫張大郎——張家老大的意思。參軍以後,因爲部隊中有太多張大張二,因此當時他的連長徐世楨給他起了個大名:張強。

意思是希望他能成爲一個強大的戰士。

張強也確實很強,他在建興十二年就參加新軍了,期間屢次立功,直到隆道二年因傷在一線野戰軍中退役。

退役後他沒有選擇轉職到新兵營去當教官,而是申請到了民間的屯堡中,當民兵隊長。

都督府方面開始召集志願屯邊的人手時,張強主動報名參加,因而被任命爲這支移民車隊的隊長和村長。

張強靜靜走在車隊最前方,懷中雙手抱着一杆裝了子藥的騎兵用短款燧發槍,腰間掛着一支燧發手槍、一柄從韃子手中繳獲的腰刀和一柄從高麗人手中搶來的環刀,除了沒有鎧甲,可謂是全副武裝。

幾個年輕的民兵扛着長矛或火繩槍,跟在張強身邊,用羨慕的眼神盯着他腰間的手槍,有個不懂事的傢伙甚至還總是不自覺的伸出手,想要摸一摸這柄價格昂貴的武器。

實際上這也是移民隊伍的主要問題之一:武器裝備並不均衡,比如張強這種野戰軍中剛剛退下來的老兵,只要花售價的一半左右,就能帶走他服役時使用的槍械。

而沒有參過軍的普通民兵,就只能按照標價購買防身用的武器。

對他們來說,燧發槍實在太昂貴,能貸款買支火繩槍就算裝備精良了,很多在齊省生活時間比較短,沒有存款的人甚至不得不用長矛之類的冷兵器湊數。

至於燧發手槍……這種主要裝備給軍官和騎兵的武器,實際上是很少對外銷售的,李強能有一支,純粹只是因爲他是野戰軍龍騎兵連隊的退役老兵。

“強哥,把你的槍給俺看看唄。”一個扛着三管火門槍的小胖子笑嘻嘻的說道:“這槍真漂亮。”

“花了老子400斤糧票,當然漂亮。”

張強說着,瞥了小胖子肩膀上的武器一眼。

這玩意第一次出現是齊軍在復州繳獲的女真“原創”火器,本質上就是三管火門槍成三角形捆在一起,以管數來彌補火力密度。

甚至,因爲有三根槍管,這玩意打完彈藥後還能作爲一柄戰錘使用,看起來似乎是很不錯的武器。

齊省的兵工廠並不願意生產這種被民間稱呼爲“三眼銃”的玩意——射程、威力與鳥槍相比都差得很遠,更別說知識火繩槍和燧發槍了。

但民間特別喜歡,因爲這玩意可以連射三次,省去了複雜且容易出問題的裝填動作。而且後坐力很小,年輕的女人都可以夾在腋下射擊。

更重要的是,特別特別便宜——民間自己的鐵匠都能打造幾根。

這也是張強的村子大量裝備火門槍的原因——三十五支火門槍中,有二十支是三眼銃,另外十五支直接裝備村子裡身體健康的女人,讓她們也具備一定戰鬥力。

而這些武器全加起來,價格也就相當於兩條燧發槍。

張強抽出自己的手槍,順手遞給那個小胖子:“包子,老子一直想問,你家是日照的老屯戶,以前還是塢堡主,又不是沒有錢糧,怎麼也用三眼銃這種玩意?”

被張強稱呼爲包子的小胖子訕笑一聲:“家裡確實有錢糧,可那不是俺這一房的,那都是掌家的嫡子的家產。以往像俺這樣的庶子,其實也就是個莊丁頭子。要不然俺何苦跑到這遼東來拓荒?”

齊省一直屬於宗族勢力比較強大的省份,以往朝廷在江北的時候就是如此,大周朝廷南遷之後,人口雖然損失慘重,但宗族勢力卻愈發根深蒂固。

之前在這裡,除了幾個族長性格較爲開放的家族,其他大多數地方的人都是階級分明的——嫡長子繼承家業,其他嫡子可以獲得一定財產,庶子就只能當個莊頭之類餬口。

如果不是都督府強力打破了宗族枷鎖,包子的人生其實也就是那樣——餓不死,但也別想過的多好。

也就是都督府全面佔據齊省之後,用強力政策打破齊省宗族:武力反抗的,武力鎮壓。

沒有武力反抗的,除了全部土地造冊納糧只外,還不斷強迫分家。

像小胖子這類家族庶子,有了都督府撐腰,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分一部分家產,去別的府或者乾脆來遼東,開拓自己的家業。

這部分家產不會很多,因爲都督府的目的只是打破宗族關係,避免大姓人家抱團對抗都督府的統治。

只要能強迫大姓分家,分出去的庶子們能帶走多少資產,都督府方面只是制定了一個最小資產比例,然後就不怎麼管了。

比如小胖子,他實際上姓鮑,出自日照塢堡主,也算最早投效徐家的家族之一,家中頗有幾個人在都督府麾下做地方官吏。

但也僅此而已,包子分家的時候,只帶走三十畝的田鍥,一頭牛和一匹騾子。

包子出售了田地和牛,自己只帶着騾子跑到遼東——他幻想在遠離自家人的地方掙出一份家業來,最好比鮑家的產業還要大,到時候衣錦還鄉,抱着祖輩家產的嫡子們好好羨慕一下。

第339章 退路第64章 冬季1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10章 20個第221章 破莊第731章 寺產第88章 局勢2第533章 射擊2第738章 陰謀2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254章 幫助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168章 動容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52章 無題第725章 麻六甲2第288章 狗第672章 南方第320章 重視第210章 標杆第425章 決心第522章 五里驛第51章 殺第654章 南北1第319章 戰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49章 破寨1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405章 信第82章 文與武第442章 賀使1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70章 信使第261章 戰黃河4第290章 勸進第144章 福船第683章 直白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267章 夜戰1第353章 疑慮第142章 談話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章 歡呼第678章 邕州2第455章 目的地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1章 一個不留第351章 糧稅第552章 野店1第356章 鉅變第297章 改編1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96章 新春3第57章 勝利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27章 集市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313章 非常事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75章 換命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394章 伐高麗6第527章 晉省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79章 絕望第2章 夜間第356章 鉅變第377章 兵力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356章 劫掠1第79章 暢快第498章 新春5第403章 再擴軍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309章 市場第227章 留人第705章 南征5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152章 採購第255章 方案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631章 西征1第64章 冬季1第718章 大帝國3第389章 伐高麗1第530章 少年兵1第560章 三沙2第743章 突發第52章 炮灰1
第339章 退路第64章 冬季1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10章 20個第221章 破莊第731章 寺產第88章 局勢2第533章 射擊2第738章 陰謀2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254章 幫助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168章 動容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52章 無題第725章 麻六甲2第288章 狗第672章 南方第320章 重視第210章 標杆第425章 決心第522章 五里驛第51章 殺第654章 南北1第319章 戰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49章 破寨1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405章 信第82章 文與武第442章 賀使1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70章 信使第261章 戰黃河4第290章 勸進第144章 福船第683章 直白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267章 夜戰1第353章 疑慮第142章 談話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章 歡呼第678章 邕州2第455章 目的地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1章 一個不留第351章 糧稅第552章 野店1第356章 鉅變第297章 改編1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96章 新春3第57章 勝利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27章 集市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313章 非常事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75章 換命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394章 伐高麗6第527章 晉省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79章 絕望第2章 夜間第356章 鉅變第377章 兵力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356章 劫掠1第79章 暢快第498章 新春5第403章 再擴軍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309章 市場第227章 留人第705章 南征5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152章 採購第255章 方案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631章 西征1第64章 冬季1第718章 大帝國3第389章 伐高麗1第530章 少年兵1第560章 三沙2第743章 突發第52章 炮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