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

許靖對張鬆做過的事情雖然不認同,但是張鬆現在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許靖卻是再清楚不過了。

“永年有話但講無妨!”許靖於是對張鬆說道。

張鬆見四下無人,於是便袒露心跡道:“先生可知我現在心境?”

許靖搖了搖頭,張鬆苦笑一聲道:“昔范蠡事越王,後去之而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張鬆此刻深以爲然啊!不知先生可有此感?”

張鬆的話剛出口,許靖一臉驚慌的連忙擺手道:“永年可不敢胡言!我等既爲漢王之臣,自當謹遵王命,不敢稍有怨語!”

然而此刻的張鬆確實按捺不住了!這大半年來,心裡的“憋屈”早已經盈滿了張鬆的胸口,對着許靖便一股腦倒了出來。

眼下這蜀中,恐怕也只有許靖一人能夠聽張鬆好好說話了。而且張鬆知道許靖此人雖然貪圖虛名,但是素來與人和睦,高密什麼的這種事情,一定是不會有的,因此纔敢袒露真言。

“漢王尊先生以邀蜀中士人,然而如今之舉,豈不是將先生等置於虛位?分尚書檯,重侍從,弱公卿。我等雖有報國之志,卻不知何往啊!”

張鬆的話正是之前許靖跟王謀所談之事!

許靖感同身受,於是也附和張鬆道:“永年所言甚是,漢王頗行新法,卻將我等置於一側,吾恐公卿束手,屍居無勞,長此以往,這諸卿之職,或將可有可無,不知其效用幾何啊!”

聽到許靖也這麼說,張鬆可以肯定之前王謀來也是爲了此事,於是張鬆便對許靖建議道:“先生何不號召衆人,向漢王申明祖宗之法,請漢王三思?”

這纔是重點!張鬆不能眼看着自己被架空,而剛好許靖等人也有這樣的擔心。

不過實際上許靖的擔心卻不是被架空!對於許靖來說,就算是自己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那也沒有關係,但是問題在於,這種情況長此下去,將來沒準這剩下的六卿也不要了,到時候自己何去何從?

而且自漢開朝以來,天下士人無不以公卿爲望,如今尚書檯諸職越發顯要,這是要將公卿最後的一塊遮羞布也扯掉,到時候誰還會看重公卿?

這公卿在百官之中又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這些纔是許靖的擔憂,同時也是王謀、王商等人的擔憂。

許靖想了想,最後答應張鬆道:“此事容我先去探探漢王的意思吧!”

得到了許靖肯定的回答,張鬆臉上的烏雲這才散去。

“有勞先生了!在下還有一事相求,往先生務必相助!”張鬆竟然還有時求許靖。

許靖其實心裡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但臉上依舊還是很和悅的對張鬆道:“永年請講!”

還能有什麼事情?張鬆只好將自己目前的處境如實說了出來,他想請許靖做中間人,爲自己緩和與三王及蜀中衆人的關係。

許靖當然不會明言拒絕,嘴上只是說好話。其實許靖也知道王謀等人的性格,這種事情又豈是自己三言兩語能夠化解開的?

張鬆的兩個請求,都得到了許靖的“答應”,這才滿懷期望的離了太僕府。

其實張鬆也是個聰明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是爲人操守太差,且一旦不如己意,就喜歡在私下裡口出怨言。

許靖最終還是來找劉徵說了自己對新政的看法,雖然言語之間甚爲恭敬謙卑,但是劉徵完全可以體會其話裡話外的意思。

劉徵只得用言語打發了許靖。

許靖走後,劉徵立即將沮授召了過來。

“這兩日誰去過許靖府上?”劉徵警覺的問沮授道。

許靖並不是個膽大的人,自己的新法剛出來,許靖便主動來找自己談這件事情,劉徵立馬便感覺這其中有問題。

沮授不但掌管軍事情報,由於剛入主益州,劉徵也安排了沮授負責輿情的蒐集,而幾個重要人物其實都在劉徵的眼皮子地下。

沮授對劉徵說道:“這兩日去過許靖府上的只有兩人,一是少府王謀,二是廷尉張鬆。”

兩個人,這件事情倒是有些難以分辨,於是劉徵又問道:“此二人出府之時神情如何?”

沮授都得到密探彙報,都已經詳細記錄,於是回話道:“王謀出府面容不悅,張鬆出府笑逐顏開。”

劉徵不禁冷笑了一聲道:“這就是了!果然不出我所料。”

張鬆目前的處境是劉徵有意而爲之,他當然知道張鬆心裡有諸多不悅!其實這也是劉徵對張鬆的考驗。

本來劉徵對於張鬆這種輕易叛主的人是沒有什麼好感的,但是張鬆確實是個很聰明的人,而且此次畢竟是有功,因此劉徵也想考驗考驗他。

如果張鬆能夠老老實實安安靜靜承受目前的困境,那麼劉徵會重新考慮任用他。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張鬆是爲了尋求明主才投靠的自己。

而如果張鬆只是因爲在劉璋手下沒有得到重用便心懷不滿而投敵,那麼劉徵就有必要考慮接下來怎麼對待張鬆了!

所以,張鬆問題的核心在於,是不是主公行事稍逆其意便有不滿?如果是證明他是這樣的人,那麼劉徵又怎麼敢放心的任用他?

萬一以後到了關鍵時候張鬆對自己不滿,那將來張鬆對自己是不是也會如同對待劉璋一樣呢?

有過前科的人,自然是要認真考覈,小心使用,劉徵可不想再犯錯。

沮授回答印證了劉徵心中的擔憂,這王謀、張鬆二人神態各異從許靖府中出來,這就可以推測許靖的反常是跟誰有關係了。

劉徵於是問沮授道:“張鬆此人,公與先生怎麼看?”

“張鬆既爲璋臣,璋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去之;必賣主而求榮,殊非人臣之道!漢王不可不警。”這種話,沮授是最有發言權。

當初沮授在韓馥手下便是如此,本來他完全可以出賣韓馥,然後在袁紹手底下得到高官厚祿,但是沮授卻選擇了“不可輔則去之”,甚至不惜千里遠行,入得漢中,這才歸到了漢王麾下,這纔是人臣之道。

張鬆還能夠活到現在,僅僅是因爲他也算對劉徵入蜀有功勞。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圍困呂蒙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有何妙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劉備受封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借兵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呂蒙罷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六百六十六章 漢王調兵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偶得許欽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圍困呂蒙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有何妙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劉備受封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借兵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呂蒙罷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孫韶攔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六百六十六章 漢王調兵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偶得許欽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