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

鄭度不過五六十歲的年紀,雖然與任安沒有師生名分,但是一直以來對任安都是執弟子之禮。

任安早年就對鄭度說過,與其碌碌於公府,不如歸隱於山川,當時鄭度並不以爲意,後來才明白,其實是任安早就看到了劉焉父子治下的益州根本就沒有什麼希望。

無論鄭度還是其他人,在成都終究還是在做無用功。

此番漢王起兵南下,在劍門受阻,鄭度以爲益州或許可以自守,但是任安卻對鄭度說“恐有天降神兵”,當時鄭度是絕不能相信。

但是現在,鄭度得知涪城失陷,已然是驚的目瞪口呆!

至於任安是從何得知,這就沒有人知道了。至此鄭度再無心世事,終於安心歸隱。

劉璋親自到了鄭宅,然而鄭宅卻已是空府,命人打聽左右,才得知早在月前,鄭度就已經搬走了,劉徵心情因此更加懊悔。

鄭度好歹在益州也任職了這麼多年,想不到最終竟然不辭而別,看來是真的對自己很失望,這令劉璋心中覺得很是慚愧。

換句話說,鄭度雖然是不辭而別,但是這樣重要的人物離去,作爲益州之主的劉璋卻絲毫不知,也可見劉璋其人實在是無能!

求策未果,劉璋只得打道回府。

但是張遼佔據涪城已成事實,總須辦法應對,既然沒有別的良策,那就只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

於是劉璋只好命令劉璝率綿竹兵馬前去攻打涪縣。

梓潼這邊,龐羲聽聞涪縣失守,根本就不敢置信!有黃權和自己兩道關卡,這漢王難不成是飛過來的?

龐羲也不可能想的明白,誰能想到張遼竟然是從關中馬騰的勢力範圍之內,繞了這麼一個大圈偷渡而來!

“涪城乃梓潼、劍門糧草週轉重地,一旦我軍糧草不濟,必爲漢王所破呀!”功曹姚遵憂心忡忡的說道。

龐羲當然知道這些,但是現在他只知道漢王兵馬攻下了涪縣,其他卻是一無所知。是誰領兵?將校都有些誰?兵馬有多少?這些龐羲都還不知道。

“立即派人前去摸清楚涪城情況,然後再做計議!”龐羲當即下令道。

功曹姚遵卻對龐羲問道:“將軍可知梓潼糧草還能支應多久?”

這些事情都是姚遵負責,益州從來沒有缺過糧草,因此姚遵這一問,龐羲還真的答不上來。雖然是軍中主將,但是龐羲一直以來都是個“財大氣粗”的主,哪裡想過這些。

“你這話是何意?”龐羲不禁問姚遵道。

姚遵臉色很是難看,對龐羲說道:“本來明日該是涪城運糧來此,但是現在恐怕是等不到了!如今梓潼軍中餘糧只夠支應十日。”

“你說什麼?”龐羲聞言怒而驚問道。

“我軍新駐梓潼,從劍門關來的時候帶的糧草並不多,本來正該涪城運糧來此,卻不想遭此大變。如今恐怕已經等不及將軍將涪城情況調查清楚了!不過將軍放心!漢王兵馬突然而至,必是間行密道,其數不會太多。我軍兵馬不下兩萬,足可相戰!將軍應即刻領兵攻下涪城。”姚遵建議道。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龐羲心裡雖然沒底,但是聽了姚遵的話,也覺得有道理,而且時不我待,也容不得龐羲再多想。

“既然如此,我明日即進軍涪城!給你留下三千兵馬,暫守梓潼!”

由於不清楚涪城兵力情況,龐羲於是儘可能多的將本部兵馬帶上,只留給了姚遵三千守軍。

第二日,龐羲便親自帶着部下陸達、郝景、朱陽三將,領着大軍開赴涪縣!

龐羲這個人其實頗有些守財奴的習性,恨不得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時刻在自己身邊,唯有如此,纔有足夠的安全感。

梓潼離涪城更近,得到消息也更早,因此行動也是最快。

張遼駐軍涪城,加緊備戰,他知道很快便要遭遇敵軍圍攻,所有的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龐羲大軍開到涪城之外,望見涪城守備森嚴,城牆之上旌旗如林,心中大駭!

手下衆人見狀,亦皆是一驚。

“觀此守備,城中恐不下數萬人啊!”陸達不禁對龐羲感慨道。

其實這不過是張遼虛張聲勢罷了!畢竟張繡已經帶着一半的人馬出了涪城。張遼知道劉璋手下兵馬必然死力反撲,因此纔要用這些旌旗嚇唬敵軍。

龐羲不知虛實,果然中計,本來準備立即攻城的,但龐羲卻也只能下令暫時紮下營寨,明日再看!

張繡、申耽這邊,帶着兵馬糧草暫時駐紮在江油附近,並且派出了探騎斥候,時刻關注蜀中兵馬動向。

“將軍!龐羲動兵了!”得到斥候回報,申耽興奮的跑進帳來對張繡說道。

張繡聞知龐羲起大軍反撲涪縣,心中亦是大喜!

“文遠將軍果然料中!幸得我等出了涪城,否則也得陷入膠着之中。”張繡對張遼很是佩服。

“那我等是不是即刻起兵支應文遠將軍?”申耽詢問道。

張繡面露微笑,對申耽說道:“老虎已經離山,難道你還要去找老虎嗎?”

言下之意自是明白,申耽當即會意道:“將軍是要立即攻打自梓潼?”

張繡哈哈大笑道:“龐羲兵馬甚重,但是我若攻下梓潼,其必爲散家之犬!喪家之犬何足懼哉!其勢必潰!”

就在龐羲準備攻打涪城的時候,張繡領着一萬人馬從江油殺向了梓潼!

姚遵是個功曹,哪裡會打什麼仗?不消半日,張繡便攻破了三千兵馬駐守的梓潼!

可惜的是龐羲手下並沒有什麼善於謀劃的人才,否則怎麼會不作提防?

若是鄧芝、張謙還在龐羲手下,梓潼決計不會如此丟掉!龐羲也是被涪城突然失陷的消息驚的失去了理智。

當然姚遵的催促也是令龐羲忘記了其他危險,所以說這姚遵死在梓潼,也算是自取其咎。

凡事急則忘危,急則不智。而能夠在最危險最緊急的時候還能保持理智,明識大局的人,自然就是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的人了。

張繡佔據梓潼之後,與涪城的張遼便形成了掎角之勢,如此以來,進入蜀中腹地的漢王兵馬便立足更穩了!

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九百八十九章 臺下起鬨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二十四章 士孫瑞臨死間李肅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三章 直取成都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
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將鬥勇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九百八十九章 臺下起鬨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二十四章 士孫瑞臨死間李肅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四百八十五章 韓遂心思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三章 直取成都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