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

諸葛亮、龐統、徐庶都看出來司馬懿並非是爲了給水鏡先生賀壽,而是另有所圖,好在今日並沒有其它賓客,所以幾人話都說的比較直。

司馬懿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必要掩藏意圖,於是索性直接說了出來。

聽到司馬懿竟然是漢王派來的說客,這令司馬徽、龐統、徐庶都感到很是意外!

龐統、徐庶雖然看出來司馬懿的說客身份,但是卻沒有猜對司馬懿代表的是哪一方勢力。

只有諸葛亮,平平淡淡一句話,便肯定了司馬懿的到來與曹操無關。

司馬懿絲毫不知道諸葛亮是怎麼看出來的,這使得諸葛亮在其心裡的印象依舊很是模糊。徐庶的剛直、龐統的放曠,這都被司馬懿看在眼裡,但是諸葛亮至今還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性格特徵。

司馬徽聽到司馬懿自己說出了身份,不禁問道:“仲達爲何卻跟了漢王?如此豈不是與你父兄成了對頭?”

司馬懿的父親、哥哥都在曹操麾下效力,這一點是司馬徽所瞭解的,因此他對與司馬懿的選擇很是奇怪。

不過這種事情也並不少見,諸葛家不也是如此嗎?還有潁川荀家。

“當今天下,袁、曹可謂雄主,然能敵袁、曹者,唯漢王一人!漢室之望,必在漢王也!父親、兄長雖處許都,實事天子,非爲曹操!”司馬懿毫不猶豫的回答司馬徽的話道。

司馬懿的話倒是令諸葛亮三人刮目相看。

“曹孟德雄踞中原,仲達何以認爲其非漢王敵手?”徐庶問道。

司馬懿亦不遲疑的答道:“懿聞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賊同轍者滅。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當初董卓跋扈二都者何異?漢室雖危,民心尚在,曹操挾制天命,必見罪於天下!漢王雖屢遭困頓,然終究不亡者,實乃天命所歸!順天應命,其勢浩蕩!逆天抗命,縱有一時風光,終不免身死族滅!”

“話雖如此,仲達豈視天下梟雄於無物?”

龐統端起几上酒盅,搖了搖,目光並未看向司馬懿,只悠悠的將此話說出口。

很顯然其實龐統心中有數,但還是拋出了這個自己已經有了答案的問題,其目的自然還是爲了考校考校司馬懿的見識。

司馬懿會心一笑,也端起酒杯對衆人行了一禮,一飲而盡,接着說道:“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勢傾。大爭之世,有以德強者,有以人強者,有以勢強者,有以兵強者。此四強者但得其一,足可爲一方梟雄。然扶危天下者,必四者合一!當今天下,唯曹操與漢王各有三強,其餘諸雄,不足慮也!”

看着司馬懿說起話來氣勢如虹,司馬徽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這個侄子雖多年不見,但再見之日竟是如此語出驚人,言辭之間,指點天下,皆可謂得其要領。以司馬懿這樣的年紀,能這樣的見識,這樣的人才恐怕也是屈指可數了!

最可驚歎的是,就是這屈指可數的幾個年輕大才,今日竟然全都聚在了水鏡莊中!

四人對談,一時皆興致勃發,以至於給司馬徽祝壽也變成了次要的事情!不過司馬徽對於這一點倒不會太在意。能見如此盛況,自己的壽宴又算得了什麼?

聽了司馬懿的四強之論,龐統大爲驚歎,徐庶也是深表贊同,唯有諸葛亮依舊還是一言不發,只是悠然自得的品嚐着座前美酒。

在場幾人中,諸葛亮年紀最輕,然而卻是表現的最爲沉穩,以至於司馬懿始終還是沒有窺見諸葛亮分毫。

“仲達既言漢王與曹操各據三強,願聞其詳!”龐統拱手對司馬懿道。

司馬懿於是說道:“曹操雄踞中原,手握天子,可謂勢強;中州之士,朝廷公卿,俱在其下,可謂人強;兗、豫、徐三州,民口數百萬,帶甲亦不下二十萬,可謂兵強!然曹操始見用於漢王,而後相叛,其得兵漢王卻不思報,以至有徐州犯上之舉!此失德也!寡德之人,豈能終乎?終爲其弱也!漢王以區區千餘人馬,復起河東,再下弘農,張魯數萬之中而不能守,劉璋天下之郡而不得據,此漢王之勢強;漢王屢歷艱險,然麾下將謀不離不棄,有荀、陳之佐,賈、沮之謀,徐、趙、三張之勇,亦足可謂人強;漢王乃宗室之後,於洛陽有救二帝之功,入長安又誅董之績,又北出雄兵,破牛輔,服匈奴,滅鮮卑,此大德佈於天下,大功著於青史,此之謂德強!漢王今雖困於漢中之地,兵馬暫有不足,然強弱易勢,旦夕而已!昔高祖以漢中而得天下,今漢王據漢中亦可平天下!”

司馬懿將漢王劉徵與曹操的目前的各自擁有的優勢分析的很是詳細,這一點即便是諸葛亮、龐統、徐庶,恐怕也難以反駁。

由此洋洋大論,司馬懿似乎在氣勢上漸漸佔據了主動。

這時候諸葛亮卻突然發話了!

諸葛亮聽了司馬懿的話後,依舊沒有明顯的表情變化,不過手中的羽扇卻是扇動了兩下,發聲說道:“仲達高論!此一番見識足可令沽名釣譽者汗顏!不過,亮也曾聽聞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如今漢王偏居一隅,其勢比諸天下諸雄,不可謂衆!今仲達欲我三人效力漢王,卻不曾問我三人志在何方,才聚何處,豈非緣木求魚,不得其要?”

諸葛亮的一句話,頓時就將司馬懿聚起的氣勢打消了大半!

司馬懿只是自顧自的在三人面前分析天下大局,分析天下梟雄,雖然言語上,義理上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漢王最有前途,最值得效力。但是司馬懿卻忘了一點,自己眼前這三人並非普通人,其追求未必一定如普通人一樣“良禽擇木而棲”!

好比是給人治病,病都還沒有看,卻妄圖開出一副包治百病的方子,這豈不成了庸醫嗎?

司馬懿根本就還不知道這三人的志向,那說這麼多豈不是白費力氣?

司馬懿竟一時無言以對。

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七百八十八章 捷報遲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二百三十六章 陶商破膽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合肥解圍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八十九章 典韋出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三百八十九章 元直亂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女生隙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八百五十一章 朵思回營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五十二章 妻兒兄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門之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
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七百八十八章 捷報遲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二百三十六章 陶商破膽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合肥解圍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八十九章 典韋出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三百八十九章 元直亂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女生隙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八百五十一章 朵思回營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五十二章 妻兒兄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門之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