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

與周瑜截然不同,孫權雖然表面上平靜,實際上內心卻是很忐忑。

“主公!吳郡有書送來!”

孫權正凝神閉目間,魯肅已經邁步進來。

聽到吳郡來書,孫權一下子便睜開眼睛,眼神中露出了急切的渴望,顯然他就是在等周瑜的進一步指揮。

“速呈上來!”孫權急不可耐道。

魯肅趨步上前,遞給了孫權。

孫權打開來一看,當中只有短短一句話:“若失漢水,則棄江陵!退保陸口,用我所精!西連劉備,以滯北軍!”

“公瑾是何韜略?”一旁的魯肅看到孫權表情的變化,忍不住問道。

孫權口中喃喃自語,又將書中所言複述了一遍。

魯肅聽罷,仔細思量,不禁嘆道:“公瑾用險之法,誠乃古今無雙啊!”

“子敬以爲如何?”孫權收起書信問魯肅道。

魯肅拱手拜道:“公瑾雖遠在富春,荊州局勢實在其掌握之中,望主公勿疑!”若論對周瑜的瞭解,恐怕無出魯肅之右者!也正是周瑜將魯肅舉薦給了孫權。如今周瑜等人皆不在柴桑,只有魯肅一人侍從孫權左右。周瑜如此放心,也正是因爲他知道,唯有魯肅可明白自己的韜略,可

以代替自己,在孫權遲疑的時候,給予指導。

江東人言,孫權初繼之時,弱冠無威儀。然而魯肅入孫權幕府三月,孫權已然有王霸之氣!可見魯肅亦是王佐之才!

“子敬預計,程普還可抵擋曹軍多久?”孫權不禁問道。

魯肅目光深邃,已然看出局勢,當即回話道:“憑藉漢水之險,樊城之戰餘威,加有天時,在下以爲,可逾明年春上!”

時已秋九月,很快便要入冬,在魯肅的預計之中,入冬之前,程普大致會退守漢水之南,憑藉漢水,拖延時日。

從兵力上看,程普並不佔優勢,程普的優勢在於後勤補給,這一點是曹軍所遠遠不能比擬的!曹操要想補給前線,必須遠調輜重,盡賴人畜之力!而江東有舟楫之便,沿江溯水便可直達襄陽!這在人力上,可以比曹操節省一大半,時間上也可以節省一大半!且江東早有準備,戰事尚未開端,孫權

便已經在沿途儲積了諸多糧草,因此魯肅斷定,程普可以支撐到來年開春!

周瑜給孫權的書信中最爲關鍵的一個字便是“滯”!意思就是要用漢水、南郡來阻滯曹軍,一步一步誘敵深入。唯有如此,方可以讓曹操不斷增兵!而這正是周瑜所要的!

聽了魯肅的預計,孫權心中已然有數,不禁點了點頭道:“成敗在此一舉!但願天遂人願!佑我江東!”

“主公放心!眼下主公最重要的乃是盡力爲此周旋,萬勿使羣臣疑亂!”魯肅拱手諫言道。

孫權也知道,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便是保證內部的和諧與意見的統一,於是點了點頭道:“此事孤自有應對!”

於是孫權便以周瑜的二十四字策,另行親筆書就一信,命人即刻送往了前線程普軍中。

荊襄都督程普,坐鎮襄陽,隔岸便是其排開的韓當、黃蓋兩翼,一共八軍,分紮營寨,各築堅防!襄陽城中,另有三軍,爲程普本部兵馬!

後世有江表十二虎臣之說,此一戰,除卻蔣欽、周泰率部拱衛柴桑之外,其餘十人全部都參與了進來!

襄陽軍府之中,程普日夜緊盯着曹軍動向。

“報!”

軍府之中,程普與部將列坐,前線騎報傳來,徑直入堂,當即跪拜。

“報都督!曹軍增兵二萬,已至新野大營!”

這邊方纔稟報完,府外又有一聲長報。

“何事?”程普凝眉問道。

“曹軍先鋒樂進,拔寨至朝陽!其後應滿寵,昨日領軍已於湖陽駐下!”

聞聽這接二連三的軍情,堂上衆將都表情嚴肅,程普也是很凝重。

“這個于禁不簡單啊!”程普由衷的感慨道。

于禁其人,曹操評價他是“統御師旅,撫衆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可見於禁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與曹仁相比,于禁用兵更加謹慎。此番南征,曹操沒有再用曹仁爲先鋒督帥,可見其絕不容有失!寧願穩紮穩打!

于禁自坐鎮新野,將樂進、滿寵分爲左右兩翼,三部兵馬逞三角之勢,一步一步的往南推進,絲毫沒有急躁。

程普也是以穩重見長,兩個月來,二人交手數次,互有勝負,倒算是勢均力敵了!

“于禁雖頗有帥才,然此人卻無曹仁之銳!依末將看,不如再遣一軍,挑其陣腳,以迫使其變陣!然後伺機破之!”

說話的乃是程普部下破賊校尉凌操,此人有膽氣,素來不服人。眼見於禁扎牢陣勢,而程普也以不肯輕易出兵,於是數次請戰,但皆被程普按下。

“凌將軍稍安勿躁!兵法雲先觀其勢,而後相機!于禁用兵向來謹慎,輕易不可動之!且曹軍今又增兵二萬,不宜與之爭鋒,當靜觀其變,以圖良機!”程普依舊拒絕了凌操的請求。

衆人散去,凌操回到營中,十分鬱悶,不禁嘆氣。

“父親爲何長嘆?”凌操之子淩統此時年方十六,聽到父親從軍府歸來,便不停的嘆息,於是問道。

淩統,表字公績,是目前江東最爲年輕的將領!其人少有盛名,繼承了其父凌操的勇氣剛膽,但卻又比其父更爲沉穩。

史傳記載,淩統“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淩統自十五歲後便加入了軍旅,被孫權拜爲別部司馬,如今正效力程普麾下。程普對淩統極爲看重,曾數次在凌操面前誇讚淩統。

凌操聽到兒子發問,又是一聲長嘆,而後道:“我軍列陣已久,都督今又否決了爲父的請戰!依我看,如此下去,曹軍必得寸進尺!奈何都督就是不肯進軍!哎!長此以往,我江東兵威何在?”

淩統勸道:“父親不必着急,都督穩重,自有決斷!何不安心待命?”

“我兒這是何言!爲父當年跟隨伯符將軍,哪一次不是衝鋒在前?而今卻眼看着曹軍耀武揚威,這口氣如何吞的下!”孫策初興,凌操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

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八十四章 劉猛失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且看勝負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夜闖寢宮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陶商破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求賢被拒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七百七十八章 雲祿任命第六百八十四章 倨傲不恭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八十九章 典韋出戰
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九百六十八章 編練水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八十四章 劉猛失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且看勝負第四百三十二章 杜微來歸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增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夜闖寢宮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陶商破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求賢被拒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七百七十八章 雲祿任命第六百八十四章 倨傲不恭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八十九章 典韋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