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初,由瀋陽市和平區經貿委挑頭,聯合了另外幾個單位,把位於和平區勝利大街中段的一座廢棄辦公樓,改建成了服裝批發市場,取名爲“瀋陽國際服裝城”。1990年9月中旬,劉涌在國際服裝城租賃了一個攤位,又做起了他的皮衣生意。
皮衣生意的季節性很強,跟羽絨服差不多吧。一般來說,經營皮衣都是夏天訂貨、進貨,秋冬季節銷售。如果到了秋冬季節再去進貨,往往就不趕趟了,因爲到了那時廠家的庫存多半是一些殘次品,或者是款式老舊的滯銷貨。要是這時下新訂單,等到交貨,差不多春節期間的銷售旺季已經過了。到了劉涌生意開張的九月中下旬,已經錯過了訂貨進貨的時機,也就是說劉涌的生意一開張就面臨着無貨可賣的難題。
劉涌回瀋陽時帶了三十八萬現金,給了劉凱峰兩萬,馮奇志兩萬,擺平官司又花了十四萬,再加上租賃鋪面等亂七八糟的開銷,到生意開張時,他手上的流動資金僅僅剩下了十六萬。這點資金做零售業務還勉強可以,搞批發是絕對不夠的。只是鋪面已經租賃了,一切的準備工作也都做了,所以無論如何,硬着頭皮也要把生意幹起來。於是劉涌帶上全部資金,南下去了河北辛集。
當年中國有兩大皮製品集散地,都在河北,一個是張家口,另一個便是辛集。張家口是傳統的裘皮貿易中心,而辛集則是新興的皮革及皮革製成品生產、銷售基地。當時全國百分之八十的皮革,百分之四十的皮革製品,都產自辛集。在廣州做生意時,劉涌的大部分供貨商也都來自辛集。
到了辛集後,劉涌在幾個熟識的供貨商那兒兜了一圈,情況果然不妙,家家都把庫存賣光了,就算馬上下訂單,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年才能交貨。劉涌沒轍,便又走訪了另外幾家企業,情況也都差不多,都沒貨,只有一家鄉鎮企業有現貨,但是那批貨卻比較特殊。這家鄉鎮企業1990年年初的時候,接了河北省外貿公司的一筆大單,按照外貿公司提供的樣品,生產了五萬件小牛皮西裝。但等到了交貨的日子,外貿公司卻反悔了,寧願損失五百萬的定金也不再要這批西裝。原因是這批西裝本是準備外銷蘇聯的,而1990年蘇聯政局動盪,社會鉅變,早先訂貨的蘇聯一方已經找不到了,或者說是不存在了。鄉鎮企業沒辦法,只能認倒黴,自己尋找銷路。
服裝這門生意,那是必須牢牢把握市場趨勢的,皮衣也不例外。比如現在你弄一批毛呢料子的中山裝去市場上賣,必然賠個血本無歸。你就是白送,我都不會要的,因爲穿這種衣服的成本太高了,乾洗太費錢。而且現在穿這種衣服上街,會被人當成傻瓜。與此同理,當年,皮西裝也不被國人所認可,一說起皮衣,人們心目中只有皮夾克和皮大衣。所以,儘管這批西裝都是選用最上等的小牛皮精工縫製,可還是成爲了滯銷貨。當時一件中檔的羊皮夾克零售價在一千元左右,而廠家爲了處理這批西裝,把批發價降到了二百元一件,可是依然賣不動。
當劉涌親自考察了這批西裝的成色,他動心了,決定冒險一試。劉涌認爲眼下皮西裝雖然不流行,可不等於未來也不流行,以如此低廉的價格買到如此高檔的皮衣,無疑是非常超值的。假若第二年流行皮西裝的話,以這批貨的質量來說,最少他也能賺到三四倍的利潤。即使第二年銷路仍然不暢,那麼以低於皮夾克一半以上的價格零售,相信至少也不會賠錢。考慮成熟後,劉涌毫不猶豫砸下全部資金,購買了八百件皮西裝,運回了瀋陽。
單就這一筆生意來說,劉涌的帳算的很精,眼光放的也遠,可以說算無遺策,後來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不過,紛繁複雜的世事,又豈是人力可以窺測?正是這批物美價廉、讓劉涌大賺了一筆的皮衣,指引着劉涌一步一步走上了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