櫳翠庵雖然是個清靜雅會之所,然終日沒有閒人,只有妙玉和她的一個丫鬟、兩個年老的服侍婆子。
妙玉爲人雖然孤僻,但是心性高潔,才華馥比仙,自然不能與淺薄的丫鬟與粗陋的婆子多有交流,因此哪怕有書、茶、琴爲伴,清修的時日也未免覺得孤單寂寥。
今日閒心偶熾,便放下書卷來到這大觀園中走一走。
雖然園中賈家衆人多有詬病妙玉孤僻的性子,但是更多的人還是爲她絕美的容貌以及出塵的言談和氣質折服,每見之皆稱呼其爲“姐姐”、“仙姑”、“妙玉師傅”的,因此她倒也不忌諱出庵堂與賈家的人撞見,只是她等閒不喜出門而已。
一時思及惜春素來頗有向道之心,時常追問她一些佛、道之語,便往暖香塢方向走去。
她本來就爲出來閒散,所以行走並不匆忙,若遇有吸引的景緻,便駐足觀賞一番。
從怡紅院,過沁芳橋,經過瀟湘館之時,偶見一叢牡丹花生的甚是美麗,她便往前多行了兩步。正低頭準備細細觀賞一番這些花中之王,不防就看見遠處瀟湘館的門前,一對璧人正面對面歡談。
那女孩美的不似人間女子,嬌弱異常,此時掩嘴而笑,宛若出水芙蓉一般。
女孩妙玉也認識,正是賈家衆多奇豔的女子當中,最爲出塵絕世的女孩,換作“黛玉”,人稱“林姑娘”。
而她對面之人妙玉雖然瞧不見正面,但是不難猜測,便是賈府二爺賈寶玉。
也只有他,才能逗的這位林姑娘如此嬌笑豔豔吧。
就在她如此想着之時,忽見那賈寶玉把黛玉攬進懷中,低頭俯就。
妙玉頓吃一驚。她萬萬沒想到,看上去如此清高自詡,美麗的宛若天上仙女一般,連她都頗爲欣賞的黛玉,竟然會私下與自家表兄做出這等“私相授受”的不雅舉動。
眼前所見,對還不滿十八,從記事開始就在庵堂佛寺度過的妙玉來說,衝擊力無疑是巨大的。
她呆呆的站在原地,心想,世人中常有那些不知檢點,或者是粗俗淫亂之人,常做出些背德忘倫之醜事,正如前時他們家東府所傳出的醜聞那般。原以爲這些事只爲那些粗陋俗人所爲,沒成想,連他二人也會如此,難道這男女情愛當真如此令人沉迷,連這等優秀、高雅的人也不能免俗?
她只顧想着,忽見那邊黛玉推打了面前之人兩下,而後伏在對方肩頭,正對着她這邊,未免被黛玉瞧見,她急忙縮回了身子,連忙加快腳步,也不知道走至何處。
待回神之時,擡頭一眼,卻正好來到了藕香榭之外,她平復了一下心境,擡腳往惜春的住處暖香塢而去。
惜春看見妙玉來訪,十分開心。便連惜春屋裡的丫鬟們也對妙玉十分恭敬,又是奉茶又是奉水果的。只是妙玉心境不比出山之時,對於惜春等人的熱情並未留意,連茶也沒喝。
惜春也不奇怪,妙玉姐姐一向行事與常人不同,因此邀請她入座對弈。
妙玉聽從。
惜春年紀尚小,也沒有出塵雅淡的性子,自然經不住安靜的下棋,不免要找妙玉說話。
而妙玉也心知惜春棋藝欠佳,真要用心對弈反而無趣,於是也不拒絕與惜春說話。
好在惜春似乎頗爲崇拜她,且是以求知的態度來詢問,也讓她樂於傳道解惑。每每看見惜春對她露出尊崇的表情和讚美的話語,她表面不甚在意,內心實則很是愉悅,因此哪怕覺得惜春才情學問與她不在一個等次,倒也算是相談融洽了。
再說瀟湘館之前,黛玉被賈寶玉突然襲擊,也是毫無防備,手足無措。
以前賈寶玉也不是沒有偷親過她,但俱都是在室內,哪曾這般大膽,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直接輕薄她的?
因此在短暫的失神之後,便急忙推開賈寶玉,順勢捶打了他兩下。
賈寶玉自然不會在意,他嘿嘿笑了一聲,又把黛玉靠在肩頭,安撫了兩下,忽覺黛玉身子一顫,他才扶住她的肩膀,讓她立在面前,問道:“怎麼了?”
“我好像看見人了。”
黛玉又緊張又怕怕的道,眼睛不住的往瀟湘館出去的小道那邊瞄。
賈寶玉也回頭看了一眼,“哪裡有人呀?”
“剛纔我真的看見人了,就在那裡,是個丫頭!”
黛玉本來不確定,越說越篤定,隨即遷怒賈寶玉:“都怪你,在這裡對人家那樣,這下好了,人家以後還怎麼見人呀,你......嗚嗚嗚,都怪你!”
黛玉說着就帶着哭腔了。
“好了好了,一個丫鬟而已,要不我們追上去,把她滅口了怎麼樣?”
“呸,誰和你說笑了!”
黛玉啐了一口,又跺了一下腳,然後一雙美溜溜的眼睛在賈寶玉和他身後那邊巡視了一遍,轉身就跑進了瀟湘館。
“額,不是說好了去找三妹妹和四妹妹她們的麼?”
賈寶玉在後面喊道,只是哪裡還有迴應。
對此,賈寶玉只能無奈的搖搖頭。然後便轉身往小道那邊走去,一邊走一邊用目光搜尋,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誰嚇着了他的林妹妹。
若真是個丫鬟,長得不漂亮的,就威逼恐嚇一番,長得漂亮的,嗯,也“威逼恐嚇”一番,總之不能讓她壞事。
只是找了半晌也沒見周圍有人,賈寶玉便猜測,要麼就是黛玉太緊張疑神疑鬼,要麼就是那人跑得太快了。
既然抓不到人,賈寶玉倒也不甚在意,穿過外面的大路,往秋爽齋去找探春。
丫鬟們說探春去稻香村了,於是賈寶玉便出了秋爽齋的後門,沿着沁芳溪岸邊的小路往暖香塢來。
從後門進了惜春的臥房,在屏風之前,就聽外面惜春在和誰說話。
“姐姐,以前我看過一些《法華經》,上面說人生有三苦,後來我又聽唱戲的說有五苦,昨日我在寶姐姐的屋裡,又看到一本書,叫做什麼《法苑珠林·八苦部》,意思是說有八苦?到底哪一個說法纔是對的?”
“何有對錯之分,所謂三苦,即苦、行、壞三苦。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八苦。至於五苦,只是世人一般將生老病死看作人生所必經之苦,謂之一苦,則有五苦之說。”
“那何又謂怨憎會、五陰熾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