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親近的機會

關於自己王府的事情,賈寶玉早有想過,因此聽到太后說起倒也不意外。

“回稟皇祖母,其實關於孫兒的王府,倒是不必太麻煩。

上年的時候,皇爺爺曾賜給過孫兒一個府邸,也是極爲寬闊富貴的。

如今朝廷連番動亂,正是忙碌的時候,就沒有必要爲孫兒的事耽誤太多的財力與物力了,索性將那座府邸改製爲王府,便也足夠用了。

如此既方便,也不用大興土木,耗費錢財,於國於朝廷都是好事。”

賈寶玉笑道。

將伯爵府,也就是以前的敕造寧國府直接換成靖王府,這是賈寶玉之前就有的想法。

一來確實省心省力,二來,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與賈家之間即將拉開的距離。

而且當初大觀園的建造他可是費錢、費心、費力的,黛玉等人也住在裡面,他輕易自然不想挪動。

除非,等到有機會搬進皇宮的那一日……那時候,便可以將黛玉等人一併打包帶走,也就沒這些考慮了……

“之前賜的府邸,你之前不是住在賈家嗎?”

太后有些疑惑。

她在鐵網山上才知道賈寶玉是她的孫兒,以前自然沒有那般關注賈寶玉,也就不知道其中那些細節。

皇后坐在旁邊正愁插不上話,聞言笑着與太后解釋:“賈家原是開國勳貴,一門雙國公,只是寧國府那一支兒孫不肖,被朝廷收回了爵位。

正好當時靖王在山東爲朝廷裡立了大功勳,太上皇便下旨將那敕造的國公府賜給了靖王,改爲靖遠伯爵府。”

太后聽了,有些不高興的道:“管他什麼敕造公府,終究是配不上你的身份。

再說,你身爲皇室正統血脈,堂堂親王,豈有不住皇城之理。”

雖然賈家救了他孫兒(聖旨如此寫)她也算是心中承對方一個情,但是如今孫兒既然認祖歸宗,她自然不想繼續讓賈家“霸佔”着賈寶玉。

所以,讓賈寶玉搬出賈家,搬到皇城住在她的身邊ꓹ 就有割斷賈寶玉與賈家之間的聯繫之意。

大不了,以後重賞厚遇賈家便是了。

賈寶玉大略能體會到太后心中的想法ꓹ 正想着如何勸誡,太后卻道:

“不過你說的朝廷如今事多忙亂是真,太上皇龍體也欠安ꓹ 確實不宜大興土木。

既如此,爲你建造王府的事便暫且押後ꓹ 先在皇城之內尋一座閒置的王府,簡單修葺一番先住着ꓹ 等以後朝廷不忙了ꓹ 再讓工部認真修建一座符合規制的王府。”

賈寶玉面上露出一絲苦笑之意,太后這話頗有不容商榷的獨裁之意。

雖然太后確實很心疼寵溺他,對他也幾乎無所不依,但他卻不能仗着太后這番慈愛之心,而屢屢違逆她的心思。

既要成大事,就不能任性。

因此作出無可奈何的神色,弱弱的道:“孫兒謹遵皇祖母之命……

不過皇祖母ꓹ 之前那個宅子也確實很好的,孫兒也很喜歡ꓹ 白丟了也可惜ꓹ 不如孫兒把它改成王府別院如何?”

太后看得出賈寶玉有些不情願之意ꓹ 因爲他都寫在臉上呢。

但是賈寶玉沒有與她討價還價ꓹ 還是令她有些欣慰。

因此轉念一想,罷了ꓹ 賈家畢竟撫養了他十幾年ꓹ 他一時捨不得離開也尋常ꓹ 自己也不能逼的太緊了。

想通這一點,她笑罵道:“既然是你皇爺爺賜給你的宅子ꓹ 誰還能把它收回去不成?

不管你要改成別院還是花苑,自然都由得你了,你還來問我。”

“多謝皇祖母……”

賈寶玉笑嘻嘻的做了一個揖,俏皮乖順的樣子令太后笑眯了眼,情不自禁的以蒼老的手撫摸他的手臂。

她已經七十歲的人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再活幾年。

臨了的時候得了個這麼乖巧懂事的孫兒,真是讓她短短半個月,笑的比前面十多年都多。

老天爺,對她是公平的呢……

皇后目光深邃的看着太后祖孫兩個盡享天倫之樂,其樂融融的樣子,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過了一會,見賈寶玉落回座位,她趁勢道:“母后若是想要爲靖王選擇王府,臣妾倒是有一個建議……”

“哦,你說來瞧瞧。”

太后看向皇后的時候,眼中的笑意便淡了些。

不管皇后再如何端莊雅麗,終究是那個人的女人,她怎麼能有多大的好感?

要不是看在她是賈寶玉未婚妻的親姑姑,以後葉家一族會是賈寶玉的支柱之一,她連這般態度都不會給。

“如今皇城閒置的王府雖然有一些,但是大多都是經年失修,又或是已經有了別的用途,唯有……

唯有此番涉及謀逆的北靜王府、南安王府、沐王府以及……齊王府。

這幾座王府中,南安王府在不在皇城之內,北靜王府和沐王府也只是郡王府,且都有了些年頭。

唯獨齊王府是近十年才建成的,且也是以皇子開府的高規格建制。

裡面亭臺軒閣,各式佈置,也都大氣雅緻,或許靖王也能喜歡。”

葉皇后此話一說,不說太后斜着眼睛瞧着她,連賈寶玉都給她投去詫異的目光。

這……

二皇子雖然不是你的親兒子,但是你的嗣子沒錯吧?

如今人剛死,你不說傷心難過便也罷了,還主動提出把他的宅子轉給他的“仇人”,這是不是有點太不講究了……

太后深深的瞧了葉皇后兩眼,沒有說什麼,轉頭笑問賈寶玉:“你覺得皇后說的怎麼樣?以前齊王府你應當也是去過的,可瞧得上?”

賈賈寶玉見皇后面上無甚異色,忽然展顏笑道:“孫兒沒什麼意見,便聽太后和皇后的吩咐便是。”

既然她敢這麼說,他難道還不敢接?

他倒要瞧瞧,這女子心裡怎麼想的……

太后心中對二皇子是沒什麼惡感的,甚至,在聽說二皇子不是景泰帝親生的之後,她心中連恨屋及烏的心理也沒了。

就算是這次二皇子謀反給朝廷和賈寶玉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是因爲沒有真正傷到賈寶玉,反而給他帶來了不俗的聲望,她對賈寶玉住進齊王府,也沒什麼膩歪的。

因此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給皇后來辦吧。

如今皇帝去了,你身爲皇后,自當挑起重任。

不但要將六宮統率好不出亂子,宗室之中,若有那不守本分,不安分守己的,也當訓斥教戒纔是,不要忘了國母的職責本分。”

太后最後這話,便有些深意了。

留守京城的宗室最近做了什麼?大概就是不知受了何人煽動,多有言說質疑賈寶玉身份的言論,這令太后很不滿意。

對於太后的話,葉皇后自然應是。

太后又道:“除了王府,還有皇莊和園林,也不能少了。

若是內務府裡那邊沒有合適的或者是不夠挑選,正好這次犯事的王公大臣那麼多,便從那些將要收歸朝廷的田莊園林中再行挑選便是。”

“是……”皇后答道。

雖然知道太后這是爲他在謀劃好處,但是賈寶玉還是不得不道:“皇祖母,其實那些東西,有個兩三處便夠了,何必弄得那麼大張旗鼓的,倒顯得孫兒多貪財似的……”

內務府不夠,再從這次那些犯事的王公大臣的財產中挑選?

感情太后這是恨不得把朝廷給搬空不成?

雖然站在太后的角度沒什麼大問題,但是他剛剛封王便這般“大吃海喝”,吃相不好,不可取。

在這個關頭,去爭那些意義也不大。

“什麼大張旗鼓,你小兒家家的不當家不知道當家的難處,以後你要養着一座王府,怎麼能少了進益之處?

你啊,就是年紀小,麪皮兒太薄!

你也不用擔心,便是民間分家還知道要多帶些金銀細軟出去了,何況是你?

你又從小在外頭吃苦,沒沾過皇家半點好處,如今你‘開府建牙’,我便是多給一些東西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我看誰敢說什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天下都是皇帝的。

在大玄,天下都是太上皇的,太后也便是女主人。

所以,她用分家來形容沒錯,多安排田地皇莊用“給”字也沒錯。

對此,賈寶玉也不好再說什麼。

“那些純粹用來觀賞的莊園便罷了,少些也無妨,但是正經的,好的田地莊子絕不能少……”太后又提醒。

皇后都笑着一一點頭。

她倒是不覺得什麼,以賈寶玉的身份,那些東西都是添頭,沒什麼太重要的。

太后說的本來也沒錯。

這就是俗人常說的“富貴”,富和貴往往是連在一起的。

雖然富並不一定多貴,但是貴的話,卻一定富。

若是覺得不夠富,那一定是還不夠貴。

僅此而已。

“還有,西山那個莊子,荒了十多年了吧,也劃給他吧……”

太后忽然吩咐出這一句話,神色有些低落下來。

皇后不解其意,但是看太后的面色也知道不能多問,便只應下,準備回頭問問宮中老女官便知道了。

從頭至尾吩咐了這些,太后總算把想到的都交代完了。

又察覺時間確實很晚了,便不再挽留,讓賈寶玉和皇后都各自回去。

太后身邊的老昭儀知道太后心情低落的原因,上前勸慰:“都過去這麼多年了,太后也不用太傷心了,到底老天有眼,給三殿下留下了這樣優秀的一條血脈。

奴才瞧着,靖王爺對太后也是孝順的緊,這對娘娘來說可是喜事,娘娘該高興些纔是呢。”

太后搖搖頭,嘆道:“我自然是高興的,只是,罷了……西山那個莊子,算是他父王留在這個世上的最後一件完整的東西了吧,你明兒帶人去,把莊子上下簡單修整一下。

不要壞了裡面的佈置……”

“是,奴才明白。”

……

賈寶玉和皇后一同出了壽安宮。

爲了不失儀,他故意落後了幾步。

皇后忽然停下腳步,回頭,面向賈寶玉,問道:“雖然是奉太后之命,到底以後是你住的地方,不知道你對王府有何要求,都可以說來,本宮儘可能滿足你的要求。”

賈寶玉聞言,擡頭看着她。

在四周宮娥手中提着的燈籠的照耀下,皇后明媚的容顏越發神秘,兼之若隱若現,給人神聖、夢幻,而不可侵犯之感。

“回皇后,我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的,一切自當以皇后安排爲上。

不過,既然皇后這般說,我也不與您客氣,等我回去好好想想,等想通了再與皇后面陳便是。

正好,太上皇也命我主持陛下的大喪,其中也有許多需要徵詢皇后的意見和共同商榷之處,所以接下來,臣必然多有叨擾皇后清靜的時候,還請娘娘到時不要責怪纔是。”

皇后似乎聽不出賈寶玉的言外之音,她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等你想好之後再說吧。夜已深,你也早些回去歇息。”

說完,不再耽誤時間,轉身上了停在前頭的鳳輦。

“起駕~~”

“恭送皇后娘娘……”

賈寶玉彎腰拜送,看着皇后的儀仗慢慢離開,心中也將對皇后的心思放下,情不自禁的回望了一下濯塵殿的方向。

今日最大的收穫,便是見到了包冉,知道了自己身世的前因後果。

但是,也由此升起了一些疑慮。

太上皇真的完全相信他的身份麼?

皇家、甄家、賈家在幾代之內都沒有姻親關係了,卻能出現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甚至連年紀(表面上是一樣的)、生辰都是一樣的。

這簡直就是民間話本里才能發生的事情,處處透着詭異。

就算這個時代的人都信鬼神,也難以令人完全接受吧。

不過其實也無妨了,不論如何,太上皇似乎已經做出了自己得決斷。

“二爺,現在是直接回府嗎?”

出了熙園,自己的人靠上來。

賈寶玉擡頭望了望天上,彎彎的月亮已然掛上了天際,正散發着清冷的光輝。

新雨過後,天空中一切似乎都恢復了原樣。

那許多日子不見的斑斑點點的星辰,也慢慢的,悄然冒出了頭。

賈寶玉神色一收,翻身上馬。

“走,回府!”

第214章 山中高士第555章 恩多則輕第299章 雙俾第371章 一笑百媚生第529章 揭秘(三)第426章 車中教戒第135章 回京第154章 慶功宴(八)第698章 原來是這個玩(二)第794章 夫君的要求第686章 鬧劇第214章 山中高士第191章 絕不相負第98章 把悲傷留給自己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樣第689章 王熙鳳的絕境第401章 請罪第636章 威懾第829章 準備(三)第804章 甄茯入宮第832章 上船第275章 瞞天過海第679章 甄家登門第278章 柳嫂子第423章 芒種第293章 薛蟠的嫉妒心第34章 素描第256章 侍寢第560章 圍城第403章 大女兒第650章 小小要求第61章 晚宴第623章 王府第18章 情詩第38章 爭寵、打架第449章 尤三姐鬧情緒第31章 端仁皇后第242章 處置第774章 家中閒時第738章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第53章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第358章 一丘之貉第21章 遊園(三——聚麋)第462章 初見劉姥姥第126章 死不足惜第230章 王子騰回京第457章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第537章 二皇子的警覺第548章 曠野第627章 院內小事(一)第555章 恩多則輕第12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609章 臭二哥哥第541章 燭火晚餐,佳人爲伴第141章 百死不悔第601章 母女夜話第431章 倒下第136章 寶天王回來了第77章 心思第80章 美哉第373章 勸妙玉嫁人第692章 正式見面第650章 小小要求第582章 軍政要務第258章 敗露第356章 教授技藝第732章 苦心孤詣第483章 驗方子第514章 初識身份第512章 南書房議事第221章 歸省(五——終)第823章 南巡第308章 求第578章 覽芳容第400章 懇請第304章 將王妃休了第359章 出殯第546章 靖王第359章 出殯第187章 嗯第5章 柺子第646章 玩“套”路第44章 飛花令第451章 有沒有興趣加入第57章 昭信校尉第345章 王熙鳳、平兒關係更進一步第752章 金釧、玉釧第248章 尾聲第799章 登基第184章 孤僻第657章 臣權第737章 達成目的第404章 寶姐姐,無可挑剔第737章 達成目的第131章 共食一湯第746章促成第509章 三箭,二十七環!第590章 更易接受的說法第280章 甚合我意第321章 救火夜(二)
第214章 山中高士第555章 恩多則輕第299章 雙俾第371章 一笑百媚生第529章 揭秘(三)第426章 車中教戒第135章 回京第154章 慶功宴(八)第698章 原來是這個玩(二)第794章 夫君的要求第686章 鬧劇第214章 山中高士第191章 絕不相負第98章 把悲傷留給自己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樣第689章 王熙鳳的絕境第401章 請罪第636章 威懾第829章 準備(三)第804章 甄茯入宮第832章 上船第275章 瞞天過海第679章 甄家登門第278章 柳嫂子第423章 芒種第293章 薛蟠的嫉妒心第34章 素描第256章 侍寢第560章 圍城第403章 大女兒第650章 小小要求第61章 晚宴第623章 王府第18章 情詩第38章 爭寵、打架第449章 尤三姐鬧情緒第31章 端仁皇后第242章 處置第774章 家中閒時第738章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第53章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第358章 一丘之貉第21章 遊園(三——聚麋)第462章 初見劉姥姥第126章 死不足惜第230章 王子騰回京第457章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第537章 二皇子的警覺第548章 曠野第627章 院內小事(一)第555章 恩多則輕第12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609章 臭二哥哥第541章 燭火晚餐,佳人爲伴第141章 百死不悔第601章 母女夜話第431章 倒下第136章 寶天王回來了第77章 心思第80章 美哉第373章 勸妙玉嫁人第692章 正式見面第650章 小小要求第582章 軍政要務第258章 敗露第356章 教授技藝第732章 苦心孤詣第483章 驗方子第514章 初識身份第512章 南書房議事第221章 歸省(五——終)第823章 南巡第308章 求第578章 覽芳容第400章 懇請第304章 將王妃休了第359章 出殯第546章 靖王第359章 出殯第187章 嗯第5章 柺子第646章 玩“套”路第44章 飛花令第451章 有沒有興趣加入第57章 昭信校尉第345章 王熙鳳、平兒關係更進一步第752章 金釧、玉釧第248章 尾聲第799章 登基第184章 孤僻第657章 臣權第737章 達成目的第404章 寶姐姐,無可挑剔第737章 達成目的第131章 共食一湯第746章促成第509章 三箭,二十七環!第590章 更易接受的說法第280章 甚合我意第321章 救火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