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壯志。”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好!!”
賈琮面色平靜的誦罷轉身,看向宋巖,宋巖撫掌大笑,高讚一聲。
宋巖身旁的方叔和、石公壽、褚東明、甄應嘉等人,也無不頷首激贊。
方叔和嘆道:“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呵呵,這怕不是你自己的寫照吧?果不負清臣公子之名!”
這話,賈琮依舊面色清淡,卻讓江南文武那邊好些人面色不自然起來。
灰飛煙滅的,不正是他們的人麼……
褚東明呵呵笑道:“其實這詞讓清臣誦出,還是有些奇怪的。周公瑾赤壁大戰時,業已三十有四。清臣你誇他英姿勃發,那你自己又算什麼?旁人只道你不是謙遜,而是在自誇。”
石公壽也笑道:“極是,看到清臣這樣的少年俊才,實在讓我等老朽心生哀意哪。不過結尾處,你又說‘多情應笑我,早生壯志’……這裡你爲何要用此句,可笑我多愁善感,竟早早生出了豪情壯志?有些不通啊,你這是自嘲?”
這是挑刺的,不過賈琮還未言,宋巖便道:“此處多情,倒也未必作多愁善感解釋,也可作‘自作多情’、“不自量力”之解,意爲應笑我不自量力,過早的生出壯志……可見那時琮兒的確心境並不好,頗爲抑鬱,竟心生自疑,可是發生了何事?”
賈琮點點頭,一直平靜的面上,出現些許愧然,道:“先生明察秋毫,當時弟子心境的確不穩。自神京而出,騎乘數千裡至濠鏡,在粵州誅殺叛逆後,又馬不停蹄一路北上。時日天降大雨,再加上疲憊不堪,至赤壁時,弟子與手下數位部下皆染了風寒,幾到了難以爲繼之地,險險性命不保……
弟子並不懼死,只是親兵部下卻因信我,追隨弟子南征北戰,結果因弟子輕狂,自以爲是,使得他們落入危境。
夜觀赤壁,弟子思及公瑾當年,自慚形穢之極。
不過,幸好弟子銘記先生教誨,不敢自棄,且弟子不到進學之年,得天子以錦衣相托,皇恩之重,曠古難尋。
又怎敢以小小風寒忘陛下所託?
再加上部下親兵的鼓舞,總算一起度過難關,無一人折損……
事後,弟子再觀赤壁江水,以爲在漫漫青史長河中,眼前一切不過流雲。
所以一時挫折低谷不當看的太重,實在不該自怨自棄。
周公瑾雖在赤壁風華絕代,光耀千古,但他日,我未必不能超越。
故而以一樽清酒,先祭江月,再祭古人。”
宋巖聞罷,老人眼中已滿是慈愛和驕傲,他頷首道:“所以,至今日,你也能‘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才完成此首佳作?”
賈琮謙遜一笑,躬身道:“弟子不敢輕狂自大,妄以微薄小功自比公瑾當年。
只是如今錦衣復立,從無到有,框架已穩。
天子旨意大體已經完成,剩餘者,不過按部就班緩緩發展,所以弟子……”
“不對吧?”
一直沉默的江南總督方悅忽然打斷道:“既然賈大人明知皇恩深重,就當知天子如今以新法爲重!
就算重建錦衣,也是爲了推進新法之用,否則要之何用?
本督不信,賈大人離京前,陛下沒有……”
“方大人!”
不等方悅說完,賈琮以同樣的方式回敬了他,沉聲道:“本座警告你,不要以你的猜測,來揣摩聖意,此非人臣之禮也。”
方悅聞言,一口氣差點沒憋死,面色漲到發紫,怒視賈琮,卻終究不敢亂說。
揣摩聖意,非人臣之道……
這他孃的……
這種話,哪個臣子敢說?
從來只有天子嚴厲訓斥大臣時纔會用,可若說賈琮說錯了,倒也不算……
方悅眼睛瞪得鼓鼓的,快憋出來了。
郭釗沒有急智,其他人要麼地位不夠,要麼也是笨舌頭,諸葛泰不得不上陣,道:“督臣之意,是賈大人你口口聲聲說,身爲儒家弟子,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天平。此四言,振聾發聵,令天下羣儒欽佩。
賈大人師承鬆禪公,土地兼併之害,不用本官贅言。
而新法,是解決此頑疾之不世良法也。
賈大人身爲天子近臣,難道不該爲新法出力?”
聽聞諸葛泰所言,褚東明等老人無不嗤之以鼻,正想反駁,卻被宋巖伸手攔住,讓賈琮來應對。
賈琮明白恩師之意,宋巖是在給他再次在天下人面前辯白的機會。
這個機會,事關他在江南立足,和新黨劃清界限……
有些事,能做不能說。有些事,能做不能說更不能認!
只是,並不是誰都有這個資本,做了能不說不認。
通常,你不做,旁人也會往你身上套,不認也會讓你默認……
幸而,賈琮有宋巖這個恩師在。
他沉默了稍許,直面諸葛泰道:“臬臺大人所言,新法爲解決土地兼併之不世良法,對與錯我並不知。
本官年紀尚幼,根本沒有接觸過時政,故而無從評判。
空談只會誤國。
但是我知道,就算新法是好的,執行新法的人,卻未必是好的。
白世傑賬簿上做記載之蠹蟲,十之七八皆是新黨干將。他們本是爲了推行新法,攤丁入畝,以丁口稅入田賦,減輕丁口稅賦,增加田地稅賦,以減輕土地兼併。
或許他們本意爲善,然而實際上,他們一邊強剝舊地主的田地,一邊又將這些田地用各種手法手段收攏到自己手裡。
請問諸葛大人,這叫什麼不世良法?
底下人如何你們或許不太清楚,可唐延,堂堂一省布政使,就是你們眼前的同僚,他家從一尋常殷實家庭,到現在家財萬貫,才幾年光陰?
這些你們果真看不到?我想不是的。
這纔剛開始啊,你們新黨就連這樣的中堅大臣都腐化了。
你們還想讓我幫你們什麼?幫你們巧取豪奪麼?
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們,我唯一能幫你們的,就是不斷將這些敗壞國朝根本,危害天子權威的國之蠹蟲,抓出來,斬盡殺絕!
爲天子除害,爲國朝除害!
其餘的,與我何干?
新法是你們新黨鼓搗出來的政法,究竟是好是壞,我不懂。
你們覺得好,那你們新黨就好好幹。
若是你們幹不好,反倒指望我這個外人來做……
須知寧則臣的位置,並非我在坐。”
諸葛泰:“……”
賈琮要是和他辯論新法的好壞,諸葛泰能和他引經據典的說上三天三夜,不說服他不罷休。
可賈琮卻有些壞,非將他自己定位在一個“無知少年”的位置,沒經歷過的事就不認,一個“空談誤國”,說的諸葛泰都無言以對,不過也愈發看重賈琮。
多少官居一品的大員,都未必說得出這個道理,說的出,也未必做得到。
他們許多隻會憑空,或是根據想象,對政法進行指點。
還作出一副爲國盡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模樣,讓人暗恨。
可眼前這位少年顯貴,卻能清醒的認知到這一點,實在難得可貴。
這讓諸葛泰剩下之言,都不好再出口了。
不過他到底是官場老人,心智堅定,頓了頓後,又道:“也好,本官也贊成賈大人空談誤國之說。聖人亦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賈大人不愧爲鬆禪公得意門生……只是還有一事,希望賈大人能公允處置。”
賈琮點頭道:“請說。”
諸葛泰正色道:“江南地界,有謀逆大案發生,本官身爲臬臺,難脫失責之罪。然本官願戴罪立功,收拾手尾,希望錦衣衛能將白家、秦家、安家等案宗罪狀,移交江南按察司。”
“不行!”
賈琮這邊還未答,倒是後面的褚東明、石公壽、樑正平三老齊齊開口,厲聲阻喝道。
諸葛泰看了三人一眼,沒爭辯什麼,只目光淡淡的看着賈琮。
賈琮則是滿臉疑惑的看着褚東明三人,奇怪道:“三位老先生,你們剛纔說什麼?”
褚東明板着臉,沉聲教訓道:“清臣,這些謀逆案是你一手經辦的,此時他們來伸手,實乃心懷叵測也!你還年幼,萬不能上當!”
石公壽更是直白道:“他們分明是在爭功,想以這些謀逆案,要挾我等!清臣,你不準交人!”
賈琮簡直迷糊了,問道:“不管他們是心懷叵測也好,爭功也罷,那也都是錦衣衛的事啊,和三位老先生什麼相干?
若是我學問上有什麼疏漏,三位老先生自可隨意評判指點,可錦衣衛乃天子親衛,除卻天子陛下外,誰還有資格指手畫腳?
三位老先生這是在自誤,還是在害我?”
褚東明、石公壽、樑正平三老聞言,無不面色驟變,一個個臉色難看之極,鼓盪起江南十三家家主的氣勢,威壓賈琮。
他們還真不曾考慮過,會不會害了賈琮的利益……
就算考慮到,相比於江南“大局”,一個賈琮的個人得失,也無足輕重。
他們以長輩的身份,做此指點,在他們看來,絲毫不爲過。
可賈琮又並非真的只是少年顯貴,任人糊弄,他依舊一臉疑惑,或者說,是一臉譏諷的看着三個老人……
之前他是尊重他們,但那只是因爲他們與宋巖是舊友。
是人道性的尊重。
他們若真以爲賈琮會與他們站在一邊,那就太可笑了。
錦衣衛指揮使,除卻站在天子一邊外,站在哪一邊都是在找死。
這一點賈琮從不敢或忘分毫。
更何況,宋巖本也不算純粹的舊黨。
他對舊黨勢力中的很多事,也很看不順眼。
既然如此,賈琮又怎會慣着他們?
見這“小崽子”他孃的翻臉不認人,且比官場上最善變的變色龍還理直氣壯,石公壽三人險些沒氣出好歹來。
他們不得不氣,方哲方叔和可以不惱,他家與秦家關係不密,徐州和江陰也並不搭界,隔着七八百里遠。
可石家、褚家、樑家卻和秦家關係匪淺,光姻親都有幾對,謀逆案一旦擴散起來,後患無窮!
若非如此,他們何必大老遠的來湊這個熱鬧。
眼見賈琮油鹽不進,根本不理會他們的威儀,褚東明三人悲憤的看向宋巖,道:“鬆禪公,此事你要做主啊!”
宋巖卻緩緩搖頭,嘆息一聲道:“琮兒說的對,錦衣衛身份不同,你們還是不要指點了。不過琮兒,錦衣衛本就有緝拿不法,及審問判決之權,你做事要善始善終。”
賈琮聞言,點頭道:“弟子明白,本也沒想完全移交,江南省按察司方面可以參與進來,知道進度配合辦案,依舊爲錦衣衛主導。只是錦衣衛畢竟初立,許多時候力有未逮……”
宋巖呵呵笑道:“這些你自己斟酌便是,除了聖意,本也無人該知會錦衣衛行事。”
賈琮再度會意,又道:“先生,咱們先回家去罷?江風到底有些寒涼呢。”
一直未開口的甄應嘉上前,道:“世侄,鬆禪公是受我邀約來此,本該由我負責。你還有公務在身,就去忙你的吧。”
宋巖也如是說道。
甄應嘉又對方悅、郭釗、諸葛泰等人道:“甄家出了個逆子,本官自會上書向陛下請罪。諸位若有什麼問詢的,只管來蓮苑相問便是,最好不要驚動了金陵方面,老太太身子不安。”
方悅、郭釗、諸葛泰三人面色陰沉,卻不敢託大,只能點頭應下。
甄應嘉見此,心中一嘆。
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江南哪個人敢針對甄家?
聖祖在時,老祖宗在時,江南更是隻有一個聲音……
督撫衙門年年上門拜見,恭恭敬敬。
再看如今,他也只能依靠祖上的餘威,勉強撐住場面了。
古人果然沒有說錯: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過,甄家到底是甄家,只要太上皇還在世,甄家總還有幾分體面。
甄家安排的車馬騾轎早就準備在旁,甄應嘉與管家微微頷首示意後,幾擡奢靡舒適但看起來並不張揚的軟轎擡來,請了宋巖、方哲、褚東明等人依次上轎,其餘人則登上馬車,告辭送行之人後,緩緩往蓮苑行去。
賈琮正準備離去,卻被江南大營提督陶克、總兵盧明尋上了門,看起來,來者不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