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同一時間,未央宮中。

呂布和李儒已經告退前去佈防,宮中只剩下僞帝劉協、董承和伏完等人。

僞帝示意宮娥和小黃門退下,擡起頭來看着二人目光炯炯:“兩位國丈,朕有一事不明,還請國丈明示!”

“陛下可是想問成廉、曹性和魏續三人一事?”伏完捋了捋鬍鬚,雙眸裡透出點點狡黠。

僞帝點了點頭:“據朕所知,成廉、曹性和魏續三人皆是呂奉先之親信,也曾隨他征戰多年,對其一向忠心耿耿,而魏續甚至還是其遠房表弟。王黎那招反間之計,就連朕也看得出來,爲何兩位國丈一口咬定此三人通賊呢?”

董承哈哈一笑:“陛下,你可敢確定那三人不曾通賊?”

呃?僞帝臉上黑線直冒,朕又不是成廉那三人肚子裡的蛔蟲,又怎麼會知道他們具體是否通敵呢?

見僞帝神色不渝,董承急忙止住笑聲,解釋道:“陛下,千里之提潰於蟻穴,百尺之室焚於突隙。所以,我們必須保證隊伍的純潔性。大敵當前,大家都不能確定成廉等人是否通敵,那麼誰又敢斷定王黎揮軍長安之時,這三人就不能作爲其內應呢?

其次,陛下可還記得當初李儒和呂布二人給陛下手繪的大餅?長安城於我等不過是暫時歇腳之地,兗州纔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根基。但是,兗州同樣也需要呂布和李儒等人打將下來,屆時,呂布的從龍之功恐怕沒有人敢質疑吧?

董卓陰狠狡詐,豺狼也。呂布兇狠蠻橫,虎豹也。陛下前些年受盡了豺狼之苦,生死竟完全不在自己掌中。因此,臣與伏將軍才以此爲據竭力坐實三人的反情,剪除呂布的羽翼。翌日至兗州之時,我二人方能抗衡呂布,避免陛下再次投入到虎豹之中!”

“那你們怎麼確定呂布會罷免三人之職責呢?”

“陛下!”伏完亦朝僞帝施了一禮,點了點頭笑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昔日巫蠱案,武帝尚且因江充之言質疑太子,致使衛後、太子相繼自殺,無辜牽連者達數萬之衆。無憑無據之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又說得清呢?

如今朝中人才匱乏,張濟、張繡叔侄在征討蒲阪津之時已爲呂布打通將來東進要塞之名早就被遣到武關去了。剩下者除盧子幹外皆是庸庸碌碌之輩,能看出我二人用心者廖無幾人。

既然大家都不能確定成廉等人是否通敵,那麼誰又願意站在我二人的對立面呢?至於呂布,那就更好辦了,此人飛揚跋扈,心中亦少有親情,爲人利益至上,性格更是妄自尊大傲慢無禮,聽不得他人口中的一句不是。

當初呂布能夠背叛丁原、斬殺董卓,不正是其一心想獲取更大的利益嗎?因此,我等只需要將朱公偉一事在呂布面前一提,其人必然優先想着自己的名望,又怎會在乎麾下將校的死活?”

僞帝聞之大爲感動,走下丹陛撫摸着二人的手背:“全賴二位國丈在身邊,否則,朕真不知道翌日是否又會成爲呂布的籠中之鳥!”

“陛下謬讚也,老臣二人乃陛下之家人和臣子,於公於私都應以陛下爲重。”董承、伏完二人齊齊跪伏於地,“另外,還有遠赴兗州之事也請陛下早做打算,未雨綢繆!”

“你們的意思是王黎可能最近就會強攻長安?”

“正是,老臣二人剛纔也說過,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那紙條上既然說今夜子時成廉三人會迎接王黎大軍,我等不能盡信卻也不可不信。”

“既然如此,爲何不速將成廉三人拿下?”

伏完面色沉重,搖了搖頭:“陛下,既無證據,我等或可對其免職甚至監視,但卻萬萬不能冒然拿下成廉三人,否則必將引起軍中騷亂。只怕不等王黎大軍攻來,我等便已自亂陣腳也。

而且,從第一日王黎大軍攻城的陣勢和器械看來,那日王黎明顯未盡全力。如果王黎一旦全力進攻,我想我等只怕擋不住幾日,成廉三人殺與不殺又有何益?陛下務必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便是!”

僞帝看着宮外的大雪,一縷憂色爬上臉頰。

……

在僞帝的擔憂中夜晚終於降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終於停了下來。長安城中和曠野外平鋪着一層厚厚的積雪,原野,城廓,村莊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好一座素裝銀裹的江山!

子時,直城門。

一陣整齊密集的腳步聲和枯枝折斷的咔咔聲從雪地上傳來,上萬匹戰馬引頸長嘶,將城頭上的守城兵士從睡夢中喚醒。

盧隊揉了揉惺忪的雙眼,朝城樓下一望,心中一個激靈,猛地清醒過來。

城下白茫茫的雪地中黑麻麻的一片,從雍門直到章城門全是粼粼的銀甲、熠熠的兵戈和健碩的戰馬。而且,還有一兩百架黑黢黢的影子巍然屹立於人羣之中。以盧隊的經驗不難判斷,那些便是王黎大軍的攻城武器,比如拋石機,比如衝城車,比如雲梯,比如潛藏在黑暗中的那些影子……

這怕不有十萬餘人?

這怕不是要竟全力攻城,打算一擊而下?

“一級警示!”

盧隊一聲怒喝,十名士兵蹬蹬蹬的跑上城樓,緊握手中的鼓槌奮起雙臂之力,猛地落在面前的十面大鼓之上。

“咚咚咚!”

十面大鼓,十道雷霆。

驚天的鼓聲驀地在長安城上方的夜空響起,彷彿方圓百十里內的渭水、涇河、黑河、灞河和灃河同一時間決了堤,滾滾的洪水激盪沖刷在山崖和峽谷間;又好像漫天的驚雷從九天之上奔涌而下,直貫長安古城。

呂布、李儒、董承、伏完以及盧植等一干文武大臣陪同着僞帝匆匆登上城樓。

王黎已經縱馬而出,中興劍緊緊的握在手中,冷厲的劍芒,在茫茫雪原的反照下寒光閃爍。王黎擡頭注視着城頭上的僞帝以及呂布盧植諸人目光炯炯,堅毅如鐵。

“陳留郡王,呂奉先,本將軍再說一次,奉陛下旨意迎接陳留郡王歸京,若是有誰膽敢阻擾不從,本將軍將視其爲反賊,長安城一旦爲我所破,等待他的便只有一輛檻車!”

“放肆!王德玉,你怎敢如此與陛下說話?”董承勃然大怒,一聲怒喝彎弓搭箭,弓如滿月,箭似流星,一道寒光刺破虛空從城頭上極速而下直取王黎。

王黎冷笑一聲,眼見那利箭已至身前,手腕微微一擡中興劍輕輕一提,一道寒光在衆人眼前閃過,“錚”的一聲,中興劍筆直的刺在那箭簇之上,濺起數點寒星,利箭飄然落地。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王黎起身於黃巾起義,先後征討波才、張樑,又曾與袁紹、曹操等人共伐董卓,再揮師關中,下弘農、戰潼關,與曹操、呂布會獵與蒲阪津,和馬玩、候選廝殺在陰風峽。

從冀州到雒陽,從雒陽到關中,一身轉戰何止三千餘里?一劍豈止當過百萬雄師?

昔日在虎牢關下、孟津關前,面對着當時正氣焰洶洶的董卓和西涼大馬尚且不懼,區區一個董卓的二狗腿子,區區一支利箭又如何放到王黎的心上。

“董承,既然你等找死,那就休怪王某不客氣了!”王黎大手一揮,正欲下令,忽見一人從城樓上越衆而出直呼王黎,“德玉,可還記得盧某乎?”

王黎臉色微變:“盧帥,你爲何在此地?”

“盧某爲董賊所迫,跟隨董賊前往長安,因此一直居於此處。此事說來話長,只是不知道德玉你今日領兵前來,卻是爲何?”盧植搖了搖頭,扶牆而立。

“盧帥此言差矣,王某剛纔就已經說過,衆軍乃奉陛下聖旨請陳留郡王歸京,盧帥可是沒聽清楚,還是打算違抗聖旨要以你一人之力阻止王某?”

王黎揚身而起,身後軍隊齊齊一聲怒喝,霍地分成兩排,一人飛馬來到王黎身前,銀髮飄飄,氣衝丹田:“盧子幹,可還記得皇甫嵩嗎?昔年你與老夫同爲中郎將,共效先帝同伐蛾賊,難道如今你也打算與老夫分道揚鑣,與老夫也對戰一場?”

盧植苦笑一聲:“義真兄,陛下乃先帝血脈,數年前已承繼皇室大統,你爲何竟然也……”

“子幹兄,久聞你斈(xué,通學)洞今古名著海內,播宣王靈扶危柱傾,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不等盧植說完,皇甫嵩卻已一聲大喝打斷了盧植的話語,“當初在雒陽之時,你也曾反對董卓廢少帝,立陳留,如今你又想做什麼?

難道你已經忘記當年先帝遺旨乃是奉雒陽少帝爲新君嗎?新君已在雒陽稱帝,建元永安。爲何你現在卻抱着董賊之亂命,以陳留郡王爲主?莫非子幹兄你認爲先帝遺旨乃是謀逆,而董賊亂命所出方是正道!”

一席話說的盧植啞口無言,半晌才說道:“義真兄,我知你昔日爲董賊下獄甚至差點亡命,由是深恨其人。但董賊已死,而陛下畢竟乃先帝遺脈,義真兄,這兵戈相向終究不好吧?”

盧帥,王某方纔也說過,只要陳留郡王驅散身邊的健兒隨王某回京便可,王某依舊禮待郡王,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若是不從呢?”

王黎將手中的中興劍高高舉過頭頂朗聲長嘯:“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若是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阻擋我等中興大漢的歷史腳步,那麼,迎接他的便只能是滾滾戰車!”

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475章無間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100章 隱霧山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551章救兵第190章 謀劃第117章 鴻門宴第96章 流星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78章 玉門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275章 虎癡第314章 局中局(一)第480章失手第39章 歲在甲子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49章今生兄弟前世仇第117章 鴻門宴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265章 試看風雲長劍,英雄兩鬢青第463章欲擒第366章臘八粥第213章 又是一年元宵時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7章 內鬼第49章 驚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14章 絕殺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68章年將盡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289章 狠毒第408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469章鏡圓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531章殤第387章鉅鹿決戰(一)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190章 謀劃第394章鉅鹿決戰(八)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30章桃園夢斷第116章 授首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346章 承諾第530章桃園夢斷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7章 內鬼第22章 白衣銀槍第190章 謀劃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103章 黃梅雨第321章 激變第450章使者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27章 天涯咫尺第524章火燒新息第480章失手第527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二)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297章 反擊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282章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403章死志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185章 雙雄會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378章戰書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469章鏡圓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471章苦菊
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475章無間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100章 隱霧山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551章救兵第190章 謀劃第117章 鴻門宴第96章 流星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78章 玉門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275章 虎癡第314章 局中局(一)第480章失手第39章 歲在甲子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49章今生兄弟前世仇第117章 鴻門宴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265章 試看風雲長劍,英雄兩鬢青第463章欲擒第366章臘八粥第213章 又是一年元宵時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7章 內鬼第49章 驚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14章 絕殺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68章年將盡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289章 狠毒第408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469章鏡圓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531章殤第387章鉅鹿決戰(一)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190章 謀劃第394章鉅鹿決戰(八)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30章桃園夢斷第116章 授首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346章 承諾第530章桃園夢斷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7章 內鬼第22章 白衣銀槍第190章 謀劃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103章 黃梅雨第321章 激變第450章使者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27章 天涯咫尺第524章火燒新息第480章失手第527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二)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297章 反擊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282章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403章死志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185章 雙雄會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378章戰書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469章鏡圓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298章 再次反擊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471章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