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

陳留郡王妃直到出宮門,還爲寶珠不許納妾的事情心中不快。

娘娘可以不在乎,在中宮娘娘心裡,她那病弱的弟弟,生下來就註定活不長久,能和她的弟妹袁夫人這樣出身高貴的人相愛,那種是超越所有的愛情。雖然這樣的人很難再尋找到,但她的弟弟能有,她的侄子肯隨父親,對她來說並不難接受。

這種父親有,兒子也遇到的事,對袁訓來說,也不難接受。他能有父母親一樣的愛情,是袁訓曾渴望過的。

袁訓往安家去相看,正月十五燈節察覺到寶珠不能接受房中有人,這一點兒還恰恰就中了袁表兇的下懷,他回京就先告訴姑母:“我要成親了,但我不納妾。”

中宮稍稍表示一下這事兒不應當,這事兒生氣,也就不再過問,最多再把輔國公和南安侯在心裡罵上一頓,看看你們定的人,一點兒不賢惠。

這種姑侄都可以接受的事,放在陳留郡王妃的心裡,就是一件過不去的坎兒。

她父母親的感情,不容任何人東施效顰。所有想學她父母親的人,在郡王妃心中都褻瀆她神聖父母愛戀的那塊心田。

郡王妃冷笑,寶珠哼好大口氣你不納妾她昨天本就對寶珠隱隱是有不滿的,這種不滿完全建立在寶珠嫁的是她弟弟上面。

就是寶珠是南安侯的親孫女兒,以袁訓在家裡的重要地位,郡王妃依然是不會滿意她的弟媳。在郡王妃的心中,她的弟弟是天底下無人可以攀比的人,就是天仙下凡嫁給袁訓,郡王妃也會認爲那天仙是弱上一頭的。

她倒是不完全針對寶珠這個人。

她針對的主要是當她弟媳的那個人。

寶珠如果怯怯弱弱,一臉的自知我端着個福氣戰戰兢兢,郡王妃也許還看她有幾分順眼。可寶珠竟然敢說不許納妾,這是要造反嗎

郡王妃進宮門的時候,是不安的。出宮門的時候,卻繃緊面龐壓着火氣。跟她進宮的人都是心腹,熟知道郡王妃的表情。見她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小巧的紅脣微抿着,就各自猜測起來。

這本是端莊的常見表情,並不值得去擔心。但侍候的人早幾天就聽郡王妃說過她的心裡話,就都自以爲自己懂得王妃,自行猜想着。

當時還在路上,郡王妃難掩心中的不安,而不是所有的夫妻都是可以商議的,郡王妃只能和侍候的人聊上一聊,以解心中擔憂。

“從沒有見過娘娘,不知道娘娘是先召見我,還是先召見項城郡王妃”前見後見,也是宮中表示恩寵的常見方式。

再加上陳留郡王是和項城郡王把苗頭別到京裡,這先召見和後召見就將成爲一個人的體面,而又是另一個人的憂愁。

侍候的人就根據當時的事實,胸有成竹地勸道:“依我們看,中宮娘娘一定是先召見郡王妃的,”

郡王妃微笑:“爲什麼呢”

“我們趕路的快,我們雖然路程比項城郡王要遠,卻極有可能先於他一天兩天的進京,先進京的,自然是先召見。”

郡王妃就一笑。

日夜兼程的趕路很是辛苦,但輔國公陳留郡王都願意,他們並不是爲趕在項城郡王前面。因爲他們都知道,項城君王只要正常的趕路,就可以先於他們進京。

輔國公不用問了,他是急着見到妹妹和外甥,他足有幾年沒有見到,他的權勢又註定他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樣,想走親戚鎖上門就走,所以國公願意急趕路。

陳留郡王是看在岳父和妻子的份上,這是一。再來他很喜歡小舅子袁訓,這幾年一直通信不斷,也想他是真的。又聽說他上進努力,中了探花天下聞名,又在太子府上是“寵臣”,寵臣這兩個字,讓郡王又爲小弟喜歡,又爲小弟擔心,他急着見他,聽聽他有什麼要說的,還有一大通話的全是信上不能說的,又要交待小舅子。

郡王也是和岳父國公一樣,不是想看親戚背個包袱就能走的人。這一對翁婿進京,光流程就可以煩死人。

就是京中召見,只要不是京城讓叛變了,他們就得先定日子,這個日子要定得自己合適,再往禮部兵部去報,還得他們答應。收到允許後,才得動身前來。

既然決定進京,陳留郡王就想不用耽擱了,女眷都沒有意見,他快馬背上顛習慣的人,更是不介意急趕路。

這就比項城郡王還早到京。

早進京,自然是早接見。

在侍候的人心中,如今宮中待得相當不錯,頭一天兒進見就賜宴,國公郡王在金殿偏殿上吃的飯,郡王妃在中宮娘娘宮中吃的飯。這第二天,宮中又召見國公和郡王,而娘娘又召見郡王妃。侍候的人難免要疑惑,郡王妃的不安就都不存在,她又才從娘娘宮中出來,娘娘和昨天一樣賞賜的又有東西,她爲什麼反而眸子沉着,把美麗的黑寶石似眼睛也帶着陰鬱呢

因爲還在宮門上,侍候的人不敢亂說話,就不敢上前勸解。但一擡眼,見兩個太監引着另一行人過來,侍候的人就恍然大悟,又以爲能明瞭原因。

走過來的這一行人,鳳冠霞帔,明豔照人。她七翟寶冠,真紅衣裳,和陳留郡王妃是同制的裝扮,就是年紀,也和陳留郡王妃相差無幾。

項城郡王妃,也是年青的。

侍候的人看看項城郡王妃,再想想自家王妃難怪生氣。一定是中宮又要接見項城郡王妃,讓自家王妃告退,她覺得失了臉面這纔不快。

侍候的人真是想到十萬八千里以外。

她們亂想着,項城王妃已經走近。見到陳留郡王妃在宮門上,項城郡王妃難掩面上的生氣,冷冷地道:“沒想到你又佔了先”項城郡王妃氣都手都攥住。

明明你們會晚到的好不好

就是知道你們會晚到,項城王妃纔不緊不慢的趕路。她心疼丈夫常年征戰,算算日子足夠,還特地抽出一天陪他在路上逛了逛景緻。

如果讓御史知道,又可以參他們一本。

郡王們在京中都有探子,等到項城郡王收到消息說陳留郡王離京不遠,他急急追來,生怕早到的早說話,宮中會先入爲主的偏向陳留郡王。但再趕,也晚到了一天。

項城郡王是上午到的,就徑直入京,直往宮門上候見。他們夫妻的衣裳,都是在車裡更換的。

最後幾天趕得不能再趕,項城郡王妃不但話中是不滿的,就是眼睛,也不客氣的往陳留郡王妃身後看了看。

那後面跟的丫頭手捧着一盤子賞賜,項城王妃得記住才行。

賞陳留郡王妃的是什麼東西,賞她也得是什麼。如果娘娘給她的少於這些,這就是明擺着的冷落。

外臣們在外奔波辛苦,爲的就是進京後的這一點兒臉面。這點兒臉面的多與寡,是她們回去後分出高下的重要法碼,不能不爭。

又不是年年都進京,這個臉面就是以後數年、數十年拿來說嘴和羞愧閉嘴的談資。

項城郡王妃犀利的把那盤子裡的珠花記在心裡,而陳留郡王妃則冷笑了。兩家男人爭,女人也一樣的爭。

陳留郡王妃纔不會因爲中宮是姑母,就把姑母的心思在心裡揣摩。姑母是中宮,她要權衡天下事,可郡王妃不必同她一樣的想。

在她看來,姑母多給她一點兒是應當,姑母少給了她,而多籠絡項城郡王,陳留郡王妃不會生氣。

但這種體諒,只能是在心裡放着。表面上如果讓那麼一讓,以後數年數十年就要聽別人取笑纔是。

陳留郡王妃就對着項城郡王妃的冷言冷語不客氣,亦冷笑地回:“我沒到過京裡,又路上熱,自然是早進京早涼快。我們老夫老妻的,不比你們親厚啊,自然是攜手並肩遊玩的纔好。”

項城郡王妃面色一寒,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留郡王成親雖晚,陳留郡王妃成爲王妃的時間還是比項城郡王妃要早。項城郡王妃是填房,成親還沒有兩年,說他們夫妻親厚雖然不假,但一個是元配,一個是填房,這就又一次扯了出來比了一比。

又加上陳留郡王妃毫不掩飾的諷刺:“你們夫妻攜手並肩遊玩呢,”不留情面的表示出你們有探子報信我們早進了京,我們也有探子知道你們路上玩去了。

兩家都不介意對方知道彼此互有探子,話說外臣們在京裡誰沒有探子呢

兩家郡王是進京來打御前官司的,兩家郡王妃一樣的見面先來上一局,再就冷冰冰地道別。項城郡王妃假惺惺恭維陳留郡王妃得了賞賜,陳留郡王妃裝模作樣的奉承她將更得娘娘寵愛,就此分開。

想着不愉快的事,又見到不愉快的人,陳留郡王妃直到在驛站中坐下,眉頭都沒有展開。另一個侍候的人是個小丫頭,年紀雖小卻最有眼色。

因爲她年紀小,所以想的和婆子們不一樣。這小丫頭叫杏兒,她見到郡王妃眉頭不展,就上前來細聲細氣地勸慰:“是爲不喜歡舅奶奶嗎”

袁訓是郡王的小舅子,下人們的稱呼是舅爺,寶珠就成了舅奶奶。

郡王妃素來喜歡杏兒的,她常說些稚氣的話能開心。今天則聞言詫異,我的心事倒讓這個不諳心機的小孩子說中,就故意問她:“你怎麼知道的”

杏兒悄悄地笑,彷彿這些話不是能說的。郡王妃時常慣着她,杏兒就吐吐舌頭,小聲地道:“舅奶奶一身的和氣,好是好了,只怕不是能當住家的人。”郡王妃輕嘆一聲,她昨天初見到寶珠,也是這樣想的。

她那如珠似寶的弟弟,在她心裡是人中龍鳳。模樣兒好,文才高,武也來得,如今又知道姑母在內宮有照應,以後功名富貴還用說嗎可以往盡情的高裡想。

而那個寶珠嫁到這樣的家裡,不思小心度日,昨天還敢當着人把拳頭一伸,還敢斥責自己丈夫,這般的頑劣,以後能當好女主人

在國公府中受教導長大,看過女論語,學過孝經,知道御下百般手段,又能宅鬥各種皆能的郡王妃着實爲弟弟憂愁。

侍候的人見她獨自坐着出神,有想到她是見到舅奶奶不喜歡的,有想到是項城郡王已進京,王妃在考慮應對的,皆不敢打擾她。

直到陳留郡王進來,郡王妃才呀地一聲醒了神兒,迅速想到那件秘密丈夫還不知道。

郡王妃飛快思索了一下,輔國公府和陳留郡王不是一代兩件的交情,他們夫妻不像少年男女得了感情就沒頭沒腦的深愛,卻都能往一個方向去籌劃。郡王妃就決定告訴他,先使眼色讓人都出去。陳留郡王是回來換衣裳的,郡王妃就自己取了來,打發着他換。

“叫丫頭們侍候就行了,你進宮纔回來,也是累的吧。”陳留郡王意外妻子的殷勤。

妻子是輔國公府中長大,諸般禮儀無所不通。這還是大白天,她把侍候人全打發,他解衣裳她在旁邊看着,這是她以前不可能做出來的行爲。

下人們說說閒話,郡王妃也是不肯的。

郡王妃此時想不到有夫妻白天親暱的嫌疑,她回了一句:“我不累,”把衣裳放下,先走到門簾處往外看了看,陳留郡王心裡一格登,警惕上來。

心想這是在宮中遇到了什麼,再或者聽到了什麼

他是能穩得住的人,繼續換衣裳,但心中早轉了十七八個圈想着。見妻子又去看了看窗下無人,再過來眼睫閃動,小聲地道:“對你說件大事情。”

陳留郡王點頭,心裡再想難道是項城郡王妃告了什麼黑狀

“你知道我父親不過是個布衣百姓。”

“嗯。”陳留郡王不是一般的人,心想這起頭越平,後面的話估計就更要緊。他看似解衣裳,其實耳朵早豎得高高的。

他準備得一切停當,可以接受一切狂風暴雨雷霆電擊般的壞消息時,郡王妃卻躊躇不前。她爲難的垂下頭,以前從沒有說有個姑母,現在好生生冒出來一個,可叫她怎麼說呢

如果這個姑母是來打秋風,那又好說一些。

如果她的丈夫不是手握重兵,那又好說一些。

如果

陳留郡王不耐煩:“說”這耳朵豎得都可以生繭子,你倒是還不肯說。

郡王妃也心裡急,讓他一催,就索性不必措詞,也措不好是真的,直接道:“實話告訴你,中宮娘娘是我的嫡親姑母,我父親的姐姐”

陳留郡王算是冷靜鎮定的人,也面帶驚訝,隨後張了張嘴,不安起來。

“你沒有認錯”隨即郡王明白了,接來岳母和小弟的人,是娘娘

隨後,郡王明白了。小弟年紀小小就在太子府上當差吃糧,太子肯用太子大寶發信,八百里加急快馬送信,聲明岳母母子在京裡安妥,原來,是爲娘娘

郡王妃攪盡腦汁想着怎麼解釋這層關係時,陳留郡王已經不用她再解釋。他默默的坐下來,想着他手中的重兵,想着太子雖然位置穩當,卻不排除另有別人有拉攏陳留郡王的意思;他想着中宮娘娘秘密接走岳母母子,是不是爲了太子是她親生,而輔國公和他都對太子有助力

他想得很遠很遠,他必須考慮到這些事情才行。

誰叫他不是一般的人呢

他想着東想着西,郡王妃坐在他身邊,已絮絮叨叨地說開來:“父親手札上有的,是有個姑母,以前家裡養不活,讓別人家裡領走的,”郡王妃自然不會說自己姑母是讓賣了的,而陳留郡王也並不在意這些話。

她被賣被領養對陳留郡王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現在母儀天下。陳留郡王一邊兒考慮他對太子殿下的價值,一邊兒想着這件事對他的價值,又分心要聽妻子說話,猛然間又想到一件事情,他眸子閃了閃,好在心裡是能裝八百件事也不會變色的人,依然表情如故,不會讓任何人看出來,對面坐的郡王妃更是沒看到。

可郡王的心事,這就多出來一件。

陳留郡王耐心的聽妻子說着,見她兩句話中有個空當,就看似不疾不徐,其實是快速的插進話:“難怪小弟這麼風光”

郡王妃在昨天聽到這個秘密,是將信將疑;宮中見到的確是真的以後,又和姑母談論袁訓顧不上驚喜。

此時和丈夫說着,她纔是驚喜上來。

驚喜中,郡王妃就沒有看出當丈夫的這話是試探。她喜滋滋兒地道:“姑母能不疼他嗎母親就他一個兒子,我就他一個弟弟,姑母就一個侄子,太子殿下可就這一個舅親的表弟,”

這“一個”又“一個”的,陳留郡王難免一笑:“從來不敢想殿下居然成了我的內兄”

“是啊,我以前也沒想過,還爲小弟擔心,怕他年紀小侍候不好殿下可怎麼是好”郡王妃又說下去,把遇到項城郡王妃的話也說了一遍。她的丈夫難得一直聽下去,換成以前他聽到家長裡短的絮語,早就擡腳走了。

郡王一面聽着,一面在心裡暗叫不好。他剛纔猛地想到的那件事,就是小弟是娘娘的唯一侄子,那“獨一個”的,娘娘不遠萬里,不惜一切的把岳母和小弟接到京裡,她怎麼肯答應小弟去從軍呢

陳留郡王暗想,攤上個寶貝小舅子,又偏偏的很討人喜歡,他又恰恰的很有大志,這頭疼的事兒就來了。

在沒聽妻子說今天這事以前,陳留郡王對待袁訓要從軍的安排,是讓小舅子跟在自己身邊,照應他兩年給他點兒軍功,再把他踢回太平地方。

這是岳父的獨子,輔國公和妻子手心裡的寶貝,陳留郡王也不敢怠慢從事,自然爲袁訓籌劃得當。

可現在不同了,又冒出中宮是姑母。陳留郡王心想不妙,得趕快把小弟從軍的念頭打消掉。這個黑鍋他自問不敢背。

他知道袁訓相當的固執,而且爲從軍和他鬧了好幾年,陳留郡王是纏不過他,再加上他欣賞袁訓一心從軍的精神,又擔心太子殿下府中不是好呆的,小弟總避免不了辛苦,又有魏建金恨袁訓入骨,造謠能造到邊城去,陳留郡王想他猜的沒錯,還是接到身邊更可靠些,纔在最近兩年改了口。

改口是袁訓喜歡的,但他再改回去,袁訓肯定不幹。陳留郡王聽着妻子的話,試圖從中找出阻止袁訓的新思路,可聽來聽去,只能明白一件事。

這是唯一的弟弟,唯一的外甥,唯一的侄子,唯一的血脈

這個郡王早就知道,而且早就印刻在心裡。他搖搖頭,只能拿這唯一的幾個字來說話了。陳留郡王想,這是我唯一的小舅子,不不,輔國公兒子有好些,哪一個從名份上來說,都比小弟名正言順。

陳留郡王就再想,這是我唯一的親小舅子你還是太平地方呆着吧。

第二天是個好天氣,熱的文章侯府鎮棺材的冰換了一茬又一茬。到下午的時候,韓世拓見親戚們都倦了尋地方去睡,並不要他總陪着,他對父親打聲招呼:“宮裡的齊公公昨天來了,昨天那會子二老太爺從鄉下趕來一陣大哭,只能應付他,把齊公公丟下沒陪。他雖然不是當紅的內相,但人頭裡兒是熟悉的,這不是個能怠慢的人,這會子沒事,他又下午不當值,我去看看他說上幾句。”

文章侯深以爲然,對兒子道:“找你母親帶點兒好東西過去,再問問他,這丁憂的事情你叔叔們都不肯守制,御史們要是知道要不要緊,他是宮裡的老人,見過的事情多,討他一個主意。”

韓世拓就回房換下孝服,不敢鮮亮衣裳,換一件黑色袍子,他生得本來就好,若要俏,一身孝這話放在他這男人身上也是一樣的行,他精精神神的出府上馬,往宮中來。

他有幾句話並沒有對父親明說。

他是找齊公公的不假,但不是爲了昨天怠慢了人。齊公公打小兒進的宮,在太妃晚年到了她的宮中,太上皇那一年去世,太妃鬱鬱寡歡,忽然失去依靠,雖然沒受皇上的任何冷遇,可以前恩寵再也沒有,她忽然變了性情,對宮中下人們都相當的好。

齊公公受過她的恩惠,侍候到太妃過世,對文章侯府另有一番感情,願意和他們走動,成爲他們在宮中的一條內線。

但這內線也不過是人頭兒熟,打聽個可以說出來的消息罷了。要緊的話,齊公公也有分寸不敢亂說。

在這樣的感情下面,談不上怠慢於他。

韓世拓用這句話當個幌子,但出來找齊公公卻是真的。兩位郡王全都進京,韓世拓是去找齊公公商議,讓他爲自己引見郡王們,爲自己離京先鋪點兒路。

雖然有南安侯和輔國公很好,雖然有袁訓在太子府上,但韓世拓是真花花,卻不是爲人處世上的真草包,別人指了路也得自己盡份兒力,這個他知道。

韓世拓在聽父親說出陳留郡王是輔國公的女婿以後,就已經清楚他將擔承南安侯莫大的人情。而袁訓的人情,韓世拓還以爲是他會在一些方面上爲自己說話,並不知道袁家和輔國公是至親。

他離京將是從陳留郡王手下走,他已經清楚,但他同時還想認識一下項城郡王,以在南安侯和袁訓面前展示一下,你們雖然手面大,我卻也沒差到牆角里去,有個臉兒熟,這樣面子上不會太難看,不會再像那輓聯上面的字,孝孫前面全無官職,光得好似和尚頭。

平白的就去認識郡王,自然不會有深交。深交上面談的話,他還有南安侯這個“至交”,韓世拓可以放心。

他打馬在宮門外下來,這是他知道的一個偏門。就這也不敢亂進,讓一個熟悉的小太監進去傳話,齊公公見是他來,是要會見的,就讓人出來接他。

這一溜宮牆內,設着數排的花籬笆,上面鮮花無數,韓世拓看得心曠神怡,又問過說齊公公正在當值,進去也是個等他,就慢慢行來。

他自曾祖母和姑祖母去世以後,兩天裡看的不是麻就是孝,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哭聲就是眼淚,心情一直鬱結。此時見到紅紫黃白花盡放,花香噴射似的出來,韓世拓舒服的吸了一口氣,舒暢不少。

他轉着眸子亂看,就看到有一個人比花還要俊美,從白石小徑上走來。滿眼都是繁花,他穿的青色袍子很是養眼,再加上形容英俊,可以把花全壓下去。

韓世拓大喜,來的人是袁訓。他正要招呼,卻見到另一個人站在柳樹下面,滿面笑容,對袁訓招了招手。

這個人也同樣的不差,長身玉立,好似玉樹瓊花。他生得好倒也罷了,京裡到處是生得好的人。韓世拓眼睛只盯住他的圭佩帶綬,認出這是一位郡王。

京裡的郡王韓世拓都認得,這一位不認得的,只能是才進京的陳留和項城之一。韓世拓正要認識郡王,又見他認得袁訓,就停下步子,對帶路的小太監道:“我看到熟人,我打聲招呼再和你去。”

小太監原地站住,韓世拓轉個方向也往那邊去。

袁訓見到姐丈很喜歡,就沒看到韓世拓過來。他先於韓世拓一步到,笑着問:“姐夫,你進宮來打官司”

他取笑的意思很濃。

陳留郡王笑罵:“你巴不得我和人打官司呢。”他叫過袁訓,是想暗示他一下,你這“獨一個”,你這“唯一”,還是京里老實呆着吧,別來招我聽一堆罵聲。

但見另一個不認得的青年過來,又見他生得儀表不凡,陳留郡王就先不說,微笑着頷首。袁訓同時看過去,見是寶珠的大姐丈,也點頭招呼:“進宮來”

“是,見到妹夫在,我就過來了。”

韓世拓說過,陳留郡王就笑指手指袁訓問道:“你們是親戚”郡王心想這又是從哪裡跑出來的親戚貌似現在袁家再出來十七、八個親戚,陳留郡王也不會再吃驚,但好奇還是有的。

韓世拓就便兒請了個安,自我介紹道:“我是他姐丈。”

他說的是句實話,但陳留郡王聽過,卻沉了沉臉,上下打量着韓世拓。你這不是胡扯嗎我小舅子可就一個姐姐,現是我妻子。

袁訓見姐丈不悅,忙補上一句:“這是寶珠的大姐丈。”陳留郡王啞然失笑,說道:“原來,”就同韓世拓也自我介紹:“我是他姐丈。”

韓世拓也傻了傻眼,四妹就兩個姐姐,一個嫁給我,一個嫁到常府,你這個姐丈是從哪裡出來的

袁訓忙又介紹,對韓世拓表兇自然不說實情,就道:“這位陳留郡王,”韓世拓先哦了一聲,露出景仰之色,同時拱起手:“久仰,久仰大名啊。”

隨後,一個激靈上來,把袁訓下面的話先截住,韓世拓喜出望外:“就是皇上常說的我朝名將”

“不敢,”陳留郡王謙虛。

袁訓再把話說全:“這是我表姐的丈夫,輔國公的愛婿”陳留郡王衝着小舅子一樂,也就明白小弟對這位姐丈並不是真心話。郡王妃是袁訓的親姐,在他們當地是無人不知。這到了京裡就成了表姐丈,陳留郡王還有點兒不習慣。

而韓世拓則瞪圓了眼,一時半會兒還沒有理順關係。接他的小太監等得不耐煩,離得幾步來提醒他:“世子,我們該走了。”

韓世拓匆忙告辭,直到走出幾步以後,才一拍腦袋明白過來。輔國公的女兒是四妹夫的表姐,那四妹夫是輔國公的外甥纔是

難怪

他敢誇口讓自己去邊城。

難怪

韓世拓在心裡一連幾個難怪後,由不得地再回身去看那兩個人。見他們都是笑容站得很近,正在密談的模樣,韓世拓的心裡就樂了花,原來還有這樣一層關係。

果然,四妹夫是個說話算話的人。而且他說的並不是大話。

韓世拓渾身舒泰,他這一回進宮爲的就是結交郡王,現在想想不用去見齊公公了纔是。但已經來了,他還是繼續的去見他。

他看的並不對,陳留郡王和袁訓是在密談,可袁訓已經不是笑容。陳留郡王能單獨和袁訓說話,就笑容吟吟,意味深長地道:“小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可別來難爲我。”袁訓臉色暗了暗,就知道姐丈都已經知道。

他知道,在袁訓意料之中。

他再反悔,也在袁訓意料之中。

袁訓初聽到是很不高興的,但隨即就恢復自然,韓世拓才把他們看成是笑容滿面的談話。陳留郡王見小弟居然沒有二話,心頭一鬆。雖然他也捨不得袁訓,他功夫不錯,一半出自輔國公,一半出自陳留郡王,帶在身邊談談心給他弄點兒軍功倒是不錯。但帶走這“唯一”,接下來頭疼的事更不少。

陳留郡王就按住袁訓肩頭,滿面帶笑安慰他:“在哪裡還不是一樣,”想想又要打趣他:“你不跟着我走,前程還能會差得了”

袁訓本來是想體諒他,不想對他着惱的。聽他又把自己比得好似嬌寶貝,而事實上也就是的。正因爲事實上是,袁訓才和阮樑明董仲現相處的好。大家都有空懷抱負,卻不能展翅之感,都是家裡的嬌生子,動一步先家裡人的掛念就斷不掉。

這種從小到大的嬌生慣養,而主人又素有大志,就成了他心底揮之不去的煩惱。這煩惱平時還來得淺,好歹他也中了探花,也算對得起自己大志。但面對他敬佩的名將姐丈,而他還要取笑自己,袁訓就火了。

他瞪起眼,陳留郡王反而心安,更加的笑話他:“喲,我說不發脾氣的不是你,這是在宮裡,你想找打我不奉陪。”

“那,把你的玉壁給我,”袁訓開始耍無賴。

陳留郡王笑罵:“這纔是你”不如意的時候總得要點兒什麼才能走。他瞅瞅自己系的透雕青玉桃果佩,玉壁是古人用來壓衣裳的用的,冬天衣裳厚,自然往下垂,並不輕易能讓北風捲起,除非一定往風口兒上站。這是夏天,衣裳薄薄,有點兒風捲起衣角,接下來就卷得更高。

這是件失儀的事情。

郡王就道:“給你可以,可我用什麼呢”

袁訓纔不理會他,反而更道:“給我,我哄寶珠”陳留郡王拿他沒辦法,又失笑於他無賴更上一級:“敢情你娶媳婦,就是爲了要東西”

好在衣上還有帶綬等物,陳留郡王就把玉壁解下來,袁訓一把奪走,氣呼呼也不道別,轉身走了。

陳留郡王在後面笑:“拿了就走嗎”袁訓還是不理,走開十幾步,見到身前身後都沒有人,才軟了身子嘆了一口氣,心想真是煩惱。

這縛住渾身的掛念啊牽掛啊,幾時才能鬆一鬆呢

掌珠從院子裡出來,問一下婆婆和祖母全在正房裡,就帶着甘草往正房去。文章侯府的石榴花也大開,有些累累垂下青果,生機把喪事的沖淡幾分,掌珠就停下步子看看,讓心裡鬆泛鬆泛。

觸眼處不是白孝衣,就是黑衣裳,不然就是淚臉兒乾嚎,總讓心裡痛快不起來。

她才見到一枝子紅花開得好,後面有人諷刺道:“喲,這不是我們得了錢的世子奶奶,你得了錢不趕緊的去守住那靈位,說不定死人還能吐出錢給你,你對着個花只是看,也太對不住那錢了吧。”

不用回身,掌珠也聽出是四太太。她依然頭也不回還擊回去:“我得了錢,有人氣病了,我可沒錢出。”

四太太獨自對上掌珠,從來都是不行的。她錢沒到手是一重氣,天天和掌珠鬥嘴又氣上添氣,這就氣得臉色又紫漲住,很想回幾句,又氣得力不從心,偏偏此時想不出厲害的話。

擡眼見到又一個人出來,韓世拓在廳堂下面出現,走近文章侯和他說話,那樣子鬼鬼祟祟,四太太這就得已下臺,冷笑道:“喲,那一個又去說什麼,又是伸手要錢吧”她風風火火的趕過去看。

掌珠白個眼兒,也看出韓世拓有什麼話同公公說,就帶着甘草也過去。

文章侯正大睜着眼不信:“備份兒禮送給陳留郡王我們現在孝期,而且又不認得他。他們弔喪,也沒往這裡來啊”

韓世拓才說到這裡,就見到四太太過來,一臉尖酸地問:“你們又要說花錢的事情我都聽到”

文章侯見到四弟妹就想避開,韓世拓則厭煩她:“走開,這裡沒女人什麼事情”又見到掌珠過來,韓世拓歡歡喜喜喚她:“過來,對你說件大好事情。”笑容才展開,文章侯和四太太一起盯住他,韓世拓忙收住笑,重新擺出哭喪臉兒,心裡有喜事,這臉上怎麼也擺不好,索性沒有表情吧,再次讓掌珠到跟前來。

四太太怒道:“沒有女人的事情,她不是女人嗎”

掌珠不慌不忙地過來,漫不經心地道:“我是女人,可與你不同”四太太噎住,那臉又騰地紫漲起來。兩隻眼睛都紅了瞪住掌珠,你與我不同,你不就是嫁了個世子,而我嫁給一個無用的四兒子

她氣上來,就偏不走。文章侯一向不和她多說話,就閉嘴。韓世拓見到她也來氣,她不走就不說。不但不說,還對掌珠道:“你別走,一會兒有件好事告訴你。”掌珠悠然,也道:“我不走,我也有件事情要告訴你,卻也不錯。”

四太太就惱上來:“好好,我不走你們不說,一定又是想污公中銀子我走,我走讓你們說得夠,但用一點兒銀子我都不答應,我去盯住帳房,從今天開始,我見天兒盯着”抽身走開,背後韓世拓又送她一句:“你不是早見天兒盯着,快盯着去吧我等下要送人大大的禮物,不怕你不依”

四太太一氣去了帳房。她走後,文章侯才重新疑惑盯住兒子:“好好的,送東西給郡王合適嗎”韓世拓還沒有說話,掌珠接上話:“父親,合適着呢,不但要給陳留郡王送份兒禮,還得給輔國公送一份兒。”

文章侯又驚訝又喜歡:“認識一下總沒錯,可不明不白的,你們夫妻爲什麼叫我送禮”

韓世拓也驚訝:“掌珠,你都知道了”他歡喜不盡,此處沒有別人,當父親的不再管他是不是有笑,當父親的也很喜歡,但還能控制,只淺淺一點兒笑容,問兒子媳婦:“知道什麼,什麼是我不知道的”

韓世拓笑顧掌珠:“你先說。”

掌珠嗔他:“你先說,想來你知道的和我一樣,但你是怎麼知道的。”韓世拓就把宮中遇到的事源源本本說出來,最後說齊公公的話:“他也說認識一下是使得的,本想爲我牽個線,我說已經不必。”又誇掌珠:“看我,回來告訴父親,又把輔國公忘記。”

文章侯聽過自然歡喜,聽兒子問掌珠:“你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掌珠就得了意,好在她也想到不能笑,端莊肅穆地道:“四妹纔打發人來告訴我,說四妹夫卻原來是輔國公的嫡親外甥,又有郡王是表姐丈,進京頭一天,宮裡出來就往四妹家裡去呆上半天,四妹說回請他們,請祖母三妹同去,我們是孝家不能宴飲,她怕我知道難過,特地讓紅花來對我說,又交待我備兩份兒禮,一份兒給輔國公,一份兒給陳留郡王。我纔出來要找祖母和母親說這事,可巧兒你就回來了,”

韓世拓就對父親笑,文章侯也對兒子笑,父子心中也都明白一件事,韓世拓的前程有望。

韓世拓對掌珠說奪情起復,他原先沒有官職,就半點兒也挨不上。但帶孝報國,卻是有的。文章侯打發兒子媳婦去備辦禮物,自己長呼一口氣,眼前出現袁訓的面容。

這個小子,卻原來不是指着太子殿下吹牛,他說的是真話。

第552章 ,發動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100章 ,動心第412章 ,又有喜第726章 ,金殿鬥第133章 ,成親(三)第421章 ,尚書侍郎大打出手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11章 ,出城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676章 ,學菜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146章 ,沒良心的丫頭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114章 ,承擔第5章 ,夜話第145章 ,我們家不納妾!第680章 ,老公事的會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701章 ,有糧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421章 ,尚書侍郎大打出手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29章 ,佈局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159章 ,今天是遇情敵的日子第162章 ,探花!第672章 ,元皓生日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552章 ,發動第2章 ,方姨媽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505章 ,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27章 ,討好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88章 ,賞花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110章 ,明瞭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806章 ,皇太孫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110章 ,明瞭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244章 ,說親事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207章 ,謹慎第772章 ,戰哥醉酒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
第552章 ,發動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100章 ,動心第412章 ,又有喜第726章 ,金殿鬥第133章 ,成親(三)第421章 ,尚書侍郎大打出手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11章 ,出城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676章 ,學菜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146章 ,沒良心的丫頭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114章 ,承擔第5章 ,夜話第145章 ,我們家不納妾!第680章 ,老公事的會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701章 ,有糧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421章 ,尚書侍郎大打出手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29章 ,佈局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159章 ,今天是遇情敵的日子第162章 ,探花!第672章 ,元皓生日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552章 ,發動第2章 ,方姨媽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505章 ,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27章 ,討好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88章 ,賞花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110章 ,明瞭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806章 ,皇太孫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110章 ,明瞭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244章 ,說親事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207章 ,謹慎第772章 ,戰哥醉酒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