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

月色明亮中帶着芬芳,把岸邊遊人發上的花香脂粉香一起帶出來。這種香氣,遠比荷塘月色活潑的多,讓身中其中的人,先是陶醉於月影和樂聲,又陷入這聲色中無言的綺麗。

圖門掌櫃是憤怒的,但他不能阻擋別人在今夜的遐想。長橋上又一個穿着時新式樣衣裳的妓者嫋嫋走過,咿咿呀呀唱起來,揚州知府聽得正入迷時,有一個人碰了他的肩頭。

湯大人回身一看,見是本地的商人中爲首的一個。讓打斷聽曲子,湯大人露出不悅:“你們也要對殿下說些什麼不成?安生些吧。殿下會見異邦人,你們才沾光能和殿下同船。你們也學外國人胡纏,是什麼道理?”

商人笑道:“老父母這話就不對了。”

湯大人更皺眉頭:“嗯?”說兩句話的功夫,見長橋上唱過去一句沒有細聽,湯大人吹鬍子瞪眼轉爲生氣。

商人是想好了過來,並不是很擔心。把聲音又壓下去幾分,細細地解釋着:“大人您想,殿下是咱們自己的殿下,難道不向着咱們。憑什麼,他們外國人能求,我們就不能求恩典?當着老父母們在這裡,我們都不敢上前去求?豈不是顯得老父母們平時對我們照顧不夠?揚州這繁華二字,可不是從農耕上來的。”

湯大人心裡格登一下,想說的不錯。商人又在他耳邊小聲道:“這會兒唱的人,是杏花院裡的劉魁首。大人喜歡,我這就讓人約了她,這裡散了,咱們往她院子裡聽一夜就是。”

劉魁首,是湯大人在宴席上見到過。覺得她小腰身兒柔軟,眼神兒也清亮。齊王說水上鬥花魁,湯大人特意讓個衙役去杏花院裡喊了她。但當着人去會她,還沒有過。心思當揭露,湯大人還不願意就此承認,冷淡的回商人:“你別這樣說,散了,誰還不歇着去?誰還有功夫吃酒玩鬧。我聽上幾句,不過是跟着殿下在這裡,我捧場而已。”

商人暗暗好笑,這些當大人的,嘴裡說的,從來跟心裡想的不一樣。他見過這樣的人太多,不用這會兒辯白或是勸湯大人從“吃花酒”的流派,駕輕就熟的回道:“是是,大人是最正經的人一個,是我們俗了,以爲我們喜歡的,大人一定喜歡。不過也怨不得我們想錯,”對齊王努努嘴兒:“殿下還願意聽呢,何況是大人?”

湯大人有了笑容:“正是如此,咱們要奉陪纔是。”

“但怎麼辦呢?我打聽殿下愛聽,特意約了劉魁首。請大人幫我上呈殿下如何?”商人笑容滿面。

湯大人只一瞬間,就把這事情轉悠清楚。劉魁首是他剛剛認識,因爲還沒有會過,是心愛的人兒。如果會過,估計也早丟開手。湯大人遲遲早早都要去會她,如果殿下也肯會會她,湯大人想以後自己再拜倒紅裙下,比會別的人豔福要高些不是?

他微微一笑,對商人道:“你有這樣心思,你自己去問殿下就是。”商人大喜,對他作揖道過謝,退回到本地商人一堆裡,大家酒也不吃了,竊竊私語說個不停。

他們說着話,並不耽誤長橋上妓者一一展示。有的青春貌美,借這個機會能露個頭臉兒。一出來,岸邊上青年子弟們中,凡浪蕩的大聲叫好,有錢的,把銀子往她衣裳上砸。

離得太遠,有的扔到水裡去。老成的人看見就要搖頭嘆氣,罵上一聲敗家子兒,但不耽誤他們聽到絕妙處,也真心的叫一聲好兒。也肯在心裡記下這是哪一家的誰,起一個相會的心。

畫舫上加壽等孩子們頭一回見到這種熱鬧——以前可在哪裡見過?跟的人誰有熊心豹子膽帶小爺姑娘們長個見識?把他們樂得喜笑顏開。

出來以前約好只聽曲子不看人兒的蕭戰、元皓、禇大路,還有小六和沈沐麟,都聽得笑眯眯。

鎮南老王越聽下去,越想到當年他的一段舊情事。在曲子唱道:“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這是說遊子離去以前,他眼前彷彿又出現那含淚愁眸,聽不下去了,也不願意再陷入到難受中,左挪右動着身子,想找個樂子,卻在席面上一看,不由得啞然。

從太子開始,那平時道貌岸然的張大學士也好,還是一心一意是個名頭兒的侯爺也好,全聚精會神。梁山老王更是放下酒杯,輕輕擊掌打着拍子。不管怎麼看,是沒有人這會兒肯同他說笑。

鎮南老王就把袁訓一扯,袁訓回一回頭,小聲埋:“正聽到好的地方…。”老王黑個臉兒對着他,袁訓醒過神,輕笑道:“叫我做什麼?”

耳朵根下傳來話:“我把你個該打的打一頓纔好!你帶着孩子們聽聲色嗎?”

袁訓明白三分的神情,嘻嘻一笑:“世家公子,會聽個曲兒也是能耐。難道長大了,樂也不會,曲也不懂,讓人說是榆木疙瘩嗎?”

在沒有叫好的時候,樂聲讓這一處更寂靜。他們倆個的話就傳到別人耳朵裡。

梁山老王出門前和鎮南老王有過對話,心中是明鏡一塊。端起酒杯喝一口,呵呵道:“這是有心事的坐不住,沒心事的聽不懂。”鎮南老王聽到諷刺他,把個臉板起來。

袁訓笑道:“多謝提醒,這是又有我們不懂的古記。我們也就不問了。既然坐不住,讓壽姐兒來敬酒吧。剛纔她要敬,只說聽曲子聽曲子的,讓她先坐着不是。”

加壽聽到,起身來正好笑道:“爹爹,這首位我也不敢坐到席終,我敬過酒,恰好去和弟妹們坐了。”往孩子們桌上看過,他們是小桌子,兩個大人,沈渭夫妻鶴立雞羣。

“也騰出座位來,請沈叔父嬸嬸坐到這裡來。”

沈渭給孩子們布着菜,聞言笑道:“我可不是坐不下才過來的。”沈沐麟雙手捧着碟子等着裝菜,跟上話:“父親母親是想跟我坐一起。”沈夫人打趣他:“跟你一起這些年,難道我們不煩嗎?我們只想跟佳祿坐着。”

沈沐麟並不生氣,從父親手裡討過菜,又讓母親給挾:“既這樣說,快挾好的來,這是二妹的碟子。”

沈夫人笑盈盈挾了,跟着大家一起看加壽敬酒。

先是太子,加壽捧着鍾兒,嫣然道:“多謝爲我操勞,今天這一玩好極了。”

太子接在手上一飲而盡,還給加壽的時候打趣她:“本來應該敬你酒,岳父說大家爲你操勞,對了這個份子,應該你敬,也罷,你還小人兒家,再敬一年,我收起恭敬真不錯。等明年你不肯敬,只等別人敬你了,我收起的恭敬拿出來數數,也就過得去。”

加壽把手中的殘酒杯子交給丫頭,雙手揉住面龐,給太子一個大鬼臉兒。太子笑了出來。

又取新的杯子,加壽來敬張大學士,笑道:“挨着坐的,我一路敬下來吧。”

張大學士不敢坐着,起身來吃了,說了幾句道賀的話。

再換過酒杯,加壽敬二老王,又敬趙先生。往孩子們桌上拐個彎兒,再到父親面前,小笑臉兒樂的顛顛兒,恰好長橋上唱道:“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唱的人嗓音宛轉,三分鶯啼,三分燕囀,又有三四分的玉鳴之聲。加壽歪着腦袋先聽的欣喜,就勢對父親撒嬌:“留春不住也罷,留夏不住也罷,跟着爹爹母親,不怕它留春不住,總有好春花的地方。不怕留夏不住,總有好荷花的地方。”

恭恭敬敬的,把個酒杯送上去。丫頭跟出來的是二丫,又送上一個酒杯,加壽送到母親手上。

過了今天,長女又將年長一歲,離她大婚登上太子妃寶座近上一天。女兒十三週歲,十三年裡,袁訓夫妻爲她擔心宮闈的心消磨得差不多,再說不消磨去,這事情不能再改,多擔心也沒有用處。平時想的,早就只是加壽以後怎麼當太子妃,怎麼當個好皇后。此行離京以後,想的就主要是加壽怎麼玩的好。

見女兒善頌善禱的說過,袁訓打量她出落的明眸皓齒的面龐,想看越生得意,就越不能拂了女兒。哪怕她只是隨口一說。

側身對身邊坐的妻子道:“壽姐兒要賞荷花呢。”

寶珠對他笑得敬佩:“她更佩服你呢,知道你能找到好地方。”

剛吃過未來皇后敬酒的韓二老爺,在去年的冬天就不願意當閒人的意思,主動要求打前站。把個手一舉,又毛遂自薦上了:“明兒我就走,這十里八鄉的,還能沒有個好地方讓大小爺玩一玩嗎?”

加壽剛抿脣一笑,太子剛對她溫柔的點頭,孩子們先亂了。

一陣的桌子椅子響,兩邊船上的人紛紛側目:“噓,聽的好呢,別吵。”孩子們才聽不到,跑到大人這一桌來。

沈沐麟是最後一個到的,加壽也疼愛他。把個身子讓讓,把父親面前的位置讓出來。沈沐麟眼睛發亮的對岳父道:“二妹說看海是嗎?”

沈夫人溼了眼角,又一剎那間,淚珠滾滾而落。沈渭也比她好不到哪裡去,也是噙上淚水。腦海中出現過往的斷斷續續,並不是兒子定親後和香姐兒生分的場面,而是他和袁訓認識後的點點滴滴。

袁訓還沒有回話,孩子們一起樂了:“還要看海啊?”好孩子賣弄上來:“我看過我看過。”韓正經最正經的孩子,也忍不住鄙夷她:“你看的是水!你找來的時候,那是一汪子水。”

好孩子嘟囔:“我看着就不小了。”

元皓接着笑話,流利地說了一個新學的成語:“坐井觀天,就是你呀。”

“哈哈哈……”稱心如意小六蘇似玉一起笑,好孩子氣呼呼坐了回去,自己一個人嘀咕:“你才坐井觀天,就是你就是你。”

岸上的叫好聲哄地起來,原來這一個唱完了,走回去,又要換下一個來。這個時候,賣小吃的開始吆喝,小船上賣吃的開始划動,四下裡亂成一團。

而大船上,本地的商人也商議結束。公推剛纔那爲首的出來,去對齊王敬酒。

齊王飲過,商人跪着又叩一個頭。皇子殿下他是頭一回見,但四面的笑聲鬧聲讓他膽子大了不少。他回道:“請殿下恩准我等行走在邊城的時候,能得到梁山王的庇護。”

齊王看似漫不經心:“怎麼?以前梁山王不庇護本國的百姓?”

“回殿下,梁山王是咱們國中的統帥,自當的庇護百姓。但……。”商人嚅囁:“請殿下恕我無罪,我纔敢說。”

“恕你無罪,你說。”齊王眉目間凝住一層霜般,眼神激得月光也似定住。

大船上的人都安靜下來,等着這商人能說出些什麼。

“殿下,我等做生意的,看着利息大,風險也高。特別是常走北方之路的人,遇到風沙塵暴還是小事,發現的早,還能活命。遇上燒殺搶掠的,財也沒了,命也沒了。出邊城,往北……”

商人在地上比劃:“這幾處地方,離得遠,梁山王不去,是有名的鬼見愁地帶。地勢不難走,實在是三不管,強盜也多,不是隻有異邦人燒殺,漢人中犯大案的逃到那裡,也自成一幫。殺漢人,也殺異邦人。”

十幾個異邦商人一起咬牙切齒。

本地商人又叩一個頭:“我等斗膽,請殿下如能恩准,我等行走那片地帶時,梁山王肯出動軍隊剿匪,我等能多生利息,也能多多帶回他國的貨物,他國的書籍。”

最後一句“他國的書籍”,讓齊王動容。

士農工商,歷代數個朝代都沒有改變,爲什麼?因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明理,讀書治國,讀書足以傳萬代。

他國的書籍,把齊王打動。讓他沒有直接駁回商人這段不靠譜的話,當然殿下不是一般的人兒,這算是面對百姓,就算心裡不贊同,也不會當着人迅速反駁。

這話打對的,是齊王虛心接受了他的話,沒有一開始就存在心裡,認爲商人膽大包天,膽敢提議讓梁山王出兵保他發財。

自然的,此時答應也不可能。動兵馬的事情,就是回去和太子說過,兄弟們都答應,也得皇帝答應。

而身爲現管的梁山王,他也得答應才行。不然梁山王陽奉陰違,他是現管不管,遠在京城的皇帝也只能受到搪塞。

齊王沉吟片刻,露出笑容,先說的是:“賞酒。”商人忐忑不安的喝了。齊王對着他笑容更多,緩緩地道:“這提議很好,”他腦海裡又閃過元皓說的,大家都有錢,皇舅舅纔能有錢的話,令殿下笑容更多,更顯和顏悅色的他,讓商人和別的人鬆口氣。

都有殿下不怪就好的心思,齊王笑道:“但這事情不小,你且等着,等我呈往京中,興許三個月半年的說不好,就是我走了,也必然給你一個回話。”

眼前這位是皇子貴人,卻拿出這平易近人的態度,虛心誠懇的語氣。商人激動的熱淚盈眶,跟他同來的人也一起含淚。頭一個有人跪下來,別的人一起跪下來:“皇上萬歲萬萬歲,殿下千歲千千歲。”

官員們也跪了下來,兩邊的船隻上人不明就裡,也有人溜鬚拍馬上功夫,跟着跪下來。

畫舫中袁訓等人聽到喊皇上,以太子爲首也跪了下來。不過太子可不跪齊王,他往京城的方向跪下,袁訓等人隨在他身後。

岸上的遊人和長橋剛登上去還沒有開始唱的妓者,也隨衆跪下。呼呼啦啦的聲勢如投天激起萬重天,讚揚聲又如火上澆油鮮花着錦,*辣的齊王胸起萬丈豪情高。

但他的心裡,這會兒想的只是袁訓一行,孩子們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吵鬧。

追根溯源,此時能謙虛過人,不過是與忠毅侯同行過。得到許多的開導,亦有很多的感悟。

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皇子又如何?辦得好差,才當得起貴人這個稱號。

------題外話------

瓶頸過去,留話紀念。以爲後來追溯。

每當五千時,就得到休息。休息以後,有力再戰。

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144章 ,籌劃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525章 ,禮佛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636章 ,元皓是姑娘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676章 ,學菜第141章 ,分錢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305章 ,人緣兒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408章 ,小王爺代撒請帖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549章 ,兄弟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54章 ,抓賊第70章 ,人窮不是錯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289章 ,救助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525章 ,禮佛第38章 ,消息確定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282章 ,公平!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244章 ,說親事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462章 ,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520章 ,約束論第112章 ,東窗第756章 ,加喜生日第141章 ,分錢第541章 ,豁達大度原來是這樣用的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246章 ,分東西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134章 ,動心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246章 ,分東西第467章 ,我定親了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207章 ,謹慎第801章 ,元皓勸和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836章 ,皇帝在海邊,安王妃出手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115章 ,想通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87章 ,掩飾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708章 ,到蘇州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21章 ,示好第94章 ,神采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805章 ,譁變中見好兒媳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547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
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144章 ,籌劃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525章 ,禮佛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636章 ,元皓是姑娘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676章 ,學菜第141章 ,分錢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305章 ,人緣兒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408章 ,小王爺代撒請帖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549章 ,兄弟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54章 ,抓賊第70章 ,人窮不是錯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289章 ,救助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525章 ,禮佛第38章 ,消息確定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282章 ,公平!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244章 ,說親事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462章 ,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520章 ,約束論第112章 ,東窗第756章 ,加喜生日第141章 ,分錢第541章 ,豁達大度原來是這樣用的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246章 ,分東西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134章 ,動心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246章 ,分東西第467章 ,我定親了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207章 ,謹慎第801章 ,元皓勸和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836章 ,皇帝在海邊,安王妃出手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115章 ,想通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87章 ,掩飾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708章 ,到蘇州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21章 ,示好第94章 ,神采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805章 ,譁變中見好兒媳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547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