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歸營

“咳咳,”方姨媽放下手中打漿的布頭,咳嗽起來。方明珠飛快倒碗水,送到方姨媽脣邊:“娘,喝兩口。”

女兒這就有的動作,讓方姨媽渾然把貧困全都忘記。她接過水,對着方明珠面上的懵懂似的關切怔怔。

方明珠用袖子抹抹臉,笑道:“有灰嗎?”

“乾淨着呢。”方姨媽是認爲女兒這種時候,比穿上好衣裳時還要讓她喜歡。和邵氏張氏一樣,明珠也是方姨媽的養老閨女。把女兒看得很重,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教導她,把方明珠誤得不輕的方姨媽,心中已經明白。

把女兒養成豪門性子,自己並不真的喜悅。反而是方明珠在她需要時就到身邊,纔是自己要的。

這話不能明說,明說反駁以前的自己,方姨媽倒不在乎。她在乎的是,隱隱的那種後悔,一旦掀起來,她不能承受的是這個。

對着方明珠的目光,方姨媽掩飾的道:“這水很好喝。”

“你喝完,我再給你倒。”方明珠開心過,又奪過方姨媽手邊的活計,道:“娘去歇着吧,你是太累了,昨天晚上你弄得太晚,天天這樣可就不行。”

方姨媽露出笑容,這樣的話還是讓她暖心,她笑道:“這不是張大娘總退貨,我正在學着個巧的,錢也多些。”

話說到這裡,外面風風火火進來一個人。四十多歲的婦人手握着塊布進來,滿面埋怨:“褚大嫂,我說你們這個又弄錯了。”

把手中梅花圖案的布給方明珠看,婦人責怪道:“你看,這梅花都拼倒了!倒黴倒黴,主家不肯要,還把我罵一頓。這個,你們看怎麼辦?”

她的另一隻手上,有一個小小包袱,方明珠認得,是自己昨天交出去的活計。

方姨媽和方明珠慌了手腳,方姨媽起來讓婦人坐下,央求她:“張大娘,我們重新做,重新做你看行不行?”

“大娘喝水。”方明珠殷勤地送上來水。

張大娘見母女都來陪話,也沒有爲難。丟下包袱:“溼上水揭開,重新對一回吧。”

她走以後,方明珠和方姨媽相對懊惱。方明珠沮喪地道:“娘,你看,要沒有祖母每個月的一兩銀子,這日子可怎麼過?”

別人家裡兩隻手,是能掙到錢的。她們母女享受慣了,在褚大走後的這一年多裡,頭半年袖手不動,把褚大留下的錢花光。

後三個月,埋怨東埋怨西。

最近幾個月才討活計做,剛開始心放不正,身段還高,做東嫌西,不能做的事情又一堆,能做的卻太少。最近纔算上路,每個月能掙幾百文。

女兒在難過,方姨媽就安慰她:“沒事兒,我來重收拾,你去送禮累了吧?去睡會兒吧。”又意識過來,道:“明珠,你剛纔叫我什麼?”

方明珠叫她爲“娘”。

“你可不能改小巷子的稱呼啊,以前跟老太太學的尊貴不能丟,說不定啊,你女婿一回來,就是個大官兒!”

方明珠心頭灰暗,心想我們都窮得跟小巷子人沒區別,甚至比她們還要窮。如果沒有老祖母按月的接濟,都可以絕望。

但窮下來,方明珠懂事不少。她覺得現在還按宅門裡叫“母親”,已不般配,但不願意明說,怕實說招出方姨媽的難過。方明珠就道:“這樣叫親切不是?”又快活起來:“我敢擔保,寶珠也不會叫呢。”

沒心沒肺這東西,在邪路上讓人憎惡。

在正道上就成天真無邪。

方明珠是一片不讓方姨媽不痛快的心思,方姨媽就樂了:“好好,這稱呼好。”當下母女重打精神,把活計重新在手上作着,一面說着話。

她們在京裡沒有別的親戚,又不願意提掌珠和玉珠。方明珠成親後還肯走動的人,只有寶珠和老太太處。

就只說寶珠和老太太。

方姨媽見女兒說着以前在老太太膝前的開心事情,小心地看看她,細聲細氣地道:“你有沒有想過,要是老太太不回來了怎麼辦?”

“怎麼會?”方明珠大驚。祖母現在是她的指望之二。第一是她的丈夫,那一直沒有音信的褚大。

方姨媽嘆氣:“我託左鄰的趙伯打聽,說寶珠女婿又升了官,趙伯認得字,會看告示,木匠,有時候在工部裡攬活計。他說沒錯,就是那個探花,去年升三級,今年升一級,升得別人掉口水。”

方明珠歡歡喜喜,總之她越窮下來,越發覺老太太和寶珠才真正的好。她代寶珠喜歡:“那寶珠再回來,是更大官的夫人。”

“所以我問你,要是你女婿回不來,”方姨媽在這裡輕咳幾聲,和方明珠一起沉默。方姨媽都落到這種地步,沒有詛咒女婿的心。

古代打仗全有死傷,這是難免的事。

方姨媽傷心一會兒,繼續道:“而老太太也不回來,寶珠女婿升大官,看來要當長長久久的將軍,”

“將軍也有回來的!”方明珠嚷道。

“可才升官兒,至少一年三年的不回來吧。老太太是爲寶珠去的,寶珠不回來,她怎麼會回來?明珠啊,我不想讓你不喜歡,可又過一年,我又有一年的年紀,我得和你商議個後着,我心裡才踏實。”

方明珠誤會,就哭道:“反正我守着,我比表姐強,別再逼我嫁人!”

“我不是逼你嫁人,我是問,你別不高興,假如你女婿不回來,這不回來也許他當上官,另外娶大家子女兒,你是怎麼樣個打算?”方姨媽爲女兒送上帕子。

方明珠道:“那不可能,他不會娶別人!”

“如果呢?”方姨媽今天鐵下心要問出來。

方明珠心頭一陣發寒:“如果有那一天,我也不能讓表姐看笑話,我守着,我就守着!”在方明珠的世界裡,一直是要比掌珠強。現在也是這樣,只要比掌珠強,守着雖苦,方明珠也願意。

方姨媽露出笑容:“你真是我的女兒,”

“啊?”方明珠睜大糊塗的眼睛。

“當年你父親沒了,我也能改嫁,不過有你,我堅決守着,爲了你,才投到老太太門上啊。”方姨媽回想當年,如果只有她一個人,那凡事都好辦。

方姨媽微笑:“你的心思明瞭,我就安心。我對你說,你知道我還有私房,不多了,我們在京裡開銷的太大,現在想想有些錢不應該花,但現在後悔也沒有用。明珠,如果你女婿真的不回來,我又老了,你還要守着,老太太還沒有回來,你拿着私房,去投奔老太太吧。說起來,還是跟着老太太,能安生的過日子。”

方明珠一向是個牛皮大王,說好聽這也是優點,凡是她的事,她都往好的地方去想。

“不會的,我女婿會當大官回來,祖母上年紀,不會在外面呆太久,寶珠女婿再升官,就只能升到京裡來。”方明珠用心對着手中的布頭,道:“我們等着吧,今年不回明年就回。”

想想,又很有底氣地道:“如果明年還不回來,我聽您的,我們一起去找祖母和寶珠,在那裡討個活計做,管保比這個掙錢。”

對手中活計嫌棄一下,但還是得繼續做下去。

母子商議過,都痛快不少,眼前希望也多出來不少。這就用心做活,到晚收拾下面吃過,又相伴着做到深夜。

據說一個人的習慣,二十一天就可以養成。對她們來說,一直做活已成習慣。

……。

大同。

袁訓走後,大雪飄飄沒有停止。這天氣,顯然讓家裡人對袁訓離開的憂愁又加上幾分,“嗤,”紅花又一次扯過紙吸溜鼻子。

“紅花,去看過奶奶沒有?”在這裡坐着的梅英聽不下去,對紅花哭腫的眼睛就是一個大白眼兒。

小爺都走有半天,這紅花還在哭。

這下子倒好,奶奶也不侍候,她自己在這裡傷心個沒完。

衛氏也慢聲輕語:“你陪奶奶回來的時候,不是心情已經好轉?”

“當時是好了的,當時有老太太,有太太們,還有壽姐兒,”說到加壽,紅花又捧着帕子抽抽泣泣:“壽姐兒多聰明,她見不到小爺,就找啊找的,讓奶奶放她下地,穿着繡虎頭的小鞋子,在椅子下面也找上一回。”

衛氏送袁訓回來,並沒有跟寶珠去看加壽,她忙着打點衣料。見紅花學得有趣,衛氏微笑:“椅子下面能有小爺嗎?”

“可壽姐兒不知道啊,她在奶奶懷裡,手指着椅子下面,奶奶放就下她,地上乾淨,壽姐兒就爬到椅子下面看了一回,”紅花含着兩包子眼淚:“奶奶當時忍着,回來說心中不快要歇着,去睡了,這不是難過又是什麼?”

寶珠不開心,紅花又怎麼能開心呢?她鑽到下人坐的房裡,這就哭起來,把衛氏和梅英煩到。

梅英還是想笑,喚衛氏:“媽媽,我們不哭,可不是我們心裡沒有小爺,這奶奶吩咐下來的話,我們都和紅花似的去哭,這可交給誰做?”

“嗤!”紅花又扯過紙。

衛氏也笑話她,但帶着敬重:“這丫頭打小兒陪奶奶,奶奶淘氣有一半兒是紅花的主意,她和奶奶心連心,不讓她哭,她能肯?”

梅英隨意地往窗外看看,笑道:“我是想讓她繼續哭,也不想打擾奶奶難過。但是有一件,來客人了,這就憂愁不成。”

雪地裡,一行大紅雪衣,裡面露出淺黃嬌紅,國公府的八個奶奶攜手而來,好似一羣霓裳仙子。

衛氏見到,合掌念聲菩薩有眼:“有她們來說說話,奶奶也就不能傷心。”見紅花眼睛實在不能見人,這府裡的小丫頭雖勤快,衛氏卻不願意她們見到寶珠傷心模樣,衛氏道:“我去回話。”

來到上房,見寶珠倚坐在榻上,面上幽然,並沒有落淚。把衛氏喜歡起來,走上來溫聲地勸:“有這會兒走的,再回來才更好呢,不是有句話,是要小別來着不是?再說大將軍了,威風八面的,以後只有你喜歡的,長輩們都在這裡,一味的憂愁,不是道理。”

寶珠都能理解,擡眸道:“我知道呢。”

眸子清靈靈的,蘊含思念,並不是過度的憂傷。

衛氏放下心,回給寶珠:“東府裡奶奶來了,打起精神頭兒,一定是說今天十六,我們不過去那府裡用飯。”

這句話把寶珠引得有笑意。

“舅父不在,先母親再不會去,我沒有去用飯的道理?再來明天我們就回家,舅父走了,母親也沒有住在城裡的心思,我自然是看着收拾東西不是?不過兩處家裡都有,不用怎麼收拾,但我借這個,也就不用過去。”、

走了袁訓,寶珠有冷落之感,和衛氏撒嬌:“誰要去那府裡看臉色?”

衛氏忍住笑:“哪有人也給你臉色看?你如今是誰也不敢招惹的官夫人。”

“表面上,自然她們不會。但背後呢,誰又知道?”寶珠繼續撒嬌。

“背後的事情,你幾曾在乎過,打小兒就是恬淡的人,不愛和人計較,今天小爺走了,有的沒的全都上來,”衛氏說到這裡,外面丫頭們也回話:“東府裡奶奶們來了。”

前一瞬還在抱怨的寶珠,猛地起來。雙手把衣裳一拌,本就沒有狠揉搓,這就周正。再雙手往上,把髮絲微攏。女眷們從小帶首飾,帶的都有感覺。手心這麼一碰,就知道流蘇花鈿沒有歪斜。

笑容,自然的含上。寶珠盈盈往外:“有請。”手上捏着帕子,不慌不忙地出迎。

衛氏放下心,驕傲涌上來。

悄悄的退出去,回去和梅英、紅花坐下,弄着針線,一個人偷偷地喜歡。

寶珠以前在衛氏心裡,是嬌閨女一般。衛氏能想到的,只有嫁個好人家,不要有惡婆婆和話頭兒厲害的親戚。

跟着寶珠山西走一趟,寶珠遇事鎮定無比,帶着衛氏膽子也大,又對自己養大的姑娘刮目相看。

什麼憂愁啊,

什麼難過啊,

她自會排解,不會耽誤正事兒。

打發小丫頭去送茶,心寬下來的衛氏,和梅英繼續對着紅花取笑她。

房中,九個妯娌團團圍坐,花團錦簇各有千秋。

寶珠還沒有問她們的來意,謝氏先在寶珠面上打量幾眼,笑道:“我們想想,還是來看看你,到底,你送行的次數兒不多?”

用手指比劃着,問寶珠:“這是第幾回?”

“第二回。”見到她們關心,寶珠嫣然。

二奶奶接上話,笑道:“以後送的次數多了,他走了你反倒喜歡。”

寶珠好奇討教:“喜歡是爲什麼?”

三奶奶回答寶珠,脆生生地笑聲出來:“沒有人說你這樣不對,那樣處置不好,房中由你一個人說了算,你難道不喜歡?”

四奶奶和五奶奶一起笑了,快言快語地道:“三嫂這話不應該,弟妹不是我們這些過了氣的人,她和小小弟啊,是恩愛夫妻。”

說得寶珠訕訕飛紅面龐,這裡個個都比寶珠大,寶珠又是孃家婆家寵着的手心寶貝,把小嘴兒微嘟:“四嫂五嫂取笑我。”

六奶奶前仰後合的笑,手指住寶珠:“當初她那麼厲害,我說好怕人兒。後來見是嬌柔,我總疑惑,都說花木蘭上馬能殺敵,下馬能針指,這說的可不就是我家弟妹這樣的人兒?樣樣來得。”

六奶奶誇着。

不等寶珠再不依,七奶奶笑道:“所以我們捨不得你走,盼着和你常來常往。”

老八龍懷城這一房,沒有寶珠正不起來身份,是最感激寶珠的。八奶奶笑道:“七嫂還沒有說全,我們一起過來,一來,是怕小弟離家,你犯憂愁,給你看看我們都走了丈夫,你就不憂愁了。”

寶珠纔要笑,八奶奶面帶殷勤:“二來,是七嫂說的,聽說你要出城,把我們的心全提起來。姑母要走,你不能單留下,可我們以後見你不容易,我們憂愁上來,來看看你解解憂愁。”

寶珠咕地笑出來,聽上去寶珠很能解人憂愁?

“還有三,今兒是正月十六,家裡備的好席面。”在這裡,八奶奶放悄嗓音,像是同時提到袁夫人和國公夫人,她也覺得不安。

壓低嗓音:“姑母和母親坐不到一起,你呢?可肯賞光和我們再聚一聚,這是母親答應的,各房姨娘也都說好呢。”

謝氏一本正經:“我們那姨娘可沒問過她,我們房裡,我當家。”龍懷文離家,龍二姑娘出嫁,謝氏如今揚眉吐氣。

奶奶們都是笑。

“沒有弟妹,大嫂你幾時才盼到這好日子?”

“這席面,該大嫂一個人出錢,我們陪客。”

謝氏真的伶俐許多,手點住妯娌們笑:“你們沒有弟妹,也沒有現在就管家的好時光,當着你們,我不怕你們惱。說來看弟妹,是我先出的主意,爲什麼呢,我是怕弟妹不就近的住着,以後我們大家爭執,就沒有評判的人。”

對寶珠,她是真的戀戀不捨:“以後討你主意,都得出城快車幾個時辰。”

你一言,我一語,把寶珠感動。對袁訓離開的憂愁,這就先放下來。

左手扯住謝氏,右手拉住坐得最近的八奶奶。

清清嗓子,衆人目光都聚集過來,寶珠侃侃而談。

“舅父和母親好,讓我時常羨慕。論起來,我家祖母也有舅祖父照顧,我和姐姐們纔打小兒沒受過委屈。總想着,自己也能這樣纔好。偏偏來到山西,偏偏遇到有八位嫂嫂。兄長們如何,我們不論,以後不管什麼事情,我們要和舅父母親那樣的親厚,才讓別人敬服呢。”

奶奶們先就敬服寶珠,肅然都道:“有理。”

在這種時候,寶珠還要敲打一下。

眸子笑意盎然,望向四奶奶,又望向五奶奶,寶珠柔聲細語:“但有誤會,只有我們互信互敬,家和萬事興,還能什麼難的把我們難倒?”

龍四龍五的妻子明白,齊聲道:“弟妹放心,姨娘是父親處置的,我們冷眼旁觀,父親嘴上說的厲害,並非不知道二位公子私下收棺,只是不理論,如今一家子人都在正道上,他們如果有不應該的心思,我們自然不能看着。”

這話表明她們的態度,寶珠雖不能完全放心,卻安心不少。

知道國公夫人不在,也知道祖母陪着她在,寶珠想到明天就走,也想和妯娌們聚一聚。就邀請她們都不要走,在這裡和母親用飯。

這對於妯娌們來說,是件意外的喜事。

她們羨慕袁夫人的風采,前國公嬌女,整個山西都有名。嫁給一個病秧子,換成別人就是笑話一樁,但袁夫人還是過成人人羨慕。

妯娌們爲討好國公,也都願意留下。這裡面八奶奶得過國公夫人和龍懷城的吩咐,是求之不得和姑母親近。

讓人回去送信,打發人預備飲食給姨娘們。各房姨娘們都持贊同態度,都說十六拜長輩不能空着手,補送禮物過來。

袁夫人並不把侄子們錯,怪到侄媳婦頭上。見都說捨不得她離開,欣然作陪,讓人取蜜酒,又抱出加壽,又讓接來各房孩子們,正月十六,國公雖然不在,袁夫人過得還是熱鬧。

熱鬧中,寶珠想到國公夫人。她和祖母去敬香,有祖母在,應該也不寂寞吧?

……

“就是這樣,以後她就去了。”

佛院幽深,靜室都是早早定好。花木扶疏中,清靜無明,讓人心思澄如放下明礬的泉水,潔靜無塵。

風中有佛號佛音出來,老太太在佛音中眸似琉璃燈,中有無數心事,也在佛前沉靜。

輔國公夫人淚流滿面,早哭花妝容。

“你別嫌我多話,也沒有人對我說什麼,或者交待我辦這件事情。我是自己看出來的,上了年紀,眼神兒不濟,眼睛卻尖。”安老太太對國公夫人微笑:“幾十年裡,我兄長對我照顧有加,他心裡內疚,我知道。”

輔國公又何嘗不是,心存內疚?

“我自己,也認爲兄長虧欠我,幾十年裡,我沒少麻煩他。所幸的,還能麻煩出一件正經大事。”老太太眯眯眼,沒有一直的麻煩,就沒有袁訓和寶珠的親事。

“自從我嫂嫂去世,我徹底的看明白。她也苦,可她不體諒別人。我呢,恨她一生,也沒有體諒她。沒有我大孫女兒和她孃家成親事,我以爲我再不會轉變。”

讓老太太最後一錘定音的決定轉變,是與掌珠有關。

“那天,我真的上她們家門,看一看,都是好人。可幾十年,我當他們全是壞人。救不得的壞人。現在想想,是我自己沒把人往好處去想,不能怪別人啊。”

國公夫人嗚咽的更兇。

她能好好的對待袁夫人,就沒有袁訓姐弟,但卻能有正當的日子。

她哭出聲:“我沒有一天不後悔,”她的後悔,和老太太一樣,也有個原因,是從老項城郡王去世以後。

安老太太耐心的聽她說完,柔聲又道:“我可不是勸你現在就和親家太太相親相厚,這事情哪能一下子就解開。就是寶珠,我看出來了,這孩子只能和你走動,卻不能代她的婆婆原諒誰。我老了多話,就說上幾句。不過呢,是不肯白吃親戚家茶飯的意思,也不肯看着你們家再起風波的意思。”

“我記下了。”國公夫人泣着應聲。

她的懊悔,讓老太太百感交集,對房中空氣瞪瞪眼,那個人啊,你一輩子可從沒像這個人一樣過?

“老太太,夫人,主持說誦唱已結束,請去上香。”

老太太精神上來:“走走,”抓住國公夫人的手:“我們再去上炷香,就好走了。這香啊,得給讓出徵奪去性命的人上一炷,讓他們不要糾纏我們的人吶。再給我的父母,我的丈夫,我的兒子們,我還有一個孫女兒,行二的,早早的沒了,還有……”

還有那個人。

國公夫人要上的,卻是:“給我的父母親,還有最疼愛我的一個姨媽,再依老太太說的,給讓家裡人戰場上殺死的人超度,讓他們早投胎,少懷恨纔是。”

兩個人忽然就把心貼近,在輔國公夫人這裡,幾十年沒有人同她這樣說過,在老太太這裡,心事倒出來好些,也勸了人,也勸了自己。

那個人,一生不知道回頭,真真的是可恨的很。

……。

陳留郡王晚走一天,十六的中午才動身。蕭瞻峻送他到長亭,郡王淡淡的交待:“二弟,我不在家,欽差雖然是內親,這一年幾年只怕也是多事之秋。”

“大哥,我會小心。”

“我不是讓你小心,”陳留郡王眸子一閃,見隨同送行的人退在後面,把蕭瞻峻的手抓住,沉而靜地道:“我是說,你凡事不枉法,那就什麼也不用怕。”

轉身就上馬,蕭瞻峻又追上來,在馬下仰面:“可是大哥,老侯那個人是鐵面無私的。而且好好的派欽差來,我這心裡總不安穩。京裡可以出來一個欽差,也可以出來兩個,又有小弟當差是在軍中,總覺得要出大事。”

“所以,我讓你不要怕。”陳留郡王微微一笑:“二弟,內親,是要緊的。”揚起鞭,笑容加深:“我現在不能對你明說,只能讓你以後做事不要拘束,餘下的,你自己去想。”

直到他帶着出征的子弟們不見人影,跟從的人上來請二爺回去,蕭瞻峻還沒明白過來。他也很難明白過來,只能反覆咀嚼這話。

“內親是要緊的?老侯那內親過個年也不閒着,把我們王府也在查,這內親哎,”蕭二爺嘆口氣。

項城郡王交待郡王妃的話,是這樣:“遇事別自作主張,欽差也查不到你身上。”項城郡王冷笑,聽說欽差過個年很忙,不過你查過混混們,就會發現還有別人,查完別人,就會發現,這是條大魚,你慢慢的查吧。

定邊郡王離開府門後,猶在不服氣:“我們一定要和王爺理論理論,三品的將軍,不能一個人帳下獨得。”

春天萬物生髮,心情也生髮的日子開始了。

……。

梁山王駐大軍的地方,每年都變。這附近看似無邊無際,但拘束於一定的方圓之內,也就只有那麼大的地方。

今年他避入幽谷,四面有通道,谷側有高山,他的中軍在山上,各郡王大軍環繞四面,把深谷填得滿滿的。

袁訓和輔國公等人趕到,只花十天左右。谷外積雪沒有退,谷中卻早已春意融融,有一枝早露頭的花苞,上面有一點淡紅。

深吸一口氣,袁訓覺得渾身精力用不完。又見到姐丈大旗在視力範圍之內,回身催促輔國公:“舅父,您倒是快點兒。”

“還沒打仗,你就想跑傷馬嗎?”輔國公就喜歡袁訓年青朝氣的勁頭,但還是勸阻他:“難道今天到不了?不就在眼前面。”

年青人總是急的,袁訓面對別人四平八穩,在國公面前是小孩子。聞言,在馬上晃晃肩頭,看向自己營地的目光都是饞的。

輔國公看着可樂,就故意逗他:“阿訓,我像是又聽到加壽在哭。”

“哎呀舅父,您是長輩,怎麼總和我開這樣的玩笑。”袁訓嘟囔:“人家這不是頭回有孩子。”

路上袁訓心急火燎的催趕路,龍氏兄弟和他均年青,都受不了他。輔國公就拿袁訓開心:“我聽到小加壽在哭,”那一天就能看到袁訓腦袋回很多次。

但眺望來路,唯有茫茫。

再好的眼睛,他也看不到加壽。

但每每回身一望,卻能看到龍懷文。

龍懷文和當值的軍官,一批人年前回家,一批人過年在家,也是十六那天隨國公上路。輔國公從沒有單獨見過他,和他說凌姨娘的事。龍懷文也沒有單獨去見輔國公,要求父親解釋這件事情。

父子和以前一樣見面,也說話,但以前沒捅破的窗戶紙已經失去。

袁訓爲舅父也好,爲寶珠母親也好,爲自己也好,都把龍懷文納入視線中。

他們在路上並不是沉默各自扭過面龐,而是每一回目光碰到,就兇狠的撞擊幾下,像是這樣能痛快許多,才把目光各自轉開。

輔國公和別的兄弟們見到,都當沒看見。

輔國公因兒子們,對袁夫人母子有愧,又因有幾個兒子勾結郡王,他們犯糊塗以爲謀的是自己的世子位,當老子的一清二楚,這分明是磨刀霍霍向着我。

袁訓小的時候,打輸了國公就教他,現在更沒有管的道理。

別的兄弟們去年得的軍功不小,是他們從軍數年裡,升的最快一回。但那城也的確有個難打的名聲。

他們兄弟本就八人八條心,膽子最小,總是依附別人的龍七,都是自己心思。龍七若是權勢穩穩的高於別人,你看他還依附別人不依附?

除去龍懷文以外的七條心,都鑽在今年再有軍功裡面。

袁訓給他們開了一個好頭,打開他們的眼界,讓他們從沒有想到過的事情發生,官,居然還真的能跳着升?

跳得邪乎的升。

龍氏兄弟攢足勁,都想的是藉着袁訓這聖眷高的人在,趕緊的升官纔是正經。這想法頗有點不要鼻子,不過世家公子們,學的並不是心地善良吧,學的是承擔家族,輔佐家主,精明過人等等。

他們更不管袁訓和龍懷文對眼睛,以現在的情勢來看,估計打起來,龍氏兄弟不見得幫袁訓出手,卻會站在袁訓這邊搖旗吶喊。

人之上進,魅力何其大也?

化干戈爲玉帛,是因爲你有本事。

粉玉山爲齏粉,是因爲你有本事。

甚至,把齏粉重組成玉山,也是因爲你有本事。

現在營門在即,袁訓眸子又放到龍懷文身上,眉頭一皺,帶着不悅模樣。

這不悅直到他見到各營中出來的人,才化成笑容。

“小袁!”連淵從東家郡王營地裡奔出。

各家郡王軍兵衆多,擺開來,他們根本不可能從營地裡見到袁訓。但各有旗手,又有瞭望哨,見到袁訓過來,旗語一打,太子黨們全都出來。

袁訓打馬上前,少年們蜂擁而至。像一羣朝陽往一處趕,讓國公撫須讚歎:“年青就是好啊。”龍氏兄弟露出羨慕,二將軍笑道:“父親,小弟在京裡的人緣兒就是好。”

他分明是誇袁訓有一幫同心同德的權貴子弟相交,輔國公卻一瞪眼:“難道他出京人緣兒就不好?”

國公沒好氣:“你跟他不好?”

“我跟小弟挺好。”龍二忙陪笑:“我兩個兒子最喜歡和加壽玩,”撲哧一笑:“都約下來明年過年還和加壽一起要紅包。”

除去龍懷文不笑,國公父子們都哈哈大笑。龍懷文幹瞪瞪眼,他不相信他多年的經營,就此不復存在,他的兄弟們和袁訓不和,龍懷文是老大,他起決定性作用。

當大哥的欺負袁訓,兄弟們跟風上來。

對項城郡王大旗看過去,龍懷文暗罵這是個笨蛋!小弟在京中多年,他竟然不知道?

這真是冤枉項城郡王,袁訓母子進京以後,都以爲他們母子俱亡,一個死了的人,又天下重名都很多,項城郡王纔不會動用自己的眼線,去查這種半吊子消息。

現在估計他很後悔,可再後悔,袁欽差也憑空落下,默默的揣摩着他們。

太子黨簇擁着袁訓,去梁山王的中軍。

“你猜猜誰和王爺一起來的?”

這裡離中軍還有二十里左右,眼睛看得到,距離卻遠。袁訓就猜:“小左?”

“不是,冷捕頭讓他留下來幫忙,小左恨的罵過他好幾回,冷捕頭不鬆口,太子殿下就不答應。”

袁訓左猜右猜,都猜不到。嘻嘻一笑,對少年們道:“你們媳婦?”

“去你的!”少年們嘴上罵他,面上卻有些嚮往。

“哎,小袁,你當都像你媳婦似的,肯在這裡守着你。”

袁訓得意洋洋:“這個,怎麼能比。”

中軍營門內,有一個人興致勃勃望過來,自語笑道:“這個人,還是這麼驕傲?”梁山小王爺在他身邊,也得意上來,把胸脯一拍:“那當然,跟着我,他就更驕傲了。”

剛纔那人顯然不怕他,皺緊眉頭上上下下把小王爺打量,像是在說,這關你什麼事兒?

能這樣不怕小王爺的人不多,最著名的,就是京中太子黨。

蘇先瞪過蕭觀以後,一拍胯下馬,對着袁訓疾馳而去。

連人帶馬一條直線似的,似水中飄,又似風中旗。龍氏兄弟全看進去,道:“這個人是誰?軍中沒見過有他?”

“是哪家郡王新到的將軍?”

輔國公微微一笑:“這就是蘇先。”

“原來是他!”

當兒子的驚奇不已。

“蘇先也這樣年青?”

輔國公進京,會過蘇先,對蘇先的底細也清楚。他不慌不忙地介紹:“這是太子府中最早有名的人,名氣大過柳至和阿訓。這個人吶,早年家裡是水賊的,兩幫火拼殺了他的父母,他才七歲,一個人在水裡三天三夜,把殺他父母那些人的船隻盡皆鑿沉。抓到衙門本來是要殺頭,因他年紀小,這案子一拖再拖,最後太子殿下把他收爲已用。”

第570章 ,不傷性命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349章 ,這個纔是真二爺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525章 ,禮佛第19章 ,管家姑娘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775章 ,自驚自亂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697章 ,遇災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410章 ,支招兒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149章 ,回門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697章 ,遇災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89章 ,驚讚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564章 ,賣皇上是好品格第262章 ,大鬧醉白樓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29章 ,佈局第55章 ,求救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247章 ,擺譜第182章 ,理解第207章 ,謹慎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135章 ,夜叉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454章 ,丟醜第753章 ,進家第12章 ,餘公子第93章 ,表妹很多第785章 ,暫時的平息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6章 ,方明珠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123章 ,刺激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812章 ,京中淫賊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706章 ,正經是個香餑餑第53章 ,清醒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106章 ,擄走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514章 ,不死心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565章 ,討回加福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
第570章 ,不傷性命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349章 ,這個纔是真二爺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525章 ,禮佛第19章 ,管家姑娘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775章 ,自驚自亂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697章 ,遇災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190章 ,寶珠到此刻字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410章 ,支招兒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149章 ,回門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697章 ,遇災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89章 ,驚讚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564章 ,賣皇上是好品格第262章 ,大鬧醉白樓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29章 ,佈局第55章 ,求救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247章 ,擺譜第182章 ,理解第207章 ,謹慎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135章 ,夜叉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454章 ,丟醜第753章 ,進家第12章 ,餘公子第93章 ,表妹很多第785章 ,暫時的平息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6章 ,方明珠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123章 ,刺激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812章 ,京中淫賊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706章 ,正經是個香餑餑第53章 ,清醒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106章 ,擄走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514章 ,不死心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565章 ,討回加福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