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自驚自亂

聽上去,文三姑娘的話道理頗有,文老爺暫時打消回去的說法。道:“那咱們再尋人試試,袁家、公主府上,國舅府上,再去走走。”

文三姑娘眼神漫漫的嗯着,看得出來還在想安王府上的事情:“叔父,我記得抓走姬妾的的時候,搜出不是內宅的東西?”

“所以我說他涼薄,要是直接用不軌和嫌疑名聲打殺也就罷了。他不知道怎麼想的,偏偏全是自盡的。頭一回自盡是沒防備,第二回可以說沒想到,卻把齊王招惹出來。再有第三回,跟王爺無關他也洗不清。”文老爺苦笑。

文三姑娘中肯的道:“這個時候,他需要有人幫一把。”

“皇后娘娘的懿旨你也看了,罵的多難聽。擺明的要跟他過不去。這個時候誰會幫他?”

三姑娘眼睛轉了轉:“我去。”文老爺一愣,把三姑娘瘦弱的小臉兒望着,舌頭打結:“你……你去?”隱隱有了生氣:“胡鬧!你別忘記他還要殺你呢。”

“紙條報信不可靠,也可以是別人要殺我栽贓給他。叔父放心,你心如明鏡,我也一樣,我會防着他。但是眼下咱們爲自家也得扶他一把,京裡就你和我在。你去不如我去。我拼了名聲不要,橫豎這位王爺也不想給我好名聲。幫他一把,讓京裡的人知道文家還在,讓宮裡也知道知道。”

三姑娘壓低嗓音說了幾句。

文老爺猶豫不決,卻認爲還有幾分可行:“也行,按你說的,幾分人情他好歹要給外家。”出去備轎子,叫上所有進京的家人護送文三姑娘出了門。

……

府中最近運道不高的原因,秋日下午的晴陽照到房中書架上,映射到地上的光芒犯着白浸浸。十幾個人交頭接耳,模糊於地上的影子又鬼憧憧。

安王看在眼中,覺得頭又劇烈的疼了一側。就他以往的直覺來說,這是危險來臨的先兆。不由他尋思着還有哪裡沒彌補上……

“王爺,當下就只能這樣。等彈劾您的奏章慢慢的到沒有,皇上雖沒有大怒的言語出來,也要直到他提到不再沉臉色的時候,您纔算穩住陣腳。”

商議完的先生們侃侃而談。

“這猜忌卻到本王頭上?”安王對着他們不隱瞞自己的苦惱。

“猜忌總會過去,只要再沒有大事發生。姬人們死了兩回也不能算您人仰馬翻,借這個機會您爲了不死人,正好看管住她們。到明年就沒有人再想到她們,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先生們安慰他。

安王擠一擠,出來個傷心面容:“我也不想殺她們,先生們代我想想,我以後睡覺都不安心,內宅裡出奸細,又得多少個人才能防得住。唉,防不勝防啊。”

“王爺精明已經殺了,再說這樣的話沒有用。咱們只想以後吧。”

安王也覺得忍幾天風平浪靜也就無事,點一點頭道:“那個消息打聽的怎麼樣,是真的還是亂猜?”

“只怕是真的。”一個先生鄭重地道:“禮部在調開國時的卷宗記錄,戶部也在重新查看各郡王的四至,各國公的相關卷宗也調出來。”

另一個先生道:“真的重回開國局面,王爺,您正好可以把文家歸伏。文妃娘娘離世有年頭兒,文家現下和您是不是一條心還不知道。他們在這裡面有利的話,就會對您臣服。不過,您得先忍幾天,把頭上猜忌的名頭去了。”

“要防備柳國舅。皇后娘娘倒也罷了,素來沒有心計。柳國舅卻是公認的有城府。只看袁柳親事十年深藏於心就能知道他。皇后娘娘如今安坐中宮,只怕步步都有柳國舅的身影。他夫人可是三天兩頭進宮去,只怕是個傳話的人。太子是柳家的依仗,柳家不對別人下手就奇怪了。”

“也要防備忠毅侯,和柳國舅一樣這是個厲害角色。太后終有老去的一天,太子以後也是他家的靠山。但凡有機會,他也不會對咱們手下留情。”

文家會不會也能成爲這樣的角色?安王因和文家接觸不多,出宮後只和數個人等書信往來不能盡知。又一回羨慕着太子有袁柳,又一回把文家盤算。

三姑娘猛的跳到腦海裡,讓安王的頭更疼起來。他能有殺姬妾的心,爲什麼不能順應親事而把三姑娘最後也殺了。在他沒有摸清文家有多少可用的價值以前,還不敢趕盡殺絕。不是讓皇后賜藥,安王還是攆走的心。

把三姑娘夾在文家中間想,怎麼能想得愉快?安王揉着額頭決定放棄不再想文家時,發現他想避也避不開。

“回王爺,文老爺帶着文三姑娘登門求見。”

一剎那間,安王頭疼的一隻眼睛快要睜不開。差點兒他要說不見。倒不是看到先生們的眼色,而是袁柳對太子的重要性依然在心裡,而這是他的外家,安王忍氣吞聲:“讓他們進來。”

……

客廳裡大家見面各自心思,任憑秋天黃金般的驕陽燦爛,也不能把他們有絲毫兒的絢麗。

都是心往下沉,面上浮現出複雜。

安王沒有注意文三姑娘的小臉兒瘦成可憐巴巴,而是刻苦的反覆掂量。文家有多少斤兩?

文老爺和王爺面對面時,見他少年英俊,眉兒眼兒生得都上好。乍一看似塊白玉雕成,但爲什麼忒狠毒,不把外家放在眼裡?

文三姑娘則面容冷漠的注意到安王對她沒有絲毫病弱的憐惜,三姑娘的心也跟着冰寒。這是長輩們要她輔佐的人?

頭一個照面沒有一個人是表示歡迎,或相見喜悅,話就更不用華麗的說。

三姑娘頭一昂,冷冰冰硬梆梆:“我是娘娘親口定下的親事,不敢不在王爺家事上進言。請王爺把不軌的姬妾全家法處置,內宅,要肅靜的好!”

安王頓時了悟她是來爲自己頂名頭兒的,這話傳出去是她說的,不但爲自己在流言中是個解釋,也能提醒外面的人姬妾們尋死,另一個原因是自愧不能。

這個原因安王早就想到,他佈置姬妾的遺言時,有一句對不住王爺的話。外面的人不那樣想,王爺能有什麼辦法?總不能出去對嘴去。三姑娘說出來,安王心頭一鬆。

但轉瞬一想如果成親後,這個人桀驁不馴面容不改,總仗着母妃遺言,以後壓不住她就不好。再者現在她就跑來管家那就更糟,安王依然不喜歡她。

同樣冷冷地回:“我看出你學過管家,不過眼下太早了。”

三姑娘欠一下身子不再言語,對送她來的文老爺使個眼色。文老爺見好意已表達,王爺面色沒有任何改變,怒早從心頭而起,作揖道:“我們告辭。”

在這一刻,安王深深的感到自己這王爺地位的低下。看看面前這兩個人,一個是官職閒散不高,方便他官場走動,請一年半年的假也沒有人想他。另一個是閨中姑娘,本應靦腆害羞。但他沉着臉,她黑着臉兒,好似自己這王爺欠他們八百大錢。

不是禮儀不周到,是安王認爲由衷的恭敬這兩個人壓根兒沒有。

安王忘記他不喜歡三姑娘,文老爺怎麼會高興?而三姑娘差點死在他手裡,難道見他還恭敬得起來?至多守個禮節。

眼見離去的背影一眼看上去也泛寒氣,安王讓激怒。大聲道:“你猜中了!”

“什麼?”文老爺和文姑娘回頭,面上果然不再冷到月亮上去,而是有了關切。

安王正眼也不看三姑娘,把文老爺的冷冰冰換到他的臉上,字字寒冰四濺:“恢復開國舊局面的事情,六部已經着手。”

文老爺沒有過多驚喜,而是神色更顯謹慎。對文姑娘道:“那要請長輩們進京纔好。”

“就是這樣。”文姑娘回答。

兩個人內心的高興表現在他們繼續往外走,重新告辭也忘記。

安王沒明白過來,直到他們消失在往大門的路上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這就是走了。一股怒火爆發似激上心頭,安王罵上一句:“我要是皇長兄,我要是太子,你們倒敢這樣對我!”

回想到他們說請文家的長輩進京,安王的怒氣才得剋制。想想和文三姑娘說不通,和文老爺說他哼哼哈哈。長輩進京不是壞事情。耐心等着就行。

他重回書房,再去想他頭疼的原因是不是還有漏網的、曾說過私密話的姬妾沒有處死。五個分兩次處死的姬妾,可全是記起來對她們說過一些隱晦話的人。

還有誰呢?雖然暫時不能再殺,但嚴加看管不能放鬆。

……

柳至打發人叫兒子去說話時,柳雲若正在房裡忙活不停。鋪開的畫紙,特意挑亮的燭光,成排的畫筆和顏料……都表示案几旁的小柳公子爲加喜挖空心思準備新的玩具。

他又讓蕭戰壓下去一回,在他爲加喜準備好些雕刻兔兒爺而沾沾自喜時,加壽等準備更漂亮的兔兒爺布偶佔一回上風后,而戰哥實實在在把柳雲若氣成內傷。

蕭戰把自己扮成大兔兒爺,大紫的衣裳大黑的臉兒,怎麼看怎麼滑稽。但哄的多喜加喜跟他後面,怎麼勸也不肯離開。

小柳骨嘟着嘴兒用心畫着,不能忘記回想的窩火裡,就差禱告蕭戰早早離去,這個人!東西也強行搜刮走,還不趕緊尋王爺去。

又一筆落下,看東西快要成形。畫得,就交出去給工匠們做出來。柳雲若敢擔保加喜見到一定喜歡,這樣就少看太后幾回臉色。那譏誚的話真的聽的人有吐血的可能。

“什麼都是戰哥好?分明我是小女婿。”唸唸有詞中,柳雲若黑又亮的眼睛裡露出笑意。原來戰哥眼紅自己是小女婿?這是他生日醉酒那天的話。讓柳雲若覺得沒白慶賀他,這算是上好的回禮。

“分明我是小女婿,”柳雲若又嘀咕一句,又落下筆時,門外有人回話:“老爺請小爺有事商議。”

這話裡的份量,是他從小就盼望得到。雖不是頭一回,也讓柳雲若初見般欣喜。跳起來:“來了。”沒直接抽身就走,遺憾的對畫看幾眼:“好吧,我明兒細細的再費功夫。今晚我不能了,父親尋我說不好有半夜的話講。推遲一天畫,就推遲一天做,加喜你多等一天玩。”

吩咐丫頭等幹了收好,柳雲若跟着請他的人來見父親。興沖沖的先表功:“給加喜畫東西呢,這回非把戰哥打下去不可。”

柳至扯動嘴角給他一個笑容,眸光示意到一側的椅子上,柳雲若收住笑坐下,屏氣凝神等着父親說話。

見推門另外進來一個人,柳雲若認得是家裡有名的潑皮叫柳五。關於柳五在家裡的地位,柳雲若覺得自己清楚。柳五在外面不到幾天就訴苦一回,說父親不喜歡他。但柳雲若有很多的證據可以證實,自己父親相當看重他。

也許今天這個夜晚,又可以解釋一回。

“準備停當了嗎?”柳至閒閒的問。

柳五垂手,流連勾欄青樓的嬉皮面上是少見的嚴肅:“是。”

“可靠嗎?”

“看守她們的媽媽跟我有一腿。”這等不要臉的話從柳五嘴裡說出來,跟抹把汗一樣自然。

柳雲若不是大宅門裡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兒,並不爲這句話詫異,以爲多傷風敗俗,而是聽得更加認真。

見父親嗯上一聲:“去盯着吧。”柳五哈哈腰後退而出。他拖在地上狹長的身影,無端地讓柳雲若有了敬重。這個家裡看似一草一木,也在圍着一種叫“家族”或“家族利益”的東西而轉動。沒有一個人敢怠慢它。

柳雲若有了沉思,直到讓父親打斷。

“走神了。”炯炯看過來的目光,讓柳雲若匆忙回話:“我在想父親讓他辦什麼。”

“安王府裡有他認得的人。”

回想剛纔聽到的話,柳雲若不難猜出:“安王的內宅裡?”

“是啊。你看我打算做什麼?”柳至雲淡風輕的神色,也不能打消柳雲若認爲不那麼簡單的心情。

“父親總不會爲安王守着人不自盡?去督促她們自盡也不是您辦的事情。您……放了她們?”

柳至略帶讚賞:“雖不中也不遠。我也犯不着放她們,只是爲她們鋪條逃生的路。”

“父親我不明白。”

“說。”

“街上都在傳安王殿下嫌棄家裡女人入過牢獄,逼她們自盡……”

柳至眸子裡精光閃動,把兒子打斷:“你就沒有想過乾脆是他殺的?”

柳雲若大大的吸氣了:“這我還沒有想過,他逼自盡也就行了。逼自盡跟是他殺的,難道不是一回事情?”

“不一樣。逼自盡,是當事人自己伸長脖頸。他殺,是當事人沒有反抗能力,讓他送上去。”柳至的眸子裡有什麼更猛烈的跳動着。從安王府死第一個人開始,憑藉多年的經驗,他就知道與自盡無關。但他自不會去阻止。

“父親,您既然知道,爲什麼不上門去問問?您是刑部尚書是嗎?這裡面有內幕,雖沒有苦主,相信您也能找到藉口。”柳雲若恰好問出來。

“尋幾個孃家親戚當苦主告他還不簡單嗎?不過一告他就收手,今天晚上或明天晚上可就沒有好戲看了。”

柳雲若陪笑:“父親說出來聽聽。”調皮地又加上一句:“看看與我猜的一樣不一樣。”

他的爹從來不是省油的燈,反問兒子:“你想的說出來,我和你對一對也行。”

柳雲若嘻嘻一笑過,正色道:“以安王殿下的身份威脅內宅的人,自當手到擒來。而我更想不通的是,他縱然想殺人,橫豎是他家裡的人,可以先穩住,慢慢病死也行。”

“你是說爲什麼這般着急?”柳至眸光又出現刀鋒般一閃,慢慢道:“他太年青。”

“啊?”柳雲若摸不着頭腦:“殺人還和年青說得上。”

“他不能等待的殺人,只能是一點。有一些事情迫不及待地遮蓋。不然如你所說,他大可以等到過了年,等到明年這個時候。殺人也是種能耐,秋涼傷風也能病到一批人。他偏偏不能等,爲着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

柳至不多的笑容薄薄而涼涼:“沉不住氣的,他還是年青?”

柳雲若明白一點:“太子哥哥沒有審出來什麼是嗎?”

“就沒有審。女子一旦對男人動心,特別有過枕蓆後,輕易難以割捨。不見得說實話,太子就沒有動她們。”柳至有了嘲笑:“這不,反而自己亂了。”

“女子一旦對男人動心?”柳雲若帶着若有所思的神色複述。喃喃低聲到柳至耳朵裡,讓他錯愕的警告:“讓太后知道你就闖大禍了!”

“哦,父親放心我不會的。”柳雲若覺得再複述幾遍會有更大的收穫,但明智的還是先放下來。

“也不能讓你岳父聽到,我可以亂說話,你不能。”柳至皺皺眉頭。

柳雲若嚇一跳:“那是當然,還不能讓一隻魚一隻兔子……袁家門裡任何人都不能聽到不說,鎮南王世子也得防着,那叫正經的,那叫好孩子的……。這堆皮匠最近起鋪子風風火火,說話時腰桿子都跟萬年石頭鑄造似的挺直不倒。”

還有下半句,男子對女人動了心也是一樣。柳至故意的不說。他把話題又扯回到安王身上:“還是剛纔那句話,太年青了,才這樣做事。也可以看出他的先生智計不高。”

“父親,也許是安王發難在前,他的先生們手忙腳亂在後。”

柳至又一回讚許了他:“是啊,你說的有理。那疑問就來了,到底他有什麼事情從枕蓆上泄露出去?又擔心的焦急。”在這裡對兒子瞄上一眼。

意味不明的含意柳雲若全都領會,一挺身子:“父親放心,我決不學他。”

“那就好。”柳至停上一停,又添上一句:“這話也不能讓你岳父知道。”

柳雲若忍不住笑:“父親,到底您是怕岳父,還是不怕岳父?”

柳至很想板起臉把兒子斥責幾句胡說,但面色剛動,忍俊不禁的卻勾起嘴角。最後成了無奈的語氣:“管他,是我怕他,還是他怕我,沒有太大區別。”

柳雲若覺得這句纔是今晚得到的重點,比安王府上的事情好聽的多。溜圓了眼睛聚精會神:“父親解釋解釋,”

那等着扒拉秘聞的專注,讓柳至怒了:“解釋個屁!你自己想想有區別嗎?我怕他,也是盼着你們小兩口兒過得好。他怕我,難道不是一樣的心思?他倒能想到別的地方去不成。”

罵一句:“又笨上來了!”

繼聽過“一旦動心”的話和枕蓆之間易出秘密以後,這幾句話讓柳雲若重新明白。不管再多的言語,他和加喜也是要過得好才成。

聳一聳肩膀,再問別的疑惑:“父親您對安王只是猜測,如果安王只是爲擔心姬妾們受污而殺人呢?”

“那你覺得他還能明白點兒什麼?”柳至面上露出隨時再說笨兒子。柳雲若擺手:“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想,慢慢想,今天晚上就是有事,這鐘點兒也出不了事情。”

柳雲若又急急捕捉這個話頭:“哎呀,今晚我竟然不夜巡?”

“你不夜巡纔好呢,我一早問過,明天后天都不是你,才讓老五去辦事。”

話音剛落,外面有人回話:“刑部裡捕頭來見老爺。”柳至沒有讓兒子離開,柳雲若很高興的等着。

“回大人,冷捕頭跟那個叫田光的人,傍晚鬼鬼祟祟見的人查明白。卻是安王府中的丫頭。”

柳雲若忍住笑,等捕頭出去,撲哧一聲樂了:“父親,冷捕頭跟您辦一樣的事情吧,他,您也查?”

“查!”柳至斬釘截鐵:“張良陵尚書對他網開一面,是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早有吩咐。我早就不主張這樣做,皇上另有打算我不再管。現在我是刑部尚書,太子殿下又還年青,也是年青。京裡地面上的事情,我都管。”

“您應該不會不信他?”

“信,與查是兩回事情。”柳至挑高眉頭:“不然今天晚上出了事,我還在鼓裡蒙着。等皇上問我,太子問我,安王府上怎麼了,我難道說不知道。”

柳雲若又樂了:“父親,您忘記冷捕頭做什麼,太子哥哥縱然不知道,皇上也會知道。”

柳至瞅着他。

柳雲若靜下來,左想右想,又帶着詢問看過來。

“啊,我今兒晚上本是跟你商議事情,沒想到還是給你上課。冷捕頭辦事,太子和皇上一定就知道的心你也敢想?這不奇怪。你本來就先入爲主成了模式。跟加喜定親,一定叫不好。太后一定不喜歡你。你什麼時候纔不說這話。”

整段的話柳雲若只狂喜於一句:“太后她會喜歡我?”

“雲若,你是跟加喜過日子,不是別人。”

柳雲若不知道聽進去多少,但嘿嘿地笑了。那種往日陰霾積貨一掃而空的明快,讓柳至把他上下打量着,最後還是沒有說。

有些話今天說,有些話明天說,有些話沒說當事人就明白,也就不用說。

這不是與兒子玩心眼兒,而是和一歲孩子說上學去,他肯定聽不懂。

循序漸進存在於日子中的方方面面,柳至已不是孩子,不會把這一點兒弄錯。

……

“父親我知道了,您插手安王府中,爲的還是太子哥哥。”半晌,柳雲若在父子們靜默中迸出一句。

“說來聽聽。”

“人是關在太子府上,回府就死,也有掃太子哥哥顏面的意思。”

柳至微微一笑:“就是這樣,安王殿下就是嫌棄這些女人,也不能這麼快就動手。哪怕自盡而亡,也不能請封側妃。他在挑戰太子的威嚴!這怎麼能行。”

“那您篤定今天晚上會出事嗎?篤定就另有內幕。”

“我不篤定,但跟撒一把網不相干。我相信冷捕頭,跟他在京裡的舉動我瞭然於心不相干。太后不喜歡你,跟你和加喜過日子不相干。”

柳雲若暗想這話不對,太后不喜歡我,我還怎麼能跟加喜過得好。但他這一回沒有提出反駁。

夜不深不見得會有消息,柳雲若又坐一會兒辭別父親回房。

……

“老爺請小爺去二門外書房。”

房門重新讓拍響,柳雲若一躍而起。牀前搭着衣裳,自己三把兩把穿上,急步出了房門。

他配着刀,揹着弓箭,全副武裝的樣子讓柳至好笑。而催促的口吻:“父親快些走。”

“着什麼急,等人來報信。這個時候董大人應該還沒有到。我正在家裡酣睡不能比他早。”

又等上近兩刻鐘,腳步聲急亂而來。柳至一拍兒子:“走了。”父子們出門上馬,前面是刑部當值的捕頭帶路。

離安王府一條街的路口見亂成一團,幾個女子尖叫不止:“我要見太子殿下,要見太子殿下!”

“賤人,私自出府,必有勾結!”憤怒的是安王。安王手中仗劍,董大人帶着順天府的捕快在攔他。旁邊呆站着巡邏的京都護衛,夜巡的孩子們早散去不在這裡。

一回身見柳至到,大家齊齊鬆口氣,紛紛道:“國舅來了,請國舅處置這事。”

柳至懵懂的問:“什麼事,一定要找我?”又這時候才見到柳雲若跟出來,不悅地道:“你怎麼也來了?”

柳雲若神氣地回他:“父親,夜巡歸我管,我也來瞧瞧。”

安王見到柳家的人不亞於火上澆油,直接大罵柳至:“柳國舅,你欺人太甚!這裡有你什麼事情?難道我家這些賤人半夜私逃與你有關!”

一側的牆頭上,冷捕頭捅捅田光直樂:“看我說的沒錯吧,我們不下去,也會有人來。你還犯愁董大人攔不住他,怎麼會?這裡可是京都,你以爲是追林允文那會兒,在草原上沒有人可尋。”

田光把臉側到一旁,小聲道:“見天兒的能耐,是人還是鬼?”

地上正熱鬧,他們先看熱鬧。

面對安王口不擇言的指責,也正說明他亂了分寸破綻已出。柳至更加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地回敬:“既然您不要我在這裡,那我走了。”

“哎哎,國舅你不能走,你尚書官大,這事當由你處置。”董大人頭一個不答應。

巡邏的人也見到主心骨兒似的把柳至攔住,柳至正好翻臉把他們一通大罵:“沒有王法了!你們閒站着幹看着,我不來,你打算站到天亮鬧到天亮!你不懂規矩明兒回老家去吧,這值別當了!”

安王紅了眼睛:“柳國舅你罵誰!”

柳至沒好氣:“王爺我不想呆這兒,你讓他們放我走。”

“不行不行!”董大人頭搖個不停:“王爺殿下要當街行兇,”

“這是我家的逃妾,我的人我作主!”安王不是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毫無用處,一顆心往下沉的同時卻偏偏沒有能力停下。

說內宅裡逃走人,有人通報他的時候,安王知道在街上殺人很蠢。但驚嚇讓他把什麼都想起來。難怪他覺得有漏網之魚,這幾個不是枕蓆邊說過話的人,卻跟死的那幾個關係較好,互相傳個話,有婦人得寵的炫耀說些話也有可能。

而她們逃出證實聽到什麼,要絕後患就得快,安王纔沒有猶豫的追出來。但他沒有想到順天府就候在門外,董大人帶人一擁而上把他擋住。京都護衛到了這裡都束手站到一旁,只有董大人一家熱熱鬧鬧地唱獨角戲,卻毫不畏懼。

安王眼前發黑,別人都說董阮鍾三家最好果然。袁家奉養着鍾家的老姑奶奶呢。他從府裡叫出來人,卻沒有想到柳至到了。什麼時候刑部的人也在街上半夜轉悠?就安王打聽的消息來說,他以前沒有聽到過。

這京都的夜晚到底多少人在外面晃?夜巡是貴公子們硬擠上。順天府當值應當。巡邏不可避免。刑部也摻和,鎮南王他竟然不管?

剛想到這裡,柳至的話到他耳朵裡。柳至對巡邏的人怒目:“找你們王爺來,我當面問問他管的人全白吃飯!你們能處置,爲什麼把我叫起來。我睡好覺呢!”

巡邏的人理虧的模樣不跟他吵,推到董大人面前:“順天府不是在這裡。”

董大人高叫:“國舅你不能走!”

牆頭上冷捕頭又看個笑話:“小田,聽我教你。這一着就叫官場有名的你推我搡,不是打羣架,勝似打羣架。一件事情尋十七、八衙門,張三不管,王五滑溜,就是眼前這模樣。”

田光打個哈欠,表示聽得不耐煩:“這樣吵到天亮不成?”動動手臂:“該咱們威風出場了吧!”

“着什麼急啊,這位王爺在大街上鬧不怕,咱們看完全套。他要是把皇上也驚動起來,從此我服他。”冷捕頭壞笑。

隨着他的話,另一處街上火光真的起來。爲首的一個人繡龍錦裳面目英俊。田光推一把冷捕頭:“別笑了,皇上雖沒來,太子殿下真的到了。要下去嗎?”

“不用不用,咱們繼續看。”

……

安王對着太子也紅了眼睛,太子看他心平氣和:“十一弟,半夜不睡你鬧什麼!”

董大人、巡邏護衛、柳至退後一步,齊齊地看他。幾個女子因此暴露在安王視線裡,安王心想此時不動手還等到什麼時候,大喝一聲:“殺了他們!”

自己上前一大步,舉劍就劈。

“殺人了,”女子們跌跌撞撞地逃避着,而“當”的一聲,一把刀架住安王。柳雲若在刀下眨眨眼:“殿下,太子在這裡呢,您太肆意大膽。”

遠處有一聲奶聲奶氣的怒喝:“吃我一箭。”一箭流星般過來,射中一個安王府護衛,隨着安王衝出來的一個。

這聲音對柳雲若刻骨銘心,這不是戰哥,也和戰哥到來的效果差不多。搶功,佔理,得意。三步一步也不會少。這是鎮南王世子到了。

鎮南王悠悠閒閒帶着兒子,邊走邊誇他:“元皓,你這一箭射的不錯。就是力氣還淺些。”

元皓搖一下胖腦袋,開始扮得意:“父親放心,等我到柳壞蛋的年紀,一箭射飛他的刀。”

見他的馬過來,柳雲若提醒:“哎,我還送東西給你呢,咱們是親戚,你怎麼又忘記了。”

元皓肅然:“我做夢呢,你看天上有星星,明兒醒了再認你。”柳雲若氣結。

鎮南王對太子見過禮,好笑一下:“國舅你瞪着我做什麼?”

“看看你的混帳人!幹拿銀子不當差!”柳至只說到這裡,巡邏的人,一人給他一句把他的話淹沒。

“國舅你在這裡,我們自然不說。”

“不能越過你國舅去。”

柳雲若忍無可忍:“有這會兒能耐的,剛纔別隻看着董大人一家當差你們不動?”

“哎,咱們是親戚。”小馬上小人兒壞壞提醒他。柳雲若翻臉:“這會兒你記得了。”小胖人兒翻臉兼翻個白眼兒:“夜裡是做夢的時候。”柳雲若再次氣結。

鎮南王忍住笑,論說話上佔元皓的上風不容易。他裝聽不到,請太子拿主意。

太子讓把女子帶到面前:“爲你們出這麼大動靜,你們到這裡也覆水難收。有話,就當着列位大人和你們王爺的面直說吧。私下說,和當衆說,要是不一樣,是要問罪的。”

安王死死的瞪着她們。

一個女子挺身而出:“我說!所有針對太子殿下的謠言,都是我家王爺主使。我有證據,他讓哪些人造謠我全知道!”

“賤人!”安王大罵不止。

女子回瞪着他:“我們跟着您是享富貴的,再不濟衣食暖飽,可不想平白去死。我還有家人,我要活着!”

這麼順當,太子也呆上一呆。而牆頭上田光逼近冷捕頭:“說,你傍晚跟這府裡的丫頭嘀咕的是什麼!臉兒快對着臉兒了,我想你哪有人看得上,不會是相好,只能是你又幹了什麼。你說了什麼!”

冷捕頭得意一笑:“天機不可泄漏,小子以後跟我好好學吧,老子快老了,要有個接班人。”眼光在女子身上略一流轉,用低不可聞的嗓音自語:“女人心裡另外有人,誰也擋不住她。”

抹把臉兒,雖然不是他,但他查出來,比是這女子的相好還要滿意。

……

後半夜安王不知道怎麼過去的,在他阻攔無效,讓太子強行帶回府關押,只有窗外冷月伴着他。而太子也沒有再睡,房中走動着,不知道該不該把皇帝半夜請起。

如果牽涉的是別人,鎮南王到場,刑部尚書在場,董大人在場,太子毫不猶豫。但與他有關想的多些。

曾想到知會席連諱,但席老大人從夏末就難進飲食,平時全用湯水、藥汁和蔘湯保着性命,太子不得不打消念頭。

要按造反來論,半夜應該進宮。那卻顯得自己沒有兄弟情意。太子並不想假裝太多,但齊王和他一心後,他雖沒有明顯的受益,卻感情上輕鬆很多。

就像他出遊三年中,不是大家沒遇到過大隊的強盜,入藏時還曾幾十個人對付五千人。再難的境地大家一心,難,也就不覺得難。共渡共苦的滋味兒事後想到,竟然甘之如飴。

不假裝的心,太子要慎重考慮,不能輕易地跟佔住理就步步緊逼。

而從僞裝的心上來說,只要太子不是狠毒心性,會在皇帝和百官面前表露他的大度,他的胸懷。翻開史書這種事情常有。有些人稱爲虛僞,但等他必要的時候,他也一定會用。

既然要虛僞一把,有幾句爲安王求情的話,他也不是即刻就在謀反,讓宮中睡個好覺又有何妨。

雖然皇帝也許會大怒地問怎麼不早回話。

這僞裝與不假裝的中間,太子着實的糾結不能定奪。他匪夷所思的想到一個人,真大天教主林允文。

他想去看看他。

……

林允文讓押回京,關在刑部最隱秘的牢房裡。他是重犯要犯,肚子裡不知道還有多少沒吐的話。不殺他再關一陣子,是皇帝金口玉言。

環境是整潔的,太子出現在牢門外不會讓薰到,面色也更容易保持平靜。

林教主是重枷,如果他還走得動的話,有鎖鏈可以移動一部分距離。見到太子出現,鎖鏈爲主人表達心情搖動幾下,試圖要過來,後來又放棄。

兩個眼珠子嗖嗖冒着寒氣,嘶啞的嗓音裡猶有傲氣:“你來找我?”他仰面大笑:“我就知道,你們全要來找我。我什麼都知道,你們都得來求我。”

“你如今還算的靈嗎?”

林允文打個激靈來了精神,薄弱的身板兒真的把重枷拖動幾步。跟隨太子下來的人擋到前面,看林教主時,累的氣喘吁吁,再也挪動不了一步。

“你,讓我算什麼。”

太子不能剋制的可憐上來,這個人直到今天還做着美夢,敢情還以爲不殺他有看重他的地方。

“算算你幾時後悔。”

“後悔?”林允文大笑:“原來你特地諷刺我,讓我教你這龍子龍孫吧。只要你們需要我,我就一天不後悔。我看着你們想要這個想要那個,這就是我爲什麼在的原因。你呢?”

他刀鋒般的銳利目光掃到太子面上,獰笑道:“你想知道哪一天當皇帝吧!你想不想,你說你想不想?”

“我想當皇帝,因爲我是太子。你想當國師,你卻不是天師。”

“這有什麼打緊,我是神選中的人,我受命於天,哦是了,你們也自稱受命於天,但爲什麼是我的神算靈驗?”林允文得瑟。

“所以我要你再算一回,算算你幾時後悔。你不是一直靈驗。”

林允文像讓鞭子抽中一樣有了瑟縮,但縮不出重枷去,只能是扭扭身子。

太子看在眼中:“你不靈驗了是嗎?”嘆上一聲:“我就想知道你什麼時候不靈驗。”

林允文咆哮:“爲什麼你要知道這個!而不是你心中的貪念!”

太子定定看着他,已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轉身就走。一個利用別人貪念的人,果然是想不到自己也有貪念這個詞的。回到府中,太子徑直睡下。

……

皇帝暴怒:“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太子躬身:“回父皇,昨天夜裡。”

皇帝抓起安王姬妾的口供對太子砸過去:“朕沒想到你這麼糊塗!這跟造反有什麼區別!你還能等!”

“父皇,十一皇弟有貪念,兒臣沒有,兒臣眼中這是一件小事,不能爲這小事驚擾父皇好睡。父皇勤政白天已足夠辛苦,一夜好睡比蔘湯有效用。”紙張紛紛落下後,是太子波瀾不驚的面容。

皇帝靜下來,默然片刻:“帶他進來!”

……

“父皇,這是太子陷害我,我府裡的人剛從他府中放出來,他的權勢比我大,父皇,太子不能容人……”

安王哭天搶地哭訴有半個時辰,皇帝和太子一動不動直到聽完。

“不說了?給他茶,讓他喝完接着說。”皇帝面無表情。

有人送茶給安王,安王接過卻不敢喝,捧着茶碗啜泣:“父皇,我說的全是實話,”

“大實話!他的權勢比你大,所以太子不容你。太子看來不打算容天下人。”皇帝冷屑。

安王竭力的想着話回,皇帝冷淡地一拂袖子:“或者你想說他嫉妒眼紅權勢不如他的你?”

安王愣在原地。

“如果你真有才幹,朕不否認太子有更換可能。但你真有才幹才行,不是半夜爲幾個女人跑到大街上喊打喊殺,丟盡了人!別對朕說這就叫才幹。”

……

“席老大人,事情就是這樣。太子殿下帶着安王殿下去見皇上,走的時候讓我來見您,等您起牀的鐘點兒回話,請您如果能挪動,去宮裡爲安王殿下求個情纔好。殿下說,他不過是貪念而已。”

席連諱打起精神:“太子仁德,我去。”

……

文三姑娘怔怔:“這是真的?”

文老爺鐵青着臉:“可不是真的!就他家裡出事,老三,安王要是識相的,就應該對你如對壽姑娘一樣,請去家裡主中饋。他年青,雖然你也年青,但他上面沒有長輩約束,你卻是家裡跟前跟後不曾放鬆而長大。太后會約束他嗎?皇后更不會,巴不得他事越多越好。現在我們怎麼辦?咱們接不下來這事情。”

“叔父,恰恰相反,這是咱們面聖的好機會。”三姑娘眸子放光,看上去氣色減去病容。

文老爺搖頭:“你去說什麼?咱們現在不讓安王拖累已經萬幸。”

“叔父您應該不會忘記,咱們爲什麼要定親事?祖父對我全說了。”文三姑娘沉下臉兒:“當年把娘娘送去太子府上,指望太子面前時常想到開國的老臣,”

文老爺苦笑:“開國的老臣真的算起來,將士不止上萬。祖父是抹去郡侯帶下來的不甘心,一代傳到一代。你別真的以爲咱們家開國有多大功勞。”

“跟梁山王不比,跟一般的百姓也不能比?如今孃胎裡生下來就襲爵的人,袁家勢大咱們不惹他不說他,別的人家裡那些輕騎尉、飛雲尉,跟他們也不能比?”文三姑娘痛心地道:“這全是因爲京裡咱們家沒有人。祖父說起來時常流淚,而娘娘進宮後也沒有爲咱們家說一句話,反而讓九房利用,讓東安郡王拖累心病而亡。咱們家這可不是吃了大虧?祖父說還好歷年沒有虧待過娘娘,她臨死前還知道孃家有用,許下一門親事。”

文老爺也是堅持向着自家,也添上幾句:“我爲家裡的事進京好幾回,娘娘說不敢說話,結果爲東安說上話。”

“據說原因是東安戰功赫赫,娘娘爲當時年幼的安王殿下尋援助。可笑不是?她眼裡看不上自家人。我們家把她送進宮,路一遠居然疏遠。我在祖父面前立過誓言,有我一天好日子,不會忘記家裡人。”

文老爺尋思着:“但現在不是好日子?”

“叔父,這卻是你我面聖的機會。你和我在京裡,聞訊而走讓人恥笑。不如想法子進宮去,”

文老爺驚疑不定:“你去說什麼?”

“咱們爲安王殿下請罪,他出事就是文家的事。等祖父進京,再往皇上謝罪。借這個機會,對皇上當年追隨先皇不敢說辛苦,如今外戚幫扶不力乃是有罪。”

文老爺唔唔連聲:“好好,這樣說行,最好你提醒一遍,我提醒一遍,如果只能有一個人說話,老三,全給你說。”

“叔父,到你說的時候,你可別說的太多了。蜻蜓點水提幾句就行。咱們主要是請罪的。這個時候跟安王捆在一起顯然不合適,但安王一旦獲罪禍及母族,咱們也躲不過去。”

文老爺露出笑容:“祖父讓我送你到處結交舊知己,果然有原因,他的一寶全押在你身上了。”

三姑娘垂下眼眸:“夫家再好,孃家昌盛也有依靠,顯然安王並不懂是這個道理。我在袁家提醒他,惹得他不悅,如今鬧到上金殿去提醒,真不知道他事後可會反省。”

“他們母子選東安而棄我們,不過是看中東安郡王的兵馬……哎呀老三你說的很對,咱們一定得爲他求情!等恢復開國局面的時候,皇上想得起來咱們家。”文老爺一拍大腿:“走!”

又愣住:“咱們怎麼進宮?我這官職可不能宮門求見。打着爲安王的旗號,萬一皇上誤會是說情的,見也不見你我好不了。”

“叔父見的人裡,不是還有席老丞相嗎?”三姑娘擡起眼睛忽閃着。

文老爺爲難:“他病了不見人,一直不曾見到。”

“出這麼大的事情,他還睡得住嗎?就是睡得安穩,叔父也請把他驚起來。”

------題外話------

錯字再改,麼麼噠。

如意親又幫忙查以前哈哈,謝謝。仔今天會把評論回完。

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165章 ,簪花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408章 ,小王爺代撒請帖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85章 ,送禮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750章 ,新城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661章 ,扳回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373章 ,新王朝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410章 ,支招兒第35章 ,誇獎第703章 ,不追究第808章 ,再次報爹到軍中第74章 ,家世(一)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47章 ,母子對話第2章 ,方姨媽第140章 ,搞笑的小王爺和小二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116章 ,爲你!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503章 ,賽龍舟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149章 ,回門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332章 ,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20章 ,非議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80章 ,誰最好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133章 ,成親(三)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236章 ,纏綿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347章 ,舊年仇恨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642章 ,讓盔甲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114章 ,承擔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
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165章 ,簪花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408章 ,小王爺代撒請帖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85章 ,送禮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750章 ,新城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661章 ,扳回第267章 ,小王爺大包大攬第373章 ,新王朝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410章 ,支招兒第35章 ,誇獎第703章 ,不追究第808章 ,再次報爹到軍中第74章 ,家世(一)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47章 ,母子對話第2章 ,方姨媽第140章 ,搞笑的小王爺和小二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116章 ,爲你!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503章 ,賽龍舟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149章 ,回門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332章 ,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20章 ,非議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80章 ,誰最好第521章 ,還你的報復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133章 ,成親(三)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236章 ,纏綿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347章 ,舊年仇恨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642章 ,讓盔甲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114章 ,承擔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